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迪拜世博會因疫情影響推遲至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舉辦,本屆世博會以“溝通思想,創造未來”爲主題,但因奧密克戎病毒變種在歐洲的大流行,遊客人數難達預期。請跟隨筆者一同在“地球村”感受“後疫情時代”的全球文化交彙,在“阿爾瓦斯爾”穹頂下感受未來。
東道主的熱情
盡管阿聯酋是石油大國,但本屆世博會的舉辦地迪拜並沒有多少石油,它原是個貧瘠的地方,能有今天被認作“土豪”的印象,主要是靠金融和貿易的發展。金融的要旨在于資源的流動——以世博會作爲契機,使迪拜成爲世界的焦點,對于迪拜的産業結構最適合不過。迪拜爲了世博會下足了功夫。
世博的主會場距離迪拜老城區足有50公裏,迪拜爲此專門建設了一條高標准的地鐵線路,從高檐廣壁的“Expo”終點站一出來,對面即是主會場入口。世博會的門票價格也夠親民,全程的半年通票只需195迪拉姆(約合人民幣330元),還附送不限次數的免費核酸檢測;園區內設置了多處可坐可臥的休息區,洗手間還配備了淋浴房,無不體現出迪拜政府的滿滿誠意和充足財力。
最驚人的還是世博會官方修建的“阿爾瓦斯爾”(Al wasr)全景LED穹頂,世博會各個展館修建巨型LED屏的著實不少,但跟“阿爾瓦斯爾”比起來都黯然失色。“Al wasr”即阿拉伯語的“交通”,外形似一巨大的半圓空心碗,約有十幾層樓高,倒扣在世博園區的最中央,幾乎成了500公頃展區裏最高的建築。整個穹頂即是一幅360度全景巨屏,天色剛擦黑,音樂便響起,各類聲光交互特效動畫投影在巨屏,流光溢彩。躺在穹頂下面,感受顔色的紛呈變幻,那份震撼難以言表。
迪拜世博會主入口處的“阿爾瓦斯爾”穹頂有十幾層樓高,也是整個世博會場的樞紐。
本屆迪拜世博會的主題是“溝通思想,創造未來”,盡管聽起來不甚新鮮,但迪拜確實在世博園內成功打造了一個“未來世界”。世博園區每天上午10點開園,午夜閉園,入夜之後,便有各類主題遊行活動在園區內穿梭,時而是由異形率領的“恐龍”閃著詭異藍光,時而是伴著聖歌節奏遊蕩的巨型透明騎士紙模,宛如幽魂;或者是內藏高跷頭頂火光的巨人巡遊,輔以園內頗多概念建築和處處皆可遙望的“阿爾瓦斯爾”巨大發光穹頂作背景,身處其中,不能不誕生出一種未來外星生活的幻覺氣氛,簡直奇妙極了。
世博會很多文藝演出在“阿爾瓦斯爾”穹頂下舉行,每天晚上直至午夜都有不間斷的大型全息燈光秀。
理想與現實
迪拜世博會的展館分爲兩種:標准館和自建館。標准館是世博會官方建好的“標准間”,各國入駐後自行裝修,根據租用間數另行收費。自建館則是由各國自行設計施工的展館,能夠充分地體現各國的想法與意願,相應的造價也高得多。一國對參與世博會的重視力度與積極程度決定了展館的布置與規模,呈現在會場的國家館陳列,與國家的經濟實力也就並非線性關系。例如印度館,跻身整個世博園區規模最大的館前列,足有五六層,每層有各自主題,從曆史至未來,講故事談科技,尤以二層的全景炫彩投影最爲瑰麗,將印度文化的核心如瑜伽、石窟、恒河、電影等悉數展示,給觀衆留下深刻印象。巴基斯坦館也不遑多讓,由巴國當今最負盛名的藝術家、建築師拉希德·拉納擔綱,外觀仿照巴基斯坦的傳統民俗建築,金屬外殼被陽光折射得色彩缤紛,整個展館未來感滿滿,與現實中的巴基斯坦大不相同。
色彩缤紛的巴基斯坦館。設計師團隊由頗具國際知名度的巴基斯坦籍建築設計師拉希德·拉納領銜,靈感來自巴基斯坦民族居所。
秘魯館的織物質感外立面。“Peru”的國家符號脫胎于馬丘比丘的俯視圖。
氣勢宏偉的沙特館。以半地下噴泉爲核心,用現代科技營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沙漠綠洲。
阿曼館造型獨特,猶如浮動的水母。阿拉伯國家遊客普遍對區域內兄弟鄰邦比較感興趣。
