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古往今來,但凡成功的書畫大家都有一套完整的人生觀和價值體系,著名書法家張敏鈞先生可謂真正做到了這一點。張敏鈞超凡的藝術才華和領導才能令人折服,他對書畫事業強烈的責任感,折射出一名成功書畫家做人做事的態度。縱觀張敏鈞豐富的人生經曆,可以從中獲得不少感悟和啓迪。
2011年8月7日,中新書畫交流精品展在新加坡圓滿閉幕。中國藝術家學會常務副主席、中國書畫院副院長張敏鈞率團參加了兩國具有深遠意義的國際書畫交流活動,該活動在中新書畫界引起了很大反響,兩國新聞媒體對此次活動給予了詳實的報道。此活動見報後,許多讀者紛紛打來電話給予關
注,應讀者的多次要求,本報記者又一次采訪了剛從上海回蘭的張敏鈞院長。張院長說,這次中新書畫交流精品展舉辦的非常成功,不但加深了兩國書畫家之間的友誼,而且成爲中新兩國藝術家友好往來的象征,其意義非凡,不可估量。
南行考察
2011年9月下旬至11月上旬,張敏鈞院長一行赴西安、徐州、南京、蘇州、上海、江西九江、景德鎮、福建上杭、廈門、福州等20多個城市的書畫領域進行調研考察和書畫交流。他們先後參觀了西安碑林博物館、徐州李可染藝術館、江蘇省美術館、福建省博物院以及江西、福建等地紅色古都,所到之處,應邀爲政府部門和紀念館以及部隊官兵題字,並與當地書協、美協書畫家進行書畫交流。河南淮陽,江西九江、上猶、于都等地新聞媒體作了相關報道。
在西安,張敏鈞院長一行在西安碑林博物館陳根遠研究員的陪同下,興致勃勃的參觀了該館。觀賞西安碑林裏斑駁失據、黑色依稀的近千塊碑刻,張院長深深的感悟著中國曆史文化的渾厚氣息,那種曆史長河的蒼茫感使人踟蹰難返。隨後,張院長一行來到中國《收藏》雜志社,
《收藏》雜志社社長、總編輯,著名鑒藏家、理論家,時任陝西省收藏家協會會長楊才玉等熱情接待了張院長一行,張敏鈞院長參觀了《收藏》雜志社後,應邀爲該雜志社題寫“寶藏”兩個蒼勁有力的大字,贈送給該社。
在南京,張敏鈞院長一行在南京藝術學院吳念秋教授等陪同下,來到江蘇省美術館參觀了被譽爲“南北二石”的齊白石、傅抱石畫展,面對眼前的大作,張院長真切感受到二位大師“筆耕硯種”了一生的藝術追求和他們獨特的內心世界。在談到目前書畫界的現狀時,張院長指出,現在書畫領域太浮躁,急功近利,有些作品看不來,沒法看,東拼西湊,缺少筆墨功底和內涵。
在江西于都,張敏鈞院長在中共于都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張文斌、縣文化局局長袁尚貴、縣政府劉建樂等有關領導的陪同下,懷著敬仰的心情,參觀了中央紅軍長征于都出發地紀念館,並爲該館題寫“紅軍長征,彪炳千秋”。隨後,張院長會見了于都縣政協副主席、于都縣書協主席熊永紅先生,並與當地書畫家進行了書畫交流活動。
在廈門,張敏鈞院長有幸結識了一位主張祖國和平統一的世紀老人,中國民衆黨總裁王忠泉先生,王總裁時年高壽108歲,乃當今世界政黨領袖中最長者,百歲老人,鶴發童顔,步履穩健,思路清晰,講話清楚有力,僅此一點,就歎爲觀止。王總裁擅長書法,功底深厚,張院長非常敬重王總裁的人品和愛國之心。王總裁也很欣賞張院長的氣質才華和藝術造詣。他們談論的主要話題
是兩岸書畫交流。張院長在和王總裁談到《富春山居圖》這幅稀世珍寶時,大家都感慨萬分。《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壇宗師黃公望晚年巨作,王總裁深情地說,這幅畫命途多舛,現在一半留在浙江博物館,另一半則輾轉于台北故宮博物館,
這幅畫何時能合二爲一呢?值得欣慰的是,2011年5月,《剩山圖》在杭州交接運往彼岸,在6月1日與《無用師卷》合璧。《富春山居圖》終于在我們這代人手裏接上了自己的曆史和記憶。
王總裁表達了適時邀請書畫家舉行兩岸書畫交流展的願望,張院長表示贊同。臨別時,王總裁書贈一幅“明月”給張敏鈞院長,表達了一位世紀老人的中國之心。
率團出訪
爲紀念中新建交21周年和慶祝新加坡國慶46周年,應新加坡藝術總會、新加坡書法家協會邀請,由中國藝術家學會、北京藝聯詩書畫院,新加坡藝術總會主辦,新加坡獅城篆刻會等單位承辦的中新書畫交流精品展于2011年7月29日在新加坡隆重舉行。此次書畫活動,由中國藝術家學會、
