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遇見廣州 | 荔枝季“收檔”在即,今年你吃過這些“明星荔枝”沒?
在廣州,懂吃、會吃荔枝的“吃貨”是幸福的。
三月紅、妃子笑、桂味、仙進奉、水晶球、北園綠、糯米糍、井崗紅糯、流溪紅荔、新球蜜荔……衆多你聽過的、沒聽過的荔枝品種,讓“荔枝自由”觸手可及。例如,僅在從化區荔枝文化博覽園(簡稱“荔博園”)一個地方,就有100多個荔枝品種任君選擇。
早熟、中熟、晚熟的衆多品種,你方唱罷我登場,幾乎覆蓋了整個夏季,即使目前荔枝季已“收檔”在即,各地荔枝紛紛“下架”,廣州仍有流溪紅荔、雙殼槐枝、夾子荔枝等晚熟品種堅持到8月上旬,站好“最後一班崗”。
嶺南人吃荔枝的快樂,如今不僅是“日啖三百顆”,更是能“日啖三百種”。千年種植曆史,讓廣州積累了衆多優質荔枝種質資源,創新賦能下“明星荔枝”頻頻“出圈”。一顆顆“明星荔枝”的誕生,是市場的選擇,是果農與科研人員智慧的結晶,是千年荔枝文化的積澱。
廣州荔枝,好吃,更回味悠長。
很多人沒想到,在今夏荔枝季接近尾聲還闖出“黑馬”。晚熟荔枝品種——流溪紅荔憑借“吃荔枝不吐荔枝核”的特點,走俏市場。
“流溪紅荔作爲無核荔枝的一種,它並不是轉基因産品,而是經過多年培育,種核退化爲無核。”荔博園現代農業大數據工程師邱晧烽介紹,因爲流溪紅荔焦核率普遍高于90%,無核或者核很小讓吃荔枝多出不一樣的樂趣。
一個亮點還不夠,流溪紅荔的另一大特色是單果大,一顆就有60-65克,8顆左右就有一斤重,而常見的桂味荔枝一顆一般約20g重。對于“吃貨”來說,最直觀的感受是一口下去全是果肉。
此外,流溪紅荔的果皮呈嫣紅色,有龜裂紋,果皮非常薄,輕輕撥開就能看到滿滿的果肉,其果酸激酶含量也是荔枝果類中含量最少的一種,因此多食也不易上火。
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即便是初露鋒芒的荔枝“新秀”,背後也有30年左右的培育曆史。邱晧烽表示,無核荔枝原産地在海南省,流溪紅荔的引種可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在從化區農業農村局、從化嶺南水果産業協會、從化華隆荔枝産業研究院等多個單位的通力合作下,經過多年培育成爲一個完全本地化的優秀新品種。
此外,好品種成爲“爆款”産品也需要供應充足。邱晧烽介紹,流溪紅荔一方面好種植,其適應性、挂果率、嫁接的成活率都表現好,豐産穩産、無大小年。另一方面,流溪紅荔相關的種植、管理技術已經成體系,經過多年的推廣,流溪紅荔已種植2000多畝,主要分布在從化區溫泉鎮、太平鎮、鳌頭鎮等地。
“流溪紅荔的價格大致在消費者願意買、種植戶好賺錢的價位。”邱晧烽表示,廣州荔枝有著市場的優勢,消費者願意爲高品質買單。此外,因爲從化北部海拔相對高,讓流溪紅荔可以錯峰上市,在荔枝季的“尾巴”壓軸上市。
今年,荔博園還推出一款精品荔枝禮盒套餐推廣新品種,消費者可以根據喜好選擇3種從化荔枝任意搭配,除了流溪紅荔,還有新球蜜荔、草莓荔、冰荔等選擇。邱晧烽表示,荔博園目前有100多個品種,其中不少正是出于培育期的新品種,今年“火”了流溪紅荔,之後的“爆款”産品可能就在這100多個品種中。
哪種荔枝最代表廣州荔枝?今年,桂味、糯米糍、井崗紅糯、仙進奉、流溪紅荔這5大優良品種成爲廣州荔枝的中流砥柱,種植面積約37.2萬畝,占全市荔枝種植面積67.5%。
“老面孔”桂味、糯米糍成名已久,它們的種植面積也占據廣州荔枝的半壁江山。市農業農村局發布的數據,今年桂味的種植面積達23.3萬畝,占全市比重爲42.3%;糯米糍的種植面積達8.1萬畝,占全市比重爲14.7%。
這幾年的市場“新秀”則是井崗紅糯、仙進奉、流溪紅荔,種植面積分別爲3萬畝、2.4萬畝、0.2萬畝。流溪紅荔初出茅廬、目前種植面積最少,而井崗紅糯、仙進奉近幾年呈現後起之秀的勢頭,也都成爲廣東省2022年廣東省農業主導品種。
井崗紅糯是糯米糍的變種,在上世紀80年代被太平鎮井崗村村民偶然發現並“駁種”到該村種植,1999年被專家鑒定命名爲井崗紅糯。此後,經過品種改良,在品質和豐産穩産上取得提升。2015年井崗紅糯的命名得到了農業部的認證,後被大力推廣。2018年更在中國國際荔枝産業大會上獲得全國優質荔枝擂台賽金獎。
“井岡紅糯耐儲存,通過常規的儲存冷藏手段,井岡紅糯可以20天不變色,所以其商品流通性十分強。”邱晧烽說。
