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東南郊鐵爐廟村北的樂遊原畔,有一座中外聞名的佛教密宗古寺,名叫青龍寺。
“寺好因崗勢,登臨值夕陽。青山當佛閣,紅葉滿僧廊。竹色連平地,蟲聲在上方。最鄰東面靜,爲近楚城牆。”,這是唐代詩人朱慶余《題青龍寺》詩中的名句佳作。詩人劉得仁的《青龍寺僧院》詩中,更道出了到青龍寺遊覽隨喜者們的高貴身份門弟: “常多簪纓客,非獨看高松,此地堪終日,開門見數峰。”但到這裏來遊覽訪僧的也絕不是全系豪貴之士,一些落第舉子,山野老人也是這裏的常客。再者,就是密宗的一些教徒常到這裏來切磋密宗的咒語和幻術,青龍寺便成爲密宗咒語幻術傳播的源泉。
一座佛寺,何以用青龍爲名呢?說來話長。很久以前,生性鲠直的滬河龍王膝下空虛,久無子嗣。過了很長很長時間,才有了一個龍太子,因其混身墨黑,因此起名叫“小青龍”。小青龍從小受到父母嬌慣,心性變得十分焦燥、暴虐。小青龍在冥頑胡鬧中長大後,便愛上了北邊的泾河龍女。但因泾河龍王要用龍女去攀附東海龍王,不肯低就地把龍女許配給渺小的滬河小青龍,因此“好事”便這樣地耽擱下來。小青龍想念泾河龍女心切,每日裏都從河裏翹起頭來向北眺望,希圖望見泾河龍女的倩影。加上了解他心意的泾河龍女每每躲過其龍父的監視,跳到了泾河岸邊梳洗她那長長飄散入水中的秀發,因此,小青龍往往能望見泾河龍女的倩影,還能與龍女久久地眉目傳情哩。
但是,好事多磨,漢高祖劉邦決定建都長安後,蕭何率人築起了龐大高聳的未央宮,隨後又建起了建章宮,而且翻修加高了長樂宮。三大宮殿群遮住了小青龍眺望泾河龍女的大部分視線,使他只能從宮殿群之間的縫隙中眺望自己的心上人。他惱怒萬分,暴跳如雷,叫嚷著要去攻毀宮殿,掃清眺望的障礙!但被鲠直的滬河龍王嚴厲地喝止住了。從此,小青龍只能在宮殿群的空隙中眺望他的所愛了。到了漢惠帝劉盈時,征發男女十萬築起了城垣高矗、龐大無比的長安城。這就完全擋住了小青龍與泾河龍女含情相望的視線。小青龍狂怒,決心不顧一切地攻毀長安城,把城中之人全部生吞活剝,以解心頭之恨!這天晚上,他剛要出龍宮前去攻城,便被嚴防著他出外惹禍的父親扯住了。滬河龍王苦口婆心地勸說他,答應托人給他說鄰近的灞河龍女爲妻,小青龍不聽;滬河龍王又用不能殘害人、毀壞城池,這是要違犯天條的大罪,會被 夷斬全族的等等天法律條去開導,威脅他。但無法無天慣了的小青龍哪裏肯聽這些,還掙紮著要出宮上岸、去攻城吞人!滬河龍王無奈,只好喝令蝦兵蟹將龜將軍一擁而上,用鐵索練子把小青龍捆綁起來,時刻派兵看守。
三天後的後半夜,滬河龍王和看守小青龍的蝦兵們都疲勞不堪地睡去了。小青龍趁機變細身軀從鐵索的捆綁中慢慢脫出身來(原來,由于龍母的苦苦央求,蝦兵們手下留情,沒有用鐵索穿捆小青龍的鎖子骨),慢慢地溜出龍宮,從浴湯登岸,向京城長安攻來。由于他出發的遲了,因此攻到離長安城還有二十多裏的地方時,雄雞長啼,此起彼應,鬧成一片,小青龍身困體乏走不動了。他氣得長籲短歎起來。他這一歎氣不打緊,直把固若金湯的長安城吹得搖晃起來!正在打盹的京都總城隍一下被晃醒了!他跳上雲頭一看,嚇得面如土色,—急忙駕雲上天宮奏明玉皇大帝。
玉帝正在飲酒娛樂,懶得管事,便推脫說,這小青龍神通廣大,只有王母娘娘能夠降服,別人誰也奈何他不得,叫他去求王母幫忙。
都城隍在天宮裏未找到愛玩樂的王母,後來,聽說她在瑤池,使又匆匆地趕到昆侖山巅的瑤池。誰知不巧,正逢上王母娘娘在設蟠桃盛宴、款待各路神官仙長,對他的禀報和請求不予理睬。王母娘娘吃喝得興高彩烈,都城隍卻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因爲眼看日落西山,王母的盛宴未散,而天一擦黑,歇了一天的小白龍便要攻城了!
