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爲盂蘭盆節。
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幹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東漢時道教定下三會五臘日,其中七月七日爲道德臘,又是中會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七月的這一祭祖日期後來隨著道教將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應祭祀日期定于七月十五日,而固定于這一天。
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爲中心的節日,系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節日簡介
農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尤以華南,是七月十四日,相傳是宋代
中元節 荷葉燈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爲逃難而提早一天過節),道教稱爲中元節,佛教稱爲盂蘭盆節(簡稱盂蘭節),民間俗稱鬼節、七月半。在漢字文化圈不少地區都有相關的節日活動,“先數日,市井賣冥器靴鞋、幞頭帽子、金犀假帶、五彩衣服。以紙糊架子盤遊出賣。”。
相傳那一天地獄大門打開,陰間的鬼魂會放禁出來。有子孫、後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養;無主孤魂就到處遊蕩,徘徊于任何人迹可至的地方找東西吃。所以人們紛紛在七月,舉行設食祭祀、誦經作法等“普渡”、“施孤”布施活動,以普遍超度孤魂野鬼,防止它們爲禍人間,又或祈求鬼魂幫助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某些地區在這一天會有普渡的習俗,稱爲“中元普渡”,後來更發展爲盛大的祭典,稱爲“盂蘭盛會”、“盂蘭勝會” 。
中國歲時節令有所謂“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
除了中元和盂蘭盆節之外,民間還稱七月十五爲鬼節,與清明、十月一合爲三鬼節。民間的鬼節與佛教的中元節、盂蘭盆節有著密切的關系,又有自己獨特的色彩。就這樣,僧、道、俗三流合一,構成了農曆七月十五豐富的節俗活動。
清代文人王凱泰的詩《中元節有感》便描寫了福建一帶過中元節的習俗。 [1]
曆史發展
中元節是本土文化的産物。清乾隆《普甯縣志》言:“俗謂祖考魂
中元節“廟普”歸,鹹具神衣、酒馔以薦,雖貧無敢缺。”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因七月暑盡,須更衣防寒,與人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在20世紀20-40年代,中元節遠比“七夕”、“清明”熱鬧。人們傳承著以家爲單位的祭祖習俗,祭祖先、薦時食的古老習俗直至民國時期仍然是鄉村中元節俗的首要內容。抗戰勝利後,各寺廟還增加祈請佛力普渡“抗戰陣亡將士”英靈。
20世紀50年代,中元節依然熱鬧。但後被認爲是宣揚封建迷信,逐漸邊緣化。傳統中元節都是商辦官助,可到20世紀50年代末,大部分的商已被改造,無力承辦,又無官助,自然銷聲匿迹。60年代中期,北海公園還辦了最後一次中元節,瓊海中到處都是茄子做成的河燈,非常壯觀。“文革”時期,除了清明節,所有的傳統節日都被取締,中元節也沒能幸免。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傳統節日逐步回歸,但中元節卻被冷落了。
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新入選項目)。香港特別行政區申報的“中元節(潮人盂蘭勝會)”入選,列入民俗項目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佛教典故
