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如今,在日韓、東南亞等很多地方旅遊、購物,不用兌換外幣,用微信、支付寶等掃碼,根據當天彙率,就能自動換算成人民幣支付了。移動支付的範圍正在不斷擴大,微信近日宣布,荷蘭阿姆斯特丹機場成爲歐洲首個嘗鮮支持微信小程序預定免稅商品的微信智慧旗艦機場。用戶在到達機場前就可以在小程序中選購商品,到達機場後就能在“微信提貨點”掃碼支付提貨了。目前,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80%以上的商戶已開通了微信支付。
移動支付企業爲何紛紛出海競爭?除了要爭奪中國遊客的移動支付錢包外,在本土化方面,還有什麽策略?
跨境貿易需求“倒逼”移動支付出海
移動支付正在加速海外發展的步伐。支付寶的境外線下支付已覆蓋超過40個國家和地區,接入了包括吃喝玩樂、交通出行等領域的數十萬家海外各類商戶門店。全球已有逾149家境外國際機場接入微信,支持13種貨幣支付。截至2019年4月,微信支付在歐洲地區的商戶覆蓋數量同比去年增長3.5倍。
移動支付的海外發展一般都始于“被需求倒逼”,支付寶、微信支付在國內覆蓋了很多商戶,隨著“海外購”範圍不斷擴大,很多海外的商家也希望能接入移動支付服務中國遊客,這時第三方支付提供商就需要幫助這些商家解決信息、資金流通等問題,提升國人出境遊消費體驗。
《2018年中國移動支付境外旅遊市場發展與趨勢白皮書》顯示,中國出境遊客使用移動支付的交易額占總交易額的32%,首次超過了現金支付,近七成中國遊客到境外已習慣用手機付款。
“我們看到三四線城市居民和中老年人在境外使用支付寶的高速增長,這說明境外移動支付正在快速普及。”支付寶國際事業部總監陳嘉轶說。
微信支付高級總監範帷說,移動支付最大的價值並不在于將支付的速度從幾秒降到幾毫秒,而是將一次支付變成未來的銷售,將用戶購買行爲和銷售數據進行關聯,這些才是海外商家想要的。
除了微信、支付寶,銀聯憑借渠道和合作優勢,也在逐漸加大國際合作的步伐。2018年11月,銀聯國際與馬來西亞Axiata電信集團合作,通過電子化發卡,實現其錢包産品Boost支持銀聯二維碼支付服務。目前新加坡、泰國、越南等地消費者,已可在移動支付客戶端上綁定本地發行的銀聯卡,在全球銀聯二維碼商戶掃碼支付。
降低服務門檻推動當地普惠金融發展
易觀國際在一份關于國內第三方支付行業的報告中提到:國內第三方支付市場,尤其是一線和二線城市,往往趨于飽和,上限明顯,巨頭既有一定的技術積累,也有對外擴張的需求;作爲商業閉環和用戶財務行爲的第一個切入點,移動支付是公司向外發展的“橋頭堡”,也是巨頭全球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支付服務鏈的角度來看,隨著跨境貿易的繁榮,對外出口消費的需求增加,B端商戶和C端用戶都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而移動支付的出海也已從提升國人出境遊消費體驗走向了普惠金融,並促進周邊國家移動支付競爭力的提高。
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目前在發展中國家尚有20億人口沒有銀行賬戶,僅10%的人持有信用卡,有貸款需求的人中僅21%通過正規金融機構獲得貸款。
螞蟻金服調研發現,在人口密集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雖然經濟處在上升期,但金融體系發展較慢且不均衡,普通人獲得金融服務的成本非常高。而幫助當地打造本地錢包,除了能帶動當地電商及互聯網經濟的發展,更能爲普通民衆大大降低獲得金融服務的門檻。
比如支付寶在印度、泰國、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落地了9個屬于本地人的“支付寶”。其中,與印度合作打造的Paytm,可以充話費、付水電賬單、轉賬、網上購買商品和服務等。在Paytm2.5億的用戶中,有一半來自印度二線及以下城市和農村地區,促進了印度普惠金融的發展。
對外經貿大學全球化與中國現代化問題研究所所長王志民說:“各國對金融監管不僅嚴格,而且對外資公司進軍金融業非常敏感,百姓接受起來也有難度。打造當地品牌的電子錢包,能推動當地數字化浪潮的進程,有效化解這一難題。”
各國監管制度不統一或成最大障礙
在國內場景已被充分挖掘和固化的當下,移動支付出海是擴展交易場景、提高交易規模的首選之路,但其中不乏一些不和諧的聲音。5月21日,據尼泊爾《喜馬拉雅時報》報道,尼泊爾中央銀行宣布,禁止在尼泊爾使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稱因中國遊客非法使用這些支付應用,這筆錢從未經過尼泊爾的銀行渠道,致使尼泊爾當局無法將中國遊客的消費登記爲海外收入。
2016年,泰國央行面向該國商戶發出了警告,提醒泰國境內景區各商家注意使用未獲官方授權的“國外支付平台”付款所帶來的風險;越南也單方面宣布,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國外電子支付在越南屬于“非法支付結算”,禁止使用等。
盡管相關支付平台回應稱,其在境外開展業務一貫遵循當地法律法規,呼籲廣大用戶根據“收錢碼協議”約定規範使用條碼支付服務等。但香港大學教授道格拉斯·華納認爲,中國移動支付企業要拓展海外市場,各國監管制度的不統一或成最大障礙。從資金結算的安全性到大數據處理,必須做到符合各國和地區各自不同的監管制度。
除了監管制度不同、國外對個人消費隱私的重視外,過去半個多世紀,國際支付市場一直由VISA、萬事達卡等幾家國際支付巨頭壟斷著,主要采用刷卡支付的形式。而且現階段在歐美等國家,刷卡支付依然是其居民的主要支付方式。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賀強說,移動支付屬于互聯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中國移動支付在境外存在障礙,主要是由于VISA等金融組織以聯盟形式,制定移動支付的“西方標准”,很難與中國標准兼容。
除了各國出于金融安全的考慮,基建也是造成能否使用移動支付不可忽視的因素。據統計,目前,中國有500多萬個基站,而美國僅20多萬個。截至2018年,全球共有500萬個4G基站,而中國就擁有300多萬,其他4G基站由美國等190多個國家和地區所擁有。
賀強認爲,在國內應當鼓勵中國的移動支付産業繼續發展,在國際領域要盡快確立移動支付的“中國標准”。同時,要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對于移動支付不同標准的融合,建立起區域級移動支付互聯互通的世界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