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劇種,根在大陸,形成于台灣,兩岸共同發展起來,百年時間裏,它漸漸成長,一聲戲腔,兩岸共鳴。
這是歌仔戲。歌仔戲,又名芗劇,亦稱子弟戲,是福建五大劇種之一,2006 年入選我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它以民間故事爲主,唱腔道白使用閩南方言,是唯一誕生于台灣,由兩岸共同哺育發展起來的劇種,是閩南地區富有地方特色又具有國際影響的寶貴文化資源。
2018年7月16日下午,來自華東師範大學新聞系的同學們與澎湃新聞記者一起來到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的排練廳,了解閩南著名劇種歌仔戲的曆史和現狀,對未來將如何更好地傳承歌仔戲進行探討。
作爲上海市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已連續四年和主流媒體合作開展本科生“中國國情調查”暑期實踐項目。
天南海北來聽歌仔戲
2018年7月15日下午,蘇燕蓉戲迷見面會在廈門市沙坡尾中華兒女美術館舉辦。演員蘇燕蓉是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的當家花旦,也是至今歌仔戲劇種當中唯一一個“梅花獎”的獲得者。
來自福建漳州的黃先生是廈門歌仔戲戲迷群的一員,他告訴記者:“蘇燕蓉的戲我們看得很多,她在舞台上的形象特別漂亮,舞姿和各方面都非常優美,每次看她表演都被她深深吸引。”
黃先生正用手機錄制台上蘇燕蓉的表演。
演奏員楊朝陽表示,近年來,歌仔戲劇團雖然重視保留傳統的精髓,但改革起來也非常大膽,加入了很多西洋的管弦樂器,這些嘗試讓歌仔戲更符合現代觀衆審美和聽歌聽曲的需求。
現場很多觀衆沒有座位,就站著聽,不時叫好鼓掌。研習中心主任林德和稱,十年前,看歌仔戲的觀衆寥寥無幾,而現在改革後,每場演出都是人山人海。蘇燕蓉認爲,除了有所創新外,歌仔戲之所以有如此深厚的群衆基礎,其原因在于獨特的音樂,包括唱腔、樂器、樂隊等。“即使聽不懂在唱什麽,唱腔一出去也讓人家覺得非常好聽。”
研習中心的一級演員莊海蓉說:“歌仔戲的戲迷很多,蘇燕蓉戲迷見面會來的戲迷只是戲迷的一部分,曾寶珠有自己的戲迷,黃娟娟有自己的戲迷,所有演員的戲迷合起來是歌仔戲的戲迷。”
博采衆長達到新高度
2002年,《邵江海》的上演是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甚至是整個歌仔戲界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邵江海》成爲了一個裏程碑式的劇目。
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門口的招牌。
林德和提到:“在《邵江海》之前,我們排了很多戲,但就是走不出去,到排《邵江海》的時候,劇團請了很多外來的主創人員參與,比如導演韓劍英在當時參與了《邵江海》的創作。”
來自中國評劇院的韓劍英和廈門市歌仔戲劇團的黃天福共同執導,外來專家與本土熟門人的合作,克服了不少難題。
在排演過程中,兩位導演都曾發現“不對勁”的地方——劇中的高潮總也上不去。他們互相討論後終于想到了解決辦法:將原先舞台上的閩南戲台撤掉,舞台上的所有演員湧到台前,形成“山川”的造型,將從原本落在戲台後方的20多把大廣弦和紅布條改落在舞台前方,紅布條從空中落下時,燈光大亮,利用明暗對比將觀衆的情緒調動起來。
舞台效果證明了這個創意的正確。在大廣弦的伴奏下,衆人高歌一曲:“天上有道彎啊,心中不再有坎啊,拉起弦音來呼喊啊,昂起頭來是山川!”成爲整部戲的點睛之筆。
之後,廈門市歌仔戲劇團與台灣唐美雲歌仔戲團合作,共同創演了大型劇目《蝴蝶之戀》,號稱“文化的破冰之旅”。台灣的唐美雲和大陸的莊海蓉分飾男女主角,這是廈門、台灣歌仔戲演員有史以來第一次在舞台上合作。
以《邵江海》的成功爲開端,到之後的《蝴蝶之戀》,再到《渡台曲》,劇團邀請全國的主創人員參與,給劇團的人員提供了學習機會,到《渡台曲》的時候,劇團已經可以用自己的主創隊伍去創作一台好戲。“我們不再像井底之蛙了。”林德和評價劇團的進步。
名揚四海,走向世界
廈門歌仔戲絕不滿足只做一個閩南人關門來欣賞的劇種,到海外舉辦更多的演出是研習中心下一步的計劃。
因爲經常外出演出,廈門市歌仔戲劇團曾被文化部評爲文化出口單位。新加坡是主要的出口地之一。
林德和回憶起1985年第一次去新加坡演出的場景。“當時很震撼呀,他們國家的部長都來看戲,演出要出門時都有警車開道。觀衆有來自菲律賓的,馬來西亞的,印尼的,文萊的,都跑到新加坡專程來看我們表演。一去就是一個月,一演就是二十幾場,在東南亞這一帶的影響力是很大的。” 到目前爲止,劇團去新加坡演出已經不低于十次了。最近又接到新加坡的邀請,初步定在2020年去演出。
設想很好,現實卻有諸多限制。蘇燕蓉無奈地說,出國人數有限,規定在三十人左右,而一台戲前台就要四五十人,樂隊又要幾十人。劇團現在向其他劇團學習,其中一個辦法是在演出時使用錄制伴奏,以削減樂隊人數。“《陳嘉庚》這出戲就是這種方式,用最少的資金把我們的戲傳播出去。”
