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 阿植
本文是Amy姐公司CEO阿植關于新加坡發展曆史的文章。“植觀天下”公號,聊商業,聊管理,聊世界,聊投資,歡迎大家關注捧場。
新加坡經濟強,強到什麽程度?
人均GDP在2004年超越香港,2010年超越日本,2011年超越美國。
再看回1965年新加坡經濟起步時期,人均GDP僅爲香港的70%、日本的60%、美國的15%。
短短五十年,新加坡趕日超美,成爲全球最富庶的國家之一。新加坡和李光耀先生是如何做到的?
1960-1965年進口替代的彎路
新加坡的前身是英國的一個貿易站,後來英國把它發展成爲英國在東南亞的行政、商業和軍事中心。新加坡經濟主要靠英國駐紮的行政機構和轉口貿易。
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一樣,新加坡整個工業化的思路,奉行進口替代政策。對所有進口消費品征收關稅,以保護國內幼稚産業的成長。當時新加坡只有200萬人口,國內市場很小,很難獨立發展自己的産業。新加坡曾嘗試通過政治合並的方式,以謀求和馬來西亞形成共同市場。後來因爲不可調和的分歧,最終退出馬來西亞,共同市場願望破滅。
1965年,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獨立建國。新馬分家後,馬來西亞不再通過新加坡的港口進行對外貿易。同區域另一大國印尼又和新加坡搞對抗,貿易活動也停止。新加坡經濟的第一支柱轉口貿易受到重創。
新加坡另一經濟支柱,駐紮在新加坡的英國軍隊和行政機構,又在1968-1971年從新加坡撤出。英國人的撤出,讓新加坡的GDP一下子掉了20%,影響國內3萬人的就業。1966年,新加坡預計失業率達到14%,這樣的失業率已經接近引發國家動亂。
按李光耀先生的原話,“1965年8月9日,我帶著惶惑不安的心情啓程,走上一條沒有路標和茫無目的的道路。前途茫茫,不知道何去何從。”
1965-1975年出口導向型工業
新馬分家,外部環境的變化使新加坡必須重新審視自身的定位。當時主流的經濟學家把跨國公司當做廉價的土地、勞工、原料的剝削者。發展中國家把原料賣給發達國家,又反過來購買他們的消費品,被認爲是新殖民主義。但這種理論並沒有得到李光耀的認同。
反正新加坡沒有天然資源可供跨國公司剝削,新加坡有的只是勤勞的人民、良好的基礎設施、誠信的政府。新加坡政府的責任只是爲200萬人民提供生計,如果跨國公司能讓工人獲得報酬,並教授他們技能和管理,爲什麽不把他們爭取過來呢?
新加坡沒有廣闊的腹地,但全世界又何嘗不是新加坡的腹地!處于第三世界的新加坡要成爲第一世界的綠洲!這就是當年李光耀的初心。
認知一變,果然局面大開。新加坡確立了發展出口導向型工業,而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意味著新加坡需要和世界各個國家做競爭。如李光耀先生所言,我們生存原則很簡單,只有一個:新加坡必須比本區域其他國家更加剛強勇猛,更加有組織和富有效率。
在1965年8月9日獨立那天,新加坡取消了所有進口關稅。新加坡奉行自由開放的經濟政策,沒有外彙管制和産業保護。轉型帶來了痛楚,不少在新加坡從事制造生意的人遭遇失敗。然而幸運的是,新加坡成爲全球幼稚産業保護浪潮中的一個例外。在山窮水盡的無奈之下,卻找到了通往光明的大道。
在外向型經濟導向下,新加坡開始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早期新加坡的工業主要是制造植物油、化妝品、假發、蚊香、發膏、金銀紙甚至還有樟腦丸,附加值高一點的行業,就是拆船和廢鋼軋碾。60年代台灣人香港人到新加坡設廠,發展紡織、玩具工業,但規模都不大。但到了1968年,裕廊工業區已有近三百家工廠,雇用2萬1000名工人,産業以勞動密集型爲主。
跨國公司這邊,新加坡最早的外國投資者是英國人,但英軍撤出新加坡,很多英國公司跟著撤出。新加坡招商引資真正取得成果要到1968年。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歐美投資人認爲香港、台灣太靠近大陸,開始考慮轉移至新加坡。
1968年10月美國德州儀器開始投資,緊接著是國民半導體廠,後來德州儀器的競爭對手惠普公司也決定在新加坡投産。美國其他的電子公司也接踵而來。美國的跨國公司爲新加坡奠定了高科技電子工業的基礎。電子工業不但解決了失業的問題,還把新加坡變成80年代一個主要的電子産品出口國。
1975年,這一年新加坡的工業首次超過貿易,一躍成爲經濟中最大的組成部分。
1975-1990年資金密集型産業和金融業
1975年以後,新加坡重點發展資金密集型産業和金融業:
石化工業
1973年石油危機,全球幾家大石油公司在新加坡都有自己的庫存石油。當時新加坡並沒有像其他國家一樣阻止他們出口,這贏得了石油公司的信任。石油公司把新加坡當做可靠的石油交易場地。充沛的原油供給使新加坡能發展起自己的石化産業。
1980-1990年間,新加坡又先後設立了菲利普斯新加坡石化公司等8家石化公司,石化産業集群初步形成。到90年代,裕廊島工業區就成爲僅次于美國休斯敦和荷蘭鹿特丹的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
