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張漢音 南洋時評 前天
我是一個堅定的中醫支持者,也是一個堅定的西醫支持者,因爲我看到了西醫所能之處的中醫不能,也看到了中醫所能之處的西醫不能。因此,盡管伴隨著西醫的強勢崛起,中醫在它曾經主宰和效力幾千年的土地上已經被擠壓到了邊緣地帶,我依然堅信中西醫兼舉更有利于人民的健康福祉。
與傳統中醫相比,西醫在檢查診斷、外科手術、對抗病菌和癌細胞以及研發疫苗治療傳染病等方面都占有明顯的優勢,手中的“金牌”甚多。但西醫沒有能力把所有的金牌盡收囊中。中醫也有自己的金牌,這顯示即使在21世紀,中醫仍可爲醫療服務做出無可替代的貢獻。
能爲西醫不能之事,是當前中醫在競爭狀態下的社會服務價值,也是其賴以生存的基礎;而擁有發展此能的潛力和條件則意味著中醫不僅能夠繼續生存,而且還有伴隨民族崛起之勢、在國家推動廣義中國醫學振興的過程中實現傳統中國醫學振興的可能性。
中國政府最近頒發了一個大力支持中醫發展的文件,這一決策爲中醫界送來了謀求振興的東風。
一、中醫理論的部分要點
中醫理論,或曰傳統中國醫學的理論,是傳統中醫的施醫指南,也將是中醫人跨入後傳統時期在醫學領域開疆破土的指南。了解其基本要點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中醫人爲何可獲金牌,爲何有可能獲得更多金牌,以及爲何有可能把傳統中國醫學振興的夢想變成現實。
中醫以“懸壺濟世”爲其職業使命,以“扶元固本,破邪祛病”爲其行醫的核心宗旨。“元”者,元氣也,在現代語境下的含義就是人的生命力,或曰人的行動活力、免疫力和身體與健康狀況的恢複力、自愈力。中醫認爲“元氣”是人的生命之本,分呈 “精、氣、神”三種狀態。“精”,指的是生命力的精華,無體,無形,無音,無聲。“氣”,即息息生氣,喻指生命活力處于可以運行或正在運行的狀態。“神”所代表的則是精神狀態,是生命力運行所激發的外顯心理狀態。人有了強健的元氣,就會有旺盛的行動精力,也會健康常在,不易生病,生了病,也能迅速康複。因此,醫者和醫護的第一要義應是“扶元”。
但元氣(或曰生命力)並非憑空而生,而是産生于、並依托于每一個人的特定人體基礎,尤其是其中的關鍵部分。中醫發現了其中的經絡體系和血液流通體系,其次是五髒器官;研究了氣與血和人的五髒器官以及其他身體部分之間的關系,也研究了這些關系對于人的元氣(即生命力)所産生的影響。中醫認爲,經絡之氣的剛健,血液的優良,氣血等體系和身體器官的正常運行,人體各部位的完好無損,是人的元氣之基,其中的關鍵部分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則是重中之重,是元氣所依之本。“固本”,意指盡力維護基于人體的元氣之本,亦即維護人體的關鍵體系和主要器官的健康及其生理運行的正常。
中醫提出了“治未病”的高論,並指出無論是治未病,還是“治已病”,均需堅守“扶元固本”的宗旨。中醫在治已病的領域發現了“扶元固本”的兩個主要途徑;一是加強式的扶元固本,二是減損式的扶元固本。采用方藥養陰滋陽或補氣活血,采用針灸疏通經絡之氣,或者補營養、做按摩、多運動等,屬于第一類;散寒去濕、排毒解毒、止血放血、隔離和滅殺瘟疫之毒,還有除憂慮、止過勞、治外傷等等,屬于第二類。前者強調通過強化生命力,讓患者利用自身的力量,也就是今人所說的免疫力和自愈力,去戰勝疾病。後者是利用醫術、藥物等手段去直接消除病源,阻止病源對患者身體和元氣的損害。“扶元固本”而行醫的結果必須力爭實現本之得固,元之得撫。其中心關注是對患者生命力整體狀況的維護,不是專注于某一疾病表症的徹底消失。
在治已病的領域,中醫認爲應實施以治本爲主、治標爲輔的標本兼治策略,破邪祛病,達到扶元固本和恢複健康的目的。中醫進一步認爲,通過醫術、藥物以及對患者行爲和情緒的調節,可以實現有效的扶元固本、破邪祛病。
