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型投資與財務投資模式的區別?
在科技行業的投資中,經常會出現兩種類型的投資者:財務投資者financial buyer和戰略投資者strategic buyer。
財務投資者很好理解,就是主要追求財務的回報和快速增值,通過幾輪融資的資本溢價,尋求合適的價位進行退出。這種投資者一般不挑行業,但是對投資價格和財務表現比較看中,只要被投項目能掙錢,一般不會幹涉和影響被投企業的發展規劃。
戰略投資者則複雜一點,其投資目的各有不同:一類是以自我發展戰略爲導向的投資,其投資行爲爲自己做産業生態布局服務;另一類則是集團企業孵化型投資,簡單來說就是希望通過投資在自己主業之外孵化新的項目,重新布局新的産業方向。這種投資者一般會挑選自己行業的上下遊或者有關聯的行業,除了尋求財務回報,還要獲得一些協同效應、戰略布局效果等。戰略投資者帶給企業的,除了錢,還會有客戶/供應商/技術/經驗/人才或其它有幫助的資源。
還有一種在中國不太常見的投資模式,在戰略投資的基礎上更進一步,主要方式是買下一個公司,並由投資方直接對之進行重組和管理運作,這種投資方法叫Buyout或控股型投資。這種投資方式是比較高端的玩法,哪怕在私募股權投資的發源地美國,大部分也是以少數股權投資爲主,只有像黑石、凱雷、KKR、TPG等世界頂級PE機構才更多涉及控股型投資,因爲這對投資機構的資源整合能力及投後運營能力都明顯有更高的要求。
控股型投資在優化管理、激發企業活力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之所以說是高端玩法,是因爲控股型投資並不好做。在少數股權投資中,投資機構最重要的是選一個好的行業、一個好的公司投資。接下來,這家企業主要還是靠創始人和團隊把企業發展壯大,投資機構適度提供一些幫助。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對企業經營與管理的參與度更高,相比于參股型投資,控股型投資機構也要更懂産業與市場。長期以往,控股型投資機構便形成了一定的壁壘優勢,特別是在當前賦能式投資爲王的資本市場,控股型投資機構在參股投資市場上似乎更能憑借産業優勢打動優秀創業者,捕獵獨角獸。
爲何選擇“雙輪驅動”投資模式?
從産業發展的角度看,全球科技創新都呈現出向縱深發展的態勢,特別是在半導體領域,屬于資金、人才、技術密集型行業,想要做好必須深耕整個産業鏈,而不是集中在某一兩個環節或企業上,需要團結各方的資源和力量。
因此,半導體初創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除了對于資本的傳統需求外,還希望投資機構在經營管理、技術、人才,甚至市場拓展等方面提供更多的助力。而控股型投資可以利用投資機構的資源和對整個産業鏈的深度理解重塑産業鏈,實現要素的最優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
近日,智路資本創始人李濱以中關村融信金融信息化産業聯盟理事長的身份發布新年致辭。在致辭中,他表示“投資的最終目的是爲了發展産業,金融投資是水和肥,實體企業是樹和木。”這也闡述了智路建廣聯合體爲何要做控股型並購而不是少數股權財務投資爲主。李濱認爲,智路建廣聯合體應該追求的是長期的財務回報,而不是短期利益,其重點應該是提升企業的核心價值。“我們基金投資者既有國有的大型投資機構,也有市場化的民營行業龍頭企業,我們通過管理提升企業的業績,在給投資人帶來長期良好的財務回報的同時,也爲産業鏈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李濱表示。
在國內的半導體投資領域,智路建廣聯合體的投資模式就是控股型投資和戰略型産業運營結合的“雙輪驅動”模式,通過控股並深度參與公司運營管理,其控股企業在其管理下已經形成了隱形的産業集團。相比于單純投資機構只能追求財務回報,智路建廣聯合體無論對于科技産業的理解、行業積累和投後管理賦能都要深入的多,有能力長期紮根,選擇好的管理團隊,深度參與企業發展和戰略制定,幫助企業獲得更大的長期收益和競爭力。
而相比單個實體企業只在某個細分領域積累很多而在其他環節涉足不深而言,智路建廣聯合體通過控股型戰略投資,涵蓋了産業鏈上下遊如研發、設計、制造、封測、軟件、材料、設備、模組等多個方面,無論在發展速度還是覆蓋廣度上都要比單個企業主體更快速、更全面,人才和經驗上也會更加多元化、市場化,這樣就爲每個企業的健康和發展提供了更好的協同和保障。
産業布局,買齊全産業鏈?
