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堂 供圖
楊金木/攝
台海網12月17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何潔) 如果問一個人,什麽構成了他對閩南的第一印象?我相信,“紅磚白石燕尾脊、雕梁畫棟硬山頂”那閩南獨有的“紅磚大厝”一定會是大多數人的共同記憶。
何止于此,對于那些去國經年的海外遊子,厝邊的條石、梁上的燕子、埕上咿咿呀呀的《陳三五娘》,都以這紅磚厝爲背景,在動靜吐納之間、仰俯天地之時,凝聚著悠長綿延的鄉愁。
1溯源:從“皇宮起”到百姓家
一入閩南,在地的傳統民居就以大紅基調、華麗活潑給人帶來強烈視覺、心理反差,活脫脫像極了閩南人的性格——在規制嚴謹中有種野性的喜慶積極。
這些傳統民居以紅磚色爲主色調,與白石、青石、原木色等輔助色相輔相成,使建築顯得既典雅氣派又活潑。屋檐上的“水車堵”,屋檐下的“鳥踏”,牆上“出磚入石”,屋脊上的翹脊曲線優美,十分清秀,給人騰飛之感,和北方民居建築上屋脊那種莊嚴、平穩的感覺很不一樣。
外形清秀活潑,內裏卻是體系完備、規制嚴謹——閩南傳統民居以“皇宮起”宮殿式大厝民居住宅類型爲典型,其特點是建築規模宏大,造型典雅優美,裝飾華麗,色彩鮮豔,細部裝飾精細巧;中軸對稱,建築空間相對低矮開敞,結構上采用穿鬥式構架;屋頂造型一般有硬山式頂、懸山式頂、歇山式頂,以硬山式居多,屋脊彎曲起翹“燕尾脊”。
閩南民居的形制得追溯到唐末王審知入閩自立爲王,賜給皇後“一府厝”的故事。學者評價說,閩南民居官式大厝營造技藝是宮廷建築技藝平民化、建築裝飾藝術實用化和閩南人文關懷的具體化,蘊含豐富的曆史文化內涵。
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成熟于宋元,至明清達巅峰,也應合了中原文化不斷向南發展的趨勢,伴隨了閩地不斷開發、發展的進程,成爲一代代留存下來的文化遺産。
2特色:濃墨重彩與工藝紛繁
有考證說,紅磚大厝或是中國院落式民居流派中,材料使用和結構技術最先進、構成因素最豐富、“禮”的層次最複雜和裝修裝飾最多樣的一種類型。
陳和永介紹,閩南傳統民居的平面布局有一條龍式、三合院式、四合院式、三開間、五開間、條護龍式、“手巾寮”等形式;屋頂舉架用雙曲屋面做法,有燕尾脊、平脊等,采用擡梁式與穿鬥式結合的結構方式;外牆有石厝、紅磚厝、蚝殼厝、磚石結合厝等方式。
閩南傳統民居汲取地域、海洋文化養分,石雕、木雕、磚雕、泥塑、彩繪廣泛應用于脊吻、鬥拱、雀替、門窗、屏風、棟梁等構件,達到建築必有裝飾、必有寓意、意必吉祥的藝術特色,如設置石敢當或風獅爺辟邪的傳統。
建築裝飾上繁複,營造技藝自然也分工多樣,分爲大木作、小木作、瓦作、磚石作、油漆作、彩畫和堆剪作等工種,工匠也按工種分類和分工,其中大木作是核心工種。
所以要學會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可以說要“多項全能”。廈門翔安內厝陳氏家族,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可追溯至清乾隆年間,傳承到陳和永是第七代,而他更是一個集大成者,成爲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3人物:40載專注民居建造
親切如厝邊大叔的陳和永,在閩南傳統民居建築行業是一個大神級的存在。40年來,他在閩南區域修繕、修建多座宮廟、民居、牌坊、祠堂、寺廟、塔幢、亭閣等建築;還受邀到台灣、東南亞等地交流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
