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脹高企、經濟表現暫時尚可之際,歐美央行緊縮預期再度升溫,各大央行“鷹聲一片”,抗通脹的優先級再度被拔高。
在美國,9月6日服務業數據再度提振了市場對美聯儲進一步大幅加息的預期,本月或繼續暴力加息75個基點。英國新首相特拉斯上任後,將推動加大財政支出,加上高通脹的壓力,英國央行也可能出台更爲激進的緊縮政策。此外,澳大利亞央行9月6日連續第四次加息50個基點,加拿大央行和歐洲央行本周也會大力加息。
在緊縮預期升溫之際,各國債券收益率也紛紛狂飙。在美聯儲加息預期和公司債發行大增的推動下,9月6日美債收益率大幅上漲,長債收益率的漲幅尤爲明顯。10年期美債收益率漲逾15個基點,逼近3.4%關口,30年期美債收益率亦漲逾15個基點,突破3.5%關口,創2014年以來新高。英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大幅飙升近20個基點,自2014年以來首次突破3%關口。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大漲近10個基點,突破1.6%關口,歐洲央行將于9月8日公布最新貨幣政策決定,多家華爾街銀行預計將大幅加息75個基點。
與此同時,通脹調整後的實際收益率也在攀升,金融環境進一步收緊。美國30年期國債實際收益率9月6日上漲8個基點至1.10%,爲2019年3月以來最高;10年期國債實際收益率一度上漲13個基點至0.85%,接近6月達到的多年高點0.87%。9月7日歐美債券收益率有所回落,但仍處于多年高位附近。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呂昊旻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當前,美國、英國及歐元區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大幅上漲,截至9月6日,美國、英國、歐元區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較年初分別上漲170、195和175個基點,這對各國金融市場産生重大影響,尤其會打壓高成長型股票估值。作爲定價基准,長期國債收益率持續上升不僅會降低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增加上市公司通過發債來回購股票的融資成本,還會直接導致成長型上市公司估值下降(高成長型上市公司一般采取現金流折現法進行估值,一般用長期國債收益率作爲折現率),引發投資者對高估值風險資産的恐慌,帶來股價下行壓力。
在美國,9月6日服務業數據再度提振了市場對美聯儲進一步大幅加息的預期,本月或繼續暴力加息75個基點。視覺中國
歐美央行加息預期進一步強化
盡管未來經濟前景不容樂觀,但目前仍相對不錯的經濟數據正促使央行繼續激進加息來打壓通脹。
美國供應管理學會(ISM)9月6日公布的一項最新數據顯示,美國8月份服務業活動超出經濟學家的預期,8月ISM服務業指數從56.7升至了56.9,高于市場預測的55.1。這份樂觀的報告顯示,盡管通脹高企、利率上升且經濟前景普遍存在不確定性,但消費者對服務業的需求依然堅挺。
對此,花旗表示,ISM數據顯示出經濟中服務業的彈性,這應該會讓美聯儲繼續保持強硬立場,在9月份加息75個基點,服務業的通脹壓力似乎更能反映出勞動力市場趨緊。
目前市場對美聯儲未來數月加息的預期繼續升溫,預計美聯儲9月會議後有72%的概率加息75個基點,同時對明年降息的預期則進一步降溫。到明年3月,美聯儲的基准利率將攀升至近4%。
“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公布以來的事態發展都有助于推動收益率上升,而不是下降,特別是考慮到歐佩克減産、英國財政刺激措施和略顯鷹派的澳大利亞央行聲明。”道明證券駐新加坡的利率策略師Prashant Newnaha表示。
