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除了中國以外,世界上華人占比最多的一個國家,占比達到了百分之七十之多。在新加坡在剛剛獨立的時候,就有著不少的富商爲了更好地傳承中國文化,創辦了許多的中文學校。就是在英國殖民期間,他們也從未規定讓新加坡人民必須使用哪種語言。
但是在李光耀上台之後,他直接廢除了漢語,並且禁止了漢語的相關學習,更是將南洋大學停辦了。他只主張將英語作爲新加坡的官方語言。在那時中華總商會的一些人曾向他提過建議,其實漢語當做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是利大于弊的,但是李光耀卻表示:可以,但是你們要先打倒我。意思很明確了,就是只要他還在爲一天,那麽官方語言就有一天不會是漢語。
新加坡獨立
在1965年的8月9日早晨,新加坡的總理李光耀在新加坡獨立之後第一次發表了講話,這一次的講話代表著新加坡真正地走向了獨立。在被英國殖民地統治了一個世紀之後,他們緊接著成爲了馬來西亞的一部分。
但是由于新加坡的華人占比數量太高,馬來西亞的人擔心在之後會不會慢慢的被華人掌控馬來西亞。于是在1965年,進行了是否讓新加坡獨立的投票會議中,以128票同意,零票拒絕的絕對優勢讓新加坡被迫獨立了。到這裏,剛剛來到馬來西亞才不到兩年的新加坡被趕出去了。
經濟蕭條
在那個時候的新加坡人民大概有兩百萬左右。其中有百分之七十左右是華人,所以周圍的國家對新加坡並不友好,甚至還帶有歧視的意思。如果說這些還能接受,那麽下面肯定就接受不了了,這個時候的新加坡人均GDP竟然只有450美元,當時就連淡水資源就需要從國外進口,于是當時的飲用水也是一大頭疼的問題。
李光耀在他的回憶錄中曾經寫道:當時我是絕望的,我甚至與不想去管這個爛攤子,我想過逃避,但是作爲國家領導人我不能這麽做,即便有再多的困難,我也要去帶領我的國家走向繁榮!他還表示自己從來沒有想過他會在42歲的時候獨立負擔起新加坡的責任,去照顧兩百萬人的生計。
對不設立漢語作出解釋
在二戰結束後,新加坡地處于馬六甲海峽上:這個被稱爲海上十字路口的貿易海峽。新加坡在當地被當做轉口貿易中心,根本沒有任何的工業基礎,經濟結構更是十分單一化。在英國軍隊撤離新加坡的時候,當時他們想的就是未來的日子就靠著馬來西亞了。
可是誰能想到老天開了個玩笑,僅僅兩年不到,新加坡就被迫獨立出去了,但是生活還是要繼續啊,于是李光耀就在所有人的不可思議中,宣布了他的決定:把漢語廢除,用英語作爲我們的國語。
相信很多人一直不明白爲什麽會有這樣的做法,新加坡七成以上的人口都是華人,漢語不是應該能容易管理嗎?但是李光耀卻獨獨不這麽認爲,但是他對于理由一直沒有說出來。到了2013年李光耀寫的《李光耀觀天下》才說明,他認爲漢語是落後的,並且當時新加坡七成的人民都是華人,都說漢語的話外來人可能聽不懂,所以他廢除漢語,都學習英語,這樣對于新加坡之後的發展也有很大的好處。
李光耀治國
李光耀在治理過的過程中曾說道:“我們也算是很幸運的,過去統治新加坡的是英國,他們使用的是英語。如果當時我們和越南一樣是被法國所統治,那我們現在就必要去忘掉法語,再去重新學習英語,這樣才能更快地與世界接軌,可以想象那個過程是非常可怕並且煎熬的,”
李光耀對于新加坡的現狀看的很清楚,他知道這裏的國土面積非常小,自然資源也少的可憐,如果想要得到快速發展,那麽必須要去拉動外資,于是吸引外資成爲了非常重要的事情。他化身爲一個國際的推銷員,去美國遊說各大有名的企業去入住他們國家。
同時李光耀對于外來青年的文化才俊非常賞識,爲了讓人民去外國學習其他國家先進的文化知識,他設立了非常高的獎學金,並且每年親自選拔人才到外國去交流學習。希望在這些青年學成歸來後能爲新加坡注入新鮮的血液。
李光耀的做法在後來看來無疑是正確的,新加坡的發展道路逐漸的走上了正軌。並且出現了“新加坡模式”這一說法,1990年李光耀卸任的時候,新加坡的人均GDP已經翻了幾十倍,達到了14000多美元,成爲了一個真正的發達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