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揭曉的2022年新加坡文學獎上,華人曆史學家和教育家王赓武的非虛構作品《心安即是家》獲得英文非虛構寫作組大獎,91歲的王赓武也成爲新加坡文學獎最年長的兩位獲獎者之一。
《心安即是家》由王赓武與亡妻林娉婷合著,是繼《家園何處是》之後王赓武回憶錄的第二部,講述了他進入大學前在三個不同國家度過的少年時代。
王赓武說,“《心安即是家》的靈感來自我已故的妻子娉婷。她在世時,遺憾從前沒能更多地了解她的母親,所以她在20年前寫下自己的故事給我們的孩子看。她寫得很好,孩子們不但很喜歡,還因此想聽我的故事。于是,我後來也寫下了自己的故事。多年後,在旁人的勸說下,我出版了關于我童年的書《家園何處是》。新加坡的朋友們問我,爲什麽故事在遇到娉婷之前我就停筆了。這促使我圍繞娉婷的文章,構建起自己的作品框架。在她和家人的同意與支持下,我寫下了第二本書,來回答‘家園何處是’這個問題,問題的答案也來自娉婷——‘心安即是家’。”
近期,這兩部回憶錄的中文版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合爲《王赓武回憶錄》(上下卷)出版,在學界和讀書界引起關注。
王赓武出生于20世紀30年代的南洋,自小接受古典中文教育和正統英文教育,在東南亞多族群聚居的社會中成長,青少年時期遭逢戰亂和動蕩,不得不在中國、南洋和英國等地輾轉求學。這一獨特的生命體驗使王赓武得以站在“多重世界”的交彙處,探討華人在海外安身立命、“尋找家園”歸屬感等複雜命題。學成後,在橫跨三大洲數十年的學術與教育生涯中,他與同時代的史學、漢學界重要學者,幾乎都有交往;林娉婷更是他領悟“愛”與“家園”的人生伴侶——由此構成的個人與時代的畫卷,經由樸素儒雅的筆墨,展現得波瀾壯闊,又發人深思。
在《家園何處是》中,王赓武回顧了對他影響至深的父母家世。因日軍入侵東南亞,他不得不辍學,數年間在街頭遊蕩,以少年人本真的好奇心學會廣東話、馬來語、客家話、閩南語。《心安即是家》述說王赓武與林娉婷由青年時期在馬來西亞、英國求學,學成後在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地治學與生活,在三大洲移動的經曆,在不確定的時代洪流中,探索並創造家園歸屬感,充滿睿智與樸素誠摯的情感。
王赓武的研究廣涉東南亞史、海洋史、中國近現代史、海外華人和移民研究等領域,撰有《五代時期北方中國的權力結構》《東南亞與華人:王赓武教授論文選集》《中國與海外華人》《海外華人:從落葉歸根到追尋自我》等十數部中英文著作。2020年,第四屆“唐獎·漢學獎”頒予王赓武,以表彰他“相較于傳統上從中國內在觀點或由西方相對視角來觀看中國,其豐富的學識與敏銳的洞察力,對華人的世界地位的诠釋有新穎重要的貢獻”。
除了諸多引人注目的學術成果之外,王赓武的行政生涯也頗有建樹:他曆任吉隆坡馬來亞大學文學院院長、澳洲國立大學遠東曆史系主任,並于1986年至1995年出任香港大學校長,榮休之後先後出任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董事會主席、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理事會主席、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理事會主席等職。
盡管在學術和行政兩方面成果累累,王赓武在耄耋之年動筆寫下的回憶錄,對自己既往的曆史研究進行了反思:
“我大半輩子都在研究曆史,覺得過往十分迷人。我想要爲自己,也爲那些和我同樣渴求知識的人們剖析世間萬物的道理,然而我感興趣的道理總是如此宏大,甚至令人生畏。即使是讀到王侯將相和市井小民的人生,我也保持批判的距離看待他們,希望從中學得更大的教訓。隨著時光流逝,我終于了解自己對過去的理解多麽片面。”
基于這番反思,王赓武的回憶錄充滿時代與個人生活的細節,兼具文學與史料價值。在《王赓武回憶錄》中,一個問題始終貫穿于敘事之中。那就是在傳統和現代之間,東方和西方之間,南洋和故國之間,到底什麽是中國,成爲一名中國人意味著什麽。世紀集團8月“世紀好書”評選中,《王赓武回憶錄》獲得評委一致好評,主推評委、複旦大學教授李天綱坦言,與王赓武教授過往在學術討論會上有過交流,但閱讀這本回憶錄,才完全了解他,“我們看到一個中國的孩子,在南洋、在新加坡受到身份的困擾,如何回到中國又去到海外……作爲老一輩學者,他們的經曆能給我們啓發和思考,關于身份,我是誰,我在世界上如何和別的民族、別的文化相處,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一套書。”
圖片來源:出版方提供
來源:作者:施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