中元節依照佛家的說法,陰曆七月十五日這天,佛教徒舉行“盂蘭盆法會”供奉佛祖和僧人,濟度六道苦難衆生,以及報謝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據《佛說盂蘭盆經》的記載,“盂蘭盆(ullambana)”是梵語उल्लम्बन,“盂蘭”意思是“倒懸”;“盆”的意思是“救器”,所以,“盂蘭盆”的意思是用來救倒懸痛苦的器物,衍生出來的意思是:用盆子裝滿百味五果,供養佛陀和僧侶,以拯救入地獄的苦難衆生。
釋迦牟尼佛有一重要弟子名喚目犍連(簡稱目連),修持甚深,以神通著稱,相傳目連的母親做了很多壞事,死後變成了餓鬼,目連以神通看到後,十分傷心,就運用法力將飯菜拿給母親食用,可是飯一到母親口邊就化爲焰灰,目連大聲向釋迦牟尼佛哭救。佛陀告訴他,必須集合衆僧的力量,于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于盆中,供養十方僧人,以此般功德,其母方能濟度。目連依佛意行事,其母終得解脫。
這種儀式最早從南北朝時代目連救母的作功德法會中開始流行,據《佛祖統紀》記載,梁武帝即開始設壇舉行盂蘭盆法會。自此往後,曆代帝王人民多遵佛制,興盂蘭盆會,以報答父母、祖先恩德。
道教說法
道教全年的盛會分三次(合稱爲“三元”),認爲“三元”就是天官大帝、
中元節地官大帝及水官大帝“三官大帝”的別稱,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十五爲三官大帝的誕辰。
正月十五日稱爲“上元”——天官生日,主要是舉行賜福的儀式。
七月十五日稱爲“中元”——地官生日,用以赦免亡魂的罪。(中元法事是爲亡魂赦罪,但是絕對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減輕了一些,希望他們早日安息。)
十月十五日稱爲“下元”——水官生日,是爲有過失的人解除厄運。
相傳七月地獄大門開放一個月,所有的無主孤魂全從陰間出來,到陽間接受人民的供養,因此各地方都紛紛在這一個月舉行“普度”布施的祭祀儀式。
從前,各地輪流進行普度,把七月的每一天安排得滿滿的,據說引起孤魂野鬼的酗酒、毆鬥事件;後來有些地方普渡便統一在中元正日七月十五舉行。
不過香港、閩南、台灣、潮汕並不從此風俗,在七月的每一日皆有人舉行祭典。但後來由于時代變遷,目前在台灣的中元節,機關行號多在中元七月十五日祭祀,而一般住家則多在接近七月十五日的周末假日舉辦。
相關傳說
有關中元節的傳說很多,最主要的有—閻羅王于每年農曆七月初一,打開鬼門關,放出一批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陽間來享受人們 的供祭。七月的最後一天,重關鬼門之前,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陰間。所以七月又稱鬼月。 目蓮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蓮尊者,惦念過世的母親,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時的貪念業報,死後墮落在的惡鬼道,過著吃不飽的生活。目犍蓮于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給他的母親,但其母不改貪念,見到食物到來,深怕其他惡鬼搶食,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無法下咽。目犍蓮雖有神通,身爲人子,卻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請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說:“七月十五日是結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滿,在這一天,盆羅百味,供巷僧衆,功德無量,可以憑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這便是台灣普渡拜“好兄弟”的由來。