中國書畫院副院長張敏鈞爲代表團團長率團出訪,60多位中方著名書畫家隨團參展。新加坡前國會議員、新加坡藝術總會會長何家良,新加坡獅城篆刻會會長曾光緯以及中新書畫藝術界,新加坡新聞媒體等一百多人出席了此次交流精品展開幕式。新加坡獅城篆刻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美娟
主持開幕式,何家良會長致歡迎辭,張敏鈞院長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張敏鈞指出,新加坡是海外華人、華僑最多的國家和地區之一,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書畫文化隨著中國書畫市場國際化進程的不斷加速,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收藏界的追捧和喜愛。他希望兩國書畫家在今後的書畫藝術領域繼續加強交流和研究,促進中新兩國文化藝術的共同繁榮。在開幕式上,張敏鈞院長還向新加坡藝術總會贈送了甘肅的微雕葫蘆,受到新方的高度贊賞。
這次書畫交流精品展共展出中新書畫家的書畫精品100余幅,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充分體現了中新書畫藝術家之間的友誼,同時也把中國的書畫藝術品展現在世人面前。在書畫交流展會上,張敏鈞分別爲新加坡藝術總會和新加坡獅城篆刻會題寫“藝無止境”、“龍的傳人”,令在場的中外文化界人士贊歎不已。
在展覽期間,張敏鈞率領的書畫家代表團成員參觀了新加坡美術館以及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文化景點。中方代表團所到之處,倍受當地文化藝術界人士的熱烈歡迎,所到場景,書畫家們感同身受,記憶猶新,讓人難以忘懷。
回國交流
回國後,由上海將軍書畫收藏院承辦的著名書法家張敏鈞一行應邀參加中新書畫交流展回國交流會于8月10日在上海舉行。上海將軍書畫收藏院常務副院長伍聞、副院長余建中,南京軍區原空軍副司令員韓得彩,上海警備區原副司令員張先漢,上海警備區原政治部主任郭林本等10位將軍
以及50多位上海文化界名人參加了此次活動。張先漢將軍致歡迎辭,對此次張敏鈞院長率團參加中新書畫交流展的意義和社會影響,給予了高度評價,伍聞副院長在會上講話,她指出,張敏鈞院長此次率團赴新加坡參展,不僅加強了兩國藝術家的書畫交流和研究,也加深了中新兩國人民的傳統
友誼。在本次交流會上,張敏鈞詳細介紹了赴新參展的情況。他表示,今後將組織更多的書畫名家到國外參展交流,爲書畫家的發展搭橋鋪路,爲繁榮我國的書畫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在活動現場,張敏鈞院長親自書寫作品贈送給與會的老將軍,其作品受到他們的贊賞和一致好評。
同月,徐州藝術交流中心成立。張敏鈞院長,徐州市政協原副主席田瑞聲,徐州市政府副秘書長王華超,李可染藝術館館長尹成等有關領導和嘉賓出席了該中心成立儀式。徐州藝術交流中心主任田景宏致歡迎辭,田瑞聲、尹成爲中心揭牌,張敏鈞致辭並向與會有關人員頒發了聘書。田瑞聲副主席對中心的成立表示衷心的祝賀,對張敏鈞院長一行來徐指導中心工作表示熱
烈的歡迎。他指出,徐州藝術交流中心的成立,對于徐州的文化建設、藝術交流,對于推進徐州和周邊地區的文化發展、繁榮經濟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張敏鈞在會上表示,通過舉辦書畫研討會,書畫交流筆會,書畫展覽等多種形式,創作出更多更好的優秀作品,滿足書畫收藏愛好者的需求,爲徐州的文化大繁榮做出成績。
成功辦展
張敏鈞對書畫事業強烈的責任感,折射出了作爲一個成功的書畫家做人做事的態度,我們可以從中獲得不少感悟。在張敏鈞院長的組織和領導下,先後成功舉辦了第一、第二、第三屆甘肅書畫作品交流展,第一至第五屆甘肅16人書畫作品交流展,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書畫作品展,慶祝建國60周年甘肅書畫作品交流展,品牌甘肅宣傳活動書畫作品巡回展,中日書畫精品交流展,
