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報道,今年上半年香港的分層地契(strata title)辦公樓交易額達 38 億美元,已高于去年在該領域 29 億美元交易額。
根據仲量聯行數據顯示,上半年香港的地産投資交易額達 146 億美元,即分層地契辦公樓的交易額則占總體超過 1/4。
分層地契通常用于高樓建築的房地産,指的是業主獲得一棟建築的部分所有權。最早提出這個方式的是香港商人吳多泰,1948 年向田土廳提出了分層出售申請,5 層樓的唐樓分成 5 份契約,一層一個業主。申請獲批後,分層出售在市場頗受歡迎。
隨後 1950 年代霍英東以賣樓花(分期付款)的形式將此方式推廣到整個香港市場,香港第一份售樓說明書“九龍油麻地公衆四方街新樓分層出售說明書”,便是以分層出售的形式,並且普及至新加坡、澳大利亞、美國等地。
近 5 年來全球最大的分層地契辦公樓交易中心,美國房地産咨詢公司 Real Capital Analytics 數據顯示,自 2013 年以來,香港的分層地契辦公樓交易額達 389 億美元,第二名是紐約 317 億美元,而上海、北京則分別以 120 億美元和 113 億美元位居第四、第五。
上海和北京的地區面積和常住人口雖比香港要大很多,但由于內地地産領域的監管嚴格,抑制個人投機過度湧入,這兩座城市的分層地契辦公樓交易額遠比前幾名低很多。
相比之下,盡管香港的陸地面積和常住人口雖少,但這個城市擁有全球最多的富豪。全球超高淨值智能和數據公司 Wealth-X 數據顯示,2017 年香港擁有超過 3000 萬美元的富豪數量增長 31% 至 1 萬人,超過紐約成爲全球富豪最多的城市,其中不乏從內地至香港投資的豪客。
國際物業顧問世邦魏理仕的市場總監 Daniel Mok 表示,香港投資分層辦公樓的人群裏,個人投資占了交易量的一半,也有一些家族合夥基金聯合投資。
另外,由于香港的商業地産印花稅遠比住宅的要低很多,但成棟的辦公樓價格總體過高,當地有錢人傾向選擇在商業地産、尤其辦公樓層上進行交易。仲量聯行數據顯示,今年香港的樓層交易規模占總體地産投資市場成交額 26%。最大一單交易是 4 月香港皇後大道中 9 號 34 樓的分層出售以標價的 111% 賣出,以 8.4 萬美元/平方米創造了目前樓層交易每平方米最高單價。
而最近從分層地契辦公樓交易獲利最大的,則是民生物流的董事主席張順宜。今年 8 月初,他賣出了中環中心 49 層和 50 層的物業,成交價 3.69 億美元,賺了大約 1.15 億美元。
張順宜于去年與其他商人組成財團買入中環樓層。2017 年 11 月,李嘉誠旗下的長實集團以 402 億港元出售中環中心 75% 的權益,打破香港寫字樓曆來最高單價紀錄。買入的財團由國資公司中國國儲能源化工與其在香港的子公司(下稱“國儲”),以及商人盧文端、陳秉志、馬亞木、張順宜及蔡志忠組成買入,占中環 47 層樓。其中國儲占 55% 的權益(後轉給由金利豐行政總裁朱李月華及世茂房地産主席許榮茂等人 ),後五人則爲 45%。該筆交易于今年 5 月交付。
“投資中環很劃算,畢竟這裏是香港甲級寫字樓。”張順宜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說。
中環是全球租金最貴的寫字樓。世邦魏理仕發布的《全球主要寫字樓租用成本》報告成,中環租金連續三年漲價,今年以每年每平方尺 307 美元的寫字樓租賃成本位居全球最高。今年二季度它的空置率跌至 1.1%,是 2015 年第三季以來最低紀錄。
題圖來源:bady qbon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