坐在靠門處的牡丹仙子,見門外的這個老頭兒急得團團直轉,汗流滿面,猜想他一定有天大的急事,便走出去,向長安都城隍問明了情由,但她自己也僅僅是個花草小仙子,不敢冒然打攪專橫的王母的興致、去奏明下界之事,那樣,自己的仙籍、生命難保不說,還會誤了援助長安城的大事!這位牡丹仙子是個心地善良、急公好義,又聰明穎慧之人。她眉頭微微一皺,吩咐都城隍在門口稍等,她進去想想辦法。她滿臉堆笑地走近王母身邊,一邊爲喝得醉醺醺的王母斟酒、捶背,一邊爲王母唱歌佐酒。直到王母醉得睡意朦胧之時,她借扶母之機,悄悄地摘下王母頭—亡的金簪,藏在袖筒中,尋機走出門外交給了都城隍,並附耳告訴他使用金簪的方法等事。
天剛擦黑,僵臥的小青龍正在蠢蠢欲動,要一躍而起摧毀長安城!正在這千鈞一發之時,都城隍駕雲斛鬥趔趄地趕到長安城南,舉起王母娘娘的金簪在小青龍的頭上刮了三下,小青龍便頓時垂頭散爪地被釘死在那裏,變成了一道土原,頭尾鱗爪依稀可辨,被人們叫作“青龍山”。
這樣過了好幾百年,到了隋朝興起時,隋文帝楊堅不願在漢長安城居住,興建大興城,他擔心這早已化爲土原的小青龍再起身攻城,便依照國師們的建議,在“青龍山”原頭,即小青龍的頭上修築龐大的靈感寺鎮住它。
青龍寺的前身是靈感寺,始建于隋文帝(楊堅)開皇二年(582年)。隋文帝是個有政治抱負的皇帝,他爲了建立萬世基業,廢棄了殘破的漢長安城,以興建大興城爲實現其雄圖的開端。由于隋文帝在尼寺裏生活了十三年,受佛教的熏陶和影響很深,在修建大興城時,因爲要將城中的陵園冢墓遷葬到郊野,爲超度這些亡靈,特意在樂遊原上修了寺院,取名爲靈感寺。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寺廢。高宗龍朔二年(662年 城陽公主患病,有和尚法朗,誦“觀音經”祈佛保佑。病愈後公主奏請,又立爲觀音寺。睿宗景雲二年(711年)改名爲青龍寺。隨後,雖繼續承受著雨打風吹,歲月侵襲,但終是“青龍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直到北宋哲宗元幽元年(1086年),由于戰亂不斷,寺院漸漸廢毀,地面建築蕩然無存。據史書記載,青龍寺最大時面積達到三百多畝,而現在的遺址只有二十多畝了。
由于當時統治階級的大力扶持,佛教在唐朝有很大的發展。唐長安城佛寺的興盛,幾乎是空前,其佛教傳播之廣不僅在國內,而且對國外也産生了一定影響,尤其對當時的日本佛教界影響極大。青龍寺即是傳播唐密頗有影響的寺院之一。青龍寺在9世紀出達到鼎盛,它是日本佛真言宗的祖庭,是日本人心中的聖寺。日本平安朝時期(9世紀出至中葉),日本人到唐求法的“學問僧”、“請益僧”頗多,其中著名的八人,本稱之爲“入唐八家”。而其中的六家空海、圓行、圓二、惠運、圓珍、宗睿到長安後即在青龍寺受法,其中以空海最爲有名。
空海(公元774——835年)在青龍寺拜惠果法師學習真言密教傳,空海苦心學習中國佛教密宗文化,又努力鑽研中國漢學。他學識淵博,造詣深厚,在佛經、詩詞、梵文、書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公元806年他回國後,帶走大批佛學經典和其它書籍。在日本奈良東大寺建立了日本的密宗–真言宗。設立道場,弘揚密宗,成爲日本起王母娘娘的金簪在小青龍的頭上刮了三下,小青龍便頓時垂頭散爪地被釘死在那裏,變成了一道土原,頭尾鱗爪依稀可辨,被人們叫作“青龍山”。
