拜登在東京正式宣布啓動“印太經濟框架”,日韓澳等13國加入。圖/IC photo
據報道,當地時間23日下午,美國總統拜登在日本東京正式宣布啓動“印太經濟框架”(IPEF),美國、韓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越南、文萊13個國家成爲初始成員。
自去年10月拜登在東亞系列峰會宣布將啓動“印太經濟框架”以來,這個倡議就備受關注。但是直到如今啓動,其性質、內涵、運行機制仍模糊不清。按照彭博社報道的說法,“許多亞洲官員對印太經濟框架都不太明白”。
一個讓許多人“不明白”的機制,已經表明了IPEF的創立有多麽粗糙。那麽,美國爲何執意要搞IPEF?
試圖在亞太地區尋找新貿易“登陸點”
拜登提出IPEF的初衷,是要填補美國在2017年特朗普時期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後的空白。
美國退出TPP後,就在亞太地區的多邊自由貿易機制中缺席了。TPP後來改名爲“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CPTPP),但其協議內容與TPP大致相同。TPP和CPTPP都有許多條款,本質上一樣,都建立在多邊自由貿易理念的基礎之上,只是包容性不夠強。
這不符合美國的預期。特朗普退出TPP,是因爲信奉單邊主義和雙邊貿易談判,且認爲TPP“不能阻止日本操縱彙率”。拜登政府上台後,雖然日本力勸美國加入CPTPP,但拜登政府認爲,CPTPP與美國的亞太戰略不夠匹配,且因爲會導致大量工作崗位流失,遭到美國勞工組織的反對,不利于拜登政府和民主黨的政治利益。
但就在美國糾結之際,以今年1月1日生效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爲標志,亞太地區的多邊自由貿易日趨繁榮。
亞太地區特別是東盟地區,是拜登政府推行“印太戰略”的重要節點,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貿易進程中缺席,不利于美國推行印太戰略。因此,拜登在去年東盟峰會上提出了“印太經濟框架”的想法,爲推行印太戰略尋找經濟方面的“登陸點”。
如今IPEF有了初始13個成員國,比CPTPP的規模(11個成員)還大。熱鬧歸熱鬧,但問題是,IPEF存在天然缺陷。
IPEF存在兩大“基因”缺陷
正常的多邊貿易機制,離不開兩個前提:一是市場相互開放,相互減免關稅;二是法律地位平等,沒有強制性。IPEF在這兩個方面,一塊都不沾。
印太經濟框架目前設定了四大類別:公平和適應性強的貿易、彈性的供應鏈、基礎設施和減少碳排放、稅務和反腐敗。其中在公平和適應性強的貿易方面,又設置了勞動力、環境和氣候變化、數字經濟、農業、監管透明度、競爭規則和貿易通暢性七個子領域。
有興趣參與印太經濟框架的經濟體,無需參與全部四大類別,但一旦參與其中的某些議程就需要嚴格遵守協議。
看上去IPEF的四大議程是那麽回事,卻缺少了最關鍵的一個議程:市場相互開放。
白宮。圖/新華社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副代表莎拉·比安基4月底在解釋IPEF時明確表示,IPEF“不包括談判市場相互開放的議程”。也就是說,美國不會向IPEF成員國開放市場。
此外,爲了避開國會程序(因爲講不明白),美國啓動IPEF,是通過拜登簽署總統行政令執行的。這意味著在拜登任期結束,IPEF就可能散架。
與此同時,美國要求成員國加入IPEF相關議程時,必須作出法律承諾。一方是隨時可能失效的總統行政令,另一方卻要作出法律承諾,這其實是一種強制性、不平等的協議框架。
有著明顯“基因”缺陷的IPEF,爲什麽還有十幾個國家要當初始成員國呢?
美國靠什麽吸引其他經濟體加入
IPEF作爲印太戰略的經濟部分,自然有遏制中國之意。但美國不想開放市場,靠什麽吸引其他國家?
主要在兩招。一是四大議程裏的“彈性供應鏈”,二是美國在IPEF中極爲強調的“數字經濟”。所謂數字經濟,即美國掌握的大數據,通過貿易數據的識別、選擇、儲存和引導進行資源分配,把原本流向中國的美國訂單導向印太經濟框架成員,建立不依賴中國的所謂“彈性的供應鏈”。
還記得不久前,美國商務部強令20多家國際芯片大廠將訂單、投資、庫存數據等商業機密交給美國商務部嗎?美國商務部和貿易代表辦公室,正是主導美國IPEF事務的兩大部門。
不過,雖然美國可以靠“數字經濟”和建立新供應鏈的承諾吸引一些經濟體加入IPEF,但不代表能實現遏制中國的意圖。
雙燃料集裝箱船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集裝箱碼頭裝卸貨物。圖/新華社
一方面,中國是全球120多個國家最大的貿易夥伴。僅東盟國家,去年與中國的貿易額就超過了8萬億美元,而美國與東盟只有3萬多億美元。東盟國家不會爲了IPEF中的美國訂單就自損利益站隊。
另一方面,除“彈性供應鏈”還有點吸引力外,IPEF的其他三大議程與多數IPEF成員的治理現狀和發展目標並不吻合。
所以IPEF的現狀是,台子搭起來了,但戲還不知道怎麽唱。這是一個強調美國主導、試圖只實現美國戰略目標而不強調共同利益的多邊經濟框架,這樣的框架,熱鬧恐怕只是一時的。
撰稿 / 徐立凡(浙外美國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編輯 / 劉昀昀
校對 /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