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又稱戚姬,一個在曆史上連真實姓名都沒有的女人。但是她卻很有名,只因她是劉邦寵妃,最後卻死相淒慘。
《百家姓考略》中記載:“漢朝有個叫戚鰓的人,是漢高祖的妃子戚夫人的父親,被封爲臨轅侯。”其實,戚父本是秦朝的將領,因爲劉邦起義反抗秦朝,戚父就投靠了劉邦,後來成爲漢朝的開國將領之一。
戚姬出身名門,父親是將領,本身就長得貌美如花,又能歌善舞。劉邦被封爲漢王之後,她就被送進宮,成了劉邦的妃子。
不甘屈居,一躍成爲寵妃
“一入宮牆深似海”,年輕的戚姬望著層層的宮牆,緩緩隨著選秀隊伍向宮裏走去。
她是被父親送進宮的,從小父親就對她進行藝術培養,又是學習琴棋書畫,又是練習唱歌跳舞。也許父親等的就是這一天,不管如今天下的王是誰,只要對家族有利,她都逃不過被送進宮的命運。
選秀開始之前,戚姬不像別的秀女那樣心神不定,戚姬一點都不緊張,以她的家世和姿色,她堅信自己能被選上。只是,區別就在于,她是否想自己去爭取寵愛,去掌控自己的命運罷了。
在選秀的宮殿裏,她看到了漢王劉邦,那個據說能夠統領千軍萬馬的男人,未來她的命運,就跟這個男人息息相關了。
果然,她被劉邦一眼選中,劉邦誇她姿色出衆,還封了美人(美人在漢初是屬于第三等級)。戚姬得到了贊賞,她決定要自己掌控命運,她想要得到劉邦的寵愛,這樣至少在後宮這一方天地,她能夠得以生存。
戚姬被封爲美人之後,劉邦一開始並沒有經常見她,但是她以美麗的容顔和能歌善舞的技能,在劉邦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當劉邦召見她,她都不放過任何一次機會,但她明白不能操之過急,要想抓住男人的心,就要給與他精神上的放松。
爲了安慰正爲戰爭煩惱的劉邦,戚姬經常爲劉邦唱歌跳舞,還溫柔安慰他。劉邦在戚姬那兒,得到了心靈的慰藉,覺得她很獨特,開始頻頻見戚姬。
後來,楚漢之爭終于結束,劉邦統一了天下。劉邦登基後,封戚姬爲夫人(夫人是第二等級),而他的皇後,是原配妻子呂氏,那個已經年老色衰的女人。
天下太平之後,劉邦有了更多的時間見戚姬,劉邦時常留宿戚姬的宮殿,還與她一起飲酒作樂,讓她跳舞助興。
戚姬得到了後宮獨一份的寵愛,同時也得到了別的妃子的嫉妒眼紅。但是,戚姬毫不在意那些不如她的人,她在意的,是那個地位穩固的皇後。
野心漸生,兒子差點成太子
不久之後,戚姬爲劉邦生下了一個兒子,這讓老來得子的劉邦高興壞了,于是對戚姬的寵愛日漸增多。戚姬的兒子是漢帝的第三子,取名爲劉如意,可見劉邦希望這個兒子的一生能夠平安順遂。
劉如意十歲就被封趙王,本來等劉邦西去之後,戚姬跟著兒子到封地,就能平安度過一生。
但是戚姬不這麽想,她覺得她擁有的榮寵已經是後宮第一了,爲何她的地位就不能是後宮第一?她的家族是開國功臣,而呂後出身不如她,兒子雖然是太子,但是也不如劉如意聰明。
劉邦雖然封了呂後爲皇後,嫡長子劉盈爲太子,但是呂後年老色衰,控制欲又強,劉邦到了後期不怎麽喜歡跟她待一起,就漸漸冷落了她。而太子生性懦弱,在呂後的控制下長大,實在不是個帝王將相之才。
于是,劉邦心中就萌生出了改立太子的想法。而與劉邦朝夕相處的戚姬,自然察覺到了劉邦的心思。
戚姬覺得機會來了,她開始在劉邦面前誇自己的兒子如何聰明,又經常說太子的壞話。這樣的“枕邊風”一吹,劉邦又時常沒見到太子,對太子的不滿就日漸增加。
劉邦在位期間,多次提出改立劉如意爲太子,但是,朝廷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大臣們都覺得太子作爲嫡長子不能廢除。而劉邦多次表現出要立劉如意,這讓呂後很是不滿,呂後也開始記恨上戚姬。
呂後也不是吃素的,她在不受寵的日子,運用她的政治手段,讓許多朝中大臣都支持太子。
此外,在劉邦最後一次提出廢太子的時候,呂後請到了當時著名的隱士“商山四皓”來輔助太子。劉邦實在沒有辦法,如此有才之士都來支持太子,太子的地位已經無法撼動了。
劉邦心灰意冷地回到戚姬的宮殿,對戚姬說:“這四個人是當今有名的才子,連他們都願意出面輔佐太子,太子是廢不了的!”戚姬聽到自己的兒子無望當太子,這意味著她也當不了皇後,于是就傷心地哭了起來。
戚姬本就長得貌美,哭起來嬌滴滴顯得很可憐,劉邦雖然心疼,卻也實在無可奈何。過了一會,劉邦就說:“你爲我跳楚舞,我來爲你唱楚歌。”
戚姬就爲劉邦跳舞,劉邦唱道:“天鵝高飛,振翅千裏。羽翼已成,翺翔四海。翺翔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短箭,何處施用!”
