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ause China helps them to develop hybrid rice, African countries will have a bright future tomorrow.(中國幫助非洲國家培育雜交水稻,我相信他們的明天將會十分光明)”10月12日,在湖南長沙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中心的一次集體采訪中,袁隆平院士突然改用英語回答記者們的提問。90歲高齡的袁老因大飚英語而登上熱搜,網友打趣:“活到老學到老,這才是‘90後’該有的樣子!”
時針回撥至半年前,一位名叫安灏然的小學生因利用情景短劇教網友學習外語而走紅網絡,流利的口語讓人不敢相信他只是個9歲的孩子……
從90歲高齡的老人,到9歲的小學生,從中外企業的合作洽談,到日常生活中的溝通問候,對大多數中國人而言,用外語交流早已不再陌生,外語學習已成爲各層次學曆教育的必修課程。
教育部2018年統計數據顯示,全國高等教育普通本專科和研究生在校人數超過3100萬。加上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我國學習外語的學生已近2億,是世界上最大的外語學習群體。
作爲一個長期堅持改革開放、致力爲全球治理提供“中國方案”的大國,中國承擔著重要的曆史使命和國際責任。重視外語學習,既能讓中國走向世界、融入世界,促進國際間文化互學互鑒,也爲全球治理培養大量專業型人才,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
爲民族振興吸納先進經驗
2019年初,媒體首次公開了一段中國空軍飛行員用英文查證外軍飛機的畫面:“You have entered the Chinese ADIZ.Report your nationality ID and purpose of flight!(你已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防空識別區,通報你的國籍識別碼和飛行目的)”霸氣的英語詢問,盡顯中國軍人的有禮、有力、有節,和強烈的國家主權意識。
回溯百年近代中國史,西方列強用長槍短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跟隨資本和鴉片一同湧入中國的,還有外語。
“欲悉各國情形,必先谙其言語文字”在“新中國外語教育發展高端論壇”間歇,軍事專家尹卓告訴記者,“鴉片戰爭後,洋務派爲消除因語言不通、文字難辨造成的障礙,先後創辦了京師同文館、廣州同文館等一批外國語學堂,還派出赴歐美學習的使團……”他們勤勉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和軍事知識,推動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但那時的外語學習,隱隱蒙著一層無可奈何的被動色彩。
新中國成立後,爲擺脫帝國主義封鎖、爭取蘇聯援助,俄語教育得到了迅速發展。1953年至1956年,全國俄文專科學校及綜合性大學俄文系共招生1.2萬余人,爲中蘇兩國的合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隨著外交事業的發展,國家開始調整外語專業教育的設置與規模。1956年,教育部發布的《關于中學外國語科的通知》指出,爲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的需要,從當年秋季起,凡英語師資條件較好的地區,從高中一年級起增設英語課,第二年秋季起,初中一年級開始恢複外國語科。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拂遍中華大地,爲了更好與國際接軌,從國家到個人,都更加重視外語學習。同年,北京外國語學院和上海外國語學院被恢複爲重點院校,國際政治學院建立,國際關系學院重建。教育部發出通知,決定選派留學生、教師、翻譯人員出國進修學習,中央電視台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開始播出《廣播電視英語課程》,掀起了改革開放之初全民學習英語的熱潮。
20世界80年代的英語教科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王琳供圖
1982年,中央電視台從英國廣播公司引進了國內第一部情景會話英語教學節目《Follow Me》(《跟我學》)。中央電視台前社教節目中心副主任馮存禮回憶說:“《跟我學》節目在全國收視人數達到1000萬,這與當時的電視機持有量基本持平了。”
物質條件並不富裕,文教領域百廢待興,卻擋不住數以百萬計中國人的腳步——他們迫切想要走出國門,去掌握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外語學習,已經成爲中國人主動走向世界、認識世界的工具。“在北京王府井的新華書店,爲了買一套電視英語的配套教材,購書的長龍一直排到了東單路口……”馮存禮回憶起當時的情形時,依舊激動不已。
40年前,改革開放伊始,中國派出了首批52名赴美訪問學者;40年後,2017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首次突破60萬。從公派留學到跨國企業間相互融合,從精英留學到大衆留學,40年間,有313.2萬名留學生在完成學業後選擇回國發展。
“留學生歸國創業,對于中國經濟和其他方面的發展都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我們培養的學生到國外學習了許多先進的技術、了解了更前沿的學術知識。”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俞敏洪表示,“外語作爲工具是中立的,但外語學習者作爲人才資源,卻有著鮮明的國家利益導向。”他認爲,我們在外語教學中必須牢牢把握“立德樹人”這一中心環節,將外語人才培養目標與國家的發展需求緊密地結合起來。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商務英語、商務日語等實用型商貿外語教育應運而生,大大改善了我國對外投資過程中的交流困境,一大批企業邁開步伐“走出去”投資。到2018年末,中國累計對外直接投資存量達1.98萬億美元。