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爲“盂蘭盆節”,也稱“中元節”有些地方又州俗稱“鬼節”,“施孤”。本是印度一種佛教儀式。佛教徒爲了追薦祖先舉行“盂蘭盆會”;佛經中《盂蘭盆經》以修孝順勵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國追先悼遠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
民間普遍流傳目蓮解救母厄的故事:
“有目蓮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爲烈焰,饑苦太甚。目蓮無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爲說盂蘭盆經,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
中國從梁代開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節。不過後來除設齋供僧外,還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動。
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師座和施孤台。法師座跟前供著超度”地獄”鬼魂的地藏王菩薩,下面供著一盤盤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著三塊靈牌和招魂幡。過了中午,各家各戶紛紛把全豬、全羊、雞、鴨、鵝及各式發糕、果品、瓜果等擺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別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藍、紅、綠等顔色的三角紙旗,上書”盂蘭盛會”、”甘露門開”等字樣。儀式是在一陣莊嚴肅穆的廟堂音樂中開始的。緊接著,法師敲響引鍾,帶領座下衆僧誦念各種咒語和真言。然後施食,將一盤盤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複三次。這種儀式叫”放焰口”。
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還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著五谷豐登,這叫作”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燈的活動;所謂水燈,就是一塊小木板上紮一盞燈,大多數都用彩紙做成荷花狀,叫做”水旱燈”。按傳統的說法,水燈是爲了給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燈滅了,水燈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過奈何橋的任務。那天店鋪也都關門,把街道讓給鬼。街道的正中,每過百步就擺一張香案,香案上供著新鮮瓜果和一種”鬼包子”。桌後有道士唱人們都聽不懂的祭鬼歌。這種儀式叫”施歌兒”。
上元節是人間的元宵節,人們張燈結彩慶元宵。”中元”由上元而來。人們認爲,中元節是鬼節,也應該張燈,爲鬼慶祝節日。不過,人鬼有別,所以,中元張燈和上元張燈不一樣。人爲陽,鬼爲陰;陸爲陽,水爲陰。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傳說中的幽冥地獄,鬼魂就在那裏沉淪。所以,上元張燈是在陸地,中元張燈是在水裏。
民間祭典
中元節與盂蘭盆節起初因佛教盂蘭盆會布施餓鬼爲始,因宋朝儒、釋、道三教合流,與道教中元節的祭祀亡者靈魂、儒家祭祀祖先等活動結合,構成中國乃至漢字文化圈的一系列祭祀活動。
佛家盂蘭盆法會
盂蘭盆法會是根據《盂蘭盆經》,于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以佛法供養三寶的功德,回向現生父母身體健康。