劉邦的心中也充滿了不甘,戚姬更是傷心欲絕,但是太子已定,無法改變了。劉邦唱完就離去,留下戚姬獨自歎息。
失去倚靠,慘遭極刑
劉邦漸漸年老,在一次出征回宮之後一病不起。戚姬作爲劉邦身邊的寵妃,自然是日夜侍奉在劉邦身邊,而她的兒子劉如意,也在劉邦身邊陪伴。
劉邦經常感歎:“若是我百年之後,我終究不願意看到我的愛子屈居于那個不成器的太子之下!”
因爲劉如意很早就被封爲趙王,于是劉邦在去世前,就爲戚姬和劉如意做好了打算。劉邦先是囑咐重臣周昌擔任趙國的相國,讓他照顧趙王,後又囑咐太子劉盈:“我如今重病纏身,其他的兒子都已經可以自立,而我最擔心的是如意母子,如意現在還小,你作爲兄長要多加照顧。”
後來,劉邦去世,劉如意由周昌護送回趙國,而戚姬就比較慘了。呂後對劉邦生前寵愛的妃子都異常痛恨,戚姬作爲第一寵妃,自然是呂後拔不掉的心頭刺。
曾經受寵的嫔妃,都被呂後囚禁在永巷,永巷本來是宮裏的一條小巷子,後來成了關押女性犯罪者的監獄。
呂後爲了報複戚姬,逼迫她剃掉頭發,去做舂米的活。古代沒有給谷物去殼的機器,就需要人工剝殼,舂米就是給大米剝殼。一朝寵妃,淪落成任人宰割的奴隸,戚姬心中是充滿怒氣的。
但是她又沒辦法反抗,就只能在舂米的時候偷懶,還唱起了歌。戚姬希望兒子能夠派人救她,就創作了一首《舂歌》:“子爲王,母爲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爲伍,相離三千裏,當誰使告汝?”
呂後聽到下人的彙報,說戚姬不僅工作不認真,竟然還唱歌。于是呂後勃然大怒,先是設計毒害了戚姬的兒子,然後把戚姬處以極刑,做成“人彘”。
呂後不愧是一個心狠手辣的政治家,她把戚姬的手腳砍掉、耳朵也弄聾、眼睛挖掉、鼻子割掉、就連聲帶也割斷,然後裝在缸裏,這就是“人彘”。
這樣的極刑,簡直是生不如死,戚姬成爲了曆史上第一個“人彘”。呂後在做了這一切之後,還邀請她的兒子劉盈去看戚姬,劉盈看到之後嚇得不輕,直接對著呂後說:“這樣的事情不是人能幹出來的,戚夫人陪伴先帝很多年了,爲何要讓她落得如此下場?”
戚姬的一生,自小出身名門,沒受什麽苦,嫁給劉邦之後一躍成爲寵妃,享盡天下富貴,最後劉邦去世,她落得這樣生不如死的下場,實在令人歎息。
其實,戚姬本沒有過錯,她一開始只是想要掌控自己的命運,不想在宮裏默默老死。而隨著寵愛增加,她開始不甘于只做寵妃,而是想要踏上更高的位子。
但是,她沒有仔細思考她和對手呂後之間的優劣,她除了劉邦的寵愛一無所有,而呂後擁有強大的政治集團支持,還能請隱士出山輔佐太子,這讓劉邦都自歎不如。
所以,這場對峙,戚姬從一開始就注定失敗,只是身在其中的戚姬沒有看透自身的處境,最終才落得如此淒慘的下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