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glish,即新加坡英語,是正宗英語與廣東話、潮州話、馬來語的混合。一段時間以來,源自新加坡的「國際」幼兒園品牌紛紛北上撈金,使無數本土幼兒園青睐。譬如深陷虐童醜聞不能自拔的紅黃藍,匆忙換上個Singlish洋名,但真可以就此鹹魚翻身嗎?
本文由傳習邦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關注傳習邦,深刻洞察教育行業。傳承學習,教育興邦。
撰文 | 兔-Usagi
編輯 | Ron
學前教育新政,阻斷了民辦幼兒園80%的發展空間。在一些家長眼中,中高端幼兒園、親子教育機構,若不帶「洋名」,便怎麽看怎麽不正宗。洋品牌、洋馬甲,爲幼兒園、親子園不言自明的潛規則。紐交所上市的紅黃藍曾爲一個源出「本土」的異類,如今亦無法免俗。
在股價兩次腰斬(從上市之初的7.42億美元,縮水至2.37億美元)之後,紅黃藍決定換個馬甲洗白,實現另類轉型+新生。
– 1 –
引入Singlish,換個馬甲生存
傳習邦注意到,2月4日除夕當天,紅黃藍也忙著「辭舊迎新」:斥資1.24億元人民幣,收購新加坡一家民營兒童教育集團70%的股權。並購完成之後,紅黃藍的英文名稱也將由RYB Education,變更爲GEH Education——對應的中文名稱是否更改,尚未可知。
紅黃藍創始人兼CEO史燕來說,新加坡並購對象的國際英語和雙語課程,與紅黃藍原有的幼兒園、親子園業務産生「巨大的協同作用」,能增強紅黃藍在中國核心幼教市場的競爭優勢。
紅黃藍創始人兼CEO史燕來
新加坡主要是華人社會,英語爲通用語言,獨創「新加坡英語(Singlish)」,即:英文詞彙+混合語法+中文語氣&語調。新加坡導演陳哲藝的《爸媽不在家》、梁智強的《小孩不壞》在國際電影圈風靡一時,生動展現新加坡教育的困境、Singlish獨具特色的風味。在全球非英語母語國家的英語水平排名(2017)中,新加坡位列全球第五,領跑亞洲。
正如51Talk「創造性」地引入菲律賓外教,紅黃藍也創造性地引入新加坡的國際英語、雙語課程,豪賭未來,另辟蹊徑。
新加坡蕞爾小國,最出名的幼教機構爲上市公司邁傑思幼兒園(MindChamps Preschool),創始人兼董事長、CEO詹富安以學習思維、創意思維、冠軍思維的三位 一體幼教理念布道全球華人,並與資本大鳄首控集團聯手,北上中國,開疆拓土。
2017年10月邁傑思上市之際,據調研機構Converging Knowledge的數據,在月費1700新元的高端幼兒園中,邁傑思市占率38.5%,第二名Busy Bees市占率26.4%,第三名EatonHouse市占率5.5%。
即使是Singlish,紅黃藍無緣結盟龍頭老大邁傑思,只能在二、三線品牌中尋找盟友,談不上亞洲區域的拓展,實際上就是爲自己找個馬甲,逐步替代口碑覆水難收的「紅黃藍」。
– 2 –
GEH落戶蘇州,只有一所幼兒園
根據紅黃藍公布的英文名稱GEH在新加坡幼教集團中搜尋,可以發現含有GEH、EH縮寫的幼教集團有兩家,不出意外的話,紅黃藍的「绯聞」對象便爲二者之一:
一爲新加坡環球教育集團(GlobalEduHub),在新加坡、澳洲、中國擁有和管理40多家幼兒園和早教機構,旗下14個品牌,其中最出名的幼兒園品牌爲妙百睿(Mulberry Learning),采用心智習慣教學法、瑞吉歐教學法,提供精英式幼兒雙語學前教育。2016年,環球教育集團進入中國尋找機會,並與瑞領資本結盟。
2017年2月,蘇州姑蘇區政府與環球教育集團、瑞領資本訂立三方協議,環球教育集團中國區運營總部落戶姑蘇區,瑞領資本與姑蘇區教育投資管理公司合作成立1億元的姑蘇區教育産業投資專項基金,三方設立50億元教育母基金並落戶在姑蘇區。
另一家帶有EH縮寫的新加坡學前教育機構爲新加坡伊頓國際教育集團(EtonHouse),創立于1995年,在全球開辦了100多所幼兒園和國際學校,主張個性化課程設置,傾聽孩子的「100種語言」。2003年,新加坡伊頓進入中國,在全國開辦30多所伊頓幼兒園、國際學校。
由于有伊頓公學的大名,一段時間以來,國內市場「伊頓」幼兒園泛濫。2017年10月,新加坡伊頓打贏了針對北京伊頓國際教育集團(EtonKids)的商標官司,拿下了在中國獨家使用「伊頓」名號的權益。當然,北京伊頓並未因此改名,仍在用「伊頓國際幼兒園」的名號,在全國17個城市擴張。
不同的是,新加坡伊頓采用瑞吉歐教學法,北京伊頓采用蒙台梭利教學法。兩個「伊頓」與真正的伊頓公學(亨利六世1440年創辦)一毛錢關系也沒有。這便是國內學前教育亂象的一種。
對于紅黃藍而言,要不Global EduHub,要不EtonHouse,總算可以擁抱Singlish的「國際大牌」,一舉擺脫「紅黃藍」的尴尬。
– 3 –
小區配套園整治,紅黃藍也是重災區
Singlish + 洋品牌,能爲長期以「本土」爲號召的紅黃藍,創造更好的未來嗎?
紅黃藍在紐交所敲鍾上市
在2017年11月虐童事件發生之前,紅黃藍是一個成功故事。當年9月,紅黃藍在紐交所敲鍾,成爲國內第一家獨立完成IPO的學前教育機構。IPO當天,紅黃藍以高于原定價區間的18.5美元發行,首日收報25.90美元,大漲40%,總市值7.42億美元。在虐童事件發生的11月22日,紅黃藍股價收報26.71美元,較發行價上漲44%。
11月23日,紅黃藍旗下的北京朝陽區新天地幼兒園爆出虐童事件,資本市場給予紅黃藍當頭棒喝,股價一度暴跌40%。此後,紅黃藍被迫進入漫長的「整改」,一度暫時中止幼兒園、親子園加盟業務,並斥資升級安全體系,設置首席安全官、安全監督委員會,提升幼兒教師工資待遇水平。受虐童事件影響,2018年1-3月,紅黃藍虧損230萬美元;2018年上半年,淨收入同比下降62.3%。
在傳習邦看來,可以說,虐童事件是紅黃藍的分水嶺,由盈利轉爲虧損,由中産階級趨之若鹜的中高端本土幼兒園品牌,變成萬人唾棄的虐童狂魔。
2018年11月15日發布的學前教育新政關上了幼兒園資本化的大門,紅黃藍第二次遭遇股價腰斬的厄運,一度暴跌60%,從此踏上漫漫熊途。2019年新年伊始,小區配套園整治強勢襲來,與地産業密切關聯的紅黃藍再次處于強制監管的鎂光燈下。
截至2017年底,紅黃藍在全國開辦了85家直營、210家特許經營幼兒園,以及953個親子園。2018年第三季度,紅黃藍 營收3530萬美元,同比下降5.7%;淨利潤由2017年同期的盈利160萬美元轉爲虧損430萬美元。
在學前教育新政的大背景下,面對嚴厲的小區配套園監管,很顯然,光靠引入Singlish + 洋品牌,受傷的紅黃藍無法從根本上得到「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