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世界上華裔居住最多的國家,新加坡也算是其中。新加坡位于東南亞的馬來半島南端,馬六甲海峽出入口,土地面積非常小,只有719平方公裏,人口560萬,甚至比香港還要少。但就是這樣一個城邦國家,卻是“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亞洲四個發達國家之一,也是僅次于紐約、倫敦、香港的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
新加坡還有一個名字,叫做“淡馬錫”,也就是“海上城”,表明新加坡是一個由移民組成的國家,其中華人占據新加坡移民群體的絕大部分。華人占據新加坡的房地産、教育、金融、娛樂業等重要領域,華人團體形成的強大經濟力量,是新加坡在二戰之後能夠迅速崛起,成爲東南亞經濟實力最強國家之一的重要原因。
新加坡的來曆
新加坡別稱“獅城”,這也是因爲傳說中在新加坡居住過一只巨大的獅子,但這一切都是傳說,在新加坡沒有發現獅子的痕迹。
縱觀新加坡曆史,雖然處在東南亞,但自古與中國關系十分密切。在古代,很多中國沿海一帶的商人和漁民就下東南洋,到新加坡謀生。
在三國時代,新加坡就被中國人稱作“蒲羅中”,元朝海運興盛,中國航海家汪大淵是第一個抵達新加坡的華人,著有《島夷志略》這一本書,對新加坡和東南亞一帶的風土人情做了詳細的介紹。
明清時候,中國移民到新加坡
明朝時候,伴隨著鄭和七次下西洋,中國掀起了一股海外移民的浪潮。當時,中國福建、廣東一帶的農民由于山多地少,被迫去東南亞,也就是南洋一帶謀生,其中新加坡就是重要的港口中轉城市。
在明朝時候,治理新加坡屬于馬六甲王國,乃是中國的藩屬國,定期向明朝朝廷進貢。當馬六甲王國遭到葡萄牙等歐洲殖民者入侵的時候,也曾經向大明王朝求援。爲此,明朝也派兵增援,並且在新加坡一帶建造專門的防禦工事和倉庫。
在清初中國人口暴增,大批東南沿海一帶農民由于山多地少,只能背井離鄉,到南洋也就是東南亞一帶謀生,其中新加坡就是重點的中轉站和謀生之地。伴隨著在新加坡華人數量的增多,在1821年,新加坡島上華人的居民數量達到了5000人。
英國人發現新加坡
實際上,在大航海時代,西方殖民者也發現新加坡的價值,也把新加坡建設爲一個貿易發達的港口。但是,真正主宰新加坡,還是英國人。
英國發現新加坡,來源于英國的東印度公司爲了向中國展開貿易活動,需要一個中轉站。但當時英國人苦苦尋找了很久,都找不到這個中轉站。
于是,1819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員工萊佛士,偷偷潛入到新加坡,發現這裏有許多優質的木材,適合造船,也是一個天然的深水港,乃是絕佳的港口。
于是,頗具有商業眼光的萊佛士,立即與新加坡當地土著人達成交易協議,租借新加坡。萊佛士的租界新加坡的租界日,也成爲現在新加坡政府承認的“新加坡開埠日”。這個第一個抵達新加坡的英國人萊佛士,在新加坡也有萊佛士爵士的雕塑,借此紀念他對新加坡做出貢獻。
新加坡成爲英國殖民地
在新加坡成爲英國的商埠時候,人口也只有1000人左右,大部分是當地土著馬來人和華人勞工。當時新加坡的市政建設與貨運,也是靠著華人勞工辛苦努力完成的。
在1824年,由于蘇伊士運河的開鑿和工業革命的發展,英國東印度公司和東亞各國貿易活動增強,貨運量也翻了好幾倍。再加上馬來西亞橡膠業的發展,這也使英國人看到新加坡作爲貿易中轉站的巨大商業價值,于是就撕破租界協議,在船艦利炮下,一舉吞並新加坡爲英國的殖民地。
在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伴隨著國門的大開,中國沿海一帶前往新加坡的華人數量自然也增多。當時,通過外國勞務公司的契約,到新加坡打工的華人數量達到500萬人,其中很多人也是留在新加坡。尤其在1860年,華僑在新加坡總人口數量達到了65%,乃是新加坡第一大族群。