電子産業
新加坡及東南亞首家硅晶片制造廠在八十年代初期建成。蘋果電腦公司也于1981年開始在新加坡生産個人電腦,1982年光盤驅動器開始生産,到1985年已經有超過150家跨國公司在新加坡從事電子或電腦配件生産。
金融業
七八十年代,區域內金融的賽道完全屬于新加坡。新加坡通過取消非居民利息預扣稅,吸引國際金融機構。所有亞元存款無需遵守法定流動資産和儲備規定。新加坡成爲亞洲最重要的銀行業金融中心。1984年新加坡黃金交易所擴大營業範圍,成立新加坡金融交易所。1984年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開始歐洲美元利率期貨合約,不久擴大到歐洲日元期貨合約。90年代初外彙市場全球第四,僅次于紐約倫敦東京。
住宅産業
新加坡總理李光耀信奉“人無恒産必無恒心”的儒家思想,認爲只有新加坡的家庭擁有自己的住房,人民在面對外來敵人,才會堅決捍衛自己的利益。因此從1963年開始新加坡政府就實行“居者有其屋計劃”。政府推出低于市場價格的組屋供民衆購買。購買組屋的人數從1967年3000人增加到1996年7萬人。特別是1975年以後,政府在遠離市區的鄉村建立大型組屋,並配套無汙染工業。新加坡住房供給快速提高。到80年代中期,85%的新加坡居民擁有了自己的住房。
1990年以後發展知識密集型産業
1990年以後服務業成爲經濟發展的動力引擎。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把發展重點從制造業轉移到化工、電子和工程業等主要新興産業。經發局也開始憑借它在這些産業的領導優勢,發展制藥生物技術和醫療技術等生物醫學科學産業。
金融業方面,1998年1月1日新加坡監管體系全面改革。新元國際化條例,修訂資産管理業條例,鼓勵股票交易所和金融交易所合並。1998年日本台灣新加坡泰國香港的股市指數期貨都在交易所交易。銀行業方面,開放銀行業,批准外資增設分行。
如今新加坡仍是世界的硬盤驅動器産地,負責全球三分之一的硬盤生産;也是世界第三大煉油和石化中心;擁有13個晶片園;全球10大藥劑公司就有6家在新加坡生産。
新加坡快速發展的原因
1、認知格局上能超越那個時代意識的鐵幕
在封閉起來搞進口替代的思潮中,新加坡能逆向思考,打開國門率先融入全球化。新加坡是當時幼稚産業保護浪潮的一個例外。
在英美自由競爭的思潮下,新加坡發展的卻是國家資本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在英國和北歐推行福利社會的壓力下,李光耀卻開宗明義,沒有人給我們生計的義務,新加坡永遠不會成爲福利國家。對西方的民主,李光耀堅持法治大于民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人人自由、法律外面沒有民主、法律上面沒有權威”。
香港在房地産市場奉行自由競爭,李光耀卻提倡在住房上“居者有其屋”,必須提供津貼,以抵消自由市場競爭下最極端後果。但這種津貼不能被濫用,重新分配不能傷害表現優異者的奮發圖強。
沒有這種認知上的突破就沒有新加坡獨立的發展道路。
2、正直的價值觀念
李光耀認爲自食其力、自力更生是社會的基本價值觀。當年英國撤軍,新加坡經濟水深火熱,新加坡拒絕了英國的援助。按李光耀的原話,國際社會沒有責任爲我們提供生計,我們不能夠靠討飯缽過活。
新加坡的另一個價值理念就是反對投機。一個最重要的體現就是新加坡的《土地收購法》,政府對土地征用的補償必須按開發之前的價值。因爲政府對基礎設施的投入才有土地的增值,增值收益不能爲土地投機者所擁有。
李光耀對李嘉誠的評價也可略見一斑,李光耀自問李嘉誠可有制造一件營銷世界的商品?沒有。李嘉誠投資地産,收購港口、超級市場、電訊公司,全靠和壟斷結盟。十分成功,然而他不過是順市而行,什麽行業當紅便進入該市場。
第三個理念是人才是立國之本。李光耀常講人才是天下之本。若新加坡只依賴僅有的300萬人口來“生産”人才,那麽影響將是有限的。
新加坡把自己的官方語言定爲英語,爲什麽定爲英語?因爲英語是世界語言,只有講英文,新加坡才能延攬到全球頂尖的人才。對于外來移民的態度,李光耀實話實說:“我們還有什麽選擇?沒有外來人才,增長就會緩慢;吸引外來人才,就能取得更快速的增長,盡管這樣做會使一些頂端的工作落入外來人才手中?若沒有增長,人們就可能連工作都沒有。”
只要是人才,新加坡都給予市場化的薪酬。新加坡部長的薪金是以新加坡六個薪金最高的人的平均薪金作爲標准,認爲符合條件的部長級人選應該在這樣一個級別。新加坡的全球人才戰略是其能脫穎而出的關鍵之一。
後 記
李光耀先生和新加坡的曆史意義,在中國是被嚴重低估。李光耀的曆史意義在于他開創了一條有別于西方的發展道路。改革開放始于李光耀。新加坡工業化、城市化的過程中還有很多經驗,值得我們去挖掘。而對我們經營商業而言,李光耀先生最爲閃光的是他的價值理念。自食其力,開拓進取,不事投機,人才爲本,無不是我們爲人爲商的基石。商業世界瞬息萬變,而李光耀奠定的價值基石卻未曾變過。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