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下來,疫情已經持續了200多天了,相信這200多天已經將每個人、每個行業都虐的身心俱疲:
今年以來,美國已經有400多家大型企業宣布破産,迎來了近十年美國最大的“破産潮”;在日本,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目前有超過4萬人被解雇或停止雇傭;韓國第二季度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同比萎縮2.9%,環比下降3.3%……
因爲疫情,全球經濟萎靡不振;因爲疫情,諸多行業卻被搓磨的一蹶不振,寸步難行,諸如外貿行業、餐廳及線下體驗式的實體店……但也因爲疫情,促進了部分行業二次發展,諸如醫療衛生、線上教育、互聯網……
那麽,就我國而言,疫情對知識産權行業是促進還是沖擊?究竟帶來了哪些影響?
1 服務機構“被”重新洗牌
疫情爆發之後,不少知産從業人員無奈的說:“太難了,疫情的沖擊,很多單位都把知識産權相關工作往後推了,(知識産權)工作不被作爲戰略性的工作放在首位了……”這種情況不是個例,而是大範圍的存在,疫情期間,大量企業削減或減緩增加研發費用以應對危機。以2019年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排名前十的國內企業爲例,在已公開2020年一季度研發支出的公司中,中國石化由2019年一季度的12.9億元降至10.8億元,同比下降16.2%;格力電器由14.5億元降至9.1億元,同比下降26.5%;中興通訊由30.9億元上升至32.4億元,雖然同比增加4.8%,但相較于2019年同比增加14.4%仍有所下降;2020年一季度京東方研發支出同比增長率下降了接近7個百分點……
企業縮減研發支出、減少部分研發活動,一方面是由于企業營業收入減少,現金流壓力較大,另一方面則是由于研發人員的複工、流動受到防疫措施的影響。以上述企業所在行業爲例,中國石化所在的石油天然氣行業一季度總營收同比下降了19.1%,格力電器所在的家用電器行業同比下降24.4%,中興通訊所在的通訊設備行業同比下降9.65%,京東方所在的電子元件設備業同比下降4.92%……營業收入不同程度的下降反映了企業的經營壓力,經營壓力的增大則減少了企業的研發活動。
研發活動下降也直接影響了企業的專利申請量,專利申請量的大幅下降從需求端對知識産權行業的部分公司造成負面沖擊。2019和2020年1-5月,超過一半的專利申請來自企業,作爲最大的專利申請來源,企業的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量更是接近乃至超過了兩類專利各自的總申請量的70%。與總申請量變化特點相同,企業的發明、實用新型及外觀設計專利申請量一月同比增長,並未表現出受疫情影響的迹象。但在二月份,三類專利申請量同比分別下降25.97%、31.72%和40.4%,同比變化率達到最低點。這基本決定了二月份專利總申請量下跌的基調,加之其他專利申請主體申請量同樣在二月份同比大幅下降,知識産權代理、鑒定、咨詢等機構需求萎縮。
2 醫療科技水平裂變式增長催生了醫療專利申請
疫情重壓之下,也並非將所有行業置于嚴冬,也有不少産業領域迎來了新生,醫療健康領域就位列其中。疫情期間,第5類醫藥、第10類醫療器械、第9類防護器具方面的商標注冊申請增長明顯;國內口罩相關專利的申請量已累計近20000件,在新申請專利中與疫情後口罩長期使用過程中的技術改進(如透明口罩、口罩系帶、防靜電、醫用護目口罩等)均顯著增加。值得一提的是,爲了盡快研制出安全有效的疫苗、形成切實可行的診治方案,國家之間、企業之間都展開了激烈的醫療競賽,這種競爭直接促進了醫療衛生産業的發展,對于知識産權行業而言,這反倒成爲一個需要重點攻堅的領域。
3 “線上獲客”再掀熱潮
經曆這次疫情,很多傳統服務機構才真正意識到“線上獲客”的重要性。許多做商標起家的公司雖然能夠憑借“掃樓/電話/廣告/競價排名”等獲客方式在專利行業快速發展,但這些傳統方式比較局限性很大,線上獲客卻在此時以其靈活性、實用性再次獲得人們注意力。
相關數據顯示,僅從防疫期間,全國有近3億人員通過在線網絡的方式進行學習、培訓、遠程辦公、宅家休閑娛樂等,這其中有拿下10億美金投資的猿輔導、有僅用兩個月就收獲日活躍賬戶數超過1000萬的騰訊、有覆蓋上千萬企業、約2億人複工用的釘釘等,這種現象級數據無不體現互聯網行業的迅猛增長勢頭。
4 “新零售”概念下的電商、直播帶貨、現代物流、速食食品等行業將持續快速發展
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商超、商場、餐飲等線下實體店的經營受到的沖擊不言而喻。相反,以互聯網爲依托,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産、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後的“新零售”領域則將得到持續快速發展。