二、中醫的現有金牌
中醫在其核心理念的指導下,經曆了至少兩千多年的行醫實踐的洗禮,形成了難以計數的治病療傷藥方、傳統醫術和養生之規,其中有一些具有良好乃至頗爲優秀的醫療或養生效果。每一代也會湧現出一些傑出的民間中醫高手,大師一級的人物也會偶有所現。最優秀的藥方和醫術,最優秀的在世高手和國醫專家,構成了當今中醫的金牌實力。
金牌之一:能夠治好西醫治不了的一部分癌症等疑難雜症
甯波市的夏國錢先生就是擁有此種能力的中醫高手之一。
曾經有一位57歲的余姓先生,甯波余姚漁溪村人,2019年4月在三甲醫院被診斷爲罹患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已經轉化爲白血病。此外患者還有肝膿腫、貧血和肺部感染的症狀並發。有兩家醫院先後爲他治療10個月,後期甚至需要給他三天輸一次血小板,五天打一次升白針,七天借一次紅血球,但始終無果。其家屬在絕望中找到了夏醫生。夏先生采用純中藥爲他治療,曆時一年,現在的他已經基本恢複正常,完全不需要依靠輸血,白蛋白由26升到了37.6,已達正常水平。
例2,一位69歲的葉姓先生,余姚西岙新村人,患右肺非小細胞癌,另有類風濕性關節炎,骨質疏松,縱隔多發淋巴結,多發淋巴轉移。他先後就醫于甯波和上海的三甲醫院,無絲毫療效。2020年5月找夏醫師求醫,此後其病情便日益好轉,目前已經可以奔走各地做生意。
例3,一位韓姓女孩,11歲,余姚曆山村人,2013年罹患肝的銅代謝障礙疾病,需做肝移植手術,但黃疸指數居高不下,總膽紅素1000,白蛋白26.3,尿素23.4,開始出現腹水脹病變,不能換肝,病情危急。杭州和上海的三甲醫院在檢查後都認爲孩子已經無藥可治,只剩下幾天的存活時間了。小女孩挂著氧氣瓶乘急救車回家後,父親聽到了夏醫生的傳聞。小女孩服用343天夏醫生的中草藥之後,回到上海兒童醫院複查,發現生化指標已全部恢複正常。
例4,我的一個親戚2013年發現患了肺癌,當時她已是將近80歲的老人,根據甯波和上海兩家醫院的獨立診斷,她的肺癌已是晚期,癌的腫瘤細胞已經擴散。做手術和化療的風險極大,于是接受孩子們的建議,找夏醫生做中醫治療。她在服用夏醫生的中草藥之後,病情很快就受到了控制,7年過去了,現在依然健康。
夏醫師的醫效來源于扶元固本、祛病破邪這一中醫宗旨的誠實應用,他所展現的只是中醫奇能大觀中的一角。
金牌之二:針灸、推拿
中醫針灸有許多不同的路數,安徽合肥有一位張維醫生,他的芒針針灸就是中國最優秀的針灸法之一。
張維的芒針細如麥芒,長者過尺,最短的也遠遠長于普通用針。他在施針時。通常一枚針要穿過兩個或更多的穴位,對經絡的刺激力比普通針灸更強,因此療效也會遠大于普通針法。
他用芒針可以治療一百多種疾病,治療肩痛、背痛、頭痛等痛症幾乎百分之一百有效。他也擅長治療癫痫,治愈過很多糖尿病人,還用他的芒針起死回生,讓一位心髒停止了跳動的患者恢複了生命。
已故的芒針大師沈金山先生在天津執業期間更是利用他自己設計的超長芒針和施針方式,也就是用芒針穿刺相關穴位並直抵身體較深部位、包括胸腔內部軟組織的病竈,拯救了許多危重病人。
金牌之三:健康調理
健康調理主要是針對老年人和非老年亞健康人士的需求。年歲大了之後人的身體部件和機能系統會漸漸老化,“元氣”和承載元氣的氣與血及其流通體系也會弱化,承載元氣的五髒器官亦然。中醫認爲,凡是氣血不健者都會虛弱,凡是氣與血流通不暢和受阻的人體部位都會出現病變。所以,許多人老了以後四肢發涼,雙腿乏力,身體酸軟,怕冷,容易感冒,兩眼昏花,腸胃脹滿等等。如果聽之任之,不僅生活質量和情緒會受到影響,由于這些狀態會限制體能活動和食物消化,身體的細胞和各個部件會越來越處于缺乏營養和運動的狀態,老化和損毀會加速,免疫力和自愈力的衰落也會加速。
