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鮮農總會合作 成立兩行動聯盟
總會接下來也會提供企業管理、農場管理和技術咨詢等方面的援助,支持農場和農業生態系統的發展。
在這方面,鮮農總會將設立不同的委員會,解決不同農業領域的問題。其中,已成立城市農場委員會,探討如何協助農場有效應對電費上漲;水産養殖委員會則會探討設立孵化場,爲漁場供應魚苗和幼魚。
業者可登錄食品局網站www.sfa.gov.sg查閱上述指南。食品局會定時更新指南,確保內容跟上最新的監管要求。
許寶琨感謝鮮農總會的貢獻,讓會員之間有更多合作,推動本地農業食品行業的轉型。他說,在全球食品安全和供應鏈繼續面對挑戰之際,這種合作尤其重要。我國的30·30願景需要業者和消費者的深入參與。
“我同意他們的評估。這意味著要推出特定方案,在整個價值鏈上支持我們的農場,從確保有充足的種子、飼料和魚苗等農業投入品,到有足夠的消費者需求和對本地農産品的承購,讓農場具商業利益。”
食品局在文告中提到,在草擬指南時,食品局咨詢了包括新加坡建設局、國家環境局、經濟發展局,以及海事及港務管理局等政府機構,也納入鮮農總會的意見。這份海上漁場指南有助于加快漁場的發展步伐,進而加強本地生産農産品的能力,推動我國達成30·30願景。
許寶琨致辭時說,近期和鮮農總會領導層開會時,他們反映不論在提高競爭力、掌握本地監管機制或采納環境可持續的耕作方式,都應根據本地農場的需要定制方案。
人力部兼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高級政務部長許寶琨星期二(11月22日)在新加坡鮮農總會(Singapore Agro-Food Enterprises Federation,簡稱SAFEF)成立五周年慶祝晚宴上致辭時,宣布上述消息。
鮮農總會今後幾年也會在結構上做一些調整,包括增聘人手推動不同的計劃,以及讓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加入董事會,以更好地協助業界應對未來的挑戰。
這是食品局繼2020年爲陸地農場整理出行業指南後,推出的另一份指南,內容包括設立海上漁場的主要監管要求和程序,如所須文件、費用和核准過程的時間等,以及相關政府機構的聯絡方式。
新加坡食品局推出一份指南,協助現有漁場經營者和有意在本地設立海上漁場的業者,了解相關程序和監管要求,以便更好地安排資源、財務和項目進度,爲海上漁場轉型做准備。
爲提升我國的糧食自給能力,政府在2019年推出“30·30願景”,希望到了2030年,本地出産的農産品可以滿足國人30%的營養需求。
食品局正與鮮農總會合作成立兩個群策群力行動聯盟,一個負責本地農産品的供需,另一個會通過消費者教育和品牌宣傳,提高公衆對本地農産品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