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方至,暑氣漸盛。7月31日上午,穿過前美村一排排斑駁的老厝,記者來到“嶺南第一僑宅”——陳慈黉故居,兩個研學實踐小組的學生代表正把他們的研學成果和經曆娓娓道來……
過去的15天裏,汕頭澄海區東裏、隆都鎮的三回九巷裏多了不少年輕人的身影。四十人、半個月、三伏天、兩個鎮、廿六村,檔案室裏查閱文獻、僑宅裏駐足流連……來自全國各地高校的二十余名潮籍大學生從書齋到田野,走進曆史現場,結合口述史和文獻法,體會華僑不忘桑梓的赤子情懷,記錄潮汕僑鄉社會滄桑變遷,在專家和指導老師的引領下,深度挖掘澄海僑鄉社會更爲深層的文化內涵。
樟林古港——新興街古驿道被廣東省政府列入廣東省南粵古驿道示範段建設項目。 受訪者供圖
在這場“澄海華僑與僑鄉社會調查”研學營活動中,大學生利用暑假返鄉時間紮根田野深度體驗,使得僑鄉文化再度在年輕群體實現新一輪傳播。中山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華南師範大學講師陳椰代表指導老師提出,希望研學營通過專家講座、文獻搜集、田野調查、口述訪談等方式重點對澄海隆都鎮、東裏鎮等僑鄉的華僑文物及文獻進行基礎性的深入挖掘。結營式上,學生們表現出想持續學習的意願,並將把15天以來的見聞整理成田野調查實踐報告。
◆◆◆ 行走僑鄉 ◆◆◆
百年僑批寫滿僑胞故事
跟隨現場視頻的鏡頭,“半月行”的經曆一一回放。
研學首日,年輕人們圍坐在傳統潮汕的紅漆八仙桌,在德和裏的百年僑宅裏體驗完豐富誘人的“食桌菜色”,便開始聆聽國立新加坡大學博士候選人張仕隽,中山大學曆史學系博士研究生胡銳穎等前輩分享其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田野調查的經驗與見聞、口述訪談的基本方法及實操演練。“大家通過理論運用與實踐經驗講解調研的方法,對曆史學研究有了新認知,爲之後兩組人員前往東裏、隆都兩鎮的走訪記錄打好了基礎。”一名學生告訴記者。
走進河美和北聯的僑房,滴水瓦片和厝頂厝角上寫滿著故事。研學一行人聆聽老人們講古今、道僑史。東和村垂慶裏彙集了大量恢宏的建築,精致的灰塑、木雕、壁畫、石刻,樟林古港前依稀可見當年繁華光景,永定樓裏文明互學互鑒的華僑曆史文獻熠熠生輝……
饒宗頤先生在《潮州志》中雲:“潮人仰賴批款爲生者,幾占全人口十之四五,而都市大企業及公益交通事業各建設多由華僑投資而成,內地鄉村所有新祠廈屋,更有十之八九系出僑資蓋建。”一紙僑批,滿懷家國,訴說著遊子念親思鄉之情,記載著華僑海外奮鬥打拼的曆史,反映了僑鄉社會的變遷,見證了中華文化與世界文明的交流與融合。
“永定樓”又稱“觀海樓”,古時是一座集貨倉與航標兩用的清代建築,見證了樟林古港的繁華與滄桑。如今,這裏成爲僑批展覽館,展示大量見證僑胞家國情懷的曆史文獻。
館內開辟有“僑批集萃”“番畔唐山”“僑批藝文”“遙迢彙路”“家國情懷”“樟東僑批”等6個展廳。這裏陳列有1億元、1元的僑批;有只寫“平安”二字的最短僑批;有鎮館之寶“義發祥批局”牌匾;有豬仔錢、護照、船期通知書、僑批業人員合照、華僑物資供應證、千字文印架印章以及市籃、水布、長柄雨傘“批腳三件寶”等僑批相關文物。