中醫有豐富的健康調理經驗。其實踐的基本思路是按照扶元固本的宗旨,在不同程度上恢複人的氣與血的健康狀態,突破氣血流通所遭遇的阻礙,並修補病變至損的部分,達到去除或緩解疾病、較好恢複健康的目的。爲需求者提供有效的輔助藥品是最主要的調理方式之一。歸脾丸,香砂養胃丸,金匱腎氣丸,杞菊地黃丸,山西名醫李可先生調制的四逆湯等,都可以針對不同狀況施用,産生很好的作用。這些藥品的基調都是補氣、理氣,其它功能皆是在此基礎上的延伸和補充。比如,被診斷爲陽虛的人,醫生所開的處方通常會有黃芪、當歸、制附子一類的成分,也可能會有參的成分,這些成分都是爲了增強血液流通,補強陽氣,打通受阻的氣與血的循環通道。
金牌之四:上醫治未病
“上醫治未病”的立論出于《黃帝內經》,是中醫理論最重要的主張之一。其意思是:相比而言,最高明的醫療不是善治已病,而是善治未病,指導人們在疾病尚未出現的時候,做好必要的預防,包括長期預防和應急預防。
爲了防病于未然,中醫理論認爲最重要的也是前面說過的扶元固本,尤其是擁有健康的、處于最佳素質和循環流通狀態的氣和血。爲此,人們需要學會養氣養生,排除世俗貪欲的誘惑,避開縱欲之傷,超越憂慮、憤怒、嫉妒、恐懼和過度狂歡等不良情緒之害;要做到飲食、冷暖、睡眠和勞逸的適度,避免“過”與“不及”;也要注意安全和適度的運動。這些要求現代人如果做到了,相信許多現代病,包括心腦血管的疾病,壓力過大和嗜煙、酗酒引起的癌症,甯死也要滿足性欲沖動而染上的艾滋病,以及過勞死和肥胖症等等,其受害者的人數或可減去大半,西醫的用武之地可能也會減去大半。
金牌之五:提供抗疫良方
瘟疫在人類曆史上一再發生。在中國這塊土地上中醫對成功抗疫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其傳統應對方式有兩種,一是隔離瘟疫發生區,阻止疫情蔓延;二是對已遭感染者實施方藥治療。
1980年代,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仝小林跟隨老師來到蘇北,去應對正在流行的出血熱病。這是一種瘟疫,最初患者的死亡率達10%左右。仝小林師徒二人采用傳統抗疫藥方,作出一些調整,很快就把死亡率降到了1%。
2003年SARS來襲,仝小林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領導醫療小組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二百多個患者,又用單純中醫的方法治療了11人(不用抗生素、激素、抗病毒藥物和免疫調節劑),發現純中醫治療組的患者無一人死亡,且療程更短。
此次武漢爆發新冠疫情之後,仝小林院士設計了武漢抗疫1號方,在試用發現有效後,便大範圍用于社區、隔離點和方艙醫院,起到了很好的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作用,也顯著地降低了被感染者由輕症轉爲重症的轉化率和重症不治的死亡率。武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對1476例住院病人的治療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後發現,與純西醫治療組的患者相比,中藥湯劑組的病亡風險下降87.7%。張伯禮院士領導設計的清肺排毒湯也有相似效應。他負責治療的武漢方艙醫院的患者無一轉爲重症。