在英國殖民新加坡時候,很多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都是靠著外國勞務公司聘用的勞工艱辛完成的。可以說,沒有中國華人勞工的付出,也沒有新加坡作爲亞洲繁華國家的今天。由于新加坡貿易的發達,也吸引了中國沿海一帶富裕的商人和官僚前來經商,他們爲開發新加坡,繁榮新加坡經濟做出努力。
1867年,英國人又擴大自己的殖民勢力範圍,吞並馬六甲、槟城等地方,把馬來西亞半島與新加坡合並爲海峽殖民地,新加坡也成爲英國人在東南亞地區的殖民總部。
新加坡華人對祖國貢獻
晚清時候大量華人由于求生或者經商移民到新加坡,華人自然在當地成立了同鄉會,華人群體在新加坡自然擁有巨大的影響力,尤其是華僑首領在當地都擁有很高的話語權,以及比較高的地位,甚至一些華僑首領被英國殖民政府重用,在殖民政府擔任重要的職務。
新加坡的華人雖然身在異國他鄉,對自己祖國卻是有著比較高的認同感。晚清高官與貴族訪問新加坡時候,這些華僑首領也是穿著清朝官服,對晚清高官行叩拜禮,可以看到非常認同中華民族文化。
晚清末年,新加坡大量華人傾資金資助孫中山的革命事業。當時的新加坡,也是孫中山同盟會南洋分部的所在地,乃海外華人革命基地。
在抗戰時候,新加坡的華人更是傾囊相助中國的抗日,反對外敵的入侵。比較典型的愛國華僑,乃是陳嘉庚。陳嘉庚乃多次率領華人支持中國反封建的辛亥革命和抗戰,對中國抗日募捐超過四億美元,也爲家鄉廈門籌辦廈門大學、集美大學等多所高校,被周總理美譽爲“華僑之光”。
新加坡的獨立建國
二戰時候,日軍曾經一度占領新加坡,對新加坡進行大屠殺,先後一共有十五萬華人被日軍殺害。
二戰之後,英國作爲戰勝國,重新統治新加坡,卻由于勢力的衰微無法維持在亞洲的殖民體系,于是1964年,包括新加坡在內的整個馬來亞宣布獨立,成立了馬來西亞聯邦。
馬來西亞聯邦建立之後,掌握國家政權的馬來亞人討厭實力強大的華人群體,認爲馬來人與華人在文化上根本不一樣,道不同不足與謀,于是把占華人群體多數的新加坡踢出了聯邦,甚至還試圖讓淡水都不能自給的新加坡自生自滅。
于是,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被馬來西亞剔除,被迫成爲獨立的國家。
新加坡奇迹的出現
按理說,新加坡是一個島國,資源貧瘠,包括淡水資源都缺乏。離開馬來西亞這個大聯邦集體,應該是黔驢技窮,難以發展。當馬來西亞聯邦國會通過驅逐新加坡的決議後。當時,新加坡領導人李光耀淚灑當場,爲新加坡未來擔憂。
可是,在1997年,成立了32年的新加坡,在開國總理李光耀等人的領導下,新加坡發展迅速,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定爲發達國家,創造世界上發展中國家成爲發達國家最短的記錄,堪稱是“蛇吞象”的奇迹。
李光耀的治國理念
提及新加坡的開國總理李光耀,乃新加坡的國父,1923年09月16日~ 2015年03月23日,乃新加坡華人,祖籍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高陂鎮黨溪鄉。
李光耀非常令人推崇地方在于,既谙西方文化的內涵,也不忘中國文化之精神,在治理國家中一直注重東西文化的互相融合。他在統治新加坡時期,推行了一種具有法家精神,又兼具儒家內核的國家政策。就是這一種內法外儒的治國政策,這也使新加坡在脫離馬來西亞之後,曆經苦難,卻能鳳凰涅槃。
李光耀治國政策體現在:
第一,建立穩定的社會秩序
李光耀總理強調“依法治國”,用法律維系社會穩定與社會治安,使經濟得以正常運行,人們能夠安居樂業。