荔枝界“江山代有才人出”是市場推動的結果。例如,耐儲存這一特性就讓廣州荔枝走向世界各地。今年7月13日,一批重達19.8噸的“井崗紅糯”荔枝經廣州海關所屬從化海關檢疫監管合格後,最終運往新加坡。這批荔枝是近年來從化海關出口重量最大的一批荔枝。今年以來截至7月13日,廣州海關共監管出口荔枝751.9噸。
此外,相對于老品種容易面臨荔枝“大小年”,豐産穩産也是新品種的共同特點。今年廣州受“龍舟水”期間連續降雨影響,荔枝總産量預計比去年12.83萬噸減少11.85%。但仙進奉總體産量卻比去年增加,市場價穩定在每斤60至80元,價格領跑廣州5大優良品種。
“如今增城基地已經銷售一空,目前市場上還可以買到四川基地的仙進奉,預計8月份初也將售罄。”廣州仙基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農業項目經理宗迎說。
仙進奉是增城區基崗村有百年種植史的荔枝品種。讓人意外的是,如今高售價的仙進奉在上世紀90年代曾被村民冒充糯米糍售賣,結果因爲“假的好吃”被銷售商注意到,逐漸打開市場。近年來,集合了豐産穩産、耐保鮮儲藏、易種植管理等優點的仙進奉,貼合了市場對荔枝的各方面需求,一步步崛起。
如今,仙進奉不僅在廣州種植,更種到了廣西、雲南、海南等地,最早熟、最晚熟的仙進奉前後跨度約150天。“一年150天可以吃到仙進奉。”仙進奉荔枝種植帶頭人陳浩潮自豪地推薦。
不久前,廣州荔枝再次登上微博熱搜。來自廣州增城的北園綠荔枝上架北京SKP超市,高價格與供不應求的對比,備受關注。
除了物以稀爲貴成就的高價格,品牌賦能也是重要原因。盡管市場上並不多見,但如果說最有名的廣州荔枝,可能就是增城挂綠(又稱西園挂綠)荔枝。清代著名文人朱彜尊曾撰文稱:“挂綠爲荔枝之最,福建佳種莫敵。”
最近走紅的北園綠,其實是增城挂綠的另外一個新品系,2017年被專家認證爲荔枝新品種。增城挂綠也曾因爲高價備受關注,2001年-2002年,增城曾連續慈善拍賣了20顆西園母樹挂綠荔枝。其中,2002年,最貴的一顆以55.5萬元的價格成交,刷新吉尼斯世界記錄。從2003年開始,西園挂綠母樹所結的荔枝會通過贈送“抗非英雄”“十佳好人”等方式還果于民。
如今,西園挂綠母樹正靜靜伫立在增城區荔城街的挂綠廣場中央。增城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藝師張湛輝介紹,這棵母樹已經有420多年的曆史了,也是現存的唯一一棵西園挂綠母樹。
西園挂綠母樹已經被圍欄保護起來,入口處的公告牌記錄下悠久的曆史。增城挂綠有400多年的曆史,原産于增城新塘沙貝,因産量稀少價值奇高。後至清朝嘉慶、道光年間因官吏勒擾,百姓不堪負重而砍光挂綠荔枝,如今這一株是當時得以幸存的。20世紀70年代末,這棵母樹一度樹勢極其衰弱,後經過專家搶救才讓危贻中的老樹發新芽,重現生機。
名聲在外的增城挂綠爲何少見于市場?張湛輝解釋,一方面是因爲種植難度大,如增城挂綠一年需要多次適當疏果,需要有經驗的果農根據生長情況和氣候條件把控。另一方面是增城挂綠容易出現“易地即變”,種植地一旦改變就難以保持品質。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全區增城挂綠的後代有1000多株。即便是“近親”北園綠,今年整個增城也僅有600畝的種植面積、産量不多。和桂味、糯米糍等優良品種相比,挂綠走上規模化還任重道遠。
“增城挂綠是廣州荔枝的文化名片。”在張湛輝看來,增城挂綠更大的價值在于荔枝文化的傳承與保護發展上,比如何仙姑與挂綠傳說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當地傳說何仙姑是增城小樓仙桂村人,成仙後她曾遺漏一條綠色絲線在荔枝果上,所以造就了挂綠成熟時外殼上會有一綠線直貫到底的外觀。
此外,嶺南荔枝種植系統(增城)已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成爲中國優秀農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未來怎麽講好增城挂綠的故事,怎麽向世界講好廣州荔枝的故事,是一個重要發力點。”張湛輝說。
【撰文/制作】南方日報記者 傅鵬 鍾曉宇
【攝影/攝像】梁钜聰(部分圖片爲受訪者供圖)
【剪輯】余妍玲
【海報】張雅
【統籌】馮豔丹 羅莎
【作者】 傅鵬;梁钜聰;鍾曉宇;馮豔丹
遇見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