由于中藥藥湯的使用,在中國大陸除湖北以外的其它各省市自治區,被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是1%,遠遠低于其他國家。據2021年3月3日統計,美國被確診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死亡率是1.8%,意大利、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和韓國分別是3.3%、2.9%、2.3%、2.9%、3.6%、1.8%。(注:中國公布的是被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上述其他國家公布的是被確診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死亡率。被確診的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總人數估計是被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總人數的數倍之多。)
假定中國醫者采用西方醫術和藥物治療冠病患者的成功率與發達國家相似,那麽中國與上述發達國家之間在冠病患者死亡率上的巨大差異所顯示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應該就是中國的醫生使用了清肺排毒湯或武漢一號湯,上述發達國家沒有。
兩位院士設計的中藥湯劑有一個共同點,其重點都是扶元固本,防止病情惡化,讓患者有機會用自己的免疫力和自愈力去戰勝病毒的侵害,而不是依靠藥劑直接殺死病毒。
同樣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全世界都采用了中醫主張的傳統式的瘟疫隔離手段,也都服用了兩位院士的清肺排毒湯,再加上呼吸機和西醫療法在重症病房的配合,新冠病毒可能在被發現之後的二到三個月內早已從地球上消失,肯定不會像現在這樣,至今已有200多萬人死亡,1億多人遭到感染,各國經濟也都遭到了重創。
金牌之六:易免過度與無價值治療
西醫療法大多是基于局部的病理分析和藥理、術理分析,關注的是微觀的因果關系和如何快速、有效地消除導致病“果”的直接成因和條件。比如,因爲導致癌腫瘤出現的直接導因是癌細胞的作祟,所以要用腫瘤切除手術和化療等多種手段把癌細胞消滅掉,消滅得越徹底越好。但此種療法經常缺少全局性醫病視野的約束,其核心關注點是治標,不是扶元固本、維護患者的整體生命活力。這樣就容易造成過度醫療、副作用過大的醫療和導致巨大資源浪費的無價值醫療。
筆者8年前曾罹患Sarchoma,一種會損壞骨骼和周邊軟組織的癌腫瘤。做完手術和六個療程的化療之後,我的骨髓造血系統和腸胃系統已經遭到化學藥品的嚴重損害,身體極度虛弱。所好,PET CT掃描和實驗室的化驗都顯示我體內的癌細胞可能均已消失,至少是檢查中的發現爲零。然而,此類腫瘤在國際上的通常療法是患者要做15個療程的化療,以確保癌細胞的徹底消滅。所以,新加坡國大醫院治療組的顧問主張讓我繼續接受化療。但是我知道,再做下去,身體勢必崩潰,因此毅然婉拒。我非常感謝我的主治醫師歐敬偉醫生,他不僅精通醫理,治療有方,而且容忍了我的停止化療的決定。我的決定是出自維護自身整體生命力的需要,與中醫理論的核心宗旨相合,使我避免了缺乏全局觀的過度醫療及其可能導致的災難。
再舉一個西醫缺乏全局觀而容易導致無價值治療和巨大資源浪費的例子。幾年前我在甯波醫院見過一位中年患者,已經失去意識,不能自主呼吸,不能消化飲食,唯有心髒的跳動尚未停止。醫院給他配上呼吸機,並通過靜脈爲他輸入營養,如此等等。患者的心跳依然在繼續,在這個意義上,醫療很完美。但整個治療背離了扶元固本、維持生命活力的核心宗旨,而且國家每天要爲這位患者支付千元左右的住院和醫療費用,還要爲他支付薪水,已達數年之久。中醫治療可以避免這樣的匪夷所思。
三、爲何邊緣化?
