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29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網報道,文萊于1984年3月獨立後,憑借其豐富的原油和天然氣資源,成爲全世界最富有的國家之一,許多馬來西亞華人選擇前往當地發展,讓我們來聽聽他們的故事。
林蝈蝾:“文萊治安很好,晚上開著大門也不用害怕。”
林蝈蝾是居住在文萊的第二代馬來西亞華人,其父親林載發則是文萊斯裏巴加灣市最著名的華人餐廳—豐滿樓酒家創辦人。
林蝈蝾透露,父親于1980年代從柔佛峇株巴轄來到文萊發展,原本是打算賺夠錢後就返回馬來西亞;不料,最後卻逐漸習慣了文萊的生活,而且在當地有了自己的生意和産業,加上舉家都已經遷移至文萊,因此決定在文萊落戶。
林蝈蝾是在馬來西亞出生後才移居到文萊,因此至今仍持有馬來西亞國籍。他指出,自己在文萊念完初中教育後,就到新加坡深造,且在新加坡結婚、生活了超過10年後,回到文萊。
“回來文萊的主要原因,是因爲父母年紀已大,而我作爲唯一的兒子,有責任回來照顧他們。”
他補充,自己是在四、五年前才決定回到文萊。“當時我在新加坡的環境和收入都很不錯,妻子也有自己的職業、家庭和朋友,她須放棄一切來到文萊,成爲全職家庭主婦,因此我要做出這個決定時真的很糾結。”
如今,林蝈蝾也很慶幸最終回到了文萊。相較于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文萊的生活節奏較緩慢,生活悠閑自在,是非常適合家庭生活的國家。“文萊的工作步伐沒有這麽緊湊,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小孩,而且我也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在我成長的環境下長大。”
林蝈蝾表示,文萊政府深知英語是國際語言,因此教育政策亦是相當重視英語。“文萊的教育系統和英國普通教育證書(GCE)一樣,學生的學習媒介語雖然是英語,但也有學習馬來文和華文,這是文萊政府的教育政策做得非常不錯的地方。”
他說,由于文萊的整體經濟相對富裕,因此犯罪率和治安亦相對的變得良好。“這裏的治安很好,就連晚上開著大門也不需要害怕,出街也不需擔心治安,這是政府做得非常好的地方。”
顔美雲:“剛到文萊時很不習慣,我給自己兩年時間,若無法適應就回馬來西亞。”
來自馬六甲的顔美雲,來文萊已經35年,如今已入籍文萊,持有當地公民的黃色身份證。
“最初是在機緣巧合的情況下來到文萊。”她指出,父親在報章中看到文萊那威中華學校刊登聘請老師後,就鼓勵她申請有關職位。“當時我在吉隆坡已經有工作,因此對于文萊並沒有太大的興趣,但經不起父親多次要求,就答應父親,寫一封求職信,結果被錄取了。”
來到文萊後才發現這裏與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她說,其任職的那威中華學校是處于馬來奕的鄉村地區,距離市區還有1個小時車程,且進出市區的路況非常不好,可說是發展相對落後。“我幾乎是從一個大城市來到一個比我家鄉還小的鄉村,剛剛來到時真的很不習慣,所以給了自己兩年的時間,若無法適應當地環境,就會在兩年後回到馬來西亞。”
後來,顔美雲就在文萊遇見了其丈夫,之後在文萊安家落戶。
古港來:“現在,就算你不是文萊公民,只要是專才,都可以被接受。”
古港來熱心社團活動,目前擔任東盟—中國工商總會副秘書長、文萊分會副秘書長、廣東省廣府人聯誼總會名譽副會長、理事、江門市僑聯顧問等職務。他曾在文萊馬來奕蚬殼石油公司服務了42年5個月,從1980年代開始便積極參與政府以及私人界的社團和組織活動,兩次獲得文萊頒發的勳章,以表彰其在政府及私人界的貢獻。
古港來的父親于40年代從砂拉越美裏過來油田公司做工,古港來是文萊土生土長的居民。然而,正如前文提到般,下一代雖然在文萊出生,但要取得文萊身份證,卻必須經過特別申請和嚴格的馬來文及馬來風俗習慣知識考試。古港來坦言,自己曾經4次申請文萊國籍,卻一直無法通過鑒定考試,“申請入籍的馬來文考試很難,我考了4次都不成功後,就決定放棄了。”
然而,這項政策在90年代後開始放寬。“對華人而言,現在進入文萊公司工作已經沒有區分等級,只要達到公司要求,肯努力,公司就會給機會。現在,就算你不是文萊公民,只要是專才,都可以被接受。”
賴泓研:“孩子一定要把自己的母語學好,了解自己的文化。”
2010年,賴泓研創業失敗後肩負了巨大的債務,看中了文萊高兌換率的貨幣價值,因而踏足文萊。“當時,汶幣兌馬幣的彙率是2.3林吉特左右。”
賴泓研表示,當初只有自己一人來到文萊,太太和孩子則留在古晉。“後來孩子要上幼兒園了,我做了一些調查後,發現文萊的教育系統不錯,決定讓孩子在這裏受教育,就把太太和孩子接過來了。”
他透露,孩子目前是在文萊的一所私立學校就讀,而學校的教學語言雖然是英文,但華文依舊列爲其中一個學習科目。“我很強調孩子一定要把自己的母語學好,以及了解自己的文化。”
目前,賴泓研是以工作准證,或“綠卡”身份在文萊定居;他坦言,倘若最終未能取得永久居留權,自己也毫無選擇,只能離開。“在文萊,要得到永久居留權很困難。”
他坦言,盡管生活在文萊沒有面臨太大的困難或不公平政策,但從長遠而言,外國人在文萊生活還是會比較“吃虧”,“我現在賺取的錢都是淨賺,沒有所謂的退休金保障,因此一切都要自己策劃;我的工作簽證每兩年需要更新,並且視乎健康情況而決定是否獲得更新。”他指出,隨著年齡逐漸增長,欲繼續獲得更新工作簽證將是會一個挑戰。(陳孝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