印度館的二樓鏡廳可360度全景式播放印度主題宣傳片,內容從瑜伽、莎麗到寶萊塢,包羅萬象。
反而是一些通常印象中的“發達國家”,展館設置有些差強人意:英國館表面看來尚可,進去後發現幾乎只有一扇門而已,之後就是台階一路下樓,參觀全程至多5分鍾;以色列館則僅在一座高台上放置寥寥幾個座位,遊客們大多將其視爲歇腳的涼亭,坐在座位上玩手機或是閑聊,並沒有太多人欣賞場館。
國家館展示的方式大致分爲兩大類:說明式與體驗式。能給觀衆感官體驗的,總是比較受歡迎一些。如瑞士館,通過幹冰制霧模擬了阿爾卑斯山清晨,觀衆在山路霧氣中艱難攀登,忽然間豁然開朗心地澄明。韓國館則發給每位參觀者一部智能手機,全程開啓手機AR功能觀展,中途還要定點美顔自拍,最後再來一個韓國流行(K-pop)歌舞大賞,把所有的當代韓國元素悉數覆蓋。美國館則充分體恤觀衆大熱天逛展館的辛苦,特設一條傳送帶,觀衆只需站在上面,傳送帶徐徐前進,全館內容便可盡收眼底,也展示著現代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福特公司發明的流水線。
瑞士館入口坡道。用幹冰模擬清晨的阿爾卑斯山間小徑,遊客在濃霧中艱難前行,體驗“沉浸式”登山。
體驗式場館的優點不計其數,但共同缺點就是造價太高,要想營造一個良好的感官體驗,就要投入大價錢,非大國大館難以承擔。對于小成本低投入的普通國家館,3D眼鏡結合虛擬現實(AR)成爲共同的體驗選擇,不過各個館的水平大有不同。我印象最深的是巴拿馬館,視頻分辨率很高,細節很清楚,完美模擬了巴拿馬數個著名的景區覽勝,如巴拿馬運河、達連國家公園等,跟實地體驗的差距不大。
巴西館的親水樂園在迪拜的炎炎烈日中頗受歡迎,周末還有濱水樂團演出,頗具狂歡節氣氛。
沙特館的親子活動區正在爲孩童表演阿拉伯木偶劇
俄羅斯館的全息投影。以“大腦”爲核心,用一系列絢麗聲光效果描繪俄羅斯民族的智慧未來,令人歎爲觀止。
烏拉圭館的點球電子遊戲。足球是烏拉圭館的主要主題之一,這個遊戲頗受遊客歡迎,常見小朋友排隊等待遊玩。
科摩羅群島館的海洋生物主題展覽,號召世界保護海洋。
綠意盎然的新加坡館以“綠色世界”和可再生能源爲主題,猶如一座立體森林。
在世博園內近200個展館中,中國館的關注度頗高。首先是大門側面的熊貓畫像——外國遊客對國寶的喜愛程度超乎我的想象,經常在路過中國館時聽到外國遊客大喊“可愛”,甚至見到熊貓就“走不動路”,大人、孩子無不排隊與熊貓合照,也算是中國館一景。
中國館外熊貓招貼畫。盡管只是卡通形象,但不斷有遊客興高采烈前來合影。
作爲自建館,中國館內部規模很大,外形爲燈籠狀。展館內彙集“嫦娥”登月、北鬥衛星、中國5G、人工智能等各種最先進的中國技術,未來感十足。特別是高鐵展示區遊客最爲密集——按1∶1的比例建造的“複興號”列車模擬駕駛艙特設“模擬駕駛”的動畫環節,參觀者可在駕駛台體驗從北京出發,途經上海、阿布紮比抵達迪拜世博園區的虛擬路線。我望著外國遊客在駕駛室中興奮地操作、拍照、感慨的樣子,自豪感油然而生。只是這裏總是排著長隊,甚至到了要拿號的地步。
傲然挺立的中國館,形似燈籠,夜間有外牆燈光秀,頗引各國遊人駐足。
中國館二層高鐵展,從國內專程運載一節“複興號”車廂布置展區,也是遊客興趣最濃厚的部分。
“複興號”模擬駕駛艙。要排隊不短時間才有機會體驗。
中國館內書法源流展。串起中國數千年文化,在科技感十足的展館內,紮下傳統文化之根。
不過,也有些國家館差強人意,只是從環保、清潔能源、可持續發展等議題中選擇一或幾項,打印一些通用的森林綠草太陽能圖片來“應付”一番,抑或放一段“展望2050年”的宣傳大片——裏面的城市美輪美奂,令人向往,但能否成爲現實還需各自努力。
全球美食,一網打盡