中醫的手中既然握有燦爛的金牌,爲何還會落入醫病濟世的邊緣地帶?這是因爲,從全局來看,多數金牌不在中醫之手,西醫享有壓倒性的競爭優勢。特別是在治療大病、重病方面,例如嚴重威脅人的生命安全的癌症、心髒病、腦中風,曾經很難救治的肺結核、霍亂、天花、麻疹,還有細菌感染造成的急症、重病,如肺炎、肝炎、腦炎、痢疾和潰爛,西醫治療效果好,見效快,遠勝中醫。這是醫療實力和效果的競爭。西醫大勝之地中醫幾乎全部退出。而今的傳統中醫基本上是退守在老年人的健康調理、患者的手術後康複以及治療非關鍵性傷病的針灸和推拿這幾個次重要的醫療分支領域。有奇能絕技的中醫高手人數極少,基層大多數中醫執業者醫術平平,甚至有生存困難。
基于醫療實力及其施用效果的重要性,中醫如要擺脫目前的困局並謀求振興,最可靠的解決辦法只能是提高自己的整體醫療實力和醫療效率。醫療實力及其施用效果決定醫療提供方的社會服務價值,而服務價值則決定其醫界地位和國民的就醫選擇,從而決定中醫的未來命運。
下面所說的關于如何提升實力的兩類方式,中醫界或可參考。其一是在傳統中醫的施醫模式範圍之內謀求改善醫療水平,這是一種有限改善的策略。第二種是在提高傳統中醫的施醫水平的同時,跨越傳統中醫的行醫模式疆界,進入現代醫學和醫療服務領域,學習、利用和發展第二醫學能力。這是超限變革的策略。
四、可供選擇的行動方案之一:有限改善
有限改善方案或可包括以下措施:
首先,可對傳統中醫藥方(包括祖傳偏方)和診療技術(包括祖傳秘術)的精華進行全方位的收集、檢測、驗證和認定,把治療每一種疾病的最有效的1-5種藥方收錄在中醫藥方核心典籍之中,把第二級較好的藥方放置在參考典籍之中。效益顯著的中醫技術也要收錄在特集之中。出版後,全國的中醫執業者均可以此爲資,自修精進。效益不彰的藥方和醫術應予淘汰。
其次,也應考慮開設中醫特級診療技術訓練基地,從全國各地調集、聘請一批頂級的中醫專家和民間中醫高手,采用授課、演示和臨床相結合的方式,把最高級的醫術和發展醫術之道傳授給有較強潛力的受訓中醫師,培養10-20批高水平的中醫師,每期一至二年。
或許,還可以設立民間中醫高手鑒定委員會,通過對相關醫者的治療史研判和現場診療考核,認定真正的中醫高手,並向全社會公布其醫術、成就,支持他們逐年招生,把最好的醫術傳授給自己的學生。爲了鼓勵祖傳的高明醫術和治病療傷藥方向全國普及,或可支持真正有很高水平的傳人通過真傳弟子,在全國各地建立診所,允許他們從弟子的診所收入中抽成。
夏國錢醫生利用中草藥成功治療肺癌、肝癌和白血病的經驗值得認真總結,需要對其治療方式和所用方藥的效果進行科學驗證。需要系統探索導致其成功的用藥規律和調整用藥的依據和具體做法。應該以此爲基礎,探索利用中草藥治療其他類型癌症的可能性。其他重大疾病凡是中藥尚無良方治療的,也要繼續探索有效的治療醫術和藥品。
中醫有很好的健康調理藥方和成藥,但是同樣的藥,同樣的用藥量,並非適用于所有症狀相似、需要接受健康調理的人。比如,歸脾丸或香砂養胃丸雖然都是優秀級別的良藥,大部分人可以放心使用,但少數人虛不勝補,用了之後雖有收益的一面,但會出現濕疹,甚至嚴重濕疹,不得不放棄使用。中醫界應該調查主要中藥藥品所引發的不良反應,研究出能夠消除或大幅度減小不良反應的藥品,使優良藥品能夠盡可能廣泛地施惠于有需求的患者。
現在的中成藥有一部分是修改了配方以後的“新藥”,但有些修改卻是失敗的,把良藥改造成了非良藥或無用之藥。修改配方之前的感冒靈藥片,如果患者剛發現感冒症狀就立即服用,一天可令症狀消失;但修改後的藥方加入了西藥治感冒的成分,結果基本上毀掉了此藥原本的治療藥效。杭州胡慶余堂藥業公司出産的胃複春片在調整配方之前能夠非常有效地幫助一部分胃部不健康、畏寒、虛弱、易感冒的人士消除症狀,頗有胃複春之效。但公司因試圖加強此藥的抑制幽門螺旋菌的效果,修改了配方,結果把它變成了胃部不適者大忌的寒藥,摧毀了原配方的胃複春效用。至于幽門螺旋菌,西藥阿莫西林可以迅速置之于死地,其效絕非新版胃複春片可比。諸如此類的配方不科學,決定配方的具體做法的不科學,都應該廢而棄之。探索新藥的制作或古方的改造都需要遵循更科學、更嚴謹的規範。