據官方網站介紹:智路資本成立于2015年,定位爲全球性私募基金,專注于發掘促進全球城市化和智能綠色生活的新興高科技産業方面的投資機會,通過與智慧城市、智能制造、可再生能源等重點領域産業鏈中的領先企業建立緊密合作關系,形成可靠的資産投資組合,致力于爲全球科技産業打造健康的生態系統。
據了解,從2016年,以27.5億美元100%控股收購恩智浦重要業務部門,以及在2017年與建廣資産、聯芯科技、美國高通共同簽署協議成立合資公司在中國設計並銷售智能手機芯片組爲試水,智路資本就開始大踏步地實踐布局半導體産業鏈,在全球尋找投資或收構標的,並確立全球化投資布局,形成IMIC投資原則,並深耕半導體及相關硬科技領域投資。以“在全球尋找硬科技資産,基于中國經濟增長引擎挖掘資本紅利”投資原則,過去幾年間,智路資本及其合夥伴控股了半導體上下遊從IP、設計、IDM、制造、軟件、封測、材料等近20家大型企業,總資産達千億規模。從荷蘭的設備研發、到德國的晶圓生産、從北京上海成都的研發中心到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封測及材料制造,智路資本的投資與收購橫跨亞歐大陸。並與全球最大手機芯片提供商高通、全球最大汽車芯片制造商恩智浦、全球最大觸摸屏生産商宸鴻等建立了深入的資源型合作。
在智路資本及其合作夥伴的管理下,聯合科技、瑞能半導體、瑞士富巴、安世半導體、AAMI等均實現營收利潤大幅成長或扭虧爲盈。2021年11月,智路資本與ASMPT的合資公司AAMI在安徽滁州新建工廠的竣工投産。12月1日,智路資本宣布收購台灣日月光集團位于中國大陸的四家封裝廠,並更名爲日月新。此前智路資本還收購了新加坡聯測UTAC集團以及PTI公司,材料方面收購了晶圓載具企業義柏科技並與ASM建立了引線框架的合資公司AAMI,進一步完善了聯盟在後道封測、模組和材料領域的布局。其中全球最大的後道設備企業ASMPT在安徽滁州的合資公司AAMI被智路收購後,兩年內産值從13億增長到30億。去年在中國大陸、歐洲、亞洲的泰國和新加坡等地新建擴建了多家工廠,並建立了多個新産品研發中心,以上幾家企業的業績也都實現了大幅成長,其應用端在汽車電子、移動通訊和物聯網領域居于全球領先地位。
2021年年末最值得關注的並購案還要數紫光集團的600億重整方案。2021年12月10日晚間,紫光集團旗下主要上市平台紫光股份、紫光國微等發布公告,接間接控股股東紫光集團通知,通過多輪重整投資方案遴選,最終確定北京智路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建廣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作爲牽頭方組成的聯合體爲紫光集團等七家企業實質合並重整戰略投資者。2022年1月17日,紫光集團官網發布《關于紫光集團重整計劃獲法院裁定批准的公告》。公告表示,紫光集團有限公司管理人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2021)京01破128號之二《民事裁定書》。根據《民事裁定書》,北京一中院裁定批准紫光集團有限公司等七家企業實質合並重整案重整計劃,並終止紫光集團有限公司等七家企業重整程序。該裁定書送達後,該並購案最終塵埃落定,智路建廣聯合體成功接收紫光集團後續重整事宜。
從經驗和過往業績上來看,智路資本和建廣資産過去六年來控股了半導體上下遊從IP、設計、IDM、制造、軟件、封測、材料等近20家大型企業,其控股公司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規模上都已經達到了國內最大。據統計,智路建廣所投資管理的企業群擁有10座工廠及研發中心,分布在全球多個國家,其中包含4個晶圓廠、4個封測廠、1個先進設備研發中心和1個先進材料研發中心,集中了砷化镓GaAs、氮化镓GaN、碳化硅SiC等先進材料的研發力量。相關企業企業群擁有員工超過3萬人,其中研發人員超過5,000人,年銷售額數百億元、利潤幾十億,形成了從上遊設備材料,到研發、設計、制造及封測的全産業鏈布局。
如何做到真正的“投後賦能”?
