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業界和媒體都將人工智能 (AI[1]),大數據和區塊鏈發展的討論放在顯著位置,2018年《麥肯錫季刊》中最受歡迎的10篇文章中,就有7篇文章是討論以上前沿科技課題的。尤其是人工智能,作爲前沿科技的最重要領域之一,大家認爲這項技術有可能會影響未來數字世界的方方面面。
2018年12月,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管理局 (IMDA[2]) 發布的《新加坡技術轉型路線圖報告》,由于聖誕和元旦假日接踵而至,大多數人沒有注意到這份報告。報告的信息量非常大,包含大量指導性信息,報告明確指出前沿科技的四大重點應用領域:人工智能和數據科學、網絡安全、虛擬現實和沉浸式媒體,以及物聯網和未來通訊技術設施。
在這兩個新興前沿技術領域,新加坡已經有自己的布局和發展計劃。預計到2022年,新加坡的人工智能市場將達到近10億美元的規模,年均42%以上;到2030年,實現160億美元的商業價值。當然,人工智能包括了一系列通過對“無序信息和數據,進行獲取、分析、組織並提供顧問服務的”相關技術。到2022年,新加坡有望形成一個2至3億美元的區塊鏈市場;以年均 32.5%的發展速度,在2030年,達到19至26億美元的規模。
在新加坡發展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我們需要一套完備的技術融合策略。首先,政府有必要鼓勵並加速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在新加坡推廣和應用。新加坡應該利用好我們優質的營商環境、健全的司法系統,以及行業開源的生態,催生一個值得信賴的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生態環境。新加坡更應該在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的某些特定領域加大投入,在全球市場中突出新加坡的特色和行業地位;尤其是結合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的跨學科和跨領域研發,這兩項技術的綜合應用,會給未來社會帶來無處不在的深遠影響。
新加坡應該加強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與其他技術的融合,加大投入。新加坡現有的科研架構是以各項核心技術爲中心展開的。如今,技術融合已經是大勢所趨,新加坡一定要鼓勵跨學科跨領域的科研和創新,並不斷提升這樣的能力,其中包括利用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的商業模式創新。這就好比植物園裏對蘭花進行“異花授粉”,只有具備這種能力,我們在新興前沿技術和未來科技領域的研發才能開出更絢爛的花朵。
關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我們的建議是,首先,要使技術應用和解決方案開發商和企業之間能夠更便利和高效地銜接。新加坡應該鼓勵人工智能服務的供應商,將他們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作爲應用程序編程接口 (API[4]) 服務提供給企業。這可以使企業和消費者更容易獲取人工智能服務,讓更多人工智能服務得以落地,比如,用于城市建築安保的電子監控系統,就是很好的應用場景之一。
其次,提高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和服務的可信度,包括網絡和數據安全。新加坡應該積極提高人工智能的開發能力,鼓勵那些可靠的人工智能工具、服務和解決方案在企業界的應用。
第三,在算法方面,新加坡應該加大跨學科跨領域的人工智能研究能力。
新加坡需要的是能夠利用“原始數據量相對較小的”大數據分析,來獲得相應的分析結論,並從中獲益。這是符合新加坡國情,具有新加坡特色的。這也是在應用人工智能系統過程中,新加坡面對的並且必須克服的最大挑戰。必須找到恰當的“原始數據量相對較小的”大數據,來訓練我們的人工智能系統。中長期來說,著重在安全可靠的環境下,促進區域數據的自由流通,豐富原始數據量,以深化分析,幫助解決區域面對社會與經濟的問題,也是重要的發展方向。
第四,關于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我們認爲我們有必要在新加坡建設自己的計算能力基礎設施,讓新加坡企業和科研機構更容易獲得他們需要的和符合他們特殊要求的計算能力和人工智能資源。新加坡應該認真調研企業和科研機構對數據的特殊計算能力需求,盡快制定新加坡算力基礎設施發展路線圖。
關于區塊鏈技術應用,新加坡應該考慮跨學科跨領域的“區塊鏈治理智庫”。讓多元化的有專業能力和利益關切(技術、法律、監管等等)的專業人士,深入探討區塊鏈技術應用所面對的壁壘,及可能帶來的法律和監管挑戰。新加坡應該更多和國際“玩家”交流互動。在全球範圍內推動區塊鏈跨鏈技術的應用,以便確保新加坡和國際區塊鏈社區的銜接。
新加坡還應該考慮建設自己的商業生態系統,鼓勵那些已經在“嘗試和探索”區塊鏈應用的“敢爲天下先”的企業之間的合作。生態系統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包括行業協會、跨學科跨領域的專業人士組織、或者是一些關注特殊領域利益的組織,例如,普惠金融或者精准扶貧相關的社會效益投資。在研發方面,新加坡應該加大跨學科跨領域的區塊鏈科研,例如,通證經濟、加密貨幣經濟學、區塊鏈和法律,以及設計思維和區塊鏈商業模式設計等等,提升研發和創新能力。新加坡還應該鼓勵信息和通訊技術解決方案(ICT[5])的供應商提升研發能力,提升技術工具和服務的質量,確保區塊鏈網絡的安全。
作者:
李國權(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金融科技與區塊鏈教授)
白士泮(新加坡國立大學客座教授)
闫 黎(南洋理工大學南洋商學院戰略系高級講師兼高層管理教育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