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研究所研究員 呂娜
伴隨現代商業文明的發展,經濟資源和人口持續向城市彙聚。根據聯合國有關報告,目前全球已有近5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區。到2050年,預計城市常住人口將再增加25億,占到全球總人口的68%。邁入數字時代,新興數字技術不斷打破地域空間邊界,顛覆傳統商業模式,數實混合的生活模式日益構建,城市向數字化、智慧化轉型升級已勢不可當,而其核心目的在于改善市民生活品質、發展高質量數字經濟、提升城市治理成效,同時增強城市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爲人們的幸福生活創造適宜的條件。
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IDOB)去年秋季發布的研究報告《宏大而包容的城市轉型:銜接綠色和數字議程》(Ambitious and inclusive transitions in cities: bridging green and digital agendas)中,CIDOB高級政策顧問喬安娜·利恩(Johanna Lehne)和研究員埃利諾拉·莫羅(Eleonora Moro)就如何在城市轉型升級過程中合理銜接綠色和數字議程,利用數字技術力量,以包容性方式實現城市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問題進行了探討,並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
報告認爲,就促進城市生態系統和提高抵禦災害風險能力而言,數字化轉型與氣候變化治理是兩項緊密相關的舉措。爲了減少碳排放,實現碳中和,城市可以將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綠色交通、建築節能、防災減災、韌性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方面。目前,全世界已有超過10,500個城市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減碳計劃,覆蓋近9.74億人口,其中大約800個城市還承諾實現淨零排放。它們紛紛采用各種數字化戰略,嘗試將氣候治理和數字化轉型這兩項議程有效銜接起來。例如,新加坡就一直在探索使用物聯網、人工智能平台等多種數字技術來優化能源使用,並提高公共交通系統效率,以實現城市綠色轉型。
然而,我們也必須看到,氣候治理和數字化轉型中的某些問題在技術上非常具有挑戰性,暫時還沒有明確的解決方案,而不少城市受到新冠大流行影響,財政資源較爲緊張,有可能會限制城市對氣候治理和數字化轉型的整體把控,轉而將眼光局限在相對容易實現的短期單個目標上。由于未來的智慧城市是一個創新型的循環經濟和生態系統,利用信息和通信技術,通過數據驅動來提高城市運作和服務效率及競爭力,同時滿足當前和今後在經濟、社會和環境方面的需求,因此數字化轉型和氣候治理應當是智慧城市體系中高度相互依存的兩個方面,不可割裂實施,而是要確定一個相對清晰的行動路線圖及兩者融合開展的標准模式。例如,比利時的魯汶市就制定了一個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路線圖,其中還包括2025年和2035年的階段性路線圖,而倫敦、巴黎等城市也在使用“數字孿生”技術來分析其建築存量和節能改造策略。
爲了更加精准地確定行動路線和實施模式,報告認爲,城市政府當局需要將廣大市民作爲數字化轉型和氣候治理議程的核心,以提高社會福祉爲宗旨,而不是要求市民改變自身行爲來應對未來的氣候挑戰。在此過程中,城市政府需要重點解決兩個關鍵問題:第一,找到數字技術可以幫助市民獲得和參與一系列新的零碳排放産品和服務的方法。例如,荷蘭阿姆斯特丹市正在收集該市消耗的原材料數量以及垃圾和廢物産生的數據,以判斷城市運行的哪些方面需要改進,推動城市向循環經濟過渡。德國漢堡市也開發了一個城市運行管理平台,爲包括可持續交通在內的各相關部門提供實時反饋和場景模擬,並推行自動駕駛和智能最後一英裏物流等解決方案,從而減少交通系統的碳排放;第二,開展包容性治理,讓市民普遍參與綠色發展和數字化轉型的具體決策過程,以實現更大的透明度,並解決網絡連接和訪問、費用可負擔性、數字技能培訓等數字包容問題。例如,印尼的雅加達市廣泛邀請市民和其他利益相關方參與討論和制定全市範圍內的氣候倡議,涵蓋能源、綠色建築、交通、清潔水源和災害管理等多項議題,並尤爲重視那些在社會上處于相對弱勢地位人群的意見和訴求。
在此基礎上,報告提出,城市政府當局應當積極建設數字化轉型和氣候治理議程的交付能力。有效的交付過程必須將需要完成的相關工作提煉成一系列可行的項目。這些項目需要與城市整體轉型計劃相一致,能夠提供所需的數字基礎設施,形成可持續的融資方案,並確保有效的項目監督和管理,以便按時保質地實現最終項目交付。當然,鑒于城市政府所擁有的資源相對有限,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因此國家和地區政府有必要向其提供基礎設施、財政支援及監管監督等方面的支持。
報告建議,當前國家和城市有必要協作建立以下四個關鍵交付支持功能,以釋放城市潛力,推動數字化轉型和氣候治理的有效銜接,實現城市綠色發展。
第一,確保充足的資金支持,以及提供專業的財務和投融資建議,確保城市能夠最大限度利用現有財政資源,並從相關的私人機構、多邊開發銀行和國際組織等處獲得資金。
第二,建立知識與信息中心。數字技術飛速發展,不能指望單個城市能跟上所有的技術變化。因此,一個彙聚各方咨詢的技術知識中心將有助于向城市提供對未來技術機會的最新洞察,及時了解和獲取尖端技術。
第三,建設包容性的基礎設施系統架構。城市一級的基礎設施必須與更廣泛的國家和國際網絡無縫結合,協調一致,因此需要相關機構做出整體性規劃,進而確定城市實現綠色發展的優先事項。
第四,提供及時的技術支持。可以由國家政府或國際組織爲有需要的城市提供共享技術支持服務,以方便城市獲取轉型所涉各領域的頂級專家意見,並形成相對統一的技術規範和能力。
理想的智慧城市不單單是一個先進數字科技的代名詞,它實際上還代表著高度連接、低碳綠色、以人爲本,實現高質量經濟增長並改善民衆福祉的發展趨勢。城市的轉型升級亦沒有統一模板,而是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包容性的發展道路。有機銜接數字化轉型與氣候治理議程,一方面是爲了提高城市宜居性,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更是爲了充分回應人的體驗、尊重人的創造、彰顯人的價值,成就城市生機勃勃的未來。
責任編輯:吳英燕 圖片編輯:胡夢埼
校對:張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