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李域 實習生王如妍
編 輯丨姜詩薔
圖 源丨圖蟲
隨著我國老齡化速度的加快,面臨的老齡社會問題日趨嚴峻,養老金作爲退休人群消費和生活的重要保障,其聚集、儲備和投資管理成爲備受關注的話題。
近一年來,政策多次強調要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夯實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社會財富儲備。
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要求進一步推進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促進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個人養老金制度頂層設計文件的落地,意味著個人養老金制度從藍圖走向實施,養老第三支柱發展進一步提速。
6月24日,證監會發布了《個人養老金投資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規定》,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這是繼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後,第一個公開征求意見的重要配套政策,這也意味著公募基金將在個人養老金投資方面擔起重任。
鑒于此,由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指導的《中國養老金融責任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于近日正式發布。
《白皮書》指出,一系列關于養老保險體系改革的政策文件釋放出的信號顯示,未來15年到30年,中國養老保障改革取向將從“權益積累”爲主要融資方式和以第一支柱爲主要供給主體的“負債型”養老金體系,逐漸向以“基金積累”爲主要特征和三支柱共同發展的“資産型”養老金體系與模式過渡。
與此同時,作爲我國養老金市場化投資管理的主力,公募基金在積極探索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
對于個人養老金的未來發展,《白皮書》給出了包括充分發揮公募基金專業投資管理優勢,加強頂層設計、拓展第三支柱資金來源,完善居民養老投資理念的培養支持政策、注重培養長期投資理念等三方面建議,並得出養老金的長期特征與避險特征和ESG投資的目標高度契合,養老金適合進行ESG投資的屬性。
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金正當其時
構建多層次多支柱養老金體系和夯實養老財富儲備是積極實施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一個戰略性、方向性、前瞻性的制度安排。
《白皮書》通過分析人口老齡化下中國養老金融體系建設面臨的挑戰,得出“應對人口老齡化已上升爲國家戰略,第三支柱東風已至”的判斷。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是18.7%,已步入輕度老齡化階段。同時,根據人口普查數據測算曆年出生人數和人口結構變化來看,中國的老齡化趨勢將快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國的老齡人口占比可能在2036年首次超過美國。
不僅如此,中國的人口老齡化還存在勞動年齡人口持續縮減、養老負擔超過撫幼負擔、空巢老人規模快速擴大的特征,使得中國面臨著“未富先老”和“未備先老”的雙重挑戰,爲應對人口老齡化“百年之慮”,養老金改革舉措密集落地。
據世界銀行1994年發布的《防止老齡危機——保護老年人及促進增長的政策》報告,各國養老金體系基本可由三支柱構成。
養老第一支柱是國家發起的養老金,也稱爲公共養老金,基本爲現收現付制;第二支柱爲政府提供稅收優惠,雇主發起的職業養老金計劃,多爲積累制;第三支柱爲政府通過稅收優惠支持的個人養老金計劃,也爲積累制,目前我國尚在頂層設計和試點之中,部分商業銀行、公募基金、保險公司先行推出個人養老金産品。
截至2020年,我國養老金總規模12.96萬億元。其中第一支柱占比67.36%,第二支柱27.31%。第三支柱由于仍在試點之中,占比只有5.33%。我國已初步構建起以基本養老保險爲基礎、以企業(職業)年金、養老保險和養老目標基金等第三支柱養老金融産品爲補充的養老金體系。
同時,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我國養老金融體系建設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但仍存在基本養老保險可持續性承壓、養老三支柱發展不平衡、居民養老知識水平有待提升等問題。
