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阿斯蘭】
近期,美參衆兩院炮制新的《台灣政策法案》,要求拜登政府向台灣提供軍事援助,賦予台灣“非北約盟國”地位,摒棄長期以來的“戰略模糊”。此舉進一步刺激中美關系和台海局勢,引發國際關注。值得注意的是,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不同的是,印度在相關問題上的表態頗耐人尋味,既沒有正式放棄,也不願意重申“一個中國”原則,表現出了印度外交一貫的“精巧計算”,以期達到在內外、兩岸及中美的“三重平衡”。
從“研究性沉默”到“模糊性表態”
自8月2日起,中美圍繞台灣問題展開新一輪博弈,台海局勢進一步升級。從美國衆議長佩洛西( Nancy Pelosi)、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埃德·馬基(Ed Markey)、美國印第安納州長埃瑞克·霍爾科姆(Eric Holcomb)等政要先後竄訪台灣,到美台計劃于秋季舉行新的貿易談判,商討《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再到美議員抛出所謂的新《台灣政策法案》,罔顧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企圖掏空“一個中國”原則,美方的一系列舉動反複刺激中美關系和台海局勢。
與之對應的是,中方祭出多項反制措施,包括突破所謂“台海中線”、圍繞台島進行軍演、制裁佩洛西及相關美台官員、減少同台灣的經貿往來。外交部門和宣傳部門也積極發聲,激濁揚清,介紹台灣問題的曆史經緯,宣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地區擁有的無可爭議的主權地位,積極爭取國際社會對中方立場的支持。
中方立場獲得國際社會廣泛支持,韓國外交部發言人安恩珠于今年8月4日表示韓國將堅持一個中國立場(圖源:IC Photo)
在中方不懈努力下,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裏蘭卡等南亞國家在內全球170多個國家聲明支持“一個中國”原則。與之相對應的,則是英、日等國罔顧事實經過,批評中方反制措施,“擔憂”地區局勢升級。
與大多數國家不同的是,印度官方自局勢升級以來,避免就台灣問題公開發表意見或闡明立場,始終保持一種“研究性沉默(studied silence)”。即便是在印度外長蘇傑生參加東盟外長會及相關活動時,也未發表相關看法。
據部分印度官員和專家表示,印度不發表聲明的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試圖避免在敏感問題上發生爭議。有印度前高官表示,新德裏決定不對美國衆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問台北後的局勢發表評論是“慎重考慮”的,旨在確保印度不希望在邊界談判的敏感時刻與中國引起爭議,但也不希望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大聲的沉默可能是對這種情況的最佳反應。”
直到8月12日,在面對記者提問時,印度外交部發言人阿林丹·巴奇(Arindam Bagchi)才表示,印度對台灣問題的立場衆所周知,無需重複。與此同時,阿林丹還敦促有關方面保持克制,避免采取單邊行動改變現狀,緩和緊張局勢並努力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
從表態來看,印度官方表面上延續了對“一個中國”原則的支持態度,因爲迄今爲止印度並未公開否定該原則。實際上,印度則保留了相當大的模糊性。
一方面,自2010年以來,中國以中文名稱命名藏南城鎮、並向藏南居民和克區居民發放“另紙簽證”等措施宣示對藏南地區的主權。印度政府自此在曆次官方表態和聯合聲明中不再提及“一個中國”原則,以表達對華不滿。那麽,8月12日印度政府的表態,其所謂的“一以貫之”,究竟是對“一個中國”原則的堅持,還是是對這一立場的延續,通過某種顧左右而言他實現某種程度上的立場後退?
