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美國曾經提出過很多既不可思議,又奇思妙想的未來計劃,“擁藍(Have blue,也可稱爲‘海弗蘭’)”就是其中之一。從這個計劃中相繼走出的擁藍1號、2號試驗機,以其從電氣工程角度設計而出的獨特外形,以及能夠躲避雷達探測的性能,一經問世便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與關注。
盡管這兩架試驗機後來均在執行飛行任務中不幸“折翼”了,但是致力于推動第五代戰機發展的美國人卻從中窺破了天機,鼎鼎大名的“臭鼬工廠”在此期間又一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們從開始執行這一個破天荒的計劃,到順利完成了首飛的任務,僅僅耗時31個月的時間,就劃時代的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隱形戰鬥轟炸機——F117!
後來,這架在千呼萬喚之中誕生的第五代戰機,這架外形獨特、醒目的隱形戰機,在入侵巴拿馬,還有“沙漠風暴”行動(海灣戰爭)中都出現過它的身影,甚至還因爲它經常在夜間執行任務,並且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從而被飛行員們冠以了“夜鷹”這個非常好聽的別名。可是在巴爾幹半島上打響的代號爲“聯盟力量”的科索沃戰爭中,鬼魅般的“夜鷹”卻在一聲哀鳴之後墜于塵間,甚至還由此引發出了它日後的被迫退役。
出征科索沃
自從1980年5月前南斯拉夫著名領導人鐵托去世後,以獨立爲目的的科索沃民族主義運動,就逐漸開始在素有“火藥桶”之稱的巴爾幹半島上愈演愈烈,最終塞爾維亞族與阿爾巴尼亞族長久以來的矛盾還是不出意外的演變成了一場生靈塗炭、水深火熱的戰爭。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一直企圖伺機介入到這場爭端之中,通過讓科索沃獨立這一種方式來分解前南斯拉夫勢力的西方諸國終于在百般努力下捕捉到了機會。爲了瓦解南歐地區最後一個被他們視爲異己的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政權,1999年3月24日,格林尼治時間19:00,時任北約秘書長哈維爾·索拉纳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正式对外宣布:
因爲“最後外交”(即:塞爾維亞族代表與阿爾巴尼亞族代表在法國朗布伊埃進行的談判)的努力沒能成功,北約部隊將會以“保護人權”的名義,對南斯拉夫發動代號爲“聯盟力量”的空襲行動。
至此,北約當時的19個成員國中有13個前來助陣,其余6國負責後勤和支援前線,496架飛機、14艘戰艦、1艘航空母艦(後來增加至1153架飛機、44艘戰艦、3艘航空母艦)全部部署在了各個戰區的重要位置,而我們要說的主人公——F117“夜鷹”,則在它的服役生涯中第三次在戰場上亮相了。
自從在巴拿馬戰爭和海灣戰爭中相繼亮相後,世界上第一款被投入戰爭使用的隱形戰鬥轟炸機F117就開始承載很多的任務與希望,畢竟對于它過往立下的赫赫戰功,恐怕沒有幾人不清楚:
在海灣戰爭期間,F117前前後後一共出動了1270余次,這一數據僅僅只占到了聯軍(以美國爲首的多國部隊的簡稱)總出動飛機架次的2.5%,但就是這看似不起眼的2.5%。卻成功摧毀了40%的伊拉克重要戰略目標,而且這些戰略目標大部分處于嚴密設防的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地區。當時搭載著BGM-109“戰斧”式巡航導彈的F117,對巴格達造成了巨大的殺傷,並且在這一連串的襲擊過程中,一次又一次臨危受命的F117居然在戰火彌漫、狼煙四起的海灣地區令人吃驚的毫發未損。
正如許多軍事專家在這場戰爭結束後總結的一樣,F117將會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高效進攻武器,它的誕生同時也標志著隱身時代的到來。
