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公司2020年業績正上演“冰與火之歌”。2021年2月3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包括合利寶、拉卡拉、開店寶、嘉聯支付等支付機構或其母公司均已發布2020年度業績預告。從經營情況來看,大多機構出現虧損,僅少數支付公司“報喜”。在業內人士看來,未來支付機構業績仍將進一步分化,一些機構受疫情影響、轉型不及時、頻頻被罰等因素,致使營收下降或成本上升,進而帶來業績虧損;而也將有一些機構找准定位,抓住細分市場,實現數字化轉型,有科技驅動的創新型支付公司將具有廣闊潛力。
普現虧損
從預告來看,多家支付公司業績下滑或不達預期。其中,亞聯發展披露,2020年度受疫情影響,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開店寶交易量同比下降,同時銀聯成本增加,及受市場競爭加劇、行業發展形勢等因素影響,導致毛利率降低。
亞聯發展稱,開店寶科技雖通過調整政策、降本增效力爭提升盈利能力,但仍未達到前次預測時對年度盈利的預期,開店寶科技預計全年虧損9000萬-12000萬元。
與開店寶類似,合利寶2020年業績增長同樣未達預期。根據合利寶母公司仁東控股披露,雖然合利寶營業收入保持去年同期水平,但是毛利潤和淨利潤有所下滑;考慮到疫情影響和合利寶銀行卡收單等業務的持續投入,公司對合利寶未來發展預期持謹慎樂觀態度。根據相關會計政策規定,公司擬計提商譽減值准備1億-2億元。
此外,嘉聯支付母公司新國都也預告稱,由于新冠疫情對線下消費的影響,造成公司2020年主營業務收入有所下降,從而帶來整體淨利潤下降。
針對業績情況,北京商報記者向合利寶、開店寶公司方面進行采訪,但截至發稿,未收到開店寶進一步回應,合利寶方面也表示暫時不便回複。
支付行業2020年經營承壓,不僅僅體現在上市公司業績上。事實上,大多數中小支付公司2020年都不好過。北京商報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到,一方面,由于疫情影響,不少公司線下收單業務開展情況大不如前,而部分機構線上業務,也因爲互金行業大整治,導致客戶大量減少流失。 “支付行業整體不行,我們都快把老本都吃光了。”一支付行業從業人士感歎道。
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告訴北京商報記者,2020年支付普現虧損符合預期。在他看來有多方面成因,一是行業利潤逐年降低,但又處在轉型期間,經營成本升高;二是監管趨嚴下,灰色地帶越來越窄,很多支付機構曾賴以生存的行業受到沖擊;三是由于外部競爭加劇,特別是受到新興聚合支付機構的影響;第四則是受疫情沖擊,很多機構線下收單業務無法進一步開展。
“不得不說,目前線下收單業務的利潤越來越薄了,很多支付機構早在2019年就出現了利潤下降,而2020年因爲疫情因素,業績進一步承壓。”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同樣說道,疊加監管、競爭、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很多實力不強或者業務轉變慢的支付機構,一度處于入不敷出的狀態。
仍有好消息傳出
不過,普現虧損的同時,支付行業也有好消息傳出。
一方面,盡管多數支付公司業績承壓,但仍有支付公司保持盈利。據拉卡拉預告,拉卡拉2020年實現歸母淨利潤爲8.7億-9.5億元,同比增長8%-18%;歸母扣非淨利潤爲8.45億-9.25億元,同比增長7%-17%。
拉卡拉公告稱,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和淨利潤較快增長,主要是因爲其較好地抓住國內疫情緩解、複商複市的窗口,支付科技業務自3月開始呈現持續增長,交易規模創曆史新高;此外,圍繞商戶經營的信息科技、金融科技等高毛利業務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收入占比進一步提升。
另一方面,2020年也首現支付公司上市潮。截至目前,銀聯商務、連連數科均瞄准了科創板,收錢吧、PingPong等支付公司也向資本市場發起進擊。若推進順利,未來有望誕生“跨境支付第一股”“聚合支付第一股”等新稱號。
王蓬博認爲,行業普降的情況下,機構保持盈利的原因,主要還是依托線下實體商戶,大力拓展金融科技産品,通過兩端挖潛的方式驅動。
于百程則指出,疫情加速了中小企業數字化進程,支付機構利用商戶數量多的優勢,業務逐步向商戶數字化綜合服務商轉型,包括支付、營銷、管理等,因此也能繼續保持盈利。在于百程看來,過去半年,銀聯商務、連連支付、收錢吧等支付企業,相繼開啓了登陸資本市場的進程,未來,有望帶來更多的資本儲備,進行業務轉型和開拓。
未來分化加劇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未來,支付機構業績仍將進一步分化。一些機構由于疫情影響、轉型不及時、業務頻頻被處罰等因素,致使營收下降或成本上升,進而帶來業績虧損;而也有一些機構找准定位,抓住細分市場,並通過數字化轉型跟上時代潮流,未來,由科技驅動的創新型公司將具有廣闊潛力。
正如金融科技行業專家蘇筱芮表示,2021年支付業績將進一步分化,尤其是非銀支付條例征求意見稿透露出的諸多信號。此外,支付領域的反洗錢等工作仍保持高壓態勢,期望後續支付業務能夠回歸本源。
王蓬博也指出,業績進一步分化是必然現象,特別是一直依托灰色收入的部分支付機構或者沒有實際商戶和場景的機構,可能活下去會比較困難。在他看來,對于支付行來說,第一是合規性,反壟斷、反洗錢以及收單管理將會越來越嚴格;第二是傳統支付體系面臨挑戰,特別是以銀行卡收單爲基礎的支付體系,相關産業鏈會受到沖擊;第三是巨頭的補貼將會減少甚至收縮,行業整體蛋糕變小,也意味更加激烈的競爭。
事實上,在監管趨嚴、競爭愈發激烈的今天,已有不少支付機構在另尋出路。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新國都便在業績預告中透露,公司仍然堅持深耕電子支付行業發展,對支付領域的相關應用技術和服務場景進行持續優化。例如,2020年,該公司持續在區塊鏈技術、AI識別技術等新興領域積極探索和研究,並已在中國大陸、中國台灣地區、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上線新産品。
此外,開店寶也在嘗試與合作方發起申請新加坡數碼批發銀行牌照,不過于2020年底被告知未獲批准。亞聯發展稱,公司仍將繼續推進在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的支付及金融科技領域的業務發展。
對此,蘇筱芮建議,未來,支付機構一方面需要不斷創新和調整市場策略以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的支付發展,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折不扣完成各項合規工作,避免自身業務淪爲不法分子的幫凶;此外,數字經濟時代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提速,對支付結算及關聯科技業務的需求也有所上升,支付機構可結合自身資源禀賦切入細分領域,爲實體企業提供相應解決方案。
北京商報記者 嶽品瑜 劉四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