研學營的指導老師張美生、陳椰、黃桂華等人正是展覽館策展人。據介紹,僑批展覽館還展示僑批文創産品,設有僑批分解示意圖及信箱,現場自學書寫傳統尺牍,寄贈親友。展廳還播出由著名作家秦牧短篇小說《情書》改編的動畫片,其改編與配音正是研學營指導老師陳琦、陳椰。“我們可從這些僑批文物中感受到“番畔”與“唐山”是如何連接起來的,更爲直觀地體驗到了僑批的文藝元素與背後故事。”研學營的學生說。
張美生老師帶領學員們讀批。 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樟林古港——新興街古驿道被廣東省政府列入廣東省南粵古驿道示範段建設項目,樟林村入選爲國家傳統村落名錄,使得這個數百年的老商埠重新綻放光彩。
新興街是樟林港紅頭船海運極盛的見證,這是一條長約200米的貨棧古街,擁有50多間兩層樓的貨棧。棧房前門臨街,主要用于陳列貨品,後門直通內港,便于小船起卸貨物之用……樟東文史研究者林端偉在新興街爲學員們講解起八街六社的基本布局,並與林端南、林紹文兩位老人帶領學員們參觀了樟林古港廣場、昌祖書屋、林氏義祖祠、永定樓僑批展覽館、達祖家廟及三座朝議第、新興街棧房(刻印之家)、娘宮等古遺迹。
酷暑之下,驕陽勝火,但學員們熱情未減。大家兵分兩路,一隊前往樟林僑聯拍攝整理碑刻文物。另一隊跟隨老先生陳才治和向導楊學光來到了塘西小學。
這是旅泰華僑陳耀群、藍健齡贈建的學校,校內還有“中國現代物流之父”劉武爲其爺爺捐建的“運光禮堂”。運光內是僑屬劉武的故居,除了“運際春光”的大樓匾之外,大家還發現拆卸多年的“光廬”門樓原石匾,落款可見是著名書法家王鼎新的手筆。之後,研學營連續參觀華僑建築關部腳、連洲別墅、行忠公祠及藍真故居。
連洲別墅裏精致的鴿子籠、天井圍欄壁畫猶存,門口的灰塑對聯字迹卻已然模糊。
在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名譽董事長藍真的故居,南社村委會的藍偉強講解起藍家藥材生意發展的曆程,據介紹,其業務由樟遷汕,遠至東北、香港等地,並經曆了三井銀行凍結資金的危機。
已88歲高齡的陳才治老先生談鋒甚健,酷暑中,他引導大家來到琅琊世家——王氏大厝。王氏後人王嬌麗爲學員們講述當年祖父輩過番、抗日的故事,並現場展示家中珍藏的許多僑批原件。學員們還參觀了樟東名醫陳德宏故居、陳常記明經第及味經書齋、著名教育家黃勖吾故居元第裏“砺軒”,訪問了陳常記後人陳承琏。老人家談起過番以及家族商號的變遷故事,令人唏噓不已。
在寨仔內,大家感受到古建築巷子的曲折幽徑。在山海雄鎮廟和宮後大夫第,學生們發現許多華僑捐贈的牌匾,深刻感受華僑對家國的深厚情懷。秦牧的故裏,就位于東裏鎮觀一村。這裏是南盛裏一座四點金的潮汕傳統民居建築。陳列有秦牧遺物及生前珍藏的紀念品、相片及衣物。秦牧生于香港,隨父母遷居新加坡。後回到故鄉澄海讀書,接受進步思想,後成爲現代著名文學家。
據悉,秦牧對海外華人華僑一直抱有濃厚的情感,將其比喻爲“燈塔看守人”。他曾在《在遙遠的海岸上》寫道:“中國有一千幾百萬華僑散布在世界各地,這一千幾百萬人和國內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脈搏是一同跳動著的。在這方面,我常常想起無數動人的事件,使自己像喝過醇酒似地進入一種感情微醺的境界。”
今天,當我們跨進秦牧故居古老的大門,深深感受到這座僑宅的曆史滄桑感,也領悟到這位文學大家儒雅敦厚的風範以及對家國的拳拳赤子之心。
◆◆◆傾聽僑聲◆◆◆
風雨僑宅記下僑胞功績
