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75年,鄧小平和希拉克便有了交集。
1975年5月12日這天,鄧小平開始了爲期一周的訪問法國之旅。當時,鄧小平的身份是國務院副總理,而希拉克是法國總理。希拉克到機場迎接了到訪的鄧小平。
鄧小平在致詞中說到這樣的一句話:“法國是我年輕時代曾經生活過的地方,法國人民的熱情好客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在重遊舊地,感到非常愉快。”他說的就是那段在法國勤工儉學的日子。
這次會面後,在希拉克的眼裏,鄧小平是一個爲人直爽、非常熱情,對國際關系了如指掌的人。他送給鄧小平一件特殊禮物,即鄧小平留法時工作的工廠檔案,上面還寫著評語:“此人永不錄用”。
1978年,希拉克首次訪華。他自小對中國文化感興趣,尤其是對青銅器和宋瓷等中國古代藝術珍品十分癡迷。這次來,他想一睹秦陵兵馬俑新文物出土的風采。而當時陪同希拉克參觀秦陵兵馬俑的便是鄧小平。
1997年5月15日,希拉克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這不是他第一次以法國總統的身份訪華。遺憾的是,這次他沒能見到鄧小平。
1997年2月19日,鄧小平因病逝世了。
這次訪華,希拉克帶來了一件特殊禮物,一件與鄧小平有關的國禮,來悼念這位老友。
那是鄧小平曾經在法國勤工儉學時的工卡。
1919年5月,五四運動爆發後,彼時還叫鄧希賢的鄧小平還在四川廣安讀中學,他參加了遊行罷課、抵制日貨等活動。不久後,他收到了父親的信,讓他去重慶報考留法勤工儉學預備學校。考試通過後,獲得了赴法勤工儉學的資格。
1920年9月11日這天,年僅16歲的鄧小平和同學們,從上海黃浦碼頭出發,乘坐郵船“盎特萊蓬”號奔向承載夢想的法國。像他這樣的窮學生,只能擠在四等艙裏,也就是半明半暗的最底層的貨艙,空氣不好,人和貨物又多,待在裏面不好過。
“盎特萊蓬”號向南行,經過香港、越南西貢、新加坡,再向西行經過印度洋、阿拉伯海。鄧小平看到了被英國殖民的香港,見過歐洲殖民者對中國人的蔑視,親曆過海上大風暴。經過39天的海上航行,在10月19日這天,他和他的同學們終于到達了法國馬賽港。
穿著西式和美式服裝,戴著寬邊帽,穿著尖皮鞋,年紀在15-25歲的中國人在馬賽引起了轟動,當地報紙便報道了他們的到來。
經過兩三天的休整後,在巴黎華法教育會的安排下,鄧小平與20多名中國學生進入小城巴耶,開始在巴耶中學的寄宿制學習生活。
在這所中學,主要學的是法語,和法國文化,對學生的要求很嚴。
後來鄧小平對這段學習生活回憶說:“學校待他們像小孩子一樣,每天很早就要上床睡覺。才上了幾個月,沒學什麽東西,吃得卻很壞。”
鄧小平他們是想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去改變落後的中國,實現“工業救國”,顯然巴耶中學的教育是令他們失望的。不過,讓他們更失望的是,沒過多久,學也上不成了。
一戰時,法國對勞動力的需求很緊迫。可這時一戰已經停戰了兩年,法國不需要太多勞動力了,這直接影響到了勤工儉學的學生們的境遇。
華法教育會宣布:與勤工儉學學生斷絕經濟關系。
也就是說,華法教育會不會再資助勤工儉學學生了,這些帶著夢想而來的少年不僅沒學上,還得爲自己的生計著想。夢想的翅膀被折斷了,這對少年們的打擊很大,不過他們卻又不得不堅強起來,應對危機。
因爲法國不急需勞動力,到1920年底,能找到工作的中國勤工儉學學生不到總數的四分之一,而當時總共有一千多個。
找不著工作就只能省吃儉用了。可是光出不進,很多人隨身隨帶的錢都快用光了。
1921年3月13日這天,鄧小平正式告別了學校。前前後後也就在法國正規的學校接受了5個月左右的教育,就這樣匆匆地畫上了句號。
離開學校後,鄧小平去了法國中部城市克魯梭找工作。他想存點錢,然後再繼續讀書。
他運氣算不錯的,找到了一份工作,在法國最大的軍工廠——施耐德鋼鐵廠當工人。因爲他不懂技術,只能做雜工。可是雜工很辛苦的,最開始他被分到軋鋼車間,在40℃以上的室內,他穿著厚厚的工作服,笨重的木鞋,去拖送熱軋的鋼材。
這個工作很危險,如果不小心摔倒就會被燙傷,甚至發生意外事故。
這段工作有多苦,鄧小平夫人卓琳曾談到過:“老爺子在法國那時候,他去留學實際上是做苦工,拉紅鐵,就是把鐵燒了那麽粗的鐵,燒紅了拉出來,弄得細一點,一遍一遍最後弄成鐵絲了。他就做這個工作,那時候留學是做苦工。”
這樣又累又危險的工作,薪水還不高,日薪只有六法郎六十生丁,飯都吃不飽,只能啃面包喝自來水,哪能存錢繼續上學?
而希拉克在1997年訪華時,送上的國禮便是鄧小平在施耐德鋼鐵廠工作時的工卡。
工卡上的時間是1921年4月2日,上面的名字是鄧希賢。
這張工卡是新發現的鄧小平留法時填寫的首張材料,意義重大。
當時,希拉克將這張工卡送給了江澤民,而江澤民又把它送給了卓琳。在鄧小平誕辰100周年紀念日到來之前,卓琳又把它作爲中法兩國友好交往的曆史物證送給鄧小平故居陳列館展出。
這張工卡不僅是中法友好交往的曆史證物,它更是鄧小平追逐夢想、尋求救國之路的一個證物,意義非凡。
因爲在施耐德鋼鐵廠的工作強度實在是太大,鄧小平在這裏並沒有待多久,便辭了工作去了巴黎。那段時間,他過得很辛苦,做過飯館招待、火車站碼頭搬運工、清潔工等各種雜工,生活的痛苦、工頭的辱罵,讓他在最初兩年裏厭惡資本主義社會。
熬過最苦的日子後,鄧小平在哈金森橡膠廠認識了王若飛、趙世炎,在他們的影響下,閱讀了《新青年》等進步刊物,逐漸接受革命思想。就算他再怎麽努力工作,也掙不到足夠的錢去繼續上學,不得已之下,求學之夢徹底破滅。
1923年對鄧小平來說是一個轉折點,這年他加入了旅歐中國少年共産黨,知道自己以後的路要怎麽走了。同年6月,他到巴黎,在周恩來的領導下參加了《少年》的編輯工作,兩人結下了深厚情誼。
鄧小平在法國待了五年零兩個月,在工廠做工近四年。如果單純從外在物質條件來講,他在法國的時光談不上多美好,可是在這裏他卻找到了信仰,找到了自己終其一生要走的路,這又是一件多麽令人愉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