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12集的紀錄片,每集只有三十分鍾左右,記錄了不同地區,不同教育理念,不同性格的媽媽和孩子們的日常教育生活。包括:
洛杉矶:靜涵:學霸媽媽的“冠軍”養成計劃
上海:阿胖:魔都媽媽雞娃手冊
大理:樂樂:真·佛系育兒!單親媽媽活成“大女主”
新加坡:秀玮:在新加坡養娃,如何成爲“卷王”
北京:Lia:“非典型”海澱媽媽的養娃心得
成都:辛欣:單身媽媽要結婚怎麽過娃這一關?
昆明:Tina:離開傳統教育選擇國際學校,靠譜嗎?
台北:學文:孩子選擇了職業學校,你會接受嗎?
上海:寶妮:辭職帶娃的全職媽媽後悔了嗎?
成都:任平:爲了事業晚婚晚育的女性後來咋樣了?
北京:李琦:學霸媽媽如何面對“學渣娃”?
成都:小白:優秀教師也會面臨育兒難題?
作爲一個還在學習的一年級男孩的媽媽,看每一個都有觸動,雖然觀念不一定相同,但作爲一名媽媽,有很多可以感同身受。
騰訊視頻暖心地在每集標題裏都標出了媽媽的名字,在生活中她們可能是平凡的大多數中的一員,但作爲孩子的媽媽,她們毋庸置疑的“了不起”!值得留下自己的名字。
只因爲是媽媽,就足以讓平凡的女性激發出生命的能量,該感謝基因的饋贈,給予媽媽們艱辛,也賦予媽媽們無窮的能量,即便沒有夢想,沒有熱愛,也能體驗生命的澎湃。
即便不是媽媽,看這個紀錄片,也能感受到“教育”的分量。當下的教育已不是被重視的程度,而是已經像救命稻草了。“教育”似乎就等同于未來,大家都承受不了教育的“失敗”,而這讓父母的壓力前所未有,也把孩子壓得喘不過氣。
那“教育”包括什麽呢?通常我們說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但現在“教育”幾乎無所不在。
在生孩子前,有“科學”的備孕,懷孕後有各種胎教,出生後有各種“科學”育兒,上學前有各式各樣的學前教育,上學後還有花樣繁多的興趣特長班。工作得考慮孩子上學,買房也必定要考慮學區房,爲了更好的資源,爲了不落後,你追我趕,筋疲力竭。孩子成了被安排的對象,父母的人生也被綁架。教育已經無所不包,所有的問題都變成教育的問題,所有的成功也都歸因教育的成功,教育是個框,什麽都可往裏裝。
既然教育這麽“繁榮”,那麽現在都有什麽樣的教育呢?先來看看紀錄片中呈現的,現實中的教育現象。
一、雞娃與佛系育兒
當下各種教育理念爭奇鬥豔,百花齊放,但落到父母身上,都逃不過:雞不雞娃。
在這個紀錄片裏,有雞娃典範:上海的阿胖、寶妮,新加坡的秀玮,也有佛系典範:大理的樂樂。
阿胖爲孩子能上好的學校費勁心思,每天爲孩子安排好學習計劃,自己也是工作雞娃兩不誤。
寶妮和秀玮都爲孩子安排了音樂的道路,希望孩子能通過特長考入專業的學校,走專業的道路。
全職媽媽寶妮把孩子當成自己的事業,在一條自己完全陌生的道路上堅韌不拔地升級打怪。
秀玮希望能利用自己的特長幫助孩子,即便自己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也不遺余力地訓練孩子。
這三位媽媽,都有股狠勁,也或許因此,她們才能成爲雞娃媽媽。盡管在這個過程中,自己和孩子時常劍拔弩張,也身心俱疲,但仍堅持不懈,她們相信堅持和努力的力量,也抓住這點,奮力向前。但她們這麽努力,並不是要獲得多大的成功。像阿胖,覺得讓孩子過上和自己差不多的生活就需要這麽努力;秀玮覺得美很重要,希望孩子能感受到美;寶妮覺得她是幸運的,她的孩子不一定有這樣的幸運,她希望孩子能有更寬廣的路。她們嚴苛的同時,也有脆弱的一面,但她們都在咬牙堅持,那份堅持讓人動容。
而讓人更感動的是這幾位媽媽的娃,他們可能不清楚自己在做什麽,但他們跟著媽媽們,每天都在努力。
阿胖的兒子說,媽媽讓學什麽就學什麽,媽媽的安排都是對的,唯一不滿是,學校的題目有點簡單,他希望能早點上五年級,可以做難一點的題目。
秀玮的女兒說看到媽媽,就會沖上去抱她,因爲她很愛她,雖然她覺得媽媽的安排不是她想要的。
寶妮的女兒,說她覺得媽媽最了不起的地方是全職,希望媽媽不再焦慮,心情愉快。她自己也是個開朗樂觀的孩子。
他們很愛媽媽,媽媽也很愛他們。我想,一定是這份濃烈的愛,治愈了所有的不完美造成的傷痛。