這樣的盛會,飲食自然不能不提。幾乎所有的自建館都外設附屬餐廳,世博園美食也成了熱門話題。據介紹,這些餐廳大多數都不爲盈利,主要是飲食文化的展示,價格通常只涵蓋地租、人工、材料等成本而已。爲保持原汁原味,有些國家特意從國內長途運輸來不少食材,像烏茲別克斯坦館的牛羊肉、巴西館的巴西莓果碗(Açai Bowl,類似刨冰、酸奶)的主要原料巴西莓等。如此一來,各家餐廳最終呈現出來的價格往往也不算便宜,如果頓頓都在世博園內消費,也是個不小的負擔。
烏茲別克斯坦小吃區。裝潢建制都與烏國內類似,世博園內很多國家展館都力求還原本國美食。
餐廳原本是展館的附加,可有的餐廳比國家館更受歡迎。如日本館的回轉壽司,因價格適中、風味正宗,不單遊客,連鄰近展館的工作人員都時常光顧,是世博園內知名小吃,動辄要排隊兩三個小時,熱度反在本館之上了。當然,生意興隆也不總是好事兒,由于客人多、座位密,引發了服務生全員新冠疫情陽性的“鬧劇”,被迫關門歇業幾日,換了一批侍者才又重新開門迎客。
秘魯特色美食黃土豆泥(Causa),用秘魯産的黃土豆和雞蛋制成,世博會將這種國民小吃做得更爲精致,還點綴上了牛油果片。
也有走低價親民路線的,如瑞典館“搬來”宜家的著名肉丸飯,整個餐廳幾乎只售賣兩種肉丸,價格實惠,1杯鮮橙汁約合人民幣20元,1份葷素搭配帶主食的肉丸套餐約合人民幣32元,飯量小的還吃不完,所以也十分火爆。園區內非洲主題特色餐廳Alkebulan(意爲“人類之母”)的馬裏風格烤羊排,原是要埋在地洞裏焖烤,現場模擬了一個“地洞烤爐”,比通常的碳烤羊肉更油香,再輔以號稱西非秘制的香料,味道那叫一絕。筆者平時身居拉美,羊肉不易得,此番遇上這等特色羊排,自少不了大快朵頤一番。
瑞典館餐廳的宜家特色牛肉丸,瑞典“美食”代表,價格與宜家超市幾乎一致,也是世博園內最親民的廉價餐飲。
馬裏館餐廳的特色烤羊排。用西非特有香料腌烤而成,滋味肥美。
出于消防的考慮,世博園內全區禁用明火,這對中餐構成“沉重打擊”。中國館將揚州老字號“冶春”帶到迪拜,怎奈“巧婦難爲無火之炊”,大多只能用半成品食材,實在遺憾。若能使用明火展現我國美食之豐富,想必中國館的餐廳定是門庭若市的熱鬧景象。
藝術和激情
這樣的盛會,藝術當然不可或缺。世博會園區內,藝術表演幾乎無時無刻不在進行中,不少頗具藝術傳統的國家都有自己的定時演出,如波蘭館的肖邦鋼琴曲演奏、柬埔寨館的舞蹈、巴西館的狂歡歌會、中亞諸國的民族歌舞⋯⋯令人目不暇接。世博會平均每天有60場藝術演出活動,休息成爲最爲奢侈的內容。
柬埔寨館的民族歌舞演出,每天3次,世博會不少國家館都偕本國藝術家團隊而來。
哈薩克斯坦館的主題舞蹈。舞者與一只巨大的機械臂共同完成表演,借助機械臂上下翻飛,演繹“未來的哈薩克斯坦”,體現人與科技的相伴相生。
世博園夜間隨處可見的街頭演出。這一幕講述的是阿拉伯牧馬人的天庭禦馬記,這些栩栩如生的“馬”全部由演員扮演,隨著音樂做動作,十分奇幻。
1月29日,著名球星C羅“空降”世博會現場,往日穹頂之下可坐可臥,是個閑適的好去處,可那天下午卻是人山人海,幾乎無立錐之地,其中多數人都是穿著曼聯7號球衣的忠粉。C羅在主持人的提問下講述自己足球職業生涯的心路曆程,並贊歎道“近200個國家的文化和傳統聚集在一個屋檐下多麽令人興奮”。在互動會後,他爲幾個幸運的孩子在7號球衣上簽名——那一刻我真有點後悔,自己長大得太快!
此外,園區內的千禧舞台(Jubilee Stage)每周末晚上都有演出,不時有世界級藝人登台獻藝,“黑眼豆豆”(Black eye bean)、酷玩樂隊(Coldplay)、艾麗西亞凱斯(Alicia Keys)⋯⋯都是全球頗具影響力的團體和歌手,現場人山人海,場面十分震撼。
世博會的吸引力究竟在哪裏?展覽、科技、美食、藝術⋯⋯每一項都頗具魅力,但在當今時代,他們已然不是世博會的專屬。在我看來,世博會最可貴的是它營造了一個“純粹美的世界”:沒有戰爭,沒有沖突,文明在此交彙,文化在此交流⋯⋯展示這種和諧與美好,令全球國家與人民心向往之並願意付出努力,正是世博會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