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永遠有聊不完的話題。
截止2018年末,中國人口達到13.9億,其中,城市人口就占了8.3億。隨著城市化的不斷發展,這一數字只會越來越大。
但在鋼筋水泥中生存繁衍的,不僅僅只有人類,衆多野生動物,也悄然占領了城市。
BBC出品的這部紀錄片就將焦點集中在城市中生存的野生動物。
《野性都市》
BBC向來以出品高水准的紀錄片而聞名,這部《野性都市》也不例外,豆瓣拿下8.8的高分。
這部三集的紀錄片通過一個十分有趣的視角,講述在城市中生活的野生動物,並按照動物與城市的相互關系,將它們分爲“定居者”、“通勤者”、“流浪者”三類。
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先來說說“定居者”。
新加坡的水獺——
作爲世界級的大都市,新加坡的生活節奏太快了,至少居住在這裏的水獺就這麽認爲。
這些出生于新加坡市中心,光著皮毛的水獺幼崽,是這個城市的新生兒。
要成爲野性都市的新居民,它們得學會怎樣面對生活。
首先,水獺幼崽要從父母那裏學會,如何在城市道路交錯的環境中生存。
水獺生性敏感。
只要覺得周圍存在天敵(盡管在城市中它們幾乎沒有天敵),水獺家族就會舉家搬遷。
這群水獺剛出發不久,就遇到了第一個障礙——一個公園裏供人類使用的步道。
大部分水獺都能輕松通過。
但這只剛出生的幼崽掉了隊。
略微猶豫之後,它還是鼓起勇氣,起身躍下。
終于趕上了大部隊。
其次,水獺得學會在水中覓食。
作爲一種半水棲動物,河道對于水獺來說至關重要。幸運的是,新加坡縱橫交錯著上千公裏的運河和河道。
最後,在城市裏生活,水獺必須結伴而行。
一只不足爲懼,但數量龐大的話,在城市裏就無可戰勝啦。打起架來狗都會怕!
水獺憑借著與人類共享空間的能力,它們不僅在城市生存了下來,而且興旺繁衍,其規模是野外水獺家族的三倍。
和水獺一樣,還有很多動物發現城市比自然界更適合它們棲息。
華富裏的猕猴——
在泰國華富裏,當地的猕猴分爲兩種階級。
一種被稱作“寺廟部隊”。
這個階級的猕猴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每天都有數不完的美食。
甚至還有養樂多可以喝。
雖然不用爲生計而奔波,但它們的一生也被囚禁在了寺廟裏,失去了自由。
另一種被稱作“黑幫”。
它們的生活可沒有“寺廟部隊”那麽輕松,爲了填飽肚子,必須終日奔波。
經年久月,它們也知道哪裏能得到食物。
獲得食物的秘訣就是掌握時機。
就在某輛卡車經過的瞬間,它們一躍而起,食物便近在眼前
猕猴生性好動,在閑暇之余,“黑幫”成員會積極探索周圍區域,而且每次都有新發現。
它們會照鏡子;
會戴墨鏡;
也會玩弄公園的噴水槍;
在華富裏,鋼筋水泥築起的森林成功代替了熱帶雨林,成爲了猕猴們的棲息地。
猕猴與人類共同居住在這座城市,同人類一樣生存繁衍。
與城市共生的動物還有很多。
在澳大利亞的阿德萊德,兩萬只灰頭狐蝠生活在這裏。阿德萊德豐富的食物和充足的水資源,給狐蝠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狐蝠終日懸挂在樹上養生。
在過去的幾十年裏,城市規模擴張了三倍。
有的動物適應了城市的生活,並在城市生存繁衍,如水獺,猕猴等。它們是城市的“定居者”;另一些動物,則往返于自然界和城市,盡可能地利用兩個世界的資源,使自己獲益。
它們就是接下來要說的“通勤者”。
全世界有五億人,每天在城市裏通勤上班。
但人類並不孤單,一些野生動物亦是通勤者。
動物和人類一樣,走上城市的街頭,尋找生存機會,它們正在成爲城市的一員。
密支佩拉蒙的山羊——
密支佩拉蒙位于以色列內陸腹地的內蓋夫沙漠。
在這裏生活的野山羊,不僅可以在城市裏輕松的找到食物,還可以在這裏完成它們的終生大事——交配。
雌性野山羊一年只有一天的發情期,所以時機千萬不能錯過,錯過就是等一年啊!
所以雄性野山羊今天無論如何也要完成交配。
雄性山羊向著心儀的母羊靠近。(我正在看著你看著你目不轉睛)
它的到來也引起了雌性山羊們的注意。(畢竟是位小鮮肉啊)
難道,這哥們要成功了?
然而想多了。
這哥們真是只直男羊,一上前就直接頂了人家姑娘的“臀部”。
哎…..
另一只雄性也山羊站在一旁,冷漠旁觀一切,眼神輕蔑。
(小夥子,就你這樣還想泡妞,看哥的)
它先是朝雌性野山羊吐舌頭,這對于雌性野山羊來說,簡直難以抗拒好嘛。
其次,它巨大的羊角,也能夠吸引雌性山羊的目光。
與剛才那小鮮肉一相比,這就是一成熟性感的大叔啊,魅力無可抵擋。
最終,小鮮肉只有迎著夕陽,孤獨地回到沙漠。看來在求偶這上面,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對于某些動物來說,城市裏到處都是食物。
爲此,它們先來到城市覓食,再回到森林裏休息,如此往返在野生世界和人類世界之間。
阿斯彭的黑熊便是這樣。
隨著夜幕降臨,一群體型龐大的黑熊來到城市,尋找人類的殘羹剩菜。
雖然阿斯彭的居民大都會把垃圾藏好,但黑熊敏銳的嗅覺還是可以輕易找到它們想要的食物。
冬天來臨時,黑熊會進入長達6個月的冬眠期,在此期間黑熊不會進食,所以它們必須在此之前儲備好脂肪。
人類的城市爲它們提供了更爲方便的食物來源。
同野山羊、黑熊等是城市的“通勤者”不一樣,還有一些動物,它們原本生存的家園變成了城市。
爲了能夠繼續在這片土地上生存,它們不得不與人類開戰,它們也是被這片土地遺忘的角色,它們的故事令人驚歎。
它們是這個城市的“流浪者”。
城市僅能承載原來土地上20%的動物,如果我們對動物的消失置之不理,預測顯示,到本世紀中葉,全世界50%的物種就將持續減少。
而這還只是保守的數字。
隨著世界人口的增長,越來越多的土地被開墾爲良田。
這一問題在斯裏蘭卡尤爲明顯。
曾經的森林被開墾爲良田後,引發了人類與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大象之間的鬥爭。
大象爲了覓食,來到城鎮附近的農田。
而城鎮的居民爲了驅逐大象,使用了很多武器。
比如射燈——
照明彈——
爆竹——
這場戰鬥裏沒有贏家,雙方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據統計,斯裏蘭卡每年有超過200頭大象和80多人死亡。
這也是一場渴望奪回失去土地的被放逐者們與無情擴張的文明之間的較量。
大象被暫時驅逐,但每天需要進食150公斤的它們,爲了生存,必定還會卷土重來。
與廣闊的自然界相比,城市只是個狹窄的空間。在這個空間裏,不管是人類,還是動物,都在努力生存。
人類爲了發展,奪取了動物的生存空間,動物爲了生存繁衍,進入城市。
在人類與動物相處中,有和平,也有沖突。但無法否定的是,人類對動物的索取,遠超于付出。
野生動物已經在學著適應城市,我們更應該學會與它們和諧共處。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