佛系媽媽樂樂,則是另一個面向。她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也讓孩子過他們想要的生活。
大兒子說他幾次退學,媽媽也只說,好,說過最嚴厲的話是:你想清楚了。女兒朵朵說,她驕傲媽媽不讓她上補習班,讓她學廚藝,支持她的夢想。她的兩個孩子,學習都很自覺。
她說帶他們上補習班太麻煩了。她感謝能當他們的媽媽,假如有道題,說要她死了,她的孩子才能活,她不會有任何猶豫。
雞不雞娃,媽媽們都有自己堅定的信念,並走出了自己的風采,也培育出了不一樣的娃,而不一樣,或許就是他們的價值。
二、各類標簽的媽媽
除了雞不雞娃,媽媽們身上也有各種標簽,紀錄片裏提到了常被討論的:海澱媽媽、晚婚媽媽、單身媽媽、學霸媽媽、全職媽媽、職場媽媽。
海澱媽媽L ia從小把兒子送到寄宿學校,她說她媽媽就是這樣,她認爲獨立最重要。
她早上不會起來給孩子做早餐,要求兒子自己做,也根本不看孩子的作業,她希望他有自己的內驅力,能自己驅動自己,而她的孩子也確實獨立成熟。
在參加一個成功媽媽的講座後,看到對方的努力,她也覺得她做不到那樣,她說有時間還想多睡會,跳跳舞,刷刷劇啥的。但她小時候在別人沒有很多課外班時,她就上了很多。自己也創過業,當過兩家金融公司的CEO,但爲孩子又回歸銀行工作。Lia希望孩子的人生能自己豐富起來,去體驗生命的驚險,在其中找到平衡,不想給他太多的安排。
Lia兒子給媽媽打98分,因爲她沒有把他當小孩看,能認真對待他說的事,另外2分是爲了不讓她驕傲。
作爲晚婚媽媽的任平,她認爲晚婚讓她更成熟。在對待孩子上,能夠不急躁,她覺得家長的責任是觀察孩子,發現他的天賦,引導提醒他。她不給孩子報課外班,不會強迫他做她想做的事,但她非常注重孩子的規則和禮貌教育,她認爲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情商更重要,希望他健康、陽光、有責任心。
單身媽媽辛欣認爲原生家庭造成傷痛也沒問題,或許傷痛裏隱藏著孩子的某個天賦,最親密的人之間應該用自己覺得最舒服的方式相處,不管在別人看來合不合理,你覺得合理就行。她還讓兒子認命,她說,人生有很多不是自己能選的,做好自己。最後她的兒子說,媽媽讓他看電視非常好,不讓他看電視也非常好,罵他也非常好,打他也非常好,就是看他上廁所非常不好,哈哈哈。
學霸媽媽李琦說,生第一個孩子時很焦慮,因爲大家都說孩子是家庭教育的一個投射,你的孩子不懂事一定是你的家庭教育不好,可是有了老二後發現,基因原來占了這麽一大部分,她更傾向于孩子出生就有他的使命。他的孩子成績在班裏是倒數的那種,而且喜歡研究商業,而這些都和他們夫妻的學霸特質完全不同。她會讓孩子學一件難的事,是想讓他學會克服困難,這樣孩子反而不容易抑郁。她覺得中國的公立教育傳遞知識的效率比項目制的學習效率更高,她也覺得她的孩子一定要是中國人。她說人需要有比讓自己過得更好更大一點的目標,更大的責任,作爲工薪階層,能給孩子留的也就剩價值觀了。
洛杉矶的全職媽媽靜涵是教育學碩士,她堅持讓女兒走一條家人從未走過的路,她覺得自己和孩子是相互成全的,把孩子教育成功了,就是她最大的作品。她認爲自己不是虎媽,沒有結果導向,只希望孩子盡最大的努力做自己喜歡的事,而她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她幫助,她希望女兒可以成爲她想要成爲的任何一種人。她讓女兒學習體育,想她練就吃苦耐勞、堅韌和不怕輸的品質,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孩子走上奧運會場。
而優秀教師小白,是老師中的模範,卻是新手媽媽。她覺得現在人對自己當父母這件事情不大自信,應該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做得不差,孩子也不會太差,而信息社會讓孩子看到更好的爸媽,自己也只能不斷的提升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這些媽媽們都有著清晰的教育理念,並不是隨波逐流,也給出了貼在她們身上的標簽的自己的解答。她們爲自己的人生負責,也在此中找到了自己孩子的教育路徑。