從改革開放初的排名世界第十一位,到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微不足道的貿易小國一躍成爲世界最大的貿易國,中國民族振興的大路越走越寬,越走越快。外語,作爲涉外交流的重要工具,在營造開放包容的社會環境、吸引外智外資、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促進我國經濟融入全球化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爲全球治理儲備新型國際化人才
“中國迎接全球化,參與全球治理,必然離不開外語這個與世界溝通和交流的工具。”尹卓認爲,“要擴大中國在世界的話語權,就要參與到各種國際組織、國際會議的規則制定當中。中國在一些國際組織中有數量不少的工作人員名額,卻不能選派人員履職,一大原因就是對于高水平複合型語言人才的選備略顯不足。”
據報道,在世界銀行總部和各國辦公室總共約1萬名員工中,只有約200人來自中國。中國駐聯合國糧食組織一位代表曾公開透露,該組織在全球聘用了大約3200人,中國籍員工卻僅有50人。
習近平指出,“參與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黨和國家方針政策、了解我國國情、具有全球視野、熟練運用外語、通曉國際規則、精通國際談判的專業人才。要加強全球治理人才隊伍建設,突破人才瓶頸,做好人才儲備,爲我國參與全球治理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需求就是發展的最好契機。
2014年,教育部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結合國家發展戰略及現實需求,制定並頒布了《英語類專業本科教學質量國家標准》(新國標)。“新國標”更加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和個性化發展。
“我們上學的時候,單詞靠死記硬背,更別說張嘴交流了。”從事教育工作的王老師在回想自己當年學習英語的經曆時這樣說。從恢複高考至今,外語教育的發展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諸多問題。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楊惠中顧問介紹:改革開放初期,公共英語教學並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大綱對大學生的英語能力只有閱讀一項要求,而且要求極低;語法知識在當時既是教學內容,又是考核重點,致使學生學了很多年英語仍不會讀寫,更不會聽說。
近年來,教育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改革措施,使外語教學朝著更加科學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讓外語學習兼備工具性和人文性。2018年,北京市高考英語正式實行一年兩考,取其中一次最高分計入總分。一位北京地區考生家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爲:“這樣的考試結構更合理,也讓孩子學的更輕松、更有效。”
與此同時,隨著我國外交事業的擴大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實施,非通用語種越來越受到社會青睐。2015年,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加強外語非通用語種人才培養工作的實施意見》,擬實現所有已建交國家官方語言的全覆蓋。
在此背景下,北京外國語大學啓動“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增設阿姆哈拉語、孟加拉語等8種外語選修課,並新申報尼泊爾語、祖魯語、阿塞拜疆語等23種新語種專業,著力解決國內非通用語專業的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
“我們必須盡快培養出一大批高水平外語能力的複合型人才,參與到國際事務的討論之中,努力爲完善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向世界發出中國的時代強音。”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王定華介紹,截至2018年,北京外國語大學已開設了101個外語語種。
2016年,“中拉文化交流年”成功舉辦。隨著我國和拉丁美洲國家在政治、經貿和文化方面的交往日益頻繁,對于西班牙語人才的需求也不斷增長。2011年至2016年,全國開設西班牙語專業的院校數量就從41所增至67所,本科爲西班牙語專業的學生人數擴大了120%。
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舉行2019級新生開學典禮。北外英語學院團學聯辦公室供圖
爲中外文化交流牽線搭橋
如果說改革開放前20年,外語是專業人士或專業領域的一種特有現象;那麽改革開放的後20年,外語已經普及到社會的各個角落。
廣西陽朔74歲的徐秀珍老人,有21年的導遊從業經曆,因常年接待外國遊客,她無師自通學會了英法俄韓等11門外語;長沙64歲的李國強老人退休後的最大愛好就是學習外語和出國旅遊,他說:“我去新加坡的時候,碰到幾位德國遊客,就試著用自學的德語和他們交流了幾句,那時候就覺得自己這外語沒白學。”
在中國,像李國強和徐秀珍一樣自學外語的人還有很多。
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中歐旅遊大數據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赴歐旅遊人數同比增長27%,自由行、定制遊等個性化旅遊産品占比達30%,相比往年大幅增長。除了經濟實力外,外語水平的提高無疑是支撐出國旅遊“自由行”很關鍵的因素。
教育部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英語組前組長劉道義表示,民心相通的深層基礎是不同語言文化的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融合。語言交流一旦不暢,就會影響到文化交流這扇大門的開合程度。
在這一點上,畫家王步超深有體會。1988年初夏時節,幾位山西書畫家出訪日本交流藝術創作。“大家用早餐時,想把飲料換成牛奶,但不會說日語,只能指著飲料連連擺手,服務生以爲我們不需要,就直接把飲料取走了。後來實在無奈,都是畫家嘛,就在餐巾紙上畫了一頭奶牛,下面‘滴答滴答’畫上奶水,服務生這才弄懂,大家都哄堂大笑……”這個尴尬的小插曲過去30多年了,老人向記者提起來還是感慨良多:“文化交流,如果連基本的語言交流都無法正常實現,那真是白費功夫。”
