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每家都有個愛扔東西的寶寶
"砰!"一歲兩個月的小北辰最近瘋狂地迷上了摔東西,大到塑料凳、杯子、存錢罐,小到玩偶、積木、水瓶蓋、從市場剛買回家的新鮮蔬菜,但凡能攥進手裏的,小北辰都要通過"摔摔摔"、“扔扔扔”來探個究竟。你要是立馬給他撿起來,這孩子還以爲你跟他玩"你撿我摔"的遊戲,繼續扔得樂此不疲,甚至扔完了還得意地沖你笑……
每次看著家中一片狼藉,北辰媽總會郁悶——家裏咋就攤上個這麽愛扔東西的娃呢?其實,很多家長也有著和北辰媽一樣的煩惱!一般說來,孩子到了6~8個月,就開始有扔東西的行爲了;到了10個月~1歲的階段,只要是能夠抓到的東西,都會被寶寶有意識地扔出去;到了2~3歲,扔東西更是變成了寶寶的一項遊戲。
那麽問題來了,爲什麽寶寶會鍾情于"扔東西"呢?是寶寶變得調皮不聽話了?還是天性使然?面對以上情況,家長們應該如何應對呢?那麽今天,北辰媽就帶領各位有著同樣煩惱的寶爸寶媽們解開寶寶"扔東西"的秘密!
二、爲什麽寶寶喜歡扔東西
1. "到底是世界在動還是我在動?"
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對孩子的成長過程研究發現,嬰兒早期處于一種不能把自我與環境區分的原始混沌狀態,認爲世界和自己是一體的,他們自身動的時候,世界也會隨之而動。(感覺運動水平上的自我中心化)
而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尤其是開始爬行、學會了走路後,寶寶們逐漸能切身體會到自己周圍的空間是多麽的廣闊,也發現了周圍的環境與物體和自身其實是相互獨立的,但是年幼的寶寶們還分不清"到底是世界在動還是我在動呢?"。
正如很多現代玄幻小說所描繪的:"空間本就是一個難以捉摸的屬性。"當小寶寶們開始感知到空間的存在,他們有著一套屬于自己的方式去探索著身周那充滿奧秘的空間。
而不停扔東西恰巧就是寶寶們探索空間的其中一種方式!也許是在偶然一次扔東西的過程中,寶寶發現了,只要把東西一扔,哪怕自己還在原地,可手裏的東西就沒有了。再往地上一看,它又出現了!這在寶寶的內心掀起了驚濤巨浪!再扔一次 ,會不會還是這樣呢?于是,好奇的寶寶們就會像一個努力尋找答案的科學家一樣,一遍遍做實驗,通過反複地抛撒、移動物體,感受到自身與物體空間之間的關系……
這是寶寶們認知空間的最初過程,也是孩子心智發展的一個階段行爲,可以說此時的寶寶們進入了蒙台梭利所謂的"空間關系敏感期"!
當然,處于空間關系敏感期的寶寶除了喜歡扔東西外,還喜歡藏貓貓、轉圈圈;喜歡拿各種東西堆砌成高樓,喜歡琢磨各式的蓋子或小孔。
2. "啊!原來我還會這樣的本領!"
對寶寶來說,自己能夠把東西扔出去,並發出"砰砰砰"的聲響,是一種讓他們感到樂趣且充滿自豪感的新本領。而事實上,扔東西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的確是一項"本領"——它需要寶寶良好的抓握能力、投擲能力、精細動作能力、手眼協調能力,還需要感知能力、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等等。
不僅如此,當寶寶完成了"扔東西"這一行爲後,他們發現自己可以能動地作用于這個世界了,發現自己能夠操縱某種東西,于是一種強烈的自我成就感便油然而生:"啊!原來我還會這樣的本領!"漸漸地,寶寶們便愛上扔東西這一 活動了。
3. "爸爸媽媽,你們理我一下!"
