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東方周刊》特約撰稿李潇
近年來,一種處方藥在中國龐大的兒童青少年近視人群中風靡——阿托品滴眼液。
根據國家衛健委2021年公布的數據,2020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爲52.7%,人數超過1億,近視低齡化問題突出。爲此,諸多家長四處求醫。阿托品滴眼液以各種方式流轉在醫院和民間。它甚至被稱爲近視防控的“三駕馬車”(另二項爲“每天2小時以上的戶外運動、佩戴角膜塑形鏡又稱OK鏡”)。
2021年11月18日,山東省眼科醫院的院制劑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順利獲批上市,該院成爲國産0.01%阿托品滴眼液獨家供應單位。
那麽,阿托品滴眼液真的是神藥嗎?它爲何等了這麽久才上市?
並非神藥
2005年,新加坡眼科研究所發表臨床研究結果,提出阿托品滴眼液可延緩近視發展。
“最早那會兒,我按照台灣杏輝制藥推薦的方法,自己配0.01%濃度的阿托品滴眼液,需要小心點。”來自天津的一位家長張先生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早期,阿托品滴眼液在新加坡等地正式上市。在我國上市之前,它則以院內制劑的方式存在。例如,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眼科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等醫院,以及興齊眼藥、愛爾眼科等。適齡患者需要到院經過醫生檢查後,開具處方購買此藥。
爲此,一些就醫不便的家長通過網購、代購的方式購買,不少電商平台可下單,社交平台上出現了不少代購的影子。
“在眼科方面,阿托品可用于睫狀肌麻痹驗光以及弱視、葡萄膜炎、惡性青光眼等疾病的治療。已有多項研究證實了它對于近視眼防控的有效性。”上海和睦家醫院眼科醫生生晖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新加坡眼科研究所指出,阿托品滴眼液濃度越高,控制近視發展效果越好,但是藥物引起畏光、視近模糊等不良反應也越明顯,且停用後近視度數可能反彈。在進一步探索下,有研究結果表明,0.01%濃度阿托品滴眼液在保持相對好的近視控制效果的同時,副作用要比高濃度阿托品滴眼液小很多。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濃度是0.01%,也有0.025%、0.05%等濃度的阿托品滴眼液。
“研究人員認爲,阿托品可能是通過改變眼內一系列生物化學信號傳導通路,從而升高眼內多巴胺的含量、增加脈絡膜的血供,加強鞏膜的纖維化,從而延緩眼軸的增長。但是阿托品延緩近視進展的機制還有待繼續深入研究證實。它不能消除已有的近視,只可以控制近視發展的速度。”生晖表示。
“不少孩子用了有一定效果。在使用後的1到2年間,有一些孩子恢複近視,但大多數是近視不加深或者緩慢加深。”爲了治療兒子的近視,張先生認識了不少同樣的家長。
河南省醫藥衛生學校有研究者對2016年至2018年參與門診治療的126例近視眼兒童患者臨床研究發現,0.01%阿托品滴眼液近視反彈率爲15.08%,1.0%阿托品滴眼液近視反彈率爲46.03%。
另一位來自北京的母親林女士告訴《瞭望東方周刊》:“醫生沒有建議用,我們自己找熟人去私立醫院代買,用了1個多月還沒看到效果。”
“阿托品滴眼液並不是對每一名近視小朋友都有用。家長要按照眼科專業醫生建議,使用適合自己孩子的近視防控手段。”生晖說。
自行配藥有風險
阿托品滴眼液爲何至今才上市?業內不少專家表示,院內制劑在政策層面受到《醫療機構制劑配制質量管理規範》《醫療機構制劑注冊管理辦法》等制約,其注冊申報和制備生産門檻並不低。
另外,家長自行配藥存在風險。
“醫生要給孩子做全面檢查,排除使用阿托品的禁忌症,確認後才能開始使用。基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考慮,不建議家長擅自配藥。”生晖說。
據了解,青光眼或有青光眼傾向的患者禁用,莨菪類生物堿過敏者禁用,有過敏性結膜炎或眼部有其他炎症時,應痊愈後使用。
2021年10月,國家衛健委發布了《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指南(更新版)》,其中提出,“建議到正規醫療機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阿托品滴眼液。
生晖表示,少部分人使用阿托品滴眼液後會出現瞳孔變大、畏光、看近模糊等反應,應視情況是否繼續使用。如果使用不當,還可能出現諸如面色潮紅、發熱、皮膚幹燥、心跳加快等全身反應。
“孩子去年4歲時開始近視,當時醫生建議用0.01%阿托品滴眼液,用了1個月後瞳孔明顯變大,就停了。後來給孩子帶了角膜塑形鏡。”來自山西的蔡女士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在各大互聯網尋醫問藥平台,有諸多家長詢問關于使用阿托品滴眼液後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
生晖建議,當兒童遇到以下近視情況時,眼科醫生可考慮使用阿托品作爲延緩近視眼進展的措施之一:一是近視發生早、進展快;二是有高度近視眼趨勢,及高度近視眼向病理性近視眼發展;三是迫切需要控制近視眼但不能耐受夜戴型角膜塑形鏡、日戴型角膜接觸鏡等方式。如需使用阿托品滴眼液,建議從低濃度開始。由于個體差異,患者使用後需定期複查,方便眼科醫生及時評估判斷其有效性;條件允許可3個月複查一次,定期隨訪視力、屈光狀態和眼軸的增長情況。
改變從健康生活開始
“我們家長都沒有近視,孩子近視應該是習慣不好。她經常抱著iPad看動畫片,宅著不出去玩。發現近視後,我們就調整她的壞習慣。”蔡女士說起她近視的5歲女兒。同樣,林女士也表示:在疫情期間,兒子上網課、做作業次數增多,且喜歡網上下棋,今年8歲被發現近視。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眼科專家團隊曾在2017年至2019年對湖北省1至3年級的13244名小學生進行近視情況調查,發現兒童近視眼的發生與其父母患近視眼、較少戶外活動時間、學習達半小時不進行短時休息、每天接觸電子産品時間長、較長課外學習時間及更高的年級有關。
除去父母患近視外,其他影響因素都在告訴我們,兒童的娛樂方式和學習習慣對于近視的影響明顯。在2020年寒假期間,西安市對276例兒童的一項電子屏幕暴露研究表明:疫情後,兒童每天電子産品屏幕暴露過度的比例爲60.87%,高于疫情前的34.07%。
“有效防控近視進展,還要做到這幾點:保證孩子每天有2-3小時的戶外時間;合理安排用眼時間,減少近距離用眼時間;注意用眼姿勢和用眼環境以及定期檢查眼睛。”生晖建議。
隨著兒童成長,我國總體近視人口不斷增長。60年前,中國人口的近視率爲10%至20%。截至2020年底,中國近視人口已超過6億。
2021年5月,教育部等15部門聯合印發的《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光明行動工作方案(2021-2025年)》規定,使用電子産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30%。7月,“雙減”政策出台。這些政策將引導兒童青少年形成健康的學習生活方式,有利于近視防控。
來源: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