對于早期投資或者一般意義上的參股型投資來說,“投後賦能”可以是只說不做的場面話,但控股型投資萬萬不可。賦能,這個被投資人整天挂在嘴邊的投資策略“專用話術”,在控股型投資中偏偏無法偷懶。
在投後管理方面,在智路建廣聯合體完成收購之後,其控股企業如聯合科技、瑞能半導體、瑞士富巴、安世半導體、AAMI等均實現營收利潤大幅成長或扭虧爲盈。智路建廣聯合體的管理能力、投資回報、控股的企業業績、運營能力、管理水平已經得到市場驗證。以最近完成的對紫光集團的收購重整案爲例,一般這種百億級的大型並購,從資本准備與調集、收購主體結構搭建、監管審批等全部完成往往需要數月的時間,兩周的速度創出了半導體業大型收購的紀錄,也充分說明智路資本控制的資金實力、運行效率和周密部署能力。這又展示了智路建廣聯合體聯合體投後管理的能力和效率,不但國內普通的基金公司無法做到,就連和許多專注于某一領域的産業領軍企業相比都毫不遜色。
衆所周知,半導體行業的核心是基礎科研和核心技術,而這些都離不開高端人才。不只是從激勵機制上,對于未來的成長空間和企業文化也是高科技人才看中的方面。在企業人才培養和激勵方面,智路資本和建廣資産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在制度上,對于被並購企業,智路建廣通常情況會保留原有核心團隊,但是首先會以極其有雄心的股權激勵計劃對管理團隊進行再激勵,將投資人與管理團隊的利益深度綁定,鼓勵高管團隊二次創業,同時組織國際半導體頂尖優秀人才補充到團隊中,做到以我爲主、中西合璧。堪稱目前國內半導體全産業鏈經營最成功的一家半導體産業集團。這也是智路建廣聯合體投資的大部分企業業績成長較快的原因之一
智路建廣聯合體的另一個優勢是其核心管理團隊。其中有的個人擁有超過40年全球領先半導體公司的高層管理經驗,有的在美國最大存儲芯片企業美光科技,荷蘭恩智浦、德國西門子、德國英飛淩等一線半導體産業公司工作經驗,有的擁有安盛羅森寶集團、麥肯錫、KKR、美林證券等一線投行、咨詢公司、PE公司高管和科技研究經驗。過去六年來,智路建廣聯合體聯合體不少成功的並購整合案例正是得益于這樣一支全球視野的專業團隊的精耕細作。
總的來說,機構控股後可以在資金、産業鏈資源、技術研發、人才架構等諸多方面爲企業提供支持。正是由于上述積累的多方面的能力,使得智路建廣聯合體可以將資金和資源大量的投入在核心技術的研發、自主IP庫的完善和重要産能的建設上,這樣才能將半導體産業鏈建設好,才能聘用更多更好的專業人才,才能提升企業的硬實力,在爲員工、客戶和合作夥伴獲得更大財務回報的同時帶來更大的社會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