根據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人都有"自尊"的需求,而寶寶自尊需要的最初表現形式,就是渴望得到大人的關愛和重視。1 歲左右的寶寶,語言能力並不完善,還無法通過精確的語言來表達他們的意圖,于是,扔東西便成爲寶寶吸引大人注意的一個辦法。
所以下次,當大人發現寶寶扔東西的行爲時,先自我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陪伴寶寶的時候,只顧著低頭看手機而忽略了寶寶!
4. "我現在很生氣!"
別看寶寶人雖小,脾氣可不小!當還不善于表達的寶寶有了自己的情緒體驗,尤其是感到生氣、憤怒、失望時,扔東西無疑成爲他們發泄情緒的一種方式,仿佛在說:"我現在很生氣!快來哄哄我……"
當然,也不排除有的寶寶感到開心時,也會通過扔東西來表達"我真呀麽真高興!"
三、面對寶寶的"摔摔摔",父母可以怎麽辦呢?
通過上文所述的緣由,我們知道了,寶寶喜歡扔東西並不是他們存心搗蛋,更不是件壞事, 而是寶寶一定心理年齡特點的表現,甚至可以說是寶寶探索世界的一種獨特方式。在反複扔東西的過程中,寶寶對于事物的認知及其精細動作能力、手眼協調能力等都能得到發展;同時寶寶在心理上也能得到極大的滿足和愉悅。
隨著寶寶長大,他們會慢慢習慣扔東西這種"萬有引力"現象和各種物品落地的聲音,所以他們扔東西的行爲也會逐漸消退。雖說寶寶扔東西不全是壞事,可這樣的行爲確實惱人!爲了幫助寶寶更迅速地度過"扔東西"這一特殊年齡階段的小插曲,父母可以怎麽辦呢?
1.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寶寶扔東西背後的訴求各不相同,父母要透過寶寶扔東西的行爲看到他的真實需求。例如,
①如果發現寶寶是想得到大人的關注,便要及時給予寶寶反饋。平常也要經常抱抱他、親親他、沖他微笑、與他說話、對他的每一種行爲表示贊賞等。
②但如果發現寶寶是因爲生氣才扔東西,這時父母先不要責備,應該運用詢問+表達共情的方法——問寶寶爲什麽生氣,同時表示自己理解他不開心、生氣的情緒;再幫助寶寶解決問題。
等到寶寶感受到了父母的愛和重視,心情慢慢平複後,父母再與寶寶定下"生氣的時候不能扔東西"的規矩。
2. 盡可能滿足寶寶"扔"的願望
如果寶寶是處于"空間關系敏感期",通過扔東西來探索空間的話,那麽父母不妨主動滿足寶寶扔的願望,讓寶寶的運動知覺和空間知覺在扔東西的過程中得到鍛煉。
父母可以給寶寶不易損壞的玩具,比如毛絨玩具、橡膠玩具、塑料玩具、積木、皮球等;還可以將扔東西變成和孩子之間的小遊戲,比如:
①送玩具回家
父母把可以扔的玩具放進專門的一個箱子裏,平常寶寶結束玩玩具後,和寶寶一起"送"玩具回家,站起身來,將玩具投擲進箱子內。
②比比誰扔的遠
選擇沙包、塑料玩具等不易移動的玩具,畫出一條"起扔線",和寶寶比賽,看看誰扔的遠。
③分類扔扔扔
告訴寶寶不同材質的玩具要扔到不同的地方,比如布娃娃、毛絨玩具扔在床上,積木、皮球則扔到地上,臭襪子扔到髒衣簍……別小瞧這點小心思,或許能讓收拾變得輕松些!
3. 不要馬上撿回扔出的玩具
請各位家長在腦海裏自動浮現狗主人與狗狗玩扔飛盤時的場景,是不是跟你家寶寶與你"一扔一撿"有點異曲同工之妙?如果當寶寶扔出一個玩具後,你在第一時間幫他撿起來的話,大部分的寶寶會把扔東西當成你們兩個人的新遊戲,玩得更加的不亦樂乎。如果你每次一邊撿還一邊罵,那寶寶可能會更激動,以爲自己能引起你的注意!
