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起,《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作爲新片區首部綜合性地方性法規,《條例》對此前的改革創新成果進行了固化和完善,同時將不少正在推進、還未落地的政策制度創新納入其中。對市場主體而言,《條例》帶來的法治化保障意味著什麽?與“浦東新區法規”相比,《條例》有哪些區別?《條例》中還提出了哪些體現國際競爭力的條款?一起來看參與起草《條例》的幾位新片區管委會工作人員怎麽說 ↓
細化條款,穩定預期
“通過法律的形式固化已經落地的政策,能有效穩定市場主體的預期。”新片區管委會制度處處長吳群峰說,“尤其是外資企業,他們更認可法律規定。在他們看來,政策隨時可能變化,而法律則更穩固。”
記者了解到,全國的自貿試驗區基本都有一部地方性法規加以保障和引領。通過法規形式對制度經驗進行確認,也能幫助自貿區將政策更好地落實。新片區成立之初出台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其中的條款寫得較爲“原則”,《條例》則更爲細化、具體。
譬如,《管理辦法》第24條提出:新片區實行更加便利的“中國洋山港”籍船舶登記管理制度,逐步放開船舶法定檢驗。在確保有效監管、風險可控前提下,對境內制造船舶在“中國洋山港”登記從事國際運輸的,視同出口,按照國家規定給予出口退稅。而《條例》將國際運輸船舶的適用範圍細化到“從事國際運輸或者港澳台運輸業務”。“這樣更具操作性,市場主體對哪類業務能享受政策一目了然。”吳群峰說。
新片區管委會航運處工作人員張忠超告訴記者,“符合條件的國際航行船舶可以開展以洋山港爲國際中轉港的外貿集裝箱沿海捎帶業務”被寫入《條例》後,首單業務就將于3月初落地。
改革創新,諸多路徑
而與浦東新區法規相比,《條例》適用于臨港新片區全境,包括奉賢片區等區域。但另一方面,作爲地方性法規,《臨港新片區條例》不能直接變通適用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臨港新片區承擔著爲國家改革創新試制度、探新路的重要職責,需要進一步強化法治保障對改革創新的支撐作用。”吳群峰表示,對于需要變通上位法的創新突破,臨港新片區有幾條路徑可以選擇。
其一,仍是用好浦東新區法規,推出適用範圍爲浦東新區全域的法規。他透露,今年將圍繞智能網聯汽車、氫能管理、滴水湖水域保護和管理等領域立法或制定管理措施。
其二,則是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調法調規。這一路徑此前已經打通:去年底,國務院首次批複臨港新片區調整實施有關行政法規規定,符合條件的外資船公司能在部分港口開展沿海捎帶業務,有利于上海港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制度處工作人員徐夢飛說:“一些制度創新涉及國家事權,推進起來可能有阻力。這條路走通後,新片區從國家層面得到了更大力度的法治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條例》自身還提供了第三個選擇。一些正在推進、尚未落地、但國家原則上支持的改革創新條款,也被大膽地寫入了《條例》。帶有“根據國家部署或經批准後試點”等表述的條款,基本都屬于這一類。吳群峰說,這是要給市場主體“強烈的信號”,告知他們臨港新片區還會對標國際最高標准、最高水平和國內先進經驗,不斷創新突破;同時,也爲下一步的改革預留了接口。
填補空白,引領全球
臨港新片區的創新性、引領性,正是通過《條例》中的這些條款鮮活地展現給了境內外的市場主體。還有一些條款,更是體現了臨港新片區自主發展、自主改革、自主創新的主動性。
洋山港區,一艘全球最大型2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LNG)加注船停靠在岸,准備在3月中旬爲法國達飛公司集裝箱班輪提供LNG燃料加注服務——這將是中國首單國際航行船舶保稅LNG加注業務。張忠超指向《條例》第十七條第四款“臨港新片區內企業經批准,可以試點開展國際航行船舶液化天然氣等新型燃料加注業務”。他說:“據我了解,全世界沒有任何國家、地區出台過這類法律法規,臨港新片區的先行先試走在了全球前列。”
據了解,除了上海港,全球只有荷蘭鹿特丹港、新加坡港擁有LNG加注服務能力。而在“雙碳”戰略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船舶將使用LNG燃料,業務量將迎來爆發式增長。設備“硬件”能及時到位,相關規定若仍是空白,國家部委無法批准開展業務。
“國家沒規定,我們就自己幹。”管委會牽頭與多個主管部門商討,包括對安全性的驗證、規程的制定,以及制度和管理上的創新等。不久前,《臨港新片區國際航行船舶保稅液化天然氣加注試點管理辦法(試行)》出台,操作細則以規範性文件的形式出爐。寫入《臨港新片區條例》後,法律效力方面的空白也被及時填補。可以預見的是,法治保障下的新業務將爲上海港帶來新的業績增長點,吸引更多雙燃料國際船舶靠泊,進一步提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綜合競爭力。
來源:浦東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