事實上,隨著老年人口撫養比的持續上升,僅憑借公共養老金和職業養老金的積累已經無法應對居民以及政府與日俱增的養老壓力帶來的新挑戰,世界各國逐漸把大力發展養老金第三支柱提上日程。
第三支柱個人自願養老金計劃主要基于個人意願,采用完全積累制,旨在爲個人的老年生活提供更高層次的養老保障。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合稱爲私人養老金。私人養老金的支付水平取決于繳費額、繳費期,以及繳費期間的投資收益率。能否獲得長期而穩定的較高收益,是私人養老金能否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
與海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養老保險體系在總量、結構和覆蓋面上均存在顯著差異。從總量層面來看,當前我國居民的養老儲備遠遠不足。從結構層面來看,以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爲主,第二支柱年金次之,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尚處于起步階段。
《白皮書》指出,應對人口老齡化已上升爲國家戰略,第三支柱東風已至,特別是個人養老金制度頂層設計文件的落地,對個人養老金的制度模式、繳費水平、稅收政策、投資管理方式等方面都提出了推動方案。
公募基金是養老金投資管理的主力軍
當前,我國的銀行、保險、公募等金融機構都在積極投身養老事業創新發展,以期用金融力量賦能生態化、多層次、普惠性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白皮書》通過對一系列動態數據的研究,指出公募基金是我國養老金市場化投資管理的主力,同時,公募在積極探索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
公開數據顯示,我國社保基金自成立以來運作良好,年均投資收益率8.51%。2020年,社保基金投資收益高達 3786.60 億元,投資收益率15.84%。
社保基金會投資運作方式包括直接投資與委托投資兩種形式。2020年底社保基金對外委托投資1.91萬億元,占管理淨資産規模的65.28%。根據2018年基金業協會發布的《基金行業養老金業務發展總體情況概要》報告,截至2018年公募基金受托管理8853億元,占當年對外委托投資總額的71.2%。
因此,公募在養老金的保值增值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
在企業年金方面,截至2021三季度,我國已積累資金2.53萬億元,其中受托管理的占三成以上。截至目前,公募基金參與養老金第二支柱投資管理的曆史已經超過12年,企業年金投資管理人共有22家金融機構,規模共2.45萬億元,組合數共4622個。其中公募基金公司11家。
除此之外,自2018年後,服務于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的職業年金也開啓了市場化運作,各省份陸續進行職業年金基金受托人、托管人和投管人招標。職業年金的投資管理人與企業年金投資管理人完全相同,爲22家投資管理人,其中11家爲公募基金公司。
《白皮書》顯示,從國際經驗來看,養老基金主要以養老目標基金的形式存在,並且大多采用基金中基金(Fund of funds,FOF)的模式,養老目標基金主要采用兩種投資策略——目標日期策略和目標風險策略。我國的養老目標基金,包含養老目標日期型基金和養老目標風險型基金兩種。養老目標基金以基金中基金(FOF)爲主,具有運作公開透明、投資靈活性高的特點,利用權益資産投資方面的優勢,爲投資者提供更高的長期回報。2018年8月,中國證監會批准14家公募基金公司發行首批養老目標基金,這意味著公募基金公司正式加入我國個人養老金體系的建設。
截至2021年底,公募基金發行的養老目標基金已達155只,累計規模超過1141億元。
對于我國個人養老金的未來發展,在總結、參考和借鑒海外個人養老金發展的經驗和教訓之上,結合我國的實際,《白皮書》給出了以下三方面的建議:
第一是,充分發揮公募基金專業投資管理優勢。國際成熟市場經驗充分表明,投資管理是積累制養老金的重中之重,同時公募基金權益投資能力突出,在解決委托-代理問題方面具有天然優勢,已成爲大衆理財標杆。
第二是,加強頂層設計,拓展第三支柱資金來源。建議打通養老二、三支柱的資金劃轉,探索打通住房公積金與養老第三支柱的資金劃轉,此外值得借鑒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子賬戶間相互打通機制。
第三是,完善居民養老投資理念的培養支持政策,注重培養長期投資理念。
最後,《白皮書》指出,養老金的長期特征與避險特征和ESG投資的目標高度契合,決定了養老金適合進行ESG投資的屬性,並給出加快政策配套建設、養老金等長期資金應盡快建立ESG投資框架、利用可持續性數據評估長期投資機會、促進實體經濟結構轉型等四方面的建設性意見。
E N D
本期編輯 江佩佩 實習生 林曦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