澳大利亞央行9月6日公布利率決議,連續第四次將隔夜現金利率目標上調50個基點至2.35%,並強調在控制通脹方面沒有“預設路徑”,預計未來幾個月會進一步加息。
而對于此前加息力度始終“不疼不癢”的英國央行而言,接下來也有可能加大緊縮力度。英國央行官員曼恩(Catherine Mann)呼籲盡快采取“強有力的”行動來控制通脹。“只有立即采取更有力的行動,才能確保高通脹趨勢不會成爲常態,否則未來可能要經曆更深、更長的經濟衰退才能讓通脹回到目標水平。”
歐洲央行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俄羅斯對歐洲“斷氣”引發了市場對歐洲能源成本上漲將增加價格壓力的擔憂,這也意味著歐洲央行在本周的會議上或許不得不大舉加息75個基點,哪怕有迹象表明歐元區經濟正在苦苦掙紮。
呂昊旻對記者分析稱,全球通脹高位運行,導致各國央行加快收緊貨幣政策。2022年以來,疫情反複加劇全球供給瓶頸、俄烏沖突引發全球能源和糧食供應緊張、勞動力市場供需錯配加劇“工資—物價”螺旋,多重因素疊加推動通脹水平持續走高。2022年7月,美國、英國CPI同比分別上漲8.5%、10.1%,均爲40年來高點。歐洲受能源供應短缺影響,通脹情形更爲嚴峻。8月,歐元區HICP加速至9.1%。
鷹派政策短期內或難見“拐點”
在通脹壓力持續高企之際,歐美央行的鷹派政策短期內或難見“拐點”。
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旺盛的需求推動薪資通脹壓力依然高企,使得緊縮擔憂繼續升溫。衡量美國企業招工需求的職位空缺數,7月依然維持在1100萬個以上的高位;職位空缺率也反彈至6.9%,反映就業供需矛盾依舊尖銳。這一背景下,8月時薪同比漲幅高達5.2%,尚未看到趨勢放緩迹象。薪資通脹等或成通脹粘性的重要支撐,使得美聯儲高強度加息仍是必要選擇,加劇外圍波動。
另一方面,近期相對強勁的經濟數據也燃起了一絲經濟“軟著陸”的希望。高盛集團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表示,美國經濟仍有可能實現軟著陸,預計明年出現輕度衰退的可能性約爲三分之一。“美國經濟可能可以實現軟著陸,盡管路徑狹窄。”
相對于美國,歐洲的處境更顯艱難。趙偉分析稱,近期歐洲主要經濟指標快速回落,“衰退”擔憂明顯升溫。俄烏沖突爆發以來,德國、法國等制造業PMI持續回落至50%附近;消費方面,8月歐元區消費者信心指數走低至-24.9,該指標通常領先居民消費支出3個月,也反映著消費走弱的風險。相比更具韌性的美國經濟,歐洲經濟更加疲弱、衰退風險也更加嚴峻。美歐基本面分化下,美元指數一度升破110,歐元對美元彙率持續跌破平價。
更糟糕的是,“滯脹”下的政策收緊,或將導致歐債問題的再度發酵,進而造成對經濟的負面沖擊。趙偉表示,通脹目標制下,歐央行將不得不加快政策正常化,7月已開啓新一輪加息周期,市場預計年底前累計加息至少150基點。據此測算,歐元區整體利息壓力或將回到2014年水平。其中,對于意大利、西班牙等償債壓力更突出的經濟體而言,歐央行加息或將成爲不可承受之重,或將對經濟進一步造成負面沖擊。
與此類似的是,呂昊旻也認爲主權債務違約風險會加劇。疫情以來,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實施了大規模財政刺激計劃,導致全球政府債務飙升。伴隨各國進入加息軌道,長期國債收益率上升將帶動發行債券利率上升,加大發債難度和政府債務付息壓力。特別是,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希臘、意大利和葡萄牙的政府債務占GDP的比重分別高達189.3%、152.6%和127.0%,歐元區加息導致高債務國家主權債務違約風險攀升。
盡管加息會有一系列副作用,但高通脹下歐美央行已經別無選擇。呂昊旻預測,本輪全球通脹走高的粘性和持續時間可能比以往更加嚴峻,全球各國央行加息步伐短期內難以結束。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