另一方面,印方所謂的敦促有關方面保持克制,避免單邊行動改變現狀,並非是在佩洛西竄訪之前的呼籲,而是在中方采取反制措施,宣示領土主權之後抛出,與其說是爲地區局勢降溫,不如說是表現出印度外交一貫的“精巧計算”,以期達到在內外、兩岸及中美的“三重平衡”。
內外平衡:在內政與外交之間
與印度官方的冷靜計算相比,印度輿論對竄訪事件掀起驚濤駭浪。盡管有以印度左翼政黨全印前進同盟爲代表的有識之士支持和贊同中方立場。但在近年來中印關系持續低迷影響及印度右翼份子的持續诋毀下,印度輿論場上“挺台反華”的聲浪更加巨大。在佩洛西竄訪後不久。印度國大黨議員曼尼什·特瓦裏(Manish Tewari)鼓噪印度人民院議長仿效佩洛西,率團訪問台灣。
隨著時間的推移,印度輿論場流逐漸流露出兩種主要情緒。一種是“立場性共情”,由大陸對台軍演聯想到僵持兩年之久的中印邊境問題,鼓吹印度政府與台灣當局團結對抗中國。另外一種則是“政治性反對”,因爲8月10日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阻止了印度議題的通過,指責中國一方面“有求于印度”,另一方面卻“處處限制印度”。兩種聲浪疊加之下,即便印度政府基于公理作出支持中國的表態,也會被視作“對華軟弱妥協”,損害印度總理常年打造的“國家捍衛者”人設。
然而,從印度官方角度來看,作爲最早承認“一個中國”原則的亞洲國家之一。印度政府及其戰略界十分清楚,承認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是任何國家同中國建立正常外交關系的先決條件之一,是中國同包括印度在內的各國交往的政治基礎,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不可逾越的紅線和底線。
盡管雙方在諸多問題上存在分歧,近期印度也通過炒作“遠望5號”、美印軍演等議題刺激中印關系,但對中方核心關切置之不理或者公然“挺台撐獨”則有可能背上“惡化中印關系”的罪名,嚴重沖擊中印關系,不僅可能破壞正在解決中的邊界問題成果,更有可能招致中國更大規模地報複,承受更多來自中國的壓力。這顯然並不符合印度當下的國家利益,因此,保持“模糊性表態”,平衡國內輿論壓力和中印外交壓力,是印度政府經過計算後作出的“精明”決策。
兩岸平衡:“舍不得”與“離不開”
冷戰結束後,印度政府與台灣當局開始發展非官方關系。逐步加強雙邊人文交流和經貿往來。莫迪政府在台灣問題上則更加冒進。
從政治層面來看,早在1999年,莫迪即以印度人民黨總書記身份訪問台灣;2014年,莫迪當選印度總理,邀請台灣駐印貿易代表出席就任儀式;2016年1月,蔡英文贏得台灣領導人選舉時,印度人民黨派員出席了其就職典禮,而人民黨總書記拉姆·馬達夫則在推特上表示祝賀;2018年,印度議會對外事務常務委員會發布報告,敦促印度政府放棄“對中國傳統的恭順外交政策”,並建議“考慮使用包括與台灣關系在內的所有選項”。報告認爲,即使印度在處理台灣和西藏問題時對中國的敏感性公開持謹慎態度,但中國在處理印度的主權問題時並沒有表現出同樣的尊重。
從經貿關系來看,對正在大刀闊斧推進“印度制造”的莫迪政府來說,台資台企是實現産業升級的必備要素。印度在退出RCEP、尋求對華經濟“脫鈎”的同時,同樣積極鼓勵對台經濟“挂鈎”。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占有關鍵地位——來自台灣的科技公司主導著全球半導體制造能力,包括先進和高效的芯片生産。台積電 (TSMC) 是全球最大的代工芯片制造商。因此,積極謀求本土發展半導體制造能力的印度迫切希望能夠引入台資,推動印度産業發展,助力印度騰飛。
2021 年 12 月,印度宣布了一項 7600 億印度盧比(100 億美元)的半導體和顯示晶圓廠投資激勵計劃,以吸引台積電、聯發科在內的台企赴印設廠。除此之外,印度政府與台灣當局雙方正在進行自貿談判,並計劃聯合投資一個75 億美元的芯片工廠,印度將幫助爲該工廠尋找合適的地點,並從 2023 年起提供 50% 的資本支出以及稅收減免和其他激勵措施。可見,有意發展半導體産業的印度對台企台資“念念不忘”。
