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一場全球疫情,除了考驗各國的動員能力之外,對其本身的底子,也就是醫療水平的高低,以及醫療資源的多少也是一場考驗。
01 醫療水平PK
那麽如何量化各國家和地區的醫療水平呢?2018年,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曾發表過一篇報告,從方方面面對全球195個國家和地區的醫療水平進行打分。
以下節選其中的幾個數據:
1. 中國全球排名第48位,得分是78分
前10名大多是歐洲國家:
墊底的都是非洲國家:
加拿大(排名14)比美國(29)高,南美洲除了智利(49)大都分數比較低。
跟中國比較靠近的地區,分數較高的有
- 澳大利亞(5)
- 日本(12)
- 新西蘭(16)
其次是
- 新加坡(22)
- 韓國(25)
然後是
- 中國(48)
- 俄羅斯(58)
然後是
- 斯裏蘭卡(71)
- 泰國(76)
- 哈薩克斯坦(78)
接著是
- 馬來西亞(84)
- 朝鮮(120)
- 印尼(138)
- 印度(145)
歐洲國家的得分都比較高,除了上文提到的前10,還有
- 愛爾蘭(11)
- 奧地利(13)
- 比利時(15)
- 丹麥(17)
- 德國(18)
- 西班牙(19)
- 法國(20)
- 英國(23)
- 希臘(24)
非洲得分都很低就不提了,中東地區以色列(35)最高,然後是
- 沙特(52)
- 土耳其(60)
- 伊朗(66)
- 伊拉克(125)
2. 中國各地區中北京和台灣得分最高
然後是廣東、浙江、上海、江蘇、山東、天津、遼甯,得分高低不分先後,最低的是西藏,加上青海和貴州是倒數前3。
3. 各疾病治療質量評分中,中國評分墊底的是皮膚癌、中風、先天性心髒病
4. 跟其他國家相比,中國各地區醫療水平分布不均勻
解釋一下這個圖,橫軸代表國家,豎軸代表醫療水平得分,柱形圖的意思是每個國家不同地區的得分跨度,比如中國的西藏是40分,北京是90分,連起來就是一個柱形圖,柱形圖越長代表醫療水平分布越不均勻。
每個國家有3個柱形圖,藍色是1990年,紅色是2000年,綠色是2016年。
可以看到2016年(綠色圖)中國各地區的分數跨度大概在40分到90分之間,比其他國家跨度都大。
5. 中國2000-2016年醫療水平進步巨大
先看一下1990-2000年的醫療水平分數變化。
解釋一下這個圖,每個點代表一個國家,英文是國家縮寫,中國是CHN(箭頭處),豎軸代表分數變化的幅度,比如2000年是80,1990年是60,則幅度是80-60=20,橫軸代表2000年醫療水平的得分。
可以看到中國的分數變化處于中上的位置,分數變化最明顯的是韓國。
到了2000-2016年,中國分數的提升是所有國家中最明顯的:
6. 中國的人均醫療支出位于全球195個國家和地區的中間位置
下圖的橫軸是人均醫療支出,豎軸是2016年的醫療水平得分,每個點爲一個國家,中國的縮寫是CHN(箭頭處)。
可以看到人均醫療支出最高的是美國(最右邊,縮寫爲USA),還有安道爾(AND)、瑞士(CHE)、挪威(NOR)、荷蘭(NLD)、德國(DEU)、法國(FRA)、澳大利亞(AUS)、以色列(ISL)的支出都位于前列。
以上主要用來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的醫療水平高低,醫療資源的多少則可以用以下指標衡量。
02 醫療資源PK
1. 千人醫生數量
即每1000個人口中有多少個醫生可以提供醫療服務,數據來源于CIA World Factbook,更新日期是2019年1月份。
在全球197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的排名是90,每千人有1.79個醫生。
前10是
一些主要國家的數據如下:
- 美國排行第56,千人有2.59個醫生
- 日本62,2.41
- 英國49,2.81
- 德國14,4.21
- 法國34,3.23
- 俄羅斯18,4.01
- 澳大利亞25,3.59
- 以色列35,3.22
- 加拿大55,2.61
- 韓國68,2.37
- 印度132,0.78
- 新加坡71,2.31
2. 千人病床數量
這個指標跟這次疫情息息相關,即每千個人平均擁有的醫院病床數量,數據同樣來源于 CIA World Factbook,更新日期是2019年1月。
中國在全球178個國家和地區中排行第50名,每千人擁有4.2張病床。
前10是
一些主要國家數據如下:
- 美國排行第76,千人有2.9張病床
- 日本2,13.4
- 英國82,2.8
- 德國8,8.3
- 法國20,6.5
- 俄羅斯10,8.2
- 澳大利亞58,3.8
- 以色列71,3.1
- 加拿大89,2.7
- 韓國4,11.5
- 印度163,0.7
- 新加坡97,2.4
綜合以上幾個主要國家的千人醫生數和千人病床數,得出以下的圖表。
橫軸是千人醫生數排名,豎軸是千人病床數排名。
可以看到德國和俄羅斯的表現最好,日本和韓國非常接近,中國在千人病床數上優于大部分國家,印度杯具了。
除了以上指標,我還對比了各國家大學的醫學專業排名。
03 學術水平PK
在2019年QS世界大學醫學專業排名中,中國有3所大學進入前50:
- 香港大學(29)
- 香港中文大學(45)
- 台灣大學(50)
可惜大陸地區沒有一所學校進入前50,但有3所擠進了前100,分別是複旦大學57、北京大學66、上海交大70。
前10大學中美國包攬了6個,英國3個。
- 日本在前50的大學中有2所,東京大學(26)和京都大學(45);
- 韓國有1所,首爾大學(31);
- 新加坡有1所,新加坡國立大學(23);
- 澳大利亞有4所,墨爾本大學(17)、悉尼大學(18)、蒙納士大學(32)、昆士蘭大學(49)。
綜上,中國過去10幾年在醫療上取得的巨大進步是有權威數據支持的,醫療水平得分和人均醫療支出都處于全球195個國家和地區的中上位置,在每千人擁有病床數上更是排名靠前,這對于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來說是很了不起的。
但不足的地方也比較明顯,比如各地區醫療水平分布不均,每千人的醫生人數較少,還有大陸地區沒有一所大學的醫學專業能擠進QS排名前50,這是比較遺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