需要指出的是,實行以上措施雖然能給中醫的邊緣化困境帶來改善,但是這些措施受到了傳統中醫邊界的限制。在此限制之下,中醫會繼續舍棄現代醫學和現代科學中原本可以借用的當代資源,中醫也會繼續被排除在國內醫療世界的主流之外。舍棄現代科學的資源就飛不起來,被排除在行醫救人的主流空間之外則會固化中醫人的邊緣化狀態。因此,有限改善幾乎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傳統中醫相對于現代醫學的實力比較弱勢,也就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由此而衍生的中醫人的社會服務價值與社會地位的弱勢。
五、可供選擇的行動方案之二:超限變革
中醫人如要徹底告別現在的邊緣化困境,實現實力、價值與地位的質的升級,除了需要保存和發展傳統中醫醫術和傳統中醫藥品的精華、把祛病破邪的工作做得更有成效之外,還需要在中醫的“扶元固本、祛病破邪”這一不受時代限制的核心宗旨的指引下,進入國內醫療服務的主流空間,進入世界醫學及相關科學的研究、創新空間,在這兩個空間裏學習、成長,形成帶有傳統中國醫學靈魂的第二醫學實力,並將此種實力應用于具有現代醫學水平的臨床醫療,也應用于理論性的基礎研究,應用于現代醫術和醫藥的創新發明。
爲此,首先需要解除對于“中醫”概念的誤解。常人習慣于把中醫僅僅看成是針灸、推拿,外加中草藥。這個看法只是注意到了中醫的幾個表面標志,而且是在現代科學尚不存在的那個時代所形成的局部表象標志。如果中醫人和決策者也接受這樣的看法,就會把中醫緊緊地壓縮在其傳統之一隅的小天地,令其自我封閉,僅限于僵守已得之地。
其實,中醫最根本的身份標志是它的濟世使命觀和《黃帝內經》、《傷寒論》所代表的古典中國醫學理論。該理論的核心主張便是“扶元固本、祛病破邪”。這是中醫的靈魂和旗幟,是指導方藥的配方、指導針灸的選取穴位、指導醫者在不同方藥和不同醫術之間進行選擇的行醫操作指南,也是鼓勵醫者永遠尋求新藥源、永遠尋找和設計更有效的藥物和醫術的驅動力。在“扶元固本、祛病破邪”這面旗幟的指引下,在尚無現代科學的年代,中醫先祖們配出了治療各種疾病的方藥,也發明了許許多多針對具體疾症的取穴施針之法和推拿、拔罐、艾灸之法。現在有了現代科學,後傳統的中醫研究者完全有理由借用其力,在同一面旗幟的指引下,進入現代科學的宏大世界,對人的生命體系以及病源、醫道等展開更有廣度和更具深度的探索,並且以此探索爲基礎,同時參考世界科學的整體研究成果,與合作者共同努力,研發出具有現代科學內涵的新醫術和新藥物。所謂“完全有理由”這樣做的理由其實很簡單,因爲如此行動可以在傳統醫術和方藥之外研發出更多、更有效的醫術、藥品和其它手段去解決行醫濟世的問題,去解決扶元固本、祛病破邪的問題。一言以蔽之,這樣做與中醫堅守的“扶元固本、祛病破邪”這一核心宗旨完全吻合。
第二個要解決的問題是,中醫人應避免只是批評西醫的問題而忽略或低估西醫醫術和藥品的正面功效。西醫的確存在片面強調以微觀視角研究病理和醫理、以微觀視角診療患者疾病的問題,這樣的做法確實會常常導致他們忽略患者生命體系的全局需要。西藥,如抗生素、激素和化療藥品,也確實會産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甚至是嚴重的副作用。某些種類的手術也是如此。但是從整體來看,成功的西藥和醫術能夠幫助患者快速地治愈或減緩疾病,尤其是比較嚴重的疾病,讓患者恢複健康或者在相當程度上恢複健康,在客觀上起到了扶元固本的作用,其治療效益顯著大于藥品或治療過程引起的副作用。因此,這一類醫術和藥品應該視爲在客觀上能夠起到減損式扶元固本的作用。有鑒于此,價值較高的西醫醫術和藥物是值得中醫人學習、兼容和借用的。把它們歸入減損式的療法和藥物一類即可。懂得如何使用這一類醫術和藥物還可以幫助中醫人以具有雙醫能的身份進入國內醫療服務的主流空間。