這樣過了好幾百年,到了隋朝興起時,隋文帝楊堅不願在漢長安城居住,興建大興城,他擔心這早已化爲土原的小青龍再起身攻城,便依照國師們的建議,在“青龍山”原頭,即小青龍的頭上修築龐大的靈感寺鎮住它。
由于當時統治階級的大力扶持,佛教在唐朝有很大的發展。唐長安城佛寺的興盛,幾乎是空前,其佛教傳播之廣不僅在國內,而且對國外也産生了一定影響,尤其對當時的日本佛教界影響極大。青龍寺即是傳播唐密頗有影響的寺院之一。青龍寺在9世紀出達到鼎盛,它是日本佛真言宗的祖庭,是日本人心中的聖寺。日本平安朝時期(9世紀出至中葉),日本人到唐求法的“學問僧”、“請益僧”頗多,其中著名的八人,本稱之爲“入唐八家”。而其中的六家空海、圓行、圓二、惠運、圓珍、宗睿到長安後即在青龍寺受法,其中以空海最爲有名,由于空海博綜衆藝,對日本文化教育貢獻甚大,又是日本真言宗的開山鼻祖,因此,民間尊稱空海是日本的“孔子”。
現在的青龍寺遺址內除了建有朱漆木質的雲峰閣外,另有兩大標志性建築,即惠果、空海紀念堂和空海紀念碑。樂遊原本來地勢就高,加之木質建築分兩層,立于雲峰閣上可望到極遠處。逢春陰天氣,連綿的灰白蒼茫中非常適合想像和懷古,神思渺茫間,不期然地就會與千年前的魂靈相遇。
解放前夕,有關部門曾對青龍寺遺址作過考察。由于各種客觀條件限制,當時祭台村附近的“石佛寺”被誤認爲是“青龍寺遺址”。196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發掘隊在查閱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再次對懸而未決的青龍寺舊址作了實際的勘察,否定了石佛寺就是青龍寺舊址的說法。從1973年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進行了系統發掘,清理出殿基、月台、散水、花壇等地下遺址多處。其中殿址一面積達六百多平方米,殿址二東西長50米,南北寬30米,呈長方形,塔基長寬各約15米。其原有建築規模宏大,現今所發現的遺址僅是青龍寺西部。從門、塔、殿址及兩側廊道遺址來看,青龍寺西院的形制爲塔居中,塔前有門,殿在塔後,周圍廊庑,表現出隋唐早期寺院的布局特征。上世紀80年代初,在遺址的基礎上恢複修建了現在的青龍寺遺址所,即一處小小的園子。1982年,空海紀念碑落成。1996年,被國務院批准成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期,人們春遊青龍寺,無非是登高望遠、放飛風筝、進寺燒香禮佛罷了.現在去青龍寺,主要是賞櫻花,也成爲近幾年西安人風起的雅興。
1986年青龍寺建日本和尚空海紀念碑時來自日本友人及佛教協會的饋贈.引進千余株櫻花樹,植于寺院,每年三月底櫻花盛開,春色滿圓,姹紫嫣紅,風光異常。園中還有叫一葉、關山、禦衣黃、郁金的櫻花,無不或與曆史有關,或與佛教有源,或與日本古代皇室有關的名字。雲峰閣前的一幅對聯寫得更妙:“櫻花遙共海東妍,貝葉須于心底誦”。
國內的櫻花品類以白色和粉白居多,而青龍寺的櫻花種類很多,有一百多種, 還有一種叫普賢像的櫻花。據文字說,這是日本最古老的園藝櫻花,又名普賢堂。花開時花中心有兩片綠色的葉子(雌花葉化物),沿外側彎曲,因酷似普賢菩薩乘座的大象鼻子而命名。(盧劍利)
青龍寺空海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