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迪明指出,這是爲了先鎖定現有債券投資者的需求,也減小未來新發行債券的規模,在現有利率環境中,企業發行新債要提供足夠高的票息率。
根據惠譽評級(Fitch Ratings)的統計,下半年以來至11月2日,共有18家亞太企業宣布部分回購46批債券。相比之下,上半年共有17家企業完成回購20批債券。其中在第四季回購的31批債券,已經創下季度新高。
許兄弟(Koh Brothers)則是“新債換舊債”,讓投資者可選擇把原本今年10月到期的一批債券(票息率5.1%),換成2026年4月到期的債券,票息率提高到6.5%,相當于把債券延長三年半。7000萬元的債券中有1225萬元轉換爲新債券。
“新元債券一般發行規模較小,二級市場流動性比較低。因此公司回購爲債券投資者提供了提早循環資金的機會,尤其是永久債券。”
華僑銀行固定收益研究分析師黃文傑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目前本地企業回購債券的規模雖然還小,但應該超過往年的水平。
黃迪明說,投資者是否接受回購,主要看獻議條件。他認爲,先鋒醫療産業信托的接受率比預期高,因爲投資者可借助這個機會循環資金來投資。
根據Bondsupermart環球固定收益研究部分析員黃迪明提供的資料,今年來回購新元債券的本地挂牌公司包括先鋒醫療産業信托(First REIT)、傳慎控股(Tuan Sing),許兄弟(Koh Brothers)和勝捷企業(Centurion)則是新債換舊債。
勝捷企業也用新債換舊債,債券票息率從原本的5.75%提高到6.5%,最後一年更是高達9%,債券期限延長3.1年。
他也觀察到,更多公司通過一至兩年的短期銀行貸款爲債務融資,這比中期票據的三到五年來得短,“多數公司預計利率上升不會持續到中期,所以甯可借短期貸款,也不要在更長期鎖定目前的利率。”
先鋒醫療産業信托則以70%面值價格回購票息率4.9817%的永久證券,接受率約45%,總共6000萬元的債券有2670萬元購回。根據Bondsupermart網站數據,在公開市場買入這批債券目前買家出價是52元,也就是面值的一半,若散賣的價位是65元。
許兄弟與勝捷“新債換舊債”提高票息率
面對利率高漲、經濟展望不明朗的環境,有企業選擇現金回購部分債券來降低負債率和利息開支,同時也有企業選擇以“新債換舊債”的方式延長現有債券到期日。
他指出,財務情況更強勁的公司可能有過剩現金,這些現金賺取的利息低于債務的利息開支,也稱負利差(negative carry),所以他們選擇削減這個負利差。
集團在文告中說,最近幾個月全球經濟展望疲軟,建築和融資成本上漲,集團重新評估了一些潛在發展項目和投資,目前處于淨現金狀態,回購債券能讓集團降低債務和融資成本。
例如軟銀(Softbank)和海底撈回購了美元債券,後者可能是爲了減少美元走強的影響。
惠譽認爲,還有更多亞太企業悄悄回購小部分債券,未做出正式宣布。
另外,區域發行外幣債券的企業也有不少回購債券。
傳慎控股日前宣布,獻議以相當于面值101%的價格回購于2024年10月到期的債券,並支付應計利息。這批債券發行額是2億元,集團最多回購7500萬元,票息率是6.9%。
他補充說,在利率上揚的環境,債券價格下跌,企業若是以低于面值的價格回購債券,還能取得收益,提振盈利。
黃文傑說,企業這麽做可能是因爲再融資成本高,或難以獲得足夠融資來贖回到期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