西醫藥品和醫術的快速發展得益于西方現代醫學和相關科學的基礎理論研究。基礎研究所産生的具有較高價值的發現和理論見解同樣值得中醫人了解、兼容和借用。由于這些研究成果都與扶元固本、祛病破邪的主題密切相關,因此用後者的視角對它們進行重新诠釋,並非困難之事。用傳統中國醫學的基本理論當作基本架構去兼容這一部分研究成果,比如關于人體功能體系、人體細胞和人體基因結構的研究發現,可以補充和擴展傳統中醫理論的內涵,幫助實現原生態傳統中國醫學理論的重建和現代化。
中醫界應該盡快編寫一部現代版的中國醫學理論,對人的生命體系,對病源和病理、醫理和醫術、藥理和藥物等醫學的核心關注之點提出系統、全面和有深度的分析與闡述。對傳統中醫和西醫的不同視角,對兩者各自的長與短,對其共同之處與互補性,也要提出有見地的客觀分析。這些分析和闡述既要顯現傳統中國醫學理論的當代價值以及它在修改後的基本理論之中仍將占有的靈魂地位,也要能夠充分體現現代醫學和相關科學的研究廣度和深度。修改後的理論或可稱之爲“現代中國醫學:基本理論”。(完成此著之後,還可以考慮續寫:“現代中國醫學:中西醫術”和“現代中國醫學:中西藥典”。)修改後的現代版中國醫學理論可以用來指導謀求傳統中國醫學振興和中醫人醫療行業振興的超限變革。
對于現階段的中醫人來說,發展第二醫學實力,尤其是發展和形成能夠在現代醫學前沿進行研究的能力,發展和形成能夠利用現代科學工具進行醫術和藥物創新的能力,還有學會兼容和使用西方醫術與藥物的能力,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作爲起步,中國需要改革現有的中醫教育制度,培養能夠勝任超限變革的後傳統中醫人才。可以參考新加坡國立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要求該院所有本科大學生必須修讀雙主修課程的經驗,在中醫系(或曰“現代中國醫學系”)本科層次的教育培訓中,除了提供傳統中醫課程以外,也要設立現代醫學的理論和醫術、醫藥等課程,要求本科學生完成傳統中國醫學和現代醫學的雙主修課程,在修完主修課程並做了臨床實踐之後,能夠獨立利用傳統中醫和現代醫學的醫術與藥物,治療大病、重病以外的其它疾病和和重傷以外的其它外傷。
後傳統中醫專業的研究生可以把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的重點放在傳統中醫學或現代醫學之上,目的在于掌握專科醫生水平的施醫能力和研究醫學、開發新醫術、新藥品的高、中級研發能力。在此期間,如果其攻讀重點是現代醫學,還需要修讀若幹學分的傳統中醫學研究生課程;反之,如果其攻讀重點是傳統中醫學,則需要修讀若幹學分的現代醫學的研究生課程。
已經完成雙醫能訓練的後傳統中醫專業的大學本科畢業生,政府應允許他們在工作中根據實際需要,利用傳統中醫或現代醫學的醫術和藥物去治療大病、重病和重傷以外的其它傷、病;允許已經完成雙醫能訓練、並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的畢業生在考獲專科醫生級別的行醫執照以後,采用現代醫學或傳統中醫學的手段,或者以兩者相結合的方式,去治療大病、重病。
有了這樣的制度,具有雙醫能的中醫人就會有比較好的職業前景,中醫界就不需要像現在這樣擔心後繼無人,也不需要十分擔心沒有優秀學生報名修讀現代中國醫學專業的碩博士課程。
除了培養自己的研究人才以外,後傳統的中醫界也可以通過招聘與合作的方式,獲得來自其他來源的研究人才,包括國家一級或世界一級的卓越人才。有了研究人才,有了對世界醫學和醫療狀況的深入了解,後傳統中醫界便可以啓動以現代科學爲基礎的研究計劃,進行創新性的基礎研究或開發新醫術、新藥物的應用研究。鑒于人力和其他資源的高度有限性,在啓動此類研究的最初階段,研究的著力點應放在能夠凸顯傳統中國醫學特色的領域,比如:關于側重加強式扶元固本、通過強化患者的免疫力和自愈力去戰勝疾病、恢複健康的研究;關于避免化療傷害、以傳統中醫術或現代科學的替代方式治療癌症的研究;關于以毒攻毒、以現代科學方式消除細菌和病毒危害的研究;關于減少西醫副作用的研究;關于利用現代科學手段治未病和進行健康調理的研究。