在儒林第,許興宅先生後人許寄端老人接受訪談時講到,這座古老的僑宅雖有百年曆史,但依然十分適合居住,她更喜歡在這裏享受甯靜的晚年生活。
老人家今年七十有八,在泰國出生,24個月大時即被抱回故鄉。說起其家族創辦賢勝商號,在泰國、星洲等地經營布匹生意的曆史以及返鄉起厝培育後代的故事,老人侃侃而談……
在指導老師黃桂華、陳卓坤等人的帶領下,學員們順著陳慈黉家族發展的軌迹,尋訪各處古建築。
在陳慈黉的祖居“劉厝”,這裏有當年陳慈黉讀書所用的書齋,指導老師向大家介紹了具有潮汕傳統民居“驷馬拖車”的格局。古祖家廟已是前美幼兒園的園址,據園長介紹,古祖家廟在初設時就考慮到了本身的教育功能,祠堂兩邊設有教室,體現出澄海華僑重視教育的傳統。
陳慈黉故居是聞名中外的“嶺南第一僑宅”,郎中第、三廬、壽康裏和善居室。其宏偉巍峨的建築群、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精美的嵌瓷和彩繪藝術給學員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隨後,研學營學員還走訪了永甯寨、文園小築和華僑捐建的前美小學,觀摩了知名“燈籠老藝人”陳周茂的傳統燈籠制作過程,從砍竹、破竹、削篾、起花、編燈籠胚、收尾到糊貼紗紙、寫字、貼花、上桐油……祖輩相傳的編織工藝讓大家歎爲觀止。
前美村原黨委副書記陳作松在爲學員們講述澄海早期華僑革命者朱叟林的事迹時感歎道:“當時的華僑革命者具有崇高的犧牲精神,生活也十分簡樸。”
在泰國僑領朱嶽秋先生的故宅裏,大家意外發現牆壁上還有《修祠志》《修祠序》和《與弟子書》三篇碑記。碑記誠意殷殷,先人思失學之苦,創業之艱,勖勉弟子發奮學習。現場讀碑認字,挖掘背後的曆史,尤爲令人感動。
隆都鎮前溝村和後溝村毗鄰而居,守望相助。衆多華僑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書寫了他們在故鄉的感人故事,也增添了華僑文化的人文精神。
精致的瓷雕、錯落有致的布局是明德家塾建築設計的主要特征。隆都前溝村所設的投遞批局舊址——福成批局就坐落于此。福成批局和後溝村的萬興昌批局(即精祖家塾)是海外華僑與故鄉建立聯系的重要場所。在科技不大發達的年代,批局發揮著溝通交流的功能。數以萬計的僑批從泰國飄洋過海來到澄海,這不僅解決了族人鄉親的溫飽之難,也緩解了家人的思念之情。歲月不複返,批局成爲了曆史的見證者。它們以安靜的姿態告訴每一個來訪者不平凡的過去。
老醉梨間館是華僑捐贈的一間休閑場所,取名頗有意境,然而本名原意卻是“漏水來”的諧音。因爲地勢低窪,雨天時門前池塘裏的水即上漲,甚至會湧進屋子裏,故名之“漏水來”。
在後溝村,澄海原宗教局副局長許秀瑩向大家熱情介紹了後溝村的華僑文化和紅色革命文化。1927年,迎接南昌起義軍進汕籌備會議在後溝村麗澤齋,隨後進攻澄城建立澄海第一個紅色政權。同年,中共澄海縣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在後溝大祠堂許氏宗祠召開,後溝村成爲第一屆中共澄海縣委的誕生地。學員們參觀了後溝革命史展覽館,了解許敦茂、許贊欽、許鑒光、許遂楚、許鏡成等知名愛國華僑的事迹。此外,後溝村的水廠也是由華僑出資捐贈,迄今仍在使用。