如果拉一個清單,你會發現這名單是多麽有代表意味:修繕1782年建造的翔安內厝村鬥門陳氏祠堂;修繕1867年建造的閩南傳統民居典型代表之一翔安內厝村陳氏民居;1986年、2005年,翻修與重建同安城關東嶽宮建築群中的嶽帝殿(又名東嶽廟)、門樓、牌坊、塔幢;2001年,修建廈門何厝媽祖順濟宮、漳州龍海白水鎮山邊村的龍雲寺;2007年,修建廈門仙嶽山土地公廟;2010年,修繕廈門思明區“江夏堂”,該建築于1910年落成,爲清光緒皇帝禦賜武狀元黃培松所建宗祠,是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和廈門市涉台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世界華人黃氏總祠堂;2011年3月,修繕新加坡道教總會三清宮……
陳和永介紹,閩南修建房子有很多講究和規矩,不管修建宮廟還是民居都要看東西南北朝向,要先根據八卦羅盤確立屬于哪個方位,再根據方位決定什麽時候修建房子。方位確定後,還要根據方向定“天父”、“地母”,即建築的深度尺寸要符合八卦的“地母”寸白,高度符合“天父”寸白。所謂“天父”、“地母”的尺寸才是吉祥的尺寸,這是以前由八卦演變出來的傳統風俗習慣。陳和永手邊還有一本泛黃的小冊子,上面記著密密麻麻的口訣和數據。
面對每個工程,陳和永自己手工畫圖、設計圖紙。陳和永說:“現代電腦技術我不懂,我的設計完全是一筆一畫用手畫出來的。”一些修舊如舊的古建築,需要盡量保持以前的原材料和手工藝。
非遺傳承人
陳和永,1961年4月生,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從小就跟著父親學習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修建祠廟近40載,修繕過新加坡三清宮、廈門江夏堂等經典建築,建造代表作:廈門仙嶽土地公廟、何厝媽祖順濟宮、同安東嶽廟等建築。
非遺傳習基地
2010年前後,陳和永在廈門湖裏區建立了閩南傳統建築營造技藝傳習中心,向社會免費傳授民居營造技藝。陳和永、陳越美、陳勁奮、陳開達,還有十多位水平高的徒弟,開展傳習工作。他們一方面延聘熟悉閩南文化、閩南傳統建築的高校建築專業老師組建了師資隊伍,負責收集、整理閩南民居建築的資料,進行教材編寫、課程設計及學生培訓工作。另一方面,把周圍村莊閑置勞動力集中起來,分批培養民間本土古建築工人,傳習分相地(擇地)、擇日動土、大木制作、木雕、泥水技藝、剪料、油漆、彩繪、貼金等板塊,課堂講授和施工現場實踐相結合,把流動工地作爲群衆教學普及基地。
非遺青年計劃
由匠入道的思考
廈門的閩南傳統民居技藝傳承,多是建築家族或地域型的個體工匠組合,父子相攜,師徒相從。陳和永的愛人陳越美也是閩南傳統民居建築的一把好手,是省級“非遺”傳承人,側重于古建築營造技藝中的油漆、彩繪、貼金;兩個兒子陳勁奮、陳開達是區級代表性傳承人。其中,陳開達大學畢業後,在建築公司做古建築設計師,專攻結合現代技術研習閩南民居的建造。
在兩個兒子和十多個徒弟的幫助下,陳和永著手保護收集和整理關于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的資料,包括父親陳淮琴1962年整理的筆記,他准備出一本書,將近40載的營造技藝經驗沉澱下來。
面對傳承,陳和永仍有憂慮。他說,城鎮化改造及一些擁有較高技術和豐富經驗的老師傅告退或改行進入現代建築行業,使技藝的瀕危狀況與日俱增。“年輕人不太愛學這門手藝,怕吃苦,嫌工資低。在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成爲國家級非遺項目後,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輕人來了解和學習它。”
關于非遺項目的傳承和活化,您有什麽建議或想法?歡迎致電 18650156399陳記者,與我們溝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