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行空、排場華麗,觀賞時令人感到快樂愉悅、輕松無比,歌舞電影就是如此這般地美好。
1920 年代末期,有聲電影的時代來臨,從舞台劇發展而來的歌舞片,也隨之開始受到觀衆喜愛。近年來,歌舞電影雖然不再是市場主流的電影類型,但每每一推出,仍有不少人抱著爆米花進戲院觀賞,散場時挂著一抹微笑,忍不住哼唱起來。
在炎熱的夏季,我就來推薦幾部歌舞片,唱唱跳跳每一天,不僅能讓我們得到情感上的宣泄,還能揮灑汗水,甩掉肥肉哦!
1、《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甯可只吸空氣,也得要愛情!
1950 年代是好萊塢歌舞電影的黃金時期,當時推出的歌舞片經典《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 ),捧紅了有好萊塢舞王封號的的吉恩·凱利(Gene Kelly )。
他在片中陽光開朗的形象,搭配輕快的踢踏舞步與清亮的嗓音,使萬千觀衆陶醉于他的魅力。而他在《一個美國人在巴黎》中飾演的傑瑞,同樣有著樂天的性格、勇往直前的個性,是個在藝術之都巴黎追尋畫家夢的美國退役軍人。
畫家之路雖然走得不算順利,三餐能不能溫飽是個問題,但傑瑞非常知足常樂,某天他遇見了改變他生命的女孩莎莉(萊斯利·卡倫飾)。兩人雖然隨即墜入愛河,但傑瑞卻絲毫不知莎莉早已名花有主…
以愛之都巴黎作此片的背景,主角們爲愛癡狂的舉動早已能預知,而以歌舞方式呈現,使其更加深刻動人。
片尾長十五分鍾的舞蹈演出,融合現代舞、芭蕾、爵士和踢跶舞等風格,加上豐富緊密的場景調度,使觀衆如同在舞台下觀賞一般充滿臨場感。
歌舞片歡樂輕松的氛圍,也許一直以來都作爲人們逃避現實困境的出口,但有時人生也可如此簡單,片中傑瑞爲了愛情而舍棄面包的傻勁與勇氣,讓人看了都想把握機會爲愛瘋狂一回!
2、《木瓜姐妹881》:情比金堅,姐妹情深!
《木瓜姐妹881》是一出喜劇歌舞片,由新加坡導演陳子謙執導,這是部以青少年爲主題的藝術片,值得一提的是導演陸續以數字命名電影,代表作積累的寓意頗深。
《木瓜姐妹881》的片名,其中881 爲英文“papaya”的諧音,片中大小木瓜姐妹花情比姊妹的真摯情誼,以及與前輩玲姨有如母女、亦師亦友的師徒之情,她們因而實現了登台夢想,挑戰光鮮亮麗的走唱人生。
《881 》片蘊含華人文化鬼節、歌台秀、底層草根等等的文化現象,時以國語、英文、福建語(閩南話)交揉在一起,主角們身穿絢麗誇張的歌服,在勁歌熱舞中帶出歌謠〈牛犁歌調〉、〈十二蓮花〉〈乞食調〉,搭配敵方榴梿姐妹的千針、羽毛飛镖攻擊特效…
劇情笑淚交織、感人之中又俗夠有力,華麗閃亮的聲光畫面更是讓人目不暇給。
貫串本片的靈魂人物木瓜姐妹花,扮相有趣又可人,代表兩個不同出身卻有著相同的夢想的人物縮影,旨在帶領觀衆勇于照見內心的聲音,毫不遲疑大膽追求夢想,給予自己一個翻轉人生舞台的機會。
3、《印度往事》:大家夥站起來,一起反抗不公爭權益!
提到歌舞片産量的大宗,絕對不能忽略印度寶萊塢(Bollywood )豐沛的創造力與生産力。華麗的排場,肢體靈活、繁複的舞蹈,吟唱式的歌唱與傳統的樂器演奏使印度電影顯得獨樹一幟。
印度電影《印度往事》描述處在英國殖民時期的印度,主角拉凡(阿米爾·汗飾)所居住的村莊因雨量稀少,沒有收成,卻仍被英國政府壓榨,要求繳出雙倍農作收成作爲賦稅,英國將軍一時興起,提出要是拉凡的村莊可以打贏板球比賽,即可免去三年稅收。
拉凡允諾後,開始著手准備成立一支“雜牌隊伍”好打敗英國,爭取印度的榮耀…
影片長達近四個小時,片中從描述村民齊心求雨到球賽結束,其愛情、友情、以及主角無畏勇于說服村民、克服困難的情節,透過大量吟唱以及舞蹈,淋漓盡致的表達印度人的堅韌與心情。
印度舞蹈以手勢與腳步動作爲主,優雅的手勢中則蘊含諸多象征意義並具有其精神性,佐以鼓類、西塔琴等爲主的旋律與節奏使電影更加多彩豐富。
《印度往事》中不僅有印度三大俊男之一的阿米爾·汗飾演主角,目不轉睛的舞蹈,屏息勵志的劇情,除了可以滿足觀衆的視聽,更能激勵我們擁有拉凡的膽識,勇于對抗不合理的壓迫,爭取自身的權益。
4、《紅磨坊》:總有倩影永存吾心!