部派佛教時期,印度就常興辦盂蘭盆會而在中國,《佛說盂蘭盆經》在西晉時由竺法護譯出,因強調借由供養十方自恣僧,以報答雙親養育之恩,乃至度脫七世父母的思想,與中國崇尚孝道的倫理傳統相符,因此中國曆代帝王的提倡而盛行不衰。南北朝梁武帝時代,始興盂蘭盆法會,以報答父母祖先恩德。唐朝時期,法會活動呈現興盛,官民共樂。
融入道教中元節
到了宋朝的時候,由于儒、釋、道三教合流的日趨明顯。民間流傳以正月十五日爲上元,七月十五日爲中元,十月十五日爲下元,並將佛教的盂蘭盆會與道教“中元地官節”相結合,而流行道士誦經普度衆鬼,期使獲得三官中的地官赦罪,獲得解脫。因此民間習俗的中元普渡著重在祭祀孤魂野鬼,與中國傳統對祖先鬼魂崇拜又融和在一起,變成“祭鬼”,亦即爲了亡者的鬼魂可得救度,改以盆施餓鬼但與道教和儒家的祭祀習慣不同,盂蘭盆法會以素食施食供養。
大士爺
一般在祭拜亡靈之前,會先祭拜一位名爲面燃大士監齋羽林普渡真君的神祇,信徒多尊稱其爲“大士爺”或“普渡公”。相傳舊曆七月,所有在陽世的亡靈,都歸“大士爺”管理。
關于“大士爺”,佛教說法有數個:一是祂是觀音大士的化身,故稱“大士爺”。二是祂原爲諸鬼的首領,因受觀音大士教化而皈依其門下,從此被稱作“大士爺”,成爲護持中元普渡事項的神明。三是“面燃大士”亦作爲地藏菩薩的護法神。
道教的說法則是太乙救苦天尊化身“面燃鬼王”,爲陰間諸鬼之統帥,也負責中元節監督亡魂受領陽間香火事宜。另,靈寶派等一些派別不是請“面燃鬼王”監齋,而是有“何將軍”、“喬將軍”兩神分任此職。如宋末元初林靈真所撰《靈寶領教濟度金書》寫爲“北魁玄範府神虎何、喬二大聖”。
華人社會則多采佛教說法,各類法會多以佛教形式塑造大士爺神像:“頂生二角、青面獠牙,高大威武,頭上還有一尊觀世音菩薩佛像,象征其代表慈悲的觀音大士。有些慎重的信徒,在中元節時會以紙紮出大士爺塑像,也有些用牌位、畫像、木石雕像祭祀,並將大士爺神位或神像放置供桌之前,以求祭祀順利,待到七月一過,一般會火化大士爺像、位,送其登天。在南洋,華僑風俗,中元普渡時,會懸挂寫著“南無渡幽拔苦無量壽佛”或“南無分衣施食阿彌陀佛”之類字樣的幢幡于大士爺神像之側,甚至是神像手上;如書“渡幽拔苦”之類字句是希望佛祖引領亡靈往生佛國,若寫“分衣施食”等等詞彙,則指祈請阿彌陀佛助大士爺,平均分配紙錢、衣物、食品予衆家亡魂。
平安米
在香港,盂蘭勝會後會有派“平安米”的活動,所派的米本是用作施食,放于招魂台和面燃大士普渡真君(大士王)神像附近,正向經壇方便鬼食用,人們相信瑜伽焰口之後,食物會增加千萬倍;儀式過後,食物形雖在而質已變,變得淡而無味。但丟棄又覺得浪費,于是就把白米派給窮人,美其名爲“平安米”,既能積德,又能物盡其用。
傳統上這些米並非用作取代貯糧,而是每次溝一小撮到原有的米糧中一起烹煮,寓意長食長有,以保平安。近年人們不了解這些米的真正意義,加上心態改變,部份施米者視之爲一般的“慈善活動”,派高價名牌白米,與盂蘭本義有違。受米者亦把所派之米視爲福利捐獻,當作生活必須,不惜追索,甚至轉售圖利,已失去原來避免浪費的意義。
民間儀式
中元節在諸多華人社會如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與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槟城等,中元是相當重要的民俗節日,不少人會在舊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間,擇日以牲禮、燒酒、糕點、糖果、水果等,甚至全豬(閩南語俗稱神豬)、全羊等祭品舉辦祭祀活動,以慰在人世間遊玩的衆家好兄弟(閩南語對幽靈的敬稱),並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順利。
現時民間的“中元普渡”習俗是三教合流的結果,民間把道教中元祭祀和佛教目連救母的傳說習合,把施餓鬼與祭奠亡魂相混,形成一種民間習俗。每年到了農曆七月中,人們都會宰雞殺鴨,焚香燒紙,拜祭由地府出來的餓鬼,人們相信這樣可以化解其怨氣,不致于爲禍人間。
普渡的祭拜方式有三種:
“三案式”:分爲上案(地藏菩薩、觀音菩薩、地官大帝、救苦天尊與衆神佛)、中案(普渡真君)、下案(好兄弟)。一共擺放三張神案,紙錢、祭品各異。此種儀式繁瑣,最爲虔誠。
“兩案式”:僅供奉普渡真君(普渡公)神案、好兄弟神案。這是折衷的結果。
“一案式”:先祭祀完普渡真君,燒完四色金紙後,再呼請好兄弟加以祭拜。改良方式有“一案兩爐式”,壇首擺放普渡真君香爐,壇中擺放好兄弟香爐。先向真君頂禮,拜完後再拜好兄弟的香爐。
在台灣民間信仰,普渡的擺桌祭拜,又分成“公普”(又稱“聯普”,全聚落、團體或廟境居民聯合舉辦)與“私普”(個人或單一家庭、機關舉辦),今日台灣,由于商業社會,幾乎皆以方便面、零食、白米等能久貯之物爲主,而牲禮、五味碗也愈來愈少見。
普渡舉辦時,供桌上也會豎立彩色三角形紙旗,號稱“普渡旗”,該旗以毛筆寫上“慶贊中元”、“廣施盂蘭”、“敬奉陰光”、“冥輝普照”等“中元敬語”,也會寫上信士姓名。
先祭拜統領萬姓幽靈的普渡真君,並焚燒四色金紙。燒完金紙後,開始祭拜所謂的“好兄弟”,並在每一項供品插上一炷香,也會在供桌下放置香皂、毛巾與盛滿清水的面盆供“好兄弟”梳洗,此時有的人會先燒“經衣”,這是一種代表衣物與日用品的紙錢,讓“好兄弟”們先換上新衣。許多抽煙者,還會點燃香煙,插在香腳上,推己及“魂”,供“好兄弟”吞雲吐霧,別有一種人情味。祭拜完後,焚燒銀紙,歡送衆家“好兄弟”離開。
普渡法會
各地廟宇普渡方式略略差異,南、北台灣禮俗異同,各具成風,大致如下:
點普渡公燈
在舊曆的七月初一日子時(23:00)開始,廟宇轄境的各家人士點亮燈火,號曰“普渡公燈”。爲普渡公(大士爺)與衆家好兄弟指引方向,享用香火。燈火兩側或有設造型者、貼對聯者,如:“金蓮燈前聞泣夜,盂蘭會上救升天。”
立燈篙
以高大的青竹上懸挂燈火及旗幟,晝夜升降,以便邀請衆神來監管法會,也是邀請放禁在外的衆家好兄弟共享法會的成果。燈篙上以金紙包覆,上貼符咒,也有人以紙紮護法神守衛之。燈篙的高度,亦即招引範圍的廣度,如燈篙豎立過高,祭品不足,則會引發好兄弟不滿甚至作祟,一般以十二尺(約360厘米)爲限。
主普壇開光
搭設好主普壇,設有大士爺、山神、土地神、護法神衆、大士山、寒林院(或作翰林院,供應官吏、士紳與陣亡將士休憩之處)、同歸所(供應一般的孤魂休憩之處),皆爲紙紮。先請法師施法,以淨本壇,再由達官顯宦與爐主等人同放燈。
請鬥燈
鬥燈又稱元神燈,相應于天上星鬥,代表各信衆的元神,有趨吉避凶的功能。一般在米鬥內置白米(大地生生不息)、涼傘(蒼天作育萬物)、銅鏡(照妖)、寶劍(誅妖)、剪刀(翦除怪物)、尺(測量)、秤(權衡)、油燈(光明)、銅錢(富貴)等法器,希望祈福避邪。鬥燈象征吉利長存,護佑平安,薪火相傳。
請神放表
法師開壇,爐主與執事人員朗誦疏文,向天地禀告普渡之意,並且發表,邀請三界神祇入壇監醮。通知鬼神本地即將展開中元普渡法會,更請普渡公監管道場,不讓惡鬼凶神在此處擾亂作祟。
放水燈
閩南人、台灣人習俗,中元節祭拜時,會在各水域先放流燈火
放水燈,迎接到來的亡魂,幫亡魂照路,邀來同享香火,號稱“水燈”。多是以紙糊如宮殿形,中有蠟油點火,內有一置彩色三角形紙旗,號稱“普渡旗”,該旗以毛筆寫上“慶贊中元”、“廣施盂蘭”、“敬奉陰光”、“冥輝普照”等“中元敬語”字樣,並寫上自己的姓名,讓好兄弟(閩南語對亡魂的敬稱)知曉是哪家檀越所供奉,也有直接寫在燈上而不用旗者。俗謂水燈漂浮愈遠,該施主愈得庇佑。
照佛門的盂蘭盆會儀規來看,放河燈只是其中的一個小節目,並不顯得多麽要緊。而在民間的中元節俗活動中,放燈則是比較重要的。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現代女作家蕭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最好注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纏綿在地獄裏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托著一盞河燈,就得托生”。大概從陰間到陽間的這一條路,非常黑,若沒有燈是看不見路的。所以放燈這件事是件善事。可見活著的正人君子們,對著那已死的冤魂怨鬼還沒有忘記。
施普