林德和接著說:“出國人員花費也是一個大問題,我們演的劇目一般要七八十號人,這個花費是很可怕的。去年俄羅斯跟我們聯系,一個人要三萬九,要去幾十個,這個費用我們承受不起,最後沒走成。”
但他仍不失信心:“我們現在只在亞洲這邊走,歌仔戲還要走向世界,這是我們的目標,當然這個目標很遙遠,但是我們會努力。”
演員蘇燕蓉(左)與演員莊海榮(右)同台表演。資料圖
後繼誰人,招生成難題
一個劇團的持續發展,離不開優秀的團隊。蘇燕蓉解釋說:“戲曲是一個綜合藝術,不是說有一些好演員就可以了,還要有很多的綠葉,比如樂隊的人才、舞美燈光各個部門的人。”
如何讓戲劇人才不斷補充進來並發光發熱,是劇團一直考慮的。歌仔戲有其特殊性,其唱腔和風格從本土勞動生活當中發展出來,具有極強的地方特色。林德和在介紹歌仔戲時提到,歌仔戲的一個特點是“悲悲切切的,哭調特別多”,“沒有任何一個劇種有我們這麽多的哭調”。這些個性色彩,決定了人才的專門性——歌仔戲不是誰都能來唱的。
越是明白戲劇人才的難得,就越是憂慮人才斷層的出現。
戲曲新人的培養需要較長的周期,老演員退休則是成批次的,說起這個問題,林德和有些著急地算了一筆賬:“我們目前招收的這批30個學員,到2024年畢業時,對我們單位會産生很大的波動,團裏正好退休17個,17個人對于這個團來講很多了。再過幾年我們老藝人就退休了,再過五六年蘇燕蓉、莊海蓉這一代演員也退休了。所以藝校培養的周期是不宜過長的,過長就變成斷層了。”
劇團招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藝校規定只能從六年級和初一年級裏招生,之前劇團的老師們相中一個五年級的孩子,可因爲他學籍不符合要求,就不能招進來。地方的職業劇團有很多經驗豐富的年輕演員,經曆多年摸爬滾打,有著科班生所缺乏的民間氣和熟練勁兒,是劇團非常歡迎的人才,但是他們學曆不足本科要求,無法進入劇團工作。
除此之外,劇團作爲典型的事業單位,人員有編制。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的編制是65人,這個數目讓大家頗感爲難:“一個劇團有一兩百人是非常正常的,現在六十幾個人,完全不夠。”人才進不來,劇團又缺人,內外都有缺口,難以對接。
而戲曲人才不能斷,這是所有演員、樂手、編劇的共識。即使困難重重,蘇燕蓉還是堅定地說:“不管怎麽樣,我們還是要招,不招就真的斷層了。”
代代相傳,薪火未斷
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一直致力于讓更多人接觸歌仔戲,尤其讓歌仔戲走向年輕一代。這些年,歌仔戲進校園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研習中心已經進入廈門幾所學校成立歌仔戲社團,特別是小學。劇團在學校不僅僅是培養孩子們的興趣愛好,更開設有唱腔課一類的相對規範的課程。
演員蘇燕蓉(右)在戲迷見面會上現場表演。
莊海蓉講述孩子們學習歌仔戲的熱情:“他們大部分是外來人,父母和他們都不會說閩南話,學歌仔戲都是一字一字注音。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對歌仔戲近距離接觸,慢慢有了認知,可能會培養一批演員。即使沒有,他們也能感受歌仔戲的魅力,成爲忠實戲迷。”
在7月15日的蘇燕蓉戲迷見面會上,有不少歌仔戲社團的小朋友前來,最後他們在蘇燕蓉的帶領下換上戲服上台表演。
校園歌仔戲社團的小學生們參加戲迷見面會。
這就是林德和提到的,傳播歌仔戲,就是希望廈門人無論從哪裏來到哪裏去,別人問起廈門的風土人情時,他們能想起歌仔戲,將之作爲廈門的名片。
與進校園相比,培養職業演員並非易事。年輕演員的成長是一個既艱辛又清苦的過程。蘇燕蓉剛來劇團時工資微薄,她又遇到很多唱歌演戲的機會。她坦言:“想過這些沒有?當然想過,因爲我那時候一個月工資才只有六七百塊,我唱一個晚上歌就能掙一百塊。”
劇團培養新人的決心和對年輕人的珍視留住了她。“我來時我們團長是當家花旦,但她把很多角色讓給了我,她去唱小生,慢慢地我跟她配合。當時有前輩支持我,所以我覺得唱歌仔戲也蠻好,穿上紅舞鞋之後就再也脫不下來了,直到今天。”
蘇燕蓉進劇團時剛從藝校畢業,按照以往的規矩,劇團不會把這個碼壓在年輕演員身上,而那時蘇燕蓉挑起了大梁。莊海蓉回憶稱:“爲什麽當時我們就敢這麽做?因爲劇團看中了年輕人對藝術的執著。”研習中心的劇作家林志傑也說:“今天在座的各位都很年輕,我們團的領導有這種魄力,雖然當時任務很艱巨,但是敢給我們壓擔子。”
年輕演員身上潛在著無窮能量,對青年才俊充分信任,讓劇團留住了人才,讓歌仔戲煥發了新的生機。
穿上戲服是他們的選擇,繼續唱下去也是他們的選擇。可是當你問起來,他們又多半會說,是歌仔戲選擇了他們。
“真的很愛這個東西。”
主創們背後是空蕩蕩的舞台,看上去破舊,窄小。但是他們深知這裏誕生了多少動人的故事和絢麗的神采。這些代表著閩南曆史文化的藝術精華,由一代代傳承人和一代代觀衆共同見證,共同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