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以社區“代際共融”爲主題,貝殼研究院聯合貝殼公益發布《代際共融:社區 “一老 一小”融合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
作爲國內代際共融領域的前沿研究,《白皮書》梳理了國內外典型代際共融發展案例,呼籲搭建社區“養老+育幼”融合發展信息服務平 台,在不同空間尺度上引導布局老幼融合型空間設施。
· 1 · 社區老幼共融成爲“雙齡共養”新模式
《白皮書》顯示,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過2億人,0-3歲嬰幼兒數量達4200萬左右,當下不斷增長的老年人口服務需求與兒童托育服務需求疊加,對我國“一老一小”服務的有效供給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伴隨家庭結構和居住模式的變化,傳統的家庭照料服務已不再適應老幼發 展需求,社區逐漸成爲養老育幼服務的重要載體。 作爲一種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及社會服務供給整體不足的創新模式,老幼共融在西方國家受到高度重視並已經形成成熟的發展模式,典型代表有德國的多代屋、美國的代際學習中心、新加坡的養老社區綜合體、日本的老幼複合型設施等。
社區老幼融合模式同時倡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思想,個體層面上通過互動促進代際間情感、知識與文化的傳遞,社會層面上通過養老育幼服務的有效整合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 2 · 三大機制推動社區老幼“代際融合”場景營造
如何引導建設理念可持續、樣本可複制的老幼“代際融合”社區生活場景?
貝殼研究院基于貝殼公益在“我來教您用手機”等社區助老公益項目上的長期實踐,綜合梳理國外發展經驗及國內現實情況,嘗試從“連接機制、融合機制、合作機制”三方面提出社區老幼融合發展的策略路徑,通過“線上+線下”有機結合,構建“資源-平台-互動”的聯動閉環共融服務模式,促進老幼供需服務有效銜接,探索政府、社區、社會組織、企業等資源有效銜接的協同模式,以社區爲依托,在不同空間尺度上引導布局老幼融合型空間設施。
《白皮書》指出,社區老幼融合模式是空間載體與活動形式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變化過程,空間爲老幼群體提供獨立性、共享性、體驗性的互動交往媒介,通過空間場所營造、空間結構複合、功能設施劃分布局、空間的流動性等來提升空間的活力和吸引力,促進老幼群體與空間 環境的互動;活動是以老年人和兒童的需求爲核心,通過有組織或自發性的老幼互動交流,構築 老幼群體之間的情感關系連接。
具體老幼融合空間營造方面,《白皮書》提出三種策略爲社區老幼代際良性互動創造機會。
首 先,構建多代際聚居的包容居住體系,住房政策鼓勵多代同堂或就近居住,住房設計倡導多元居 住套型,打造老年宜居住宅和代際親情住宅體系;
其次,推動社區老幼複合型公共服務設施配 置,以代際學習中心、社區綜合體爲主要形式促進養老設施與育幼設施的融合設置;
最後,打造 社區老幼共享公共開放空間,劃分相互隔離又相互聯系的動靜態活動區,通過提供開放性、便利 性的健身運動、休閑文化、溝通交流場地和設施,促進老年人、兒童之間展開代際互動活動。
· 3 · 老幼共融模式認知度低,安全問題最受關注
養老和育幼是絕大多數家庭都需要解決的普遍問題,推動二者在空間、資源等方面的共享與融合 是創新養育模式、強化代際聯系的重要方式。
目前國內老幼融合模式仍處于探索起步階段,社區 居民對該模式的了解程度較低,在貝殼研究院的調研中,55.8%的受訪者對社區老幼融合模式是 略有耳聞但不是特別了解,30.3%處于基本了解狀態,甚至9.8%的受訪者從未聽說過該模式。
盡管社區居民對老幼融合發展模式的了解有限,但普遍看好該模式的發展前景。《白皮書》顯 示,近7成受訪者認爲推動社區老幼代際融合發展是不錯的想法,很有前景,僅11.4%的受訪者 對該模式的前景表示堪憂。
目前社區老幼共融模式在運營與推廣過程中仍存在諸多難點。
從現狀看,老幼設施空間複合不 足,調研顯示,社區老人和兒童同時在公共開放空間活動時存在的首要問題就是老幼設施共享不 足,占比達64.8%。
大部分已建成小區是將老年人和兒童的活動空間作爲獨立的設計對象分別進 行創造性設計,空間上的分割與布局的不合理導致老幼群體難以展開良好的互動。 老幼互動中存在的隱患問題不可忽視。
在貝殼研究院的調研中,社區居民不接受老幼融合發展模 式的首要原因是安全問題(占比65%),老年人和兒童在代際互動交往中可能會發生碰撞或沖 突,容易對兒童身心發展産生負向作用;其次是衛生問題,容易發生疾病的感染,占比61.2%; 再次是老幼群體在交流互動時可能存在溝通障礙,占比過半。
面對社區老幼融合發展可能存在的 問題,受訪者最爲關心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與責任歸屬、服務人員的專業能力、活動空間的安全 性等。
《白皮書》顯示,在老幼共融模式推廣中存在的觀念偏見、複合人才不足、制度障礙等問題亟待 解決。第一,受傳統觀念偏見影響,短期較難獲得廣泛社會認可。國內老人和兒童之間的代際互 動更多是基于血緣關系展開,非血緣的社會代際活動對老年人和幼兒家長的吸引力有限,且社會 層面的老幼代際融合模式尚未形成價值理念,社會大衆的了解度較低。第二,複合專業化人才不 足。社區老幼代際活動的順利展開需以專業化的複合人才爲支撐,而當前能夠同時照顧老人和兒 童的專業服務人員遠遠不足。第三,制度障礙。目前老幼共融模式的推廣缺乏明確的政策引領, 國家層面尚未出台政策法規對養老托育融合服務體系的規劃、建設發展、保障、監管等各項工作 做出規定。
加快推動社區“一老一小”代際融合發展,是人口發展新形勢下緩解“雙齡共養”難題的一項重 要舉措和發展方向。對于老幼融合模式運營與推廣過程中存在的突出性問題,《白皮書》從“頂 層設計、模式宣傳、試點引領、職業培養”維度提出具體政策措施。
第一,完善政策法規,推動 社區老幼共融服務體制機制建設;
第二,加強模式宣傳,提高社會認知與接納度;
第三,試點先 行,以典型示範引領全國性老幼融合設施建設;
第四,強化養老育幼職業化、專業化的人力資源 支撐。 綜合考慮老幼群體生理、心理、行爲特征及服務需求,探索社區普惠型養老育幼一體化發展模 式,營造老幼“代際融合”的社區生活場景,是增加養老育幼服務有效供給、緩解代際隔閡的重 要舉措,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題中應有之義。從長期來看,社區老幼融合發展是一項系統性工 程,大規模推行需要綜合考慮社會環境、經濟背景、地區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未來應當根據社區 老幼人口特征及其服務需求,因地制宜地擴大社區老幼代際融合模式的試點與推廣,不斷促進代 際良性互動的全齡共享友好社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