法師誦經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會在這段時間,請出地藏菩薩、目連尊者等佛像放置高台,貼出榜文,朱筆簽押,昭告鬼神共來聽經聞法,領受功德,享得冥福,脫離惡道。民衆設置各樣供品,祭祀往來的孤魂,使衆家好兄弟共襄盛舉,獲得飽餐。
送大士
普渡完畢,大士爺、山神、土地神、護法神等衆神功德圓滿,寒林院、同歸所好兄弟也該回返陰曹,所以焚大量紙錢、冥镪,號稱“金山”、“銀山”,送神返回天庭與地府。
搶孤
閩南人地區在中元節有一特別儀式,稱爲“搶孤”,將供品或旗子放置高柱上,將柱子塗滿油脂,令衆人同爬其柱,先得旗、物者勝。不但能取得獎品,且代表自己會得到神鬼的祝福。不過這是一項危險性很高的活動,時有傷亡,在清領時期,巡撫劉銘傳曾令禁止。今日台灣東北角的頭城與西南隅的恒春、香港潮汕社群舉辦的盂蘭勝會依然有此儀式。
跳鍾馗
祭祀講經既畢,或請道士、藝師扮演驅魔真君鍾馗,是謂“跳鍾馗”。有人則是請藝師操控鍾馗之傀儡,以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氣,請衆家好兄弟趕緊回返陰間,勿再逗留于人世。今日台灣,八家將與官將首等陣頭十分盛行,也有請八家將、官將首等出陣,以替換“跳鍾馗”的儀式。
祭祖超度
民間信仰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但祭祀活動一般在舊曆七月底之前進行,並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某些地區通過一定儀式,夜晚接祖先靈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飯,直到七月卅日送回爲止。送回時,燒紙錢衣物,稱燒“包衣”,或佛門或道教的超度法事。在江西、湖南的一些地區,中元節是比清明節或重陽節更重要的祭祖日。
民間佛教
民間佛教方面,早年華北世家居士,在中元節祭祖時,則盛行《盂蘭三佛爺忏》的一種法事,在家門庭前,塑立三寶佛像,聘僧念經,張燈結彩爲祖先祈求冥福。其信仰意義爲:希望先供養釋迦佛以減輕先人的業報;再祈求藥師佛使祖先不再受病痛折磨,最後希望阿彌陀佛接引先人到西方淨土。江南、華南盛行地藏法事,僧徒在地藏菩薩像前念經膜拜,請得幽冥教主地藏菩薩大開方便法門,引渡祖先。其余地方或者行《八十八佛洪名寶忏》、《觀音大悲度忏》、《慈悲道場忏法》(俗稱《梁皇忏》)等其他法事。
民間道教
民間道教方面,中國北方盛行太乙救苦天尊之類的法事,太乙救苦天尊,是道教中專責救度亡魂的大神,道教超度科儀中以太乙救苦天尊爲主神者,名目繁多。如 :《太乙救苦天尊說拔度血湖寶忏》、《 靈寶煉度》、《太乙救苦天尊接引浮生法事》、《九幽燈儀》等等。如《太乙救苦天尊接引浮生法事》爲例:由一道長扮演太乙救苦天尊,端坐高台正中。諸道士扮演衆仙弟子,立于兩側。天尊(道長飾)用團扇扇三下,以寶劍(或鐵拐杖、玉如意等法器)敲三下,義爲天尊滅地獄之火,以法器打開地獄之門,引鬼魂出離地獄,後開始爲衆仙、地獄鬼衆與悠遊人世之亡靈講經說法,天尊說法畢,則遣衆仙跳下虛空(飾演的道士們各持法器,跳下高台滿場跳躍),意是拯救四方鬼魂與信徒之祖先。此時天尊並用柳枝或桃枝等,蘸金瓶中的甘露法水灑下(也有改爲丟擲糖、餅,供信徒拾取),代表著施食餓鬼衆並超度其出離地獄。
南方則流行諸多道教忏法,各地不同,如:《三元滅罪水忏》意義在三官大帝中的地官大帝生日,請得地官赦罪赦免先人罪孽;《三元賜福寶忏》是爲先人求取冥福;廣東一帶則有《呂祖無極寶忏》,是全真道儀式,借由度人無數的孚佑帝君呂純陽祖師威力,廣度死者入道,安生定冥。
各地習俗
國內
中元節河北省:泊頭市、南皮縣七月十五攜帶水果、肉脯、酒、楮錢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掃。並持麻谷至田梗,稱爲“薦新”。廣平縣中元節以時鮮食物祭拜祖先,並准備果蔬、蒸羊送給外孫,稱爲“送羊”。清河縣七月十五上墳祭掃,以蒸面羊贈送女兒。[2]
山西省:永和縣讀書人于此日祭魁星。長子縣的牧羊人家于中元節屠羊賽神,俗傳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産。又贈肉給諸親戚,家貧無羊者則蒸面作羊形來代替。陽城縣農家以麥屑作成貓、虎及五谷之形,于田間祭祀,稱爲“行田”。馬邑縣民中元節以麥面作兒童的形狀,名爲“面人”,互贈親戚家的小孩。忻縣農民于中元節在田梗上挂五色紙。