然而,盡管從2020年以來,莫迪政府多管齊下,打擊中資企業、壓縮中企生存空間、提倡自力更生、夥同美日澳打造“彈性産業鏈”,希望能夠擺脫對華經濟依賴和産業,同時吸納因規避中美博弈風險而搬出中國的外資企業,然而,數據顯示,中印經貿關系逆勢上揚。2021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256億美元,這是雙邊貿易額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長期依賴中國的機電機械、作爲中間産品的工業用途化學物品、活性藥物成分、汽車零部件金闊規模不僅沒有減少,反而進一步擴大進口規模。
雙邊貿易逆差也因此持續擴大。印度商業和工業部輔助秘書(即部長助理)桑傑·查達(Sanjay Chadha)也承認,印度的制藥和電子行業非常依賴中國,而且中國仍是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見,當下印度的經濟發展依然無法擺脫中國影響,印度缺乏立即同中國完全脫鈎斷鏈的底氣和准備。因此,在舍不得與放不下之間,“端水”成爲印度的現實出路。
中美平衡:漁利而非取栗
從特朗普政府開始,隨著中美關系持續走低,美國在經貿、科技領域的高壓與日俱增。拉攏印度,制衡中國既是美國政府的不二選擇,也是美民主共和兩黨爲數不多的共識之一。
雙邊層面,美國將美印關系提升爲“全球全面夥伴關系”。美印在安全、科技、能源等方面不斷積累合作,合作日益加深,內涵日益豐富。
多邊層面,印度不僅是美國欽定“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同時積極加入QUAD等印太多邊機制,強化對華地緣制約。
今年2月11日,QUAD外長會于澳大利亞墨爾本舉行(圖源:IC Photo)
而對印度來說,通過塑造“中國威脅”、培育共同利益,可以從中美博弈中獲取印度需要的巨量資本和先進技術裝備,一方面增加對華強硬的底氣,另一方面實現國內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在印度看來,如果能夠與美國建議一套強有力的多元關系,印度在與中國打交道時將擁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只要印度不成爲反華軍事聯盟的一員,對中國而言,增加與印度的接觸也比與印度對抗更有好處。
然而,印度深谙“台灣問題”是中美博弈中敏感性最強、風險最高、難度最大的議題。作爲對佩洛西竄訪的回應,中國已暫停與美軍的定期溝通渠道以及與美國的氣候談判,也不會在遣返非法移民和販毒方面與美國合作。
一方面,由于印度不是RCEP締約國,如果美國因與北京對抗的風險越來越大而無法實施最近推出的印太經濟框架,將對印度發展嚴重不利。另一方面,台海局勢升級,特別是對台灣的封鎖可能造成斷供。因此,印度最不想看到的就是中美在台灣發生危險碰撞的前景。
《德幹先驅報》報道稱,佩洛西竄訪之後的緊張局勢也應該提醒印度,對台灣問題的刺激只可能引起中國對台灣更爲嚴厲的制裁。大陸的演習已經有效地證明了中國對該地區的封鎖能力。考慮到世界上大多數高端半導體芯片都産自台灣,若台灣危機演化爲中美沖突,緊張局勢也很容易從台灣海峽擴大到中國南海和馬六甲海峽,牽涉印度55%的全球貿易。而印度尚不能解決邊界問題,對台海問題更是鞭長莫及。中美若因台灣問題擦槍走火全面沖突,將對印度造成巨大震動。
因此,印度需要在敏感議題上模糊表態,呼籲局勢降溫,使印度避免卷入中美博弈,從漁翁得利的棋手變成火中取栗的棋子。
結語
當前印度的態度恰如新加坡國立大學南亞研究所所長拉賈·莫漢所指出的,對于“一個中國”政策,在中印邊界問題日益加劇的情況下,印度既沒有正式放棄,也不願意重申。需要指出的是,無論是內外平衡、兩岸平衡還是中美平衡,對“一個中國”原則的模糊化表達從某種程度上代表著印度政府對該原則潛在的背離可能,有“以台制華”的危險傾向。台灣問題不同于中印邊界問題,任何罔顧曆史事實和國際共識的“精巧計算”都有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