六、中醫振興與中國醫學振興
事以勢而成。小勢小成,大勢大成。中醫人如若只是在傳統中醫術和傳統方藥的範圍內尋求改善,由于脫離世界醫學和國內醫學的主流研究空間和行醫實踐的主流空間,受到研究範圍和研究工具的僵化性限制,無法造成擴張和提升中醫實力的大勢。因此可以基本上斷定,堅持在傳統中醫術和中醫方藥的城牆內謀求改善,正面成果將是有限的,改變不了中醫人的邊緣化困境,以此而顯著振興中醫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改變弱勢地位的最好辦法之一是在維持和發展傳統中醫術與方藥精華的同時,超越其疆界,進入強勢者所在的現代科學和現代醫學的空間以及國內醫療服務的主流空間,在這裏兼容強勢者賴以強勢的“能力”,讓它爲我所用,變成自己實力的一部分;與此同時,還要注意從中醫基本理論的視角去分析西醫藥品和療法的副作用,設法減少其副作用對患者的危害。對西醫容易表現出來的其它問題也要注意設法緩解。這是創造大勢的途徑。大勢可成大業。倘若兼容和超越做得好,後傳統的中醫人就不僅可以扭轉自己的邊緣狀態,而且有可能成爲兩個空間的佼佼者,使中醫振興成爲現實。不過,彼時的中醫振興已經不是簡單的傳統中醫術和傳統方藥的振興,而是傳統中國醫學的精神通過現代化嬗變而實現的振興,是在扶元固本、祛病破邪這一中醫核心宗旨的指引下所實現的振興。彼時中醫人所做的研究和所從事的醫療服務在很大程度上將會與西醫的醫生和研究者相似,他們創造、發明的非傳統部分的中國醫藥和中國醫術與西方醫術、西方藥物之間將會漸漸失去本質性的區別。後傳統中醫人彼時的獨特將主要表現爲他們對雙醫能的擁有,表現爲他們對減少西藥副作用以及避免西醫其它問題的關懷。
後傳統中醫人在超限變革中要做的上述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發需要具有很高水平的研究人員及其合作才能勝任,涉及多學科專業的合作,也會涉及與藥品研發公司和相關技術公司的合作。其中的一部分研究者應是深懂傳統中醫的學者/醫師,但更多的應是受過高級訓練、深懂現代醫學的研究人員以及從事生物學、化學、物理學、材料學、人工智能等領域研究的高級人才。僅僅提出振興中醫的目標會被誤解爲只是爲了傳統中醫學和中醫療法的振興,這樣的目標對其他背景的大多數研究人才沒有吸引力。需要使用更強大、與研究者個人向往更契合的奮鬥目標去呼喚他們,比如把“中醫振興”改爲廣泛意義上的“中國醫學振興”,把中國醫學振興定義爲中華民族振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且讓西方醫學和相關現代科學訓練出來的所有學者和醫生都知道,他們從事的研究和臨床實踐,尤其是創新性的研究和應用實踐,將是廣義振興中國醫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換言之,傳統中國醫學的重建與振興,中醫人行醫邊緣狀態的根本性改變,需要置于廣義中國醫學振興的宏圖中才能實現。
作者:張漢音
社會學學者。退休前任台灣輔仁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系主任。曾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北京大學等執教。
相關閱讀:
- 郭良平:川建國走了,拜建國來了?
- 唐曉岚:也談民粹主義
- 美國如何領導嶄新的世界?
- 西方國家抗疫應尊重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