河南省:商丘縣中元祀地官時,懸挂紙旗于門口,傳說可以防蟲。孟津縣中元節放風筝。郲縣七月十五日在門前畫一灰圈,在圈內焚燒紙公以祭拜祖先。
山東省:長島漁民以木板秫稽制成小船,上貼一紙條“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裝上食物、衣帽、鞋襪等用具,然後點燃蠟燭,由已婚的男子將小船放入海中。沾化縣各各家采麻柯及新鮮草葉搭棚子,稱爲“麻屋”,請祖先牌位于其中祭祀。獨陵縣稱中元節爲掐嘴節,家家吃粗茶淡飯。
陝西省:臨潼縣七月十五日燒紙祭麻姑。城固縣中元節農家會飲,稱爲“挂鋤”。延緩農家,中元節早晨至田間,擇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挂上五色紙旗,名爲“田旛”。
江蘇省:吳縣居民中元節以錫箔折錠,沿路焚化,謂之“結鬼緣”。儀征縣各地尚流行一種紙鬼,內藏碗燈,有賭鬼、酒鬼、大老官等等。宜興縣中元節河中放四艘船,一艘放焰口,一艘載佛婆念佛,一艘燒錫箔紙錠,一艘放河燈。東縣鄉民于此日吃扁食,是一種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上海放河燈時,在船尾點綴紅紅綠綠的紙燈,稱爲“度孤”。
四川省: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燒袱紙。即將紙錢一疊、封成小封,上面寫著收受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化帛者的姓名及時間。俗傳七月十五鬼門關閉,各家都要“施孤送孩”。成都一帶人們用紙紮“花盤”,上放紙錢及供果,端在手上,在屋內邊走邊念:“至親好友,左鄰右舍,原先住戶,還舍不得回去的亡魂,一切孤魂野鬼,都請上花盤,送你們回去羅!”說完後端到屋外焚化。
浙江省:嘉善縣以中元節下雨爲水稻豐收之兆。桐廬縣民中元節晚上鳴鑼撒飯于野,稱之“施食”。浙東的盂蘭盆會,請廿四位老太太“走八結”,一邊念經。天台中元節吃“餃餅”,筒類似春卷。又有放路燈的習俗,以六個壯丁爲一組:一人敲鑼、一人打梆、一人提燈籠、一人沿途撒鹽米、一人沿途擺設香燭(插在一片蕃薯或芋頭上),一人沿途擺設一塊豆腐及一飯團(置于一片大樹樹上),大約每隔百來步設一處祭品。
江西省:吉安人中元節焚紙,錠然而禁止孕婦折紙錠。據說孕婦折的紙錠,焚化後鬼拿不動,送到陰間也無益處。放焰口時,法師向台下擲包子、水果。傳說婦女搶取包子一個,次年就可得子。小孩搶得包子,一生可不受驚嚇。安遠縣祭祖,先于七月十二日起焚香泡茶,早晚上供。至十五夜燒楮衣冠,紙錢祭送。
福建省:永福縣中元節,已嫁之女子須回家祭祖。福州方言稱中元爲“燒紙衣節”。已嫁之女准備父母之衣冠袍笏置于箱中,以紗籠之,名爲“紗箱”,送父母家。閩中中元有普度之俗,無論城鄉必定舉行,其經費則由人沿門募集。即使極貧窮之家,也會想盡辦法籌款來應付。有諺語道:“普度不出錢,瘟病在眼前。普度不出力,矮爺要來接”。舉行普度時,也有子弟樂團之演出。莆仙有“家祭”、“公媽熱”、“送紙”、“金粿”等習俗。
廣東省:曲江縣猺族人七月十五日祭祖,又祭狗頭王,以小男童及女童穿花衣歌舞酬神。歸善縣民以七月十四日爲中元節。據傳因當年元兵南下,爲了避兵災,故提早一天過節。澄海縣中元節祭祖先及竈神。德慶州中元以冬葉裹粉作餅,名爲“架橋”,用以祭祖。古代的潮陽縣施孤時,有錢人家還會買下犁耙、水車,甚至窮人家的女孩,分別寫在紙片上,施食時也把紙片撒下。買不起農具或娶不起老婆的,可以憑單領取。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地區的人多以月十四爲鬼節,整個節日應該是以七月七開始到七月十四晚上,其過程就是迎接祖先和送祖先,追祭祖先的過程;有的地方從七月七開始迎接祖先,有的是七月十三迎接祖先,但是七月七也是都要“恭飯”(就是祭祀);七月十四晚送別祖先,晚飯前祭祀後到晚上十點左右進行送祖先儀式,同時將寫有祖先名諱(關于寫多少代祖先各個家庭不一)的“錢包”及 擔夫、引路大王的“錢包”紙錢等物于路口燒去灑米水飯等儀式送別祖先;其過程繁雜嚴肅是當地儀式最爲複雜的節日,是當地人相當重視的節日,其重視程度是除春節(當地觀念中元宵節也屬于春節,包括小年)外,是和中秋、清明、端午一樣重要的節日。陽山人以七月十四日爲目連節,多殺鴨祭祖,當日路無行人,名爲“躲鬼”。在廣西省,中元節也稱“鴨子節”,人們認爲亡靈可以站在鴨子上,通過鴨子的運載在陽間和陰間自由穿梭。另外也有的“燒包”習俗,一般是先祭祖,然後是給孤魂野鬼燒衣物。祭祖的酒菜是必須要放在扁平笸箕內,意爲野鬼不得搶奪。