擁有傾國傾城般美貌的交際花與才華洋溢的窮作家間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紅磨坊》以小仲馬的經典著作《茶花女》作爲劇本原型,導演巴茲·魯赫曼以後現代風格重新诠釋後,老調瞬間充滿新意。
好萊塢巨星伊萬·麥克格雷格和妮可·基德曼親自獻聲,使本片更加有可看與可聽性。
巴茲·魯赫曼以一貫擅長的超現實影像和後現代拼貼,強調十九世紀巴黎與紅磨坊的糜爛瘋狂與自由奔放。緊湊流暢的剪接與飽和絢爛的色彩,讓人看的目不轉睛。
此外,片中的電影歌曲,幾乎都是采用經典名曲和流行歌曲重新改編而成:艾爾頓·約翰的《Your Song》作爲克裏斯蒂安向莎婷求愛的歌曲;《Diamonds Are a Girl’s Best Friend 》搭配《Material Girl》,唱出歡場女子不願投入真感情、一切向錢看齊的心聲。
編曲上還精心安排將《I Will Always Love You》、《All You Need is Love》等多首名曲串在一起的情歌,讓人聽到時又驚又喜。
此片的結局雖然並非皆大歡喜,但卻讓人見證了一場偉大愛情。過程中的高低起伏與酸甜苦辣,勝過白頭偕老的童話式結尾。
5、《香江花月夜》(1967版):請盡情的擁抱你的家人!
《香江花月夜》由邵氏聘請的日本導演井上梅次執導,七彩絢麗、輕快活潑的歌舞表演背後,有著多種議題的呈現:來自生活的喜樂哀愁,夢想的追逐,愛情的舍得,更有家庭的溫情。
魔術師賈似真(蔣光超飾)一手帶大他的三個女兒翠翠、娟娟和婷婷,平時在各家夜總會表演魔術以及歌舞,三個女兒的表演總是受到好評。但三個女孩卻各有自己的夢想:
大姐翠翠(何莉莉飾)希望能到大城市一舉成名享受生活;二姐娟娟(鄭佩佩飾)愛慕作曲家陳子青(陳厚飾)卻不敢表明,只能沉浸于和姐妹一起表演歌舞時的喜悅與樂趣。
婷婷(秦萍飾)年紀最輕,卻有著學習芭蕾舞的熱忱和志向。各自追逐夢想的日子中,她們費盡心力,卻也在與父親爭吵離家後,理解生活的殘酷,幻想的破滅;但歌舞是她們精神的食糧,生命的核心,挫折也漸漸使她們體悟到家人的支持是莫大的動力。
片中除了高潮叠起笑中帶淚的劇情,還有大型的歌舞表演,布景服裝色彩缤紛,同時有著別于好萊塢片的東洋色彩,伴隨著服部良一的作曲,每首歌曲都余音繞梁,悅耳動聽。
6、《發膠》:成就明星夢,還得先從“頭”做起!
改編自2002 年同名百老彙音樂劇,《發膠》講的是1960 年代的一個美國小鎮,鎮上許多女孩都想成爲電視歌舞秀裏的大明星。
女孩特雷西(尼科爾·布朗斯凱飾)又胖又矮,經常受到羞辱,因緣際會留校察看後,學會了黑人同學的新潮舞步,不但因此實現夢想,成爲電視台的固定班底,也在當時種族隔離的氛圍下,激勵黑人同學發起遊行抗議,希望有天可以不分膚色與種族一同在台上共舞。
片中特雷西積極直爽的個性,不僅讓她實現登台夢想,也不時透過天真的提問:“爲何不行?”,還有“時代已經進步”、“我希望”等回應,挑戰種種框架與質疑。
《發膠》中高聳厚實的發型設計如:歐米茄頭、包頭;色彩鮮豔跳耀的畫面;佐以一首首熱鬧動聽的歌曲,還有抖動嘴唇與靈魂的R&B 、藍調曲風,重現了美國六十年代濃濃的複古風味。
無論是在時尚指標或種族議題上,《發膠》都是令人燃起熊熊希望的歡樂作品。希望觀衆都能長出有如片中主角頭發一樣堅硬厚實的勇氣,實現夢想,永不遲疑。
這些歌舞電影雖然算不上是多麽經典的作品,但依然能讓我們看的非常過瘾。
在炎熱的夏季,也許我們就需要給自己一個理由,走出門外,去運動、去流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