所以,父母們稍微等待些許時間,過一會兒,以"佛系"的心境幫寶寶撿起來。
4.用重複的方法,告訴寶寶哪些東西不能扔
寶寶是通過不斷重複來習得某項技能、技巧的。所以要想讓寶寶區分玩具和非玩具,從而知曉什麽能扔什麽不能扔,父母需要做的是——像唐僧念經一樣重複講道理。
①當寶寶接近易碎、危險、貴重的物品時,父母要立馬將其放到寶寶拿不到的地方,並嚴厲告訴寶寶這些東西不能扔。(書本、食物、他人的物品同樣不能扔)
②當父母覺得寶寶扔東西的行爲過于肆無忌憚了,要堅決地與寶寶講道理,告訴他你不喜歡他這樣到處扔東西,而且丟掉的東西會損壞、丟失。必要的時候,將寶寶扔掉的東西藏起來,當作是他亂扔東西的懲罰。雖然寶寶可能會對你講的道理似懂非懂,但你的語氣和表情,寶寶是能感受到的。
③當寶寶扔一些投擲型玩具時,父母可以露出贊許的表情,並且參與其中,和寶寶一起體驗扔的樂趣。
如此往複,寶寶會逐漸知道什麽東西可以扔,什麽不能扔。
5.增加寶寶音樂方面的玩具
有的寶寶扔東西是爲了聽不同的聲音,對于這樣的寶寶,父母可以給他小鋼琴或敲擊的木琴、皮鼓等,來滿足寶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6.定下"自己撿回來 "的規矩
之前看到有寶媽總是撿寶寶扔的東西,腰杆子最先受不了,于是特地在網上買了個類似于環衛工人用的撿垃圾神器。雖然感歎這位寶媽的智慧,可是教會寶寶自己撿回來不就可以一勞永逸了?
父母可以先讓寶寶坐在爬行墊或席子上,讓他自己扔東西玩。方便引導寶寶自己爬過去或走過去,把所扔的東西撿起來。
7. 和寶寶一起收拾殘局
等寶寶長大些許,父母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收拾東西的習慣。利用"共同收拾+及時表揚"的方法,在寶寶扔東西遊戲結束後,大人要先做榜樣,自己蹲下來先收拾,然後對寶寶說:"我們一起送玩具回家吧!"、"我們一起比賽誰撿得快"等,將收拾變得趣味盎然。
待寶寶把玩具放回原處後,不要吝啬你的表揚,誇誇寶寶收拾得很認真、很整齊,有利于提高寶寶下次收拾東西的動力哦!
最後,給沒時間仔細閱讀的父母總結一下文中的觀點:
(1) 寶寶愛扔東西很正常,是他們特殊年齡段感知世界的一種方式
(2) 愛扔東西幾點原因:好奇心使然;成就感滿滿地認爲自己掌握了技能;尋求關注;發泄情感
(3) 隨著寶寶長大,扔東西的行爲會消退
(4) 對于寶寶扔東西的行爲,父母首先要關注孩子"扔東西"的原因,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5) 可以給寶寶提供不易損壞的玩具,設計簡單的投擲小遊戲,來滿足寶寶"扔"的願望
(6) 對于寶寶扔出去的東西不要馬上撿回,否則寶寶可能會當成是遊戲
(7) 用重複的方法,告訴寶寶哪些東西不能扔
(8) 有寶寶喜歡東西掉落地面的聲音,父母可以增加寶寶音樂方面的玩具
(9) 給寶寶定下自己撿回自己扔的東西的規矩
(10) 利用"共同收拾+及時表揚"的方法,培養孩子收拾東西的習慣。
最後的最後,北辰媽還有話想說:每個寶寶在成長路上總會出現許許多多在大人眼裏"不正常"的現象,家長們先放寬心態,也許寶寶的這些行爲只是某個階段的正常行爲特點,我們要做的是溫和而堅定地引導寶寶慢慢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