目前,後溝村擁有廣東省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磚瓦窯遺址群。這些磚瓦窯呈橢圓形,形似蒙古包,大小窯竈成群,頗是壯觀。穿過狹窄的窯門,內裏別有洞天。站在窯內往頭頂上望去,天空中只剩下一個小洞口,陽光從這些“窯龜尾”投入窯內。以前,這些古窯制成的磚瓦通過娘宮渡口經船運至樟林港、汕頭港遠銷東南亞。如今村裏還保留著古老的制磚瓦方式,代代相傳。
悠悠歲月聲,綿綿僑胞情。華僑一直用實際行動來表達自己對故鄉的情感。舊時輝煌的僑宅雖有所衰敗破落,但“春風不改舊時波”,僑批一紙千金,尺素萬裏家國情,至今仍脈脈傳續。
一路行來,學員們領略巨商大賈的僑宅,聆聽華僑革命者的曆史,感受華僑重視教育的傳統。在親臨曆史現場的過程中,華僑曆史通過實物、文獻、訪談活躍了大家的思想和情感。學員們通過田野調查,走進曆史現場,也走進了華僑人物的情感世界裏。
研學營東裏組組長李柏樂向大家展示研學成果。 受訪者供圖
■記者觀察
再現奮鬥史 激勵後來人
“只要現在的年輕人願意動起來,我們就都是他們的堅強後盾。”結營儀式上,汕頭華僑學會會長、潮汕文化研究專家林倫倫真切地說。
潮汕地區,是華僑與僑鄉曆史研究的“文化富礦”。據統計,目前海外華人華僑有4500萬—5000萬人左右,分布在世界近200個國家和地區。祖籍潮汕的華僑華人約占華僑華人總數的1/4.汕頭曾是國內第三大港口,是全國著名的僑鄉,基本上村村鎮鎮是僑鄉,家家戶戶是僑屬。
《潮梅現象》中曾言,“潮梅經濟命脈,懸于南洋批彙”。“中國僑批”主要分布在廣東省的潮汕、江門和客家地區,以及福建廈門、漳州、泉州和福州等地區,因其具有“近代中國國際移民的集體記憶”的重要價值,在同類國際移民文獻中,極其珍貴,具有獨一無二和原生態的價值。目前,汕頭僑批檔案館實物達到8萬封,是原館藏量的2倍多,汕頭市檔案館也因此成爲國內實寄僑批原件藏量最多的國家檔案館。
“囿于知名程度高低和佐證文獻多寡之懸殊,本次調研所取得的主要口述史成果,依舊不免集中于當地知名的華僑望族。”來自華東師範大學的李柏樂是東裏組的隊長,也是本次研學活動中獲得一等獎的學生。他告訴記者,在前後七天的田野調查裏,同學們沿著指導老師制定的調研路線,在樟東各鄉走街串巷,敲開一座座僑宅的大門,尋訪屋中留存的故事。在行程中陸續記錄下各座宅邸的藝術細節,也探查到華僑後代們保存的舊照和僑批等史料,但最牽動心弦的,仍是鄉間長輩口中那一個個活生生的“過番人”。
其中,新興街“刻印之家”林秀錦先生提到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直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許多欲過番的鄉人在動身之前,都會到他家買上幾個糕印或粿印。這些“准華僑”所慮者,無非是人至異鄉若尋不到工作,還可憑家鄉的手藝以販糕點維生。簡單的一個細節,便展現出華僑心中遠方海岸的茫然不定。
“通過這些在著名華僑光暈邊緣的探索,此行覓得的這些模糊卻普遍的心境最令我動容。我的曾祖父在祖父年幼時即過番行船,自此後父子未再謀面,其間艱辛,或也相似卻難道。”李柏樂說。
寸墨銀信寄鄉愁,那些夾雜于時代縫隙,淹沒在曆史群像之中的普通人的故事,通過本次訪談調研,讓他們的生命在某一時刻的一二剪影重新爲人所知。而正是對這些曆史碎片的打撈,才漸漸補充和再現了先僑奮鬥史更爲完整的圖景。
【記者】 吳利婷
【作者】 吳利婷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