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長壽,相信一定是每個人都想要的,那麽你是否有認真想過,怎樣才能得到健康長壽,自己日常的行爲是否有益于健康長壽呢?
很多人覺得爲了健康長壽,可以多聽聽專業的保健專家的意見。這個方法有用嗎?可是有些人每天都在講保健養生知識,卻自己都做不到長壽,又怎麽可能值得我們學習。所以,想要長壽更應該向那些長壽的人學習,聽聽他們的自己的切身體會,或許對我們會更有所收獲。
一、廣西巴馬縣長壽村
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有世界長壽之鄉的美譽。長壽村原名叫巴盤屯,位于甲篆鄉平安村。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每10萬人中有百歲以上長壽者38.05人。
據報道,長壽村的老人們介紹說,自己的長壽秘訣主要是因爲當地特殊的地理環境,包括當地的特殊地磁,良好的空氣、水、陽光和食物。
二、新加坡許哲居士
許哲居士可以算是一位傳奇人物,一生創辦了9所養老院,在一百多歲時,不僅不需要別人照顧,而且還有能力照顧別人,一直照顧那些比她小二三十歲的老人,被新加坡人視爲“國寶”。
2004年5月,在她106歲時出版過《106歲,有愛不老──許哲的生命故事》一書。
2010年,她仍要憑自己的一雙手去幫助更多的人,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能把樂觀及舍得的價值觀散播至世界各個角落。
2011年12月7日在後港家中安然逝世, 享年113歲。
她在一世紀的漫長歲月裏,無私地奉獻,無條件地愛人,尤其是窮、病、老、苦的人,更是她心裏最關心的對象。她說:“我不是單獨來到此世界,我有許多同伴,幫助他們是我的責任,我愛他們,沒有條件,因爲我們都是一家人”。
她曾說到:
我保持健康不是因爲求長壽,只是不想因病而連累他人。
我不吃不好的東西,不說不好的話,不想、不做不好的事。
健康快樂的秘訣:只是“給”。就是不斷的付出和幫忙有需要的人。
三、民國李清雲先生
李清雲先生(1677年一1933年), 生于清朝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卒于民國22年(公元1933年),終年256歲。是康熙至民國時期的中醫藥學者,曾被報道爲“最長壽的人”。
因爲在中醫中藥方面的傑出成就,在他100歲時曾獲得特別獎勵,並創立青雲堂中醫館。在他200歲時,仍然經常去各地講學。
在250歲那年,他的同鄉、四川省開縣籍的劉成勳先生對他進行了專題采訪。將他關于養生的論述詳細記錄下來,整理成爲《養生自述》一文,既包含他個人的養生實踐,又有古今養生有道與無道的經驗與教訓。
他強調善養生者,必以“慈、儉、和、靜”四字爲根本。慈是仁慈、慈愛;儉是節儉、節制。 和是身心和悅。靜是清靜、冷靜、處之泰然。
在講到自己的起居飲食時曾說到:“食不過飽,過飽則腸胃必傷;眠不得過久,過久則精氣耗散。
總之,概括來說,健康長壽可能與兩方面有關:
一方面,是外部良好的環境,如空氣、水、陽光等外界因素,但這些往往並非自己所能控制的。
另一方面,就是自己的身心,可以總結爲三點:心要靜、少貪欲、多助人。
心裏平靜,不生氣,不抱怨,不浮躁,不急躁,不暴躁,心平氣和就容易長壽。
少貪欲,就是合理節制自己的貪念,欲望過強,就容易傷身。
多助人,助人爲樂,越是幫忙別人,自己就越快樂,越快樂就越想幫助人,自己身心舒暢,自然就更容易健康長壽。
總之,想要得到長壽,不妨多聽聽長壽人的意見,再自己細細實踐體會。
你覺得自己的日常行爲有利于健康長壽嗎,以上建議是否有可取之處呢?歡迎評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