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政府能通過哪些方式增加收入,德勤新加坡稅務區域主管合夥人劉輝泉受訪時說,在新加坡購買房地産需要繳交印花稅,擁屋期間也須繳納房地産稅。然而,賣屋收益一般無須繳稅,除非是房産持有時間很短或賣家從事房地産買賣活動。
財政部通常會配合預算案聲明公布本財年收支預估。對于此次公布中期財政預估,財政部在報告中解釋,所提供的數據在于爲政策檢討或調整提供背景,讓人們在商討財政政策時有共同的出發點。
財政部說,開支預估沒有將未來政策納入考量,如日後爲提高我國經濟競爭力和加強社會契約而增加的開支。“要資助這些政策,我們需要更多的資源,或是在一些方面削減開支,並將資金重新分配給新的優先事項。”
報告提到,政府醫療開支目前約占GDP的2.3%,這不包括冠病疫情相關開支。到了2026至2030財年期間,預計會增加到2.9%至3.5%。
政府收入包括經常收入和儲備金淨投資回報貢獻(Net Investment Returns Contribution,簡稱NIRC)。其中,經常收入約占GDP的15%,但預計增長速度會略慢于GDP。NIRC預計會繼續占GDP的3.5%左右。
延伸閱讀面臨逆風或維持在GDP總值3.5% 我國儲備投資回報 未來幾年增速料放緩通脹老齡化及護理使用率提高是政府醫療開支上升主因
另一項耗資不小的政府開支項目是基礎建設開支。在新地鐵線等大型和長期基建項目的推動下,我國基建開支占GDP的大約4%,預計到2026至2030財年期間,將增至4.4%。
預估數據也將政府已承諾推行的政策納入計算。漸進式加薪補貼計劃和加強版就業入息補助計劃,將在2022至2026財年期間耗資超過90億元。政府未來幾年投入在學前教育的年度開支也將比2018年的約10億元多出一倍以上。
政府收入目前約占GDP的18.5%。財政部報告強調,政府在2022財年預算案宣布的稅制調整,包括增加消費稅來彌補收支缺口是必要的。
隨著國家重大建設借貸法令(Significant Infrastructure Government Loan Act,簡稱SINGA)在2021年推出,讓所有能從長期基建項目中獲益的世代,公平分攤國家財政責任,基建項目的財政影響預計保持在GDP的4%左右。
在醫療和基礎設施之外,財政部預計,只要沒有出現重大政策改變,其余開支項目將至少和GDP增長相同。
人口老齡化導致醫療開支增加
醫療開支攀升是導致政府開支增加的主要因素。這是由于我國人口老齡化、醫療服務需求日益增加,以及醫療通脹。
財政部星期三發布有關政府中期財政預估的報告,預測政府開支占GDP比率將在2026至2030財年期間,增加到約19%至20%,並可能在2030財年超過20%。
政府開支目前約占國內生産總值(GDP)的18%。財政部星期三(2月8日)發布有關政府中期財政預估的報告,預測政府開支占GDP比率將在2026至2030財年期間,增加到約19%至20%,並可能在2030財年超過20%,但政府收入不足以應付預計增長的開支。
劉輝泉說,許多國家對售賣不動産所獲得的資本收益征稅,這是我國政府可以考慮的一個做法。不過在設計資本利得稅時,也應確保征稅對象主要是擁有多個房産的業主。
政府開支不斷增加,到2030財年可能占國內生産總值的20%以上,收入卻未必跟上。調高消費稅等增收措施雖然可填補收支缺口,但政府若要推出政策提高國家經濟競爭力和加強社會契約,須有額外的財政資源,才能在中期實現收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