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發展,讓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逐漸改變,但中國人從很久以前到現在,都有一個習慣不曾改變,那就是存錢。因爲大多數銀行都受到國家管控,將錢存到銀行之後,還能得到一定的利息,這也吸引了很多人去存錢。這一現象,即使回到幾十年前,人們也是這樣想的。1958年,曾家有一位老人將77元錢存入了銀行,或許因爲家庭變故,又或許是因爲時間一長忘記了,這筆錢就一直留在了銀行裏。
直到60年後,曾家的後人,在先輩舊物中發現了一張單據,雖然單據早已老舊,但依舊能夠看清上面的字迹。77元在現在看來可能不算什麽,但在當時的社會裏,也算是一筆不少的錢了,按照物價的換算也有幾千塊。1958年,已經過去幾十年,這筆錢在銀行裏利滾利應該也有不少,將其全部取出,加上60年來的利息究竟能有多少錢呢?
曾家人在找到銀行後,對銀行的工作人員說明了來意和情況,工作人員立即上報給了上級。由于年代久遠,銀行的電腦裏並沒有數據,只能花時間去檔案裏查找,是否存在此事以及單據的真實性。如果是真的,銀行自然會將這筆錢取出給曾家人。
經過幾天的翻閱查證後,銀行的檔案證實了這一事件的存在,銀行的工作人員立刻按照相關的流程,將這筆錢進行了計算,最終核對後給出的結論是,曾家人能取出831塊3毛錢。這跟曾家人所預料的不太一樣,于是向銀行的工作人員提出了疑問。
銀行的工作人員告訴他們,當初老人存款時選擇的是定期存款,但當定期結束後,老人卻並沒有取出這筆錢,因此這筆錢就自動轉成了活期。活期的利率自然沒有定期那麽高,加上當年的77元存入銀行並不能單純按照物價來換算,物價變化的同時,銀行的存款利率也在變化,兩者並不等同,曾家人聽後也接受了這一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