中新書畫精品交流展等。先後成功舉辦了一至五屆中國書畫藝術交流研討會,組織書畫家與蘭州畫院聯合舉辦了蘭州第二屆五泉山文化廟會迎春書畫筆會,並和《蘭州晨報》聯合舉辦紀念戰鬥英雄邱少雲犧牲53周年,爲英雄“班會”助興書畫筆會活動,和《科技鑫報》聯合舉辦了“寫春聯,送祝福”迎春書畫活動,並多次舉辦書畫筆會和義拍義賣慈善公益活動。多年來,在他的組織
下,該院先後爲書畫家李明慧、鄭燕、馮廷文、陳美信等舉辦個人書畫展,組織舉辦趙未個人詩集《點燃激情》首發式。組織我省書畫名家參加中藝燕京2003年當代藝術家、書畫家作品邀請賽,協助在北京成功舉辦一至五屆“金鼎獎”全國書法美術大展賽的工作,並擔任大賽組委會副主任、評委,參與編輯《中國書畫院成員名鑒》一至六卷,《全國書法美術優秀作品集》,《中國書
畫家大典》,《中國書法美術60年年鑒》等辭書。爲了書畫藝術事業的發展,同時也爲了給書畫家搭建藝術交流平台,張院長嘔心瀝血,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書畫事業中去,無愧爲國內書畫領域裏的領軍人物。正因爲張院長組織有方,在書畫院裏,不管是年輕的還是年長的書畫家,都對張敏鈞院長十分敬重,而張院長在院裏也很有威望,只要有展覽、筆會等書畫活動,張院長一聲召喚,大家都紛紛響應。可見張院長領導下的書畫院有很好的團隊合作精神。
筆墨生輝
有人說,張敏鈞的書法,采古帖之遺韻,熔諸家于一爐,筆者認爲,還得益于他的博覽。他的書法作品最突出的感覺就是耐看,字行裏流露出自然之美,在遒勁的字體,洗練的筆觸中我們不難看出字體清雅,章法合理,有著不少職業書法家難以企及的文化深度,沒有三四十年的浸潤是難以成功的,張敏鈞正當中年,筆墨卻相當老到。
張敏鈞之所以能食古而化,借古開今,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把研習書法的觸角從臨摹古人法帖伸向了書法理論的沃土。張院長在研摩古人書法上下過很大功夫,而他又能跳出古人而自出機杼,誠屬不易。從他筆下生發的種種墨迹中,可以尋繹出自我不斷否定,不斷升華的理念,張院長無愧爲書法大家。
在欣賞張敏鈞院長的書法作品時,我們似乎感覺有一種書齋的清雅之美,並不刻意求之,而是信手拈出,處處生妙。張敏鈞的作品格調典雅,不落世俗,他追求著清雅,一切都從錘煉之至走向虛靜之至。在他的作品中,人們所感受到的是鮮明的書卷氣息,另一方面,他的作品耐看大方,非一般手筆可及,令人稱羨。在楷、行、隸書諸體中,張敏鈞以行草見長。他認爲,行草是在生活中實用或在藝術抒情上的一種最佳字體,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個性和內心世界,行草是書法藝術之本,寫好行草是多數書法家一生的追求。
張敏鈞院長的書法,不僅圈外人喜愛,就是圈內的專家內行也倍加贊賞。不少曾參加過全國書畫大展的中書協、中美協會員也邀請張院長爲其題字,其中也有人因爲張院長名氣大,市場價值高,而求他的墨寶作爲禮品。張院長曾贈送給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中國收藏家協會會長
闫振堂一幅書法作品,闫振堂會長贊許其作品:“筆墨精煉,追求清雅,形神兼顧,意境深遠……”。中國收藏家協會、陝西、福建、甘肅等全國許多收藏機構都收藏有張敏鈞院長的墨寶。鑒于張敏鈞的人品和藝品高逸以及其在書法藝術上的造詣,2005年獲文化部批准“中國書法百傑”榮譽稱號;2007年國家專家評審小組辦公室和中國專家
評定聯合會授予張敏鈞“優秀書畫專家”稱號,這也是對張敏鈞藝術人生的充分肯定。著名詩人李青松在題爲《藝海感懷》中爲張敏鈞院長賦詩一首:“海門逐浪寫神州,一片丹心志未酬。熔古鑄今揮妙筆,蘇黃米蔡竟風流。”正是張院長藝術人生的真實寫照。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們真誠的祝願張敏鈞院長在藝術人生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待續)
(原載2011年11月9日《新農村報道》–連續報道,圖文略有改動。 記者 隴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