所以不管是雞娃媽媽,還是佛系媽媽,還是有著各式標簽的媽媽,在這部紀錄片裏,因著她們生活的點滴真實,因著她們的努力,她們的可愛,不管是什麽樣的理念和行爲,都變得讓人可以理解。有了理解,就有了寬容,不會過分挑剔在正常情況下對我們來說有些偏激的言辭或者行爲。更別提媽媽和孩子之間有那麽深沉的愛,所以在外人看來,即使多麽不可原諒的行爲,對他們來說都能一笑泯恩仇。也讓看客的我們,抑制住不滿的沖動,看著他們深愛著彼此,用愛互相治愈。她們讓我們知道理智和邏輯,在愛面前不堪一擊。
三、媽媽的無奈
媽媽們有很多標簽,媽媽們也還有很多困擾。當孩子還小時,媽媽們還有能力安排,但當孩子長大時,面對孩子的教育,媽媽們顯出了更多的無奈。特別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比如,台北的學文,昆明的Tina。他們的孩子都面臨著上大學的煩惱。
台北的學文來自內蒙古,經營著一家面館,疫情期間慘淡經營,她的兒子上的是職業學校,兒子沉迷遊戲,她擔心兒子的未來,兒子也對自己的未來很迷茫。雖然小時候兒子成績不錯,但考試失利,沒有考上高中,上了職業學校。學文安慰自己,可以學理財,剛好彌補自己這方面的不足。但眼見理財的路也行不通,她又開始焦慮。幸好她兒子從小有摔跤特長,所以決定爭取通過體育保送上大學。他努力訓練,也獲得了一等獎,得到了參與全中運的資格,可是事與願違,疫情讓比賽取消了。最後還是選擇了餐飲學校。
學文覺得自己不是優秀的媽媽,可以陪伴孩子,給孩子端茶倒水,但她也覺得自己盡力了,哪天孩子獨立了,她也想要去過詩和遠方的生活。她說一個新聞改變了她。說的是一個孩子考上了大學,然後給父母留下一封信,說,你們想要的我給你們了,我要去過我要過的生活了,然後從12樓跳下來。這給她很大的觸動,她覺得她的孩子健康就好。她有個快樂的童年,她也希望兒子有個快樂的童年。
從大理搬回昆明的單親媽媽Tina,和人合夥經營著一家社區的小咖啡館,因爲學費無法讓兒子繼續上國際學校而自責。原本計劃是讓孩子出國留學,可疫情讓孩子的爸爸再無力負擔學費,但兒子從小在國際學校學習,已無力回到傳統學校。學文給他轉到職業學校,兒子又不適應,選擇了退學,她很苦惱,但她也沒有辦法。兒子17歲,很有創意,也很有主見,雖然不願上職校,但他非常渴望上大學,Tina和兒子溝通無果,正處于焦灼的狀態。但Tina說:“殘缺才有裂縫,裂縫才能生長,我們是家人,死纏爛打也要一起解決。”兒子很理解也接受他們的處境,但他不願意接受媽媽的安排,執意按自己的意願選擇自己的生活。Tina很後悔沒有一開始就爲孩子選擇普通學校,走一條普通的道路,她的家庭、婚姻、事業都有很多不順,她希望過穩定的日子,可是偏偏兒子在學業上就開始像她一樣不順。她的這一路就足夠讓人感慨。最後她還是爲兒子找到了一個培訓學校,兒子可以用教英文免費換日文課程,爲以後到日本半工半讀做准備。
如果說前面的十位媽媽,都是有著自己清晰教育理念的媽媽,她們也都過著中産及以上的生活,孩子也還小,可以用她們的方式安排孩子的教育,但爲生活奔波的媽媽們在應對日常生活時,已經耗費了大量的能量,即便她們有她們的想法,但也無力實現。孩子還小時,或許無謂好壞,可當孩子長大,你以前的教育已經有個大概的呈現,孩子也開始參與到“教育”裏面,你再也不能輕易改變孩子,也不能改變現實問題,在面臨人生重大選擇時,也再無力安排,只徒留一聲歎息。但她們也給予了一名媽媽所能給予的一切,她們堅強努力,努力在困境中尋找出路,如果教育,最重要的是身教,那麽她們的這種直面生活的勇氣,也是給孩子另外的一種教育。
四、什麽是“好的教育”
面對這麽重要的教育問題,專家們提出各種理論,國家也在提出各種政策,而媽媽們等不及各種結論,孩子們出生,她們就得直面教育問題,給出對策、實施對策,用她們的人生。在“百家爭鳴”的時代,在幾乎都靠媽媽養育孩子的時代,好的媽媽,或許就是好的教育,但媽媽們,也是教育的結果,媽媽們需要理解,也需要幫助。
