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張壽林 每經編輯:張海妮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
針對當前金融形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下稱“NBD”)專訪了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請他分析當下,展望未來。
劉鋒同時是亞洲金融合作協會綠色委員會執行副主任委員,智庫副主任委員、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管理學院兼職教授、南開大學中國公司治理研究院兼職研究員、中國證券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宏觀智庫聯盟發起成員、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劉鋒先後全職任教于天津大學,加拿大溫莎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加拿大麥吉爾大學。
他從經濟增長的進度分析認爲,整體上經濟在全方位恢複,但內需端恢複並不容易。因此下半年重點要刺激有效內需,加大投資力度,提供更多就業機會,讓老百姓增加收入,敢于消費。
他指出,下半年的工作依然艱巨,不能放松。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依然要提供寬松的營商環境和金融環境。市場不必擔憂政策轉向。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要加大資本市場建設
NBD:首先,今年經濟面臨的壓力巨大,爲了救助實體經濟,金融系統做出了巨大努力。特殊時期特殊應對,有些措施是前所未有的,也是非常規的。在此背景下,請問金融系統在接下來的運行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劉鋒:其實,疫情之前就存在一些問題。過去40年間,我們國家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一直以銀行爲主。當然最近大概30年間,從規模上看,我們的債券市場已跻身世界第二,股票市場同樣如此,但相對美國,我國的債券市場大概是其1/3,股票市場僅爲美國的1/5左右,而GDP總規模已達到美國的2/3。
所以,我們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的支持,相對美國等成熟市場還遠遠不足。而我們的銀行貸款規模是美國的2倍,社會融資有接近70%都是通過銀行體系傳導的。這一結構不但未有優化,過去10年的數據顯示,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的支持,相對比例反而萎縮了。
實體經濟自2015年已經發生結構性變化。民營部門對經濟的貢獻無論增量還是總量,都已趕超國有企業。
因此,金融資源服務實體經濟,理應在民營部門占比更高,實際上民營部門獲得的金融服務占比還不到20%。金融資源使用效率偏低。這也是近年來我們不斷強調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實現要素市場化配置的根本原因。
包括政府工作報告在內的各項文件都反複強調,完善考核激勵機制,鼓勵銀行敢貸、願貸、能貸。加強監管,防止資金“空轉”套利等等。我們也看到央行反複降息降准,貨幣投放給銀行,但銀行出于防範信用風險和避免逆向選擇的考慮,要求企業提供擔保和抵押等,一些中小企業無法滿足這些條件獲得貸款,即便最終拿到貸款,民營部門貸款的平均成本,也比國有部門高出不止一倍。如何破解這個問題?就是要加大資本市場建設和發展。
事實上,從規模來看,我們資本市場發展已經很快,但也存在很多問題。資本市場需要通過信托合約的形式來約束融資方,這便是信托責任,而實現這一點,需要強有力的法律保障,保證合約有效。比如信息披露要求完整准確及時,對企業欺詐零容忍,以及建立退市制度等等,促進資本市場走向優勝劣汰的良性循環。目前我們在這方面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當然,現在這些都在逐步改進。這也是一個長期任務,美國資本市場發展200多年,依然在不斷完善。
股市還有結構性機會
NBD:金融市場上,今年上半年債券、股票,以及黃金、原油等的波動幅度都明顯加大。因此,接下來的表現很受市場關注。您如何分析未來的市場?
劉鋒:下半年,形勢會比上半年更好,我們最困難的時期已過。
從二季度情況來看,總體上,經濟已經恢複至去年的七八成。比如工業部門,恢複速度很快。如果不出意外,三四季度恢複到去年同等增長水平,應是大概率事件。對未來很有信心。今年經濟狀況並不比去年好,但股市表現勝過去年——創業板指年內漲幅逾50%,這就是信心的展示!
但是,股市表現再怎麽好,也是股市,有任何風吹草動,就會波動,特別是短期容易受情緒驅動。
沒有一直往上走的股市,漲得太快,風險只會更大。那麽還有沒有空間上漲呢,應該說還有,特別是一些結構性的機會,但也有一些行業已經超漲。因此,即便下半年經濟繼續恢複,股票不一定繼續跟漲。市場行情是一個博弈過程,有可能提前透支。
對于債券,我認爲仍有機會。盡管貨幣政策近期似乎有所調整,防止資金套利,但依然會維持較爲寬松的貨幣環境,至少目前看不到加息的經濟基礎,反倒是相對零利率的經濟體,還有不少政策空間。
至于黃金,目前看有過熱勢頭。通常來說,什麽情形下大家轉向購買黃金?第一,再無其他資産可投;第二,對未來缺乏信心;第三,擔憂通貨膨脹。今年國際黃金價格上漲,正反映了美國、歐洲及印度等國際市場對未來疫情的擔憂。但是國際黃金價格在如此短時間內大幅上漲,我覺得不可持續。
要刺激有效內需
NBD:說到金融市場,大家也比較關心貨幣政策的風向。不少聲音認爲,下半年貨幣政策可能會有所收緊。請問您如何分析接下來的貨幣政策?
劉鋒:從經濟恢複的進度來看,總體是在全方位恢複,但有些環節可能並不順利。比如內需,恢複起來不易。因此下半年,重點就是刺激有效內需,加大投資力度,提供更多就業機會,讓老百姓增加收入,敢于消費。
消費恢複是一件不輕松的事情。它與收入增長密切相關,而收入增長又和整體經濟緊密相連。企業如果沒有訂單,員工工資就成問題。另外就是敢不敢消費的問題,這取決于對未來是否懷有信心,如果預期未來收入持續增加,那麽即便借錢也敢消費,如果明天即將失業,那麽消費意願就會受損。
因此,下半年需盡快疏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各環節,增加有效投資,促進消費。
盡管我們判斷它會向好的方向發展,下半年的工作還很艱巨,不能放松。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依然要提供寬松的營商環境和金融環境。因此,大家不必擔憂政策轉向,我們估計目前的貨幣政策基調將貫穿全年。
NBD:在分析了目前的金融形勢之後,針對這些情況,請問您有建議嗎?
劉鋒:我們當前的金融政策和財政政策,實踐已證明非常及時有力,但在傳導機制上,以前積累的問題,現在暴露得更爲充分。
當然這些問題不是一天就能解決,但總要不斷去做,不斷完善,走向良性循環,而不是滿足于口頭上說說。
比如資本市場,我們之前一直是只進不出,很快便積累了和美國市場相當數量的上市公司,但是質量參差不齊,差公司的數量越來越多,因爲這個市場缺乏退出機制。
資本市場不只是IPO,我們更要解決持續融資的問題,通過兼並重組、退出等手段,使得好的公司得到更多的市場認可,股票價格越來越高,進而通過市場獲得更多融資。而壞的公司如果欺詐投資者,投資者要能獲得賠償。這都需要在法律機制上加快完善進度,在司法上加大執行力度。
我們已看到政策部門、監管機構都在推進這些工作。現在的矛盾是什麽?政策已有,而完善需要一個過程,也就是生産力和生産關系的矛盾。
我們已看到美好希望,但路還很長。我們需要腳踏實,認准的事情就埋頭苦幹。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