如在新加坡,無論是不是外國人,只要犯法都要被執行“鞭刑”,沒有任何商量余地。通過外儒內法的方式,令整個新加坡人都是遵守規矩,不僅有禮貌,向心力十足,也讓李光耀家族在新加坡具有了崇高的地位,一直把握新加坡的政權。
第二,經濟上大刀闊斧改革
新加坡獨立建國之後,最嚴峻是經濟發展的資源貧瘠問題。李光耀總理知道,過去新加坡經濟繁榮,也只是因爲英國人把大量資源從馬來亞、印度、中國源源不斷輸送到新加坡。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之後,只能自力更生。
于是,李光耀總理也知道,新加坡經濟發展也必需依賴國際資本。爲此,他積極與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搞好關系,在經濟上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造。如在1961年,引進外來資本,成立了工業門類齊全的裕廊工業區,也是亞洲最早成立的開發區之一,如今依然保持強勢的發展勢頭。
同時,新加坡也積極與國際合作,大力發展造船、煉油、電子産業等基礎雄厚。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使新加坡成爲東南亞最大的造船基地和全球煉油中心之一。由于煉油技術的發達,使新加坡也成爲少數擁有石油定價權的國家。新加坡政府也知道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也大力發展電子制造業等高新技術産業。
第三,建立清廉高效率的社會制度
一個具有安定社會環境的國家,主要體現在政府清廉,兼顧社會公平,李光耀總理在這一方面也是做得很有特色。
李光耀總理爲了杜絕官員腐敗,實現了高薪養廉。如新加坡公務員薪酬高,也是世界出名的。總理李顯龍的工資高達161萬美元,是全世界工資最高的國家元首。基層公務員月薪大致在5000新幣左右,折合2萬多人民幣,議員月薪在2萬新幣左右,大致是9萬多人民幣,部長級別的月工資則是十萬新幣,差不多40多萬人民幣。
爲了防腐敗,新加坡也制定一套特有的反腐敗程序,從輿論宣傳監督、健全立法、設置職能部門等,全方位無死角開展反腐工作。如1960年新加坡政府通過的《預防腐敗法》,明確了政府機構人員的職責與事項,大到洗錢行賄,小到說謊欺瞞都制定對應的處罰措施。
李光耀總理就是想借助不近人情的法律設置方式,爲社會營造一層反腐敗的屏障。通過高薪養廉和反腐懲罰措施,使新加坡公務員成了世界清廉榜上有名。
第四建構多民族和諧共生與公平的社會環境。
新加坡積極吸引精英移民,爲新加坡建設提供人才資源,同時建構多民族和諧的社會環境,積極吸引人才和外來投資。
同時,新加坡政府也注重社會公平,大力推行社會福利,縮小貧富差距。在1964年,新加坡就實施了“居者有其屋”的國策,目前大部分國民都生活在政府提供的住房內。在新加坡也施行全面免費醫療。各種措施加上嚴格的法律使得新加坡社會穩定,投資創業環境良好,住人環境遠勝于其他東南亞國家,成爲著名的花園城邦國家。
這樣,新加坡建國之後,不服輸的華人群體,憑借自己智慧與勤勞,在短短三十二年時間內,把新加坡建設爲世界一流的金融中心和港口城市,實現發展中國家到發達國家的飛躍,成爲舉世聞名的現代化國家,富裕與發達程度足以讓馬來西亞大跌眼鏡。
結語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的治國理念,簡單來說就是小國求存求強,穩定基礎上的團結和奮進。
順帶一說,新加坡現任總理李顯龍是李光耀之子,一樣是個華人,率領華人精英群體,爲壯大新加坡的國力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