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在全球的持續蔓延,正帶來越來越多的連鎖問題。其中,對“糧食危機”的擔憂,最近成了公衆熱議的話題之一。從國內部分地區遭遇洪澇災害到一些國家發布糧食出口禁令;從夏糧收儲量下降到抵制糧食浪費成爲全民共識……關于糧食的諸多消息,每每引發輿論關注。
今天,我們就針對近期人們普遍關注的幾個問題,進行一個較爲系統的梳理。
1. 收儲減少≠糧食減産
這幾天,人們談論最多的,恐怕是國家物資儲備局發布的消息——“主産區小麥累計收購同比減少近千萬噸”。很多朋友只看標題,就開始在自媒體上驚呼“小麥大幅減産”“糧食危機來臨”。但實際情況完全不是這麽回事。
首先,公告說的是收購量,而非總産量。從數字上看,雖然小麥收購量降低了900多萬噸,但小麥總産量卻是增加的。根據此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今年夏糧穩中有增,其中小麥産量爲1.32億噸,比2019年增加75.6萬噸,同比增長0.6%。
其次,收購量減少是因爲小麥價格看漲、市場化購銷活躍。一些專家將之解讀爲農戶“惜售”、貿易商“囤糧”,這一說法也沒有太大問題,但抛開這種泛道德化的解讀,我希望用更爲中性的語言來描述這一現象——
在價格預期走高的情況下,農戶手中的小麥更多地通過市場機制得到銷售,而對政府托市收購的依賴有所降低。從長期看,這對于中國農産品市場的健康發展是有利的。
2. 杜絕浪費≠過度管制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爲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盡管我國糧食生産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鍾。
客觀分析,總書記的指示有兩重意蘊:
一是風險警示。國無遠慮,必有近憂。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從去年以來,中央就對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在今年新冠疫情沖擊下,國際國內形勢將更趨複雜嚴峻,這個時候總書記重提糧食安全問題,實際是對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又一次提醒和警示。
二是道德教化。以德化人是我國治國理政的重要傳統。在當前形勢下,總書記再次提倡營造“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相對于有形的糧食節約而言,更重要的意義在于通過道德教化的力量凝聚全民共識,號召大家共克時艱。
▲圖/新京報網
但個別自媒體將前述“收儲量減少”的消息與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捆綁誤讀,也在一定範圍內造成了恐慌效應。還有個別地方對于制止浪費采取“過度管制”,例如有飯店推出“稱體重點餐”,還有餐館將適量點餐納入服務員月度考核,等等。
落實總書記厲行節約的指示精神,當然需要一些剛性的制度約束,例如可以要求一些機關食堂實行自助用餐或供應小份菜、半份菜,方便用餐人員適量選取。同時,要注意不能陷入到“口號式”“運動式”的形式主義當中——須知,“形式主義節約”解決不了糧食問題,卻有可能破壞社會共識。
3. 吃飽肚子≠糧食安全
在現代社會條件下,一個國家的糧食供給既要靠穩定的産能、適度的儲備,同時也離不開一個健康有序的國際貿易體系的支撐。
正常情況下,三個方面可以形成有效互補。近些年,全球糧食産能一直處于相對過剩狀態,糧食貿易在調劑余缺方面的作用一直很顯著。有人說,世界上糧食安全狀況最好的國家是新加坡,這裏卻不産一粒糧食,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但要注意,這一平衡成立的大前提是有一個和平穩定的國際國內環境。如果這個前提不存在,那麽糧食安全的經濟框架就不再堪用,而是進入到了政治領域。
很多人把糧食安全理解爲“吃飽肚子”,這個認識如果放到政治框架下來審視就顯得膚淺了。糧食安全不只是14億人的口糧有保證,更是戰略資源領域全局安全、系統安全的集中反映,也是國家戰略安全的底線。如果一個國家連吃飽肚子都已經成爲問題,那麽談論安全是奢侈的。
從這個意義上講,一定規模的糧食倉儲在大國博弈中甚至發揮著“核威懾”作用。一個國家糧食儲備充足,別國便不會輕易發動糧食戰爭。
那麽儲備量多少才合適?這本質上是一個政治決策問題,無法用經濟理性來分析。今夏小麥産量1.3億噸,收儲量4000多萬噸,也就是說三分之一的産出進入了國家儲備,這個規模已經不算低。但今年國際環境風雲詭谲,尤其是美國不斷挑釁,給我國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這種情況下爲了增加安全冗余,有關方面很可能還會進一步增加儲備。
需要注意的是,我國的糧食市場是“市場購銷+托市收購”雙軌運作,儲備規模過大會影響正常的庫存輪換,進而引起糧食價格的非正常波動。那樣一來,一方面種糧農戶要承受利益損失,另一方面國有糧庫也會面臨很大的收儲壓力。
因此,在操作中,必須謹慎防範這一情況的發生。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我們既要對糧食安全問題始終存有危機意識,大衆也要避免理解偏差引起無謂恐慌,從而導致市場信號混亂。如何處理好風險應對與市場秩序的平衡,不斷考驗著各級決策者的政治智慧。
值班編輯 花木南 吾彥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