在這次疫情的催化下,國人尤其是職場年青人,不管是居家還是辦公,消費習慣已經由“外出聚焦就餐”悄然向“自給自足”、“分餐而食”演變。而隨著近些年保鮮、自熱等技術的突破以及電子商務、自媒體的發展,速食食品尤其是自熱飯、自熱火鍋等主餐速食品及“醬菜”“下飯菜”等佐餐食品,必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從筆者提供知識産權服務的經驗來看,也明顯感覺到了近期食品尤其是速食食品、佐餐食品相關的商標注冊申請及商標轉讓交易的升溫。
﹌﹌﹌﹌﹌﹌﹌﹌﹌﹌﹌﹌﹌﹌﹌﹌﹌﹌﹌﹌﹌﹌﹌﹌﹌﹌﹌﹌﹌﹌﹌﹌﹌﹌﹌﹌﹌﹌﹌﹌﹌﹌﹌
看到這裏,有人喜有人優——喜的人看到了機遇,有的人看到了沖擊,對于消極者小銘覺得其實大可不必,不要只看到疫情對于知識産權行業的沖擊,反過來知識産權行業某些程度上也積極的推動了對抗疫情的工作。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知識産權以其靈活的政策調控極大的推動了科研創新。
近日,新加坡國防科技研究院和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合作研發出新冠病毒新型檢測試劑盒。這種試劑盒能將新加坡新冠病毒檢測得出結果的時間從現在的約4小時縮短至不到2小時。爲了激發新加坡創新主體繼續開展創新研發,8月25日至27日,新加坡知識産權局(IPOS)將在線上舉辦知識産權周,以表彰爲抗擊疫情做出貢獻的創新主體。
成立于2014年的韓國G+FLAS生命科學有限公司(下稱G+FLAS公司)研發的新冠病毒候選疫苗受到廣泛關注。新冠疫情發生後,該公司一直專注于研發新冠病毒疫苗,投入了大量資金,很快面臨著資金短缺的狀況。今年3月,該公司獲得了韓國特許廳(KPO)爲應對疫情推出的快速知識産權擔保貸款,保證了疫苗研發工作順利推進。
爲了增加對已公開專利中披露的關于新冠肺炎檢測、預防或治療的發明技術信息的獲取渠道,世界知識産權組織(WIPO)提供PATENTSCOPE數據庫,該數據庫擁有超過8000萬項已公開技術、多語言檢索功能、自動翻譯系統,以及專門開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相關檢索和查詢工具,每天被全世界數十萬家學術機構和企業廣泛使用。
不只科研層面,助推經濟複蘇,知識産權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後疫情時代,受疫情沖擊,許多國家都面臨經濟衰退困境,如何實現經濟穩步複蘇,成爲各國政府的重要課題。“針對知識産權的政策措施可對其他經濟政策領域正在采取的措施進行補充,例如征用制造能力、使用公共采購或注入資本,以及爲初創企業和中小型企業放松信貸,以確保創新主體在世界各地開始出現經濟衰退時得以存活。”
近日,歐盟知識産權局(EUIPO)出台相關舉措,爲中小企業提供量身定制的知識産權服務,讓更多的中小企業運用好知識産權。企業還可以申請免費的知識産權支持和知識産權信息。
意大利內閣召開會議並通過總額250億歐元的經濟振興法令,目的是保障勞動者就業,支持企業恢複發展。7月1日起,申請人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的專利申請可直接進入意大利國家階段。業內人士認爲,這一變化將鼓勵更多的創新主體進入意大利,爲該國經濟複蘇,提高就業率做出貢獻。
在東南亞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國家印度尼西亞,對中小企業的知識産權幫扶也在加強。印尼法律與人權部相關負責人強調,該國正在推動對全國中小微企業進行知識産權保護,出台針對中小微企業發展的知識産權法律法規。印度尼西亞法律人權部知識産權總司總司長弗雷迪·哈裏斯表示,受到疫情影響,知識産權線下申請業務已經取消,申請人可以通過線上申請模式,只需將文件掃描上傳,在線支付,然後等待審核結果即可。
爲應對疫情,國際層面都在積極的進行探索和調控,那麽,面對疫情帶來的長線影響,作爲知識産權行業的我們該如何從自身出發實現“自救”呢?
其實,對于平台型知識産權服務機構、遠程協同辦公型機構,疫情反而有積極促進作用,如果該類型機構能夠利用此次機會搶占更多的市場資源,那麽疫情過後,將會是業務並購和挖人的好時機。如何把握機會,構思布局,搶占先機,是知識産權從業者們需要好好深思的問題。
放眼望去,越是技術型、研發型的企業,對知識産權的工作越是重視,這一點絲毫不以疫情的沖擊爲轉移,相反,疫情反而愈發加強了這些企業的知識産權工作布局。相關數據就證實了這一點。
上半年,國內企業共提交發明專利申請40.4萬件,同比增長12.0%。國內發明專利申請中,企業所占比重爲66.6%,較上年提升3.2個百分點。“這充分顯示出國內企業在專利申請中的主體地位不斷鞏固。”
另外,從線上搶占客源,靠內容吸引客戶,已經是未來發展的趨勢。疫情過後,相信無論是什麽企業,都會重視提高企業自身的線上獲客能力。因此,如何根據企業自身優勢,創造有價值的內容吸引客戶,增強自身獲客能力是疫情結束後企業發展的下一個方向標。
再者,對于企業而言,過硬的服務能力,才是企業市場競爭中長盛不衰的秘訣。而爲了獲取過硬的服務能力,企業需要付出更高的服務成本。預算的大幅提高,勢必令行業服務價格水漲船高,收益利潤點的提升,對于知識産權服務機構來說,絕對是企業未來的發展的一大驅動力。最後再強調一點,知識産權産業鏈後端專利運營市場空間巨大,疫情結束後,勢必是個極大的爆發點。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