貴州省
畢節地區、黔南州、黔西南州等地,“燒包”時,以包砌塔,用香燭繞包塔一圈,留一缺口排成陣型,寓意亡者領取紙錢之路,紙錢包均爲寸厚,每兩包之間夾上畫有駿馬的紙片一張,稱之爲“駝錢馬”。燒包前,于圈外置金屬質盆一個,內盛半盆清水。盆上擱有貴州用來夾取煤炭的“夾鉗”一個(也稱“火鉗”,類似北方的“火筷子”)以及菜刀一把。寓意爲防止無主的孤魂野鬼靠近。
雲南省:騰越人祭祖後焚包,又用黃瓜一只,刻成船形,叫“黃瓜船”,與包一起焚化。
湖南省:邵陽人于農曆七月十二前後“接老客”,于農曆七月十五晚焚化紙包、燒香拜祖,曰“送老客”。紙包內包有寸厚紙錢,紙包正面書祖上名諱,包好後須在背面書‘封’字。十五當晚,焚燒封包越多,火勢越大,表示家族越發興旺。
湖北省:麻城人每逢農曆七月十五前後,必宰牲畜,接本姓之姑姑團聚過節,焚燒紙錢祭拜逝去先人。祭祀當天,先獻上葷食與白酒,並“饅頭”飯,竹筷平攤于飯菜之間,燈火齊明,還要訴接祭之言。各家男丁親自在紙錢上打印制作紙錢,燒紙畢,跪拜先人。之後合家聚筵。節日可以選擇七月十三到十六日間的任一天進行。
中國香港
香港大多舉辦潮洲的盂蘭勝會,亦有地方舉辦中元建醮,離島坪洲便是其中一個地方舉辦中元建醮。坪洲中元建醮于每年農曆七月十二至十五日舉行,一連四日,最熱鬧的一天爲七月十五日,當日的儀式包括走午朝、走龍船、放水陸燈、擺天席、爭奪祭品及化大士公。
日本
日本“盂蘭盆”節 (鬼節)巡遊盂蘭盆節在飛鳥時代由隋唐時期的中國傳入日本,俗稱“お盆”(おぼん、發音:O-bon,盂蘭盆會簡稱)。在城市七月十三日至十六日,在農村八月十三日至十六日進行。十三日前掃墓,十三日接先人鬼魂,十六日送。也有送中元禮物的習慣,民俗上也會衆人聚集,跳一種名曰“盆踴”的舞蹈,專注于手部動作,類似于今日的Para Para。
日本人對盂蘭盆節很重視,現已成爲僅次于元旦的重要節日,企業、公司一般都會放假一周左右,稱爲“盆休”,很多出門在外工作的日本人都在選擇利用這個假期返鄉團聚祭祖,此時像大都市(如東京、大阪等)街道多顯冷清,有點類似中國的清明節。
朝鮮
朝鮮半島的中元節又稱“百中節”、“百種節”、“亡魂節”等,是朝鮮的一個傳統節日,來自中國道教的中元節與佛教盂蘭盆節,然後發展出朝鮮族特色。相對于中國、日本的中元節較著重于祭祖及普渡,朝鮮的中元節則保留較多秋季農夫慶豐收的原意,祭祖、祀亡魂等儀式則其次。
新加坡
在新加坡的華人地區中,中元節除了上述的祭祖普渡等傳統習俗之外,還有一項特別的表演活動以娛樂鬼魂,當地福建人(閩南人)稱之爲“七月歌台”或簡稱“歌台”。這些歌台一般上是在空地上搭建臨時舞台,加上音響設備以及燈光等裝飾,並在台下觀衆席擺放一排排的椅子,而第一排的椅子通常是空置預留給“好兄弟”(鬼魂)的。歌台表演通常安排于夜晚時分,台上表演包括诙諧短劇、魔術、勁歌熱舞等,而且整個農曆七月都有表演。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中元節在馬來西亞的華人地區中,中元節也稱盂蘭勝會或慶贊中元除了祭祖普渡表演各籍貫的傳統習俗戲劇外,還有一項特別的表演活動以娛樂鬼魂,當地人建立了星加坡華人相似的歌台文化,一般跟新加坡大同小異就是在廟或盂蘭勝會前空地上搭建臨時舞台,加上音響設備以及燈光等裝飾,並在台下觀衆席擺放一排排的椅子,而第一排的椅子通常是空置預留給“好兄弟”(鬼魂)的,有時還會放上啤酒等飲料,花生、毛豆等零食。歌台表演通常安排于夜間八點至午夜十二點,台上表演五花八門包括诙諧短劇、魔術、勁歌熱舞等,而且整個農曆七月都有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