語言是走向世界的大門,也是文化交流的鑰匙。
作爲兩次代表北京申奧的陳述人,楊瀾回顧自己的職業生涯,從《正大綜藝》的“看世界”,到《楊瀾訪談錄》的“問世界”,似乎都在爲“溝通世界”而做准備,而外語,正是一座溝通中國文化和世界的便捷橋梁。
1993年北京第一次申奧,因中國和國際社會之間相互了解存在許多欠缺而失之交臂;第二次申奧時,中國代表團改變了闡述重點,一舉贏得2008年奧運舉辦權;到了申辦2022年冬奧會時,不斷成熟的中國重在思考能爲世界做些什麽,能爲推動奧林匹克精神做多少貢獻……三次申奧理念的變化,得益于中國對世界多元文化的漸次谙熟與深刻理解,而這一切,都離不開語言藝術的莫大功勞。
“開放伊始,我們的外語教育多是外來語言文化的輸入,步入今天,中西方文化早已是縱深交流,我們有職責讓中國文化‘走出去’,去世界舞台上展現東方文化和大國魅力。”馮存禮說。
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革故鼎新”的創新意識、“和而不同”的東方智慧……這些文化基因都是有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重視學習外語,有助于更好地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傳遞中國精神,從而讓全人類更好地、全方位地了解中國。
傳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
近幾年,一些“中式英語”正深深地影響著英語的發展,比如“no can do(做不到)”,這句中式英語早在1976年就被收入《牛津英語詞典》,隨著中西文化的水乳交融,它還衍生出一個饒有興致的“譯法”:“臣妾做不到啊!”
伴隨中國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世界正掀起濃郁的漢語學習熱。
日本東京,漢語角參與者正在進行交流。 姜雨岑攝(新華社發)
每個周日的下午,在東京都西池袋公園,都會有數十到上百人聚集在園內的漢語角,用中文相互交流。“我很喜歡這個漢語角。只要有時間,我就會來和大家交流。在這裏我可以了解更多關于中國的最新信息和文化,收獲真誠的中國朋友。”漢語角參與者根津美樹說。
2014年,習近平在德國和孔子學院師生代表座談時指出:“一個國家文化的魅力,一個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過語言表達和傳遞。掌握一種語言就是掌握了通往一國文化的鑰匙。學會不同語言,才能了解不同文化的差異性,進而客觀理性看待世界。”
今年8月22日,第十八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在長沙圓滿落幕。自2002年啓動以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已從最初的21個國家和地區的49名選手參賽,發展到如今吸引了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上百萬名青少年參與海外預賽,“漢語橋”在世界範圍內搭建起一座座文化之橋、友誼之橋、心靈之橋,它讓中國對外開放的聲音越傳越遠。
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累計已在146個國家(地區)設立525所孔子學院和1113個孔子課堂。近10年中,在以英語爲母語的英國高校,學漢語的學生增加了50%,2018年選考漢語的學生有3334人,漢語成爲英國第三大熱門外語。2019年,俄羅斯首次把漢語科目納入國家統一考試中。漢語也成爲繼英語、德語、法語和西班牙語之後,俄羅斯高考外語科目的第5種選考語言。
但是,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大力加強中外文化交流、推動漢語走向世界仍任重而道遠。資料顯示,目前全球60%的廣播節目和75%的電視節目所用語言爲英語,互聯網上多達90%的信息都是以英語爲載體,絕大部分國際會議也以英語爲第一通用語言。國際競爭日漸激烈,在發展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本國語言文化的對外傳播,業已成爲各國綜合國力競爭的新態勢。
2017年1月,習近平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題爲《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演講,深刻、全面、系統地闡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近年來,我國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等主場外交活動中,也多次向世界傳遞中國的全球治理觀,這些理念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歡迎和認同。那麽到底應該如何更准確、更透徹地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傳遞中國聲音?
參與《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英文版定稿的王明傑認爲,爲了讓國外的讀者看懂這本著作,准確性和可讀性是翻譯的關鍵,特別是針對大量具有中國特色的詞彙表達,離不開對各國語言特點的精准研究。爲此,我國與意大利、波蘭、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等十幾個國家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共同翻譯各語種版本出版發行。
向世界傳遞中國方案,語言學習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而中國正在這條寬闊的學習路上健步前行。
如果說早期的外語學習是靠電視節目“看”會的,時至今日,我們早已進入外語“處處學”“時時學”的移動互聯學習時代。展望未來,借助教育大數據、人工智能、“互聯網+”等新生事物之力,中國人學習外語的優勢將會更加凸現。
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中國的外語教育不能削弱,而要繼續加強;中國的改革開放不能停滯,而要繼續深化。開放包容的大門早已敞開,一個兼收並蓄、生機盎然的中國,世界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