每個媽媽都有對孩子未來的美好願望,不管是雞娃還是佛系,她們一定都希望孩子成爲一個有用的人,並且健康快樂。如果不小心結果不盡人意,那一定不是她們的本意。
就如紀錄片裏看到的,大部分孩子還是小學生,媽媽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安排孩子的生活,孩子也能夠配合,而另外兩個面臨大學的孩子,媽媽們開始變得無奈,這也揭示了教育因素的多樣性,教育結果的不可預測性。
你的理念是否能在實施中得到想要的結果,不到最後,誰也不知道。影響教育的不僅有人爲因素,也有環境因素,更有生理因素,基因因素,甚或時間因素,誰也不知道哪個因素是否會突然改變它的方向。假如你相信蝴蝶效應的話,或許就可以讓緊繃的媽媽們的神經放松些。媽媽不是唯一的責任人,也沒有完美的媽媽,孩子也不是可以任你擺布的工具,他們都是有意識的獨一無二的個體。
那麽如何才能確認是“好的教育”呢?顯然教育是爲未來做准備的,但未來的世界什麽樣,很難預測,能判斷的只是個大概趨勢,然後根據這個趨勢,確立教育的目的。那麽我想符合教育的目的就是好的教育。
當代法國思想家家埃德加·莫蘭認爲未來是不確定且複雜的,面對不確定性和複雜性,教育需要教授孩子們認識認識的能力,認識宇宙、認識地球,認識人類,還要教授人類倫理,相互理解的能力。素質教育的教學觀,也要求應該從教授學生知識,轉向教會學生學習。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促進個性發展,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現在“全面發展”似乎成了一個魔咒。當代父母相信技多不壓身,希望孩子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于是乎在“學藝”的取經路上,各顯神通,斬妖除魔。
父母和孩子面對的世界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但父母可依憑的又只有自己的經驗。就如我們面對的是應試教育,迎接的是工業化的大發展,需要的是在考試中上岸,學會一項技能養活自己,解決生存問題,也解決“榮譽”問題。誠然這一目的,也可以讓孩子“成材”,但在總結過去經驗,預測未來不同時,我們現在堅信,不止要“成材”,還要“成人”。但現在的方法論,似乎還只有“成材”,道路也更適合“成材”,在“成人”的路上,還飄忽不定,以致媽媽們在成人與成材中無所適從,那就只能選擇有經驗的,且更便利有現成路徑的“成材”策略。
作爲一名一年級男孩的媽媽,我也並沒有多少經驗,也沒有可以對照的標准。一個孩子的成功與失敗,可能是偶然因素,如果有多個孩子,可能會更有經驗,更有發言權。就像學霸媽媽李琦的頓悟一樣,二娃的到來改變了她的觀念。我沒有可對照的策略,也全憑自己的習慣和價值觀。自己成不了雞娃媽媽,因爲沒有那股狠勁,也成不了“真佛系”的媽媽,因爲缺乏那樣的智慧,可能更多的是像成都的辛欣媽媽,自己怎麽舒服怎麽來,也相信“不完美”也可以是種“創造力”。我相信“成人”,需要更多的生命教育、審美教育、意義教育,但我也沒有方法論和明確的目標。我也希望“成材”,但又沒有“成材”的經驗。我又不想盲目,大概率也不會“盲目”,因爲行動力限制了“盲目”的實施。我似乎也只能陪著孩子邊走邊學邊調整邊長大,我希望我能夠有足夠的智慧發現孩子,讓他成材成人成爲獨一無二的勇敢的能對自己負責的自己。而在這個過程中,同時也發現、塑造“我自己”。或許“好的教育”,就是成爲自己,那個你還未知的,但獨一無二的獨立的自己,而前提或許就是“接受自己”,接受孩子,擁有開放的心態,才能夠,發現。它或許要經過很多坎坷,但這些坎坷無謂對錯,只是過程。媽媽們就是陪伴孩子,發現孩子,讓他成爲“他自己”,也讓自己成爲“自己”的這麽一個具有挑戰而又幸運的角色。
了不起的媽媽,都是因爲孩子,因爲生命,因爲傳承。也因爲有那麽多不同的媽媽,才有那麽多不同的孩子,而不同造就的多樣性正是生命綿延不絕的條件。那麽所謂“好的教育”也應該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