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之時的太平洋戰場上,盟軍對抗的主要力量便是日本帝國主義。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初期的時候,日軍便表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比如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時日本帝國主義所發動的馬來亞戰役,便給了那時的英國當頭一棒,這場戰役還被丘吉爾稱爲英國曆史上最大的災難。
兵事網-太平洋戰爭中美國和日本的戰略·第二十四
從古至今,馬來亞地區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馬來亞位于馬來半島南部地區,北鄰泰國,東臨南中國海,西南跟蘇門答臘遙遙相望,更爲重要的一點是,馬來亞地區控制著太平洋以及印度洋之間的主要航道——馬六甲海峽。由此可見馬來亞的戰略地位著實非常重要。
除了戰略地位這一點,那裏的橡膠以及錫都是占據第一。這些對于其他國家來講是非常重要的戰爭資源。因此在十九世紀初期的時候,馬來亞就成爲了英國的殖民地,在經曆了多年的經營以後,馬來亞也變成了英國在遠東地區的主要戰略據點。當時的馬來地區有陸軍三個師、四個旅的八點八萬人(到了戰役後期的時候增兵到十三點九萬人),軍隊構成人員主要就是澳大利亞人、印度人還有本地的馬來人,由帕西瓦爾中將負責指揮。
另外,他們還有一百五十六架空軍飛機,不過大多都是一些陳舊的機型;十二艘作戰艦艇,其中的主力是“卻敵”號以及威爾士親王號,除了他們之外,其他的那些艦船都是不堪一擊的。
在日本看來,要是把馬來地區控制住了,接著在這裏派遣一支能夠控制南中國海的艦隊,之後便能夠以此爲跳板,對東印度群島展開進攻,甚至還可以南下印度,順道把背部的隱患盟軍部隊清除出去,真正實現此前所想的建立“東亞政治圈”的計劃。而且,對東南亞各國展開攻略,能夠給處于中國逐漸乏力的日軍提供源源不斷的補給,實現完全征服中國的目的。
隨著一九四一年世界反法西斯運動的高漲,以及中國的抗戰已經進入到了相持階段,日本的南方作戰計劃也開始提上議程。日軍進攻東南亞的主力部隊是陸軍第25軍,擔任司令的是中將山下奉文,下轄有3個師團的十一萬人,進行支援作戰的有四百五十架陸軍航空兵飛機,四十六艘各類作戰艦艇。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四日,日軍第一批登陸部隊從中國的三亞出發,按照原先的計劃順印度東海岸往南航行,到了六日的時候突然轉變成了往西北進發,把自己僞裝成商船的模樣前往曼谷。雖然有駐馬來英軍在富國島的附近發現了日軍艦隊,不過由于接到國內不允許挑起事端的命令,所以就選擇先坐視事態的發展情況。
十二月八日,二點六萬的日軍在泰國的宋卡跟馬來亞的哥打巴魯進行了登陸,接著很快就占領了3個機場以及克拉地峽,英軍則是損失了50多架的飛機。過了兩天之後,英國遠東艦隊的“卻敵”號以及威爾士親王號因爲缺少空中掩護,在關丹以東的海域被日軍飛機給炸沉了。此後,日軍便全面得到了海空的控制權,這個時候唯一需要解決的問題便是那些在帕西瓦爾在岸上的地面部隊了。
十二月十二日,日軍越過了克拉地峽,將英軍的“基托拉防線”給攻破了,這也令英軍制定的“鬥牛士作戰計劃”也泡湯了。十九日之時,維多利亞空軍基地被日軍占領,將英國空軍印度、緬甸跟馬來亞的空中航線給切斷了,令處于馬來亞的英軍變成了孤軍奮戰的狀態。這時的日軍使用的戰術是輕裝猛進、近戰夜戰、穿插迂回、海上逐段蛙躍等多種形式,連續打破了英軍展開的防禦。
一九四二年一月初,日軍成功搶奪了斯林河大橋,把印度第11步兵師的退路給切斷了。面對這樣的情況,這個師變得不戰而亂,日軍則是順勢跟在後面趁勢對吉隆坡猛攻。一月十一日,吉隆坡被日軍攻下。英軍發現駐守馬來亞已經不可能了以後,便在一月三十一日把新加坡跟馬來亞之間的長堤給炸斷了,進而退守新加坡。
一九四二年二月八日,日軍兵分兩路渡過了柔佛海峽,在新加坡進行登陸。那時新加坡差不多還剩下十一萬的英軍,不過他們並沒有在北面構建什麽防禦工事,這就方便了日軍長驅直入,在十四日的時候占據了水庫,將英軍的水源給切斷了。其實那時的日軍已經因爲連續的作戰而疲憊不堪了,還極度缺乏彈藥糧食,戰鬥力已經大大地減弱。不過沒想到的是,就在一天時間以後,那十萬的英軍便在帕西瓦爾將軍的帶領下向日軍投降了。
就此,馬來亞戰役全部都結束了,日軍死傷、失蹤的人數有九千八百多,而英聯邦軍隊則是有九千多人的死傷,還有十三萬人被俘。
這場戰役當中,英軍其實有著更爲優勢的兵力,那爲什麽會是那麽地不堪一擊呢?
