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4日(農曆三月廿三),紀念媽祖誕辰1061周年春祭典禮在媽祖故裏福建莆田湄洲島舉行。農曆三月廿三是媽祖誕辰,每年此時,人們都會在湄洲祖廟舉行媽祖紀念活動。2019年4月27日,“媽祖誕辰1059周年紀念大會暨春祭媽祖大典”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舉行,吸引海內外上千名媽祖宮廟代表共祭媽祖。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媽祖文化是流傳于中國沿海地區的傳統民間信仰。近千年來,中國民間在海上航行前往往要先祭媽祖,並在船上立媽祖神位供奉,祈求媽祖保佑一路順風和安全。 而近代以來,作爲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航海保護神,媽祖也伴隨華僑華人“下南洋”,成爲海外華僑華人民族認同感的象征,以及連接“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文化紐帶。 關于“海神”的傳說 相傳,媽祖原名林默娘,是宋代初期福建莆田湄洲島人。她從小天資聰慧,既洞悉天文、熟習水性,又掌握醫術、樂于助人,常幫助漁民擺脫困境,名聲遠播。 古代缺乏天氣預報與定位設備,加之風浪無常,航行時一不小心便會船翻人亡。因此,媽祖便成爲了“討海人”心目中的海上保護神。
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林默娘因在海上搭救遇險船只而不幸遇難。爲紀念她,島上漁民在湄洲島上爲她立廟奉祀,希望她繼續保佑百姓航海平安。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座紀念媽祖的廟宇,史稱祖廟。福建湄洲媽祖廟山頂14米高的巨型媽祖石雕塑像。王東明 攝 宋代海外交通、貿易頻繁。南宋時金兵犯境,陸上絲綢之路受阻,人們改從福建泉州出海,打開了海上絲綢之路,在船上供奉媽祖的習俗也從此流傳開來。明成祖時,鄭和下南洋(當時稱西洋)前還奉旨到湄洲島祭拜媽祖。 自明清以來,媽祖的職能已不再局限于海上護衛。許多民間習俗資料顯示,媽祖信仰已融合了儒、釋、道教的理念和色彩,媽祖也成爲了集無私、善良、親切、慈愛、英勇等傳統美德于一體的精神象征。 從“湄洲神女到“天上聖母” 媽祖信仰的産生與發展,也引起了統治者的重視。自宋代起,曆代皇帝對媽祖的褒封逐步升級。
宋徽宗首次下诏封林默爲“湄洲神女”,賜廟額爲“順濟”,自宋徽宗宣和四年至清同治十一年,四個朝代14個皇帝先後對媽祖敕封了36次,從“夫人”“天妃”“天後”到“天上聖母”,封號最長達64個字。2月14日(正月初三),湄洲媽祖祖廟攜手台灣宮廟“線上線下”新春共祈福。
清朝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湄洲媽祖被以聖旨頒诏的形式通告全國“以國家谕祭,享春秋二祭”。由此,湄洲媽祖祭典與陝西的黃帝祭典、山東的孔子祭典並稱中國三大祭典。 2009年9月,以媽祖祭典爲代表的《媽祖信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2018年11月17日,媽祖故裏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舉辦湄洲女發髻技藝表演賽。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隨著時間的發展,媽祖信俗發展成爲以媽祖宮廟爲主要活動場所,以廟會、習俗和傳說等爲表現形式的民俗文化。在湄洲媽祖廟,每天前來朝拜的香客絡繹不絕,“海神”的威名遍布全國、遠傳海外。 “華人到處有媽祖” 俗話說“有海水處有華人,華人到處有媽祖”。 伴隨著早年的“下南洋”風氣,出洋過番的人也成爲了媽祖的“追隨者”。南下者把媽祖供奉在船頭,安全抵岸後便建廟祭祀媽祖,答謝她的庇佑。漸漸地,一些地緣性和血緣性的社團組織便在這樣的基礎上誕生了。4月11日,漳州順儀媽祖廟主任委員蔣美滿率4800余人進香團赴湄洲島谒祖。高亞成 攝 隨著華僑華人在海外立足,媽祖文化也在業緣組織上發揮了團結的作用。比如新加坡紅燈碼頭電船公會、新加坡摩哆船主聯合會、炭商公會以及其他與航海業、漁業相關的業緣組織,都有祭祀媽祖的習慣。 媽祖文化還成爲當地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如1849年在新加坡福建會館天福宮旁設立的私塾崇文閣,就是南來華人移民子弟接受啓蒙教育的場所。 此外,媽祖文化還是海外華僑華人民族認同感的象征,也是民間交流的天然平台。
媽祖服飾在巴黎街頭展示。
美國舊金山設有美國媽祖文化基金會,每年農曆三月廿三前後舉行巡遊活動;澳大利亞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在媽祖節慶期間開展系列活動,加強與澳大利亞當地各方聯系;日本每年正月元宵期間舉辦媽祖巡遊活動,展示華僑華人傳統文化;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等地也每年開展相關活動,促進各國民族間的交流合作。 “海絲”的文化紐帶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開辟使中國對外貿易興盛一時,加強了古代東西方的文化交流,而媽祖信俗也隨之成爲了沿途各國共同的文化遺産。尤其在東南亞,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等地,皆建有媽祖廟。 而在今天,媽祖文化也成爲了“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文化紐帶。2019年11月,來自“媽祖故鄉”福建莆田湄洲島的媽祖金身起駕搭機巡訪“佛教國度”泰國,展開爲期五天六夜的“媽祖下南洋·重走海絲路”暨中泰媽祖文化活動周之旅。中新社發 高亞成 攝
全球媽祖信衆已有3億多人,媽祖分靈版圖快速擴大,上萬座宮廟遍布46個國家與地區。每年農曆三月廿三媽祖誕辰日,湄洲祖廟舉辦紀念大會、春祭媽祖大典,與海內外信衆共祭媽祖。 2015年的慶典上,湄洲媽祖祖廟向全球發出號召,祈願媽祖精神感召全球信衆攜手共建“一帶一路”。通過連年舉辦的“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海峽論壇·媽祖文化周”、“中國·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等一系列品牌活動,媽祖文化在海內外産生了積極的影響。2020年11月1日,第二十二屆中國•莆田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開幕。王東明 攝
如今,湄洲祖廟山上,“媽祖”矗立山頂;海內外嘉賓種下紀念樹,也種下綠葉對“根”的思念。“媽祖熱”將濟世爲懷、救災救危、見義勇爲和助人爲樂的精神遠播海外,而這也正是媽祖文化發揚光大的最大意義。
來源:中國新聞網、北京日報、湄洲日報、海口日報、福建日報、南方日報等
編輯:劉立琨
仇視亞裔將反噬美國核心競爭力
比爾·蓋茨與梅琳達宣布離婚
都這樣了,印度怎麽還不封鎖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