馬來亞戰役是讓英軍感到分外恥辱的戰役,十四萬人基本上沒有進行過十分像樣的抵抗便被日軍所擊潰了,而且他們在東南亞經營了多年時間的“不可攻破的堡壘”新加坡也被日軍占領了。會出現這樣局面的罪魁禍首其實是英國政府的麻痹大意以及判斷失誤。
從一九四零年底開始,馬來亞的行政長官便已經多次跟英國政府表示要加強新加坡的海空能力,但是因爲丘吉爾政府對于日本的侵略野心以及作戰能力嚴重估計不足,甚至還斷言過在希特勒把蘇聯打敗以前,日軍是根本九不可能會貿然地對英國采取什麽軍事行動的。之後爲了保證萬無一失,英國政府還派出了菲利普斯中將組成遠東艦隊,其中有作戰能力的“卻敵”號以及威爾士親王號也就是想要給日本進行威懾而已,根本就沒有做什麽戰鬥准備,所以這便使得後面出現了那兩艘戰艦的悲劇。
跟英國的大意不同,日軍則是爲了攻打馬來亞做了十分充足的准備。進攻馬來亞是日本的既定策略,他們的目的就是想要占領以及清除英國的根據地,給他們接下來占據東印度群島做好鋪墊。所以他們有著十分周密的組織部署,那些參戰部隊都參與了熱帶叢林以及夜間作戰訓練,而且還在中國海南島進行了聯合登陸的模擬演習。而且在兩年之前就已經派人去對馬來亞的軍事情況信息進行搜集,尤其是兵要地志情況,使得日軍在進攻之前心中有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敗英軍。
還有的原因便是英軍指揮官帕爾西瓦將軍在指揮的時候失誤了。日軍進攻馬來亞的路線是十分明晰的,會先在馬來半島頸部以南進行登陸,由南向北,接著會經吉隆坡向柔佛海峽行進,從背後打進新加坡。要是根據這樣的路線,集中兵力對“基托拉防線”進行固守,那便可以給登陸的日軍帶去非常大的威脅,牽制住大多數的日軍,更是會把日軍的部署給打亂,而且還能夠護住自己的機場以及艦隊。
不過帕爾西瓦將軍的選擇是處處布兵以及處處防禦的政策,這樣的布局反而使得日軍更加輕易地進行逐個擊破,從而丟失了克拉地峽跟基托拉防線,還白白送了最有戰鬥力的兩艘戰艦。而且,在日軍登陸新加坡,擊潰了試圖進行阻擊的印度軍隊以及澳大利亞軍隊以後,因爲水源被日軍占領了,帕爾西瓦將軍本可以選擇帶領十萬軍隊進行奮起一擊。不過在日軍撐不下去的時候,他選擇的卻是帶著部隊快一步投降了。
另外,他們的裝備以及兵員素質也是有差異的。根據印度軍隊在戰役當中的表現來看,他們的戰鬥意志可以說是不忍直視。就像是印度第11師,就只是因爲後路被切斷了就全軍大亂,令日軍基本上沒有什麽損失就被把他們全殲了,澳大利亞以及其他的印度軍隊也沒好到哪裏去,就連英軍自己也是沒有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戰鬥力。在裝備上面,英軍作戰的時候基本上就沒有得到過空軍的支援,而對面的日軍則是有四百五十架戰機進行戰鬥支援;艦艇的話,日軍有著四十六艘戰艦,其中還包括了3艘航空母艦,反之英軍就只有兩艘戰列艦,這樣的裝備對比,意味著英軍完全得不到海空的掩護。對上日軍的立體進攻,英軍是占不到什麽便宜的。
還要說的是,日軍使用了自行車式的“閃電戰”,盡管看上去挺滑稽的,不過卻有著很不錯的實際效果,日軍那多次的穿插迂回便是依靠自行車來完成的。
馬來亞戰役對于日本來講就是一場十分不光彩的戰役,日軍以還不到一萬的損失便將英聯邦的十四萬軍隊給全殲了。在這之後,東南亞的那些國家可以說是畏日如虎,這也給後面日本攻打緬甸、菲律賓、東印度群島等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