于是,3月24日的巴爾幹半島上,劃破天際的再也不是風和日麗的暖陽,而是從亞得裏亞海呼嘯而來的BGM-109“戰斧”式巡航導彈,而是北約各國相繼派出的B2“幽靈”、B52“同溫層堡壘”、F117“夜鷹”、F118“明星獵人”及幻影2000B等戰機,第一輪聲勢浩大的空襲就這樣開始了。當天,前南斯拉夫境內的許多防空設施、軍事指揮中心、大型軍工廠、飛機制造廠,還有位于科索沃地區的部隊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60多個北約軍隊眼中的重要目標瞬間化爲了一片廢墟。
不過,頑強的南斯拉夫人民並沒有放棄,他們利用手中的蘇式SAM“薩姆”系列防空導彈和高炮,奮起反擊,在科索沃北部的契卡維查山區成功擊落了一架北約的戰機,裝備落後的他們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對手進行了強有力的還擊。然而這架飛機的墜落,卻沒有讓一次次大搖大擺執行完任務後,返程的F117提高警惕。
命喪薩姆-3
在北約部隊接二連三的空襲下,不斷灼燒的戰火,正在逐步將南斯拉夫人民的抵抗意志侵蝕殆盡,也在一點一點蠶食巴爾幹半島上過往的輝煌與榮耀。經過了3月24日、25日、26日三天的不間斷攻擊後,前南斯拉夫的十來座城市和許多軍事重鎮早已面目全非,狼藉與硝煙遍布,哭喊的孩子失去了父親、新婚的妻子失去了丈夫、慈祥的母親失去了兒子、歡樂的家庭失去了成員,就連國家也失去了尊嚴……血與淚一遍又一遍對這片斯巴達克斯、赫拉克勒斯、阿喀琉斯,還有亞曆山大大帝曾居住過的土地,進行著無情的洗禮與改變。
時間來到3月27日,無往不破的F117又一次准時准點的在傍晚19:05左右,從意大利阿維亞諾空軍基地出發飛赴貝爾格萊德地區。因爲之前的第一輪空襲出乎意料的順利,所以在這個夜色不佳的晚上,北約並沒有讓此前與F117協同作戰的EA-6“徘徊者”電子戰飛機與F16CJ“野鼬鼠”一起出動,“夜鷹”首次在沒有電磁掩護、沒有幫手開辟空中走廊的情況下,獨自一人踏上了執行任務的旅途。
經過了大約50分鍾的無憂無慮飛行後,由戴爾·泽尔科上尉驾驶的这架F117順利通過亞得裏亞海,飛抵前南斯拉夫境內,並且又在隨後成功完成了轟炸的任務。按照此前的慣用戰術,高高興興“上班”的F117在忙完了工作後,本該“平平安安”回家,降落在阿維亞諾空軍基地,可是戴爾·泽尔科却没能继续“夜鹰”在黑夜中的神奇。
那天晚上,在回程的途中F117的雷達告警器忽然響了起來,戴爾·泽尔科的神经在那一刻瞬间紧张了起来,他清楚自己已经被对方锁定了,但是却无计可施、无可奈何。破空而來的SAM“薩姆”-3防空導彈就像是死神手中的鐮刀一樣,徑直切開了它的胸膛,伴隨著一聲巨大的響聲,號稱“不會被擊落的F117”最終還是難逃隕落的厄運,不可戰勝的神話告破,“夜鷹”在一聲悲鳴後墜入凡間。
其實這次前南斯拉夫防空部隊的出手並非偶然,准確的擊中了戴爾·泽尔科上尉驾驶的F117也不是偶然,因爲這架只能以亞音速飛行的戰機不僅飛行速度緩慢,而且飛行的高度很低,除了隱形的特性外,幾乎無一實處,並且更爲致命的是自以爲實力超群的北約空軍,居然每天都按照一成不變的方式一遍又一遍對前南斯拉夫故技重施,這難道不是給對手准備好了進行反擊的所有條件嗎?
當天晚間,前南斯拉夫的防空部隊:250導彈旅旗下的SAM“薩姆”-3導彈營按照以往F117的攻擊路線和時間,通過P-18這一款老舊的遠程搜索雷達對它進行搜索,在大約20點40分左右,果然發現了這個隱藏在夜空中的襲擊者。這時候,駐守在第一線的前南斯拉夫防空部隊的喬爾傑·亚尼西奇中校和即将换班的佐尔坦·达尼上校正在紧盯着屏幕上的目标,但这架F117卻渾然不覺,很快接近到了大約14公裏,已經進入了SA“薩姆”-3防空導彈的有效射程,此時佐爾坦·达尼命令制导雷达开机,操作员紧张地操作天线对准目标,但是屏幕上忽隐忽现的雷达反射信号很不稳定。十几秒过去了,由于没有截获目标,而且开机时间已经太长,随时可能暴露目标,于是,乔尔杰·亚尼西奇果断下达了关闭制导雷达的命令。顷刻之后,不甘心放走对方的佐尔坦·達尼再次下令打開制導雷達,這一次他捕捉到了,同時F117上的雷達告警器也作出了提示,戰機上的戴爾·泽尔科意识到有人正在试图攻击它,他竭尽所能的做出了各种摆脱动作,终于从雷达屏幕上成功消失了,由于开机时间再次接近20秒,喬爾傑·亚尼西奇不得不再次下令关闭雷达。
依照戰前定下的同一個雷達不能在同一地點連續開機兩次的交戰規則,這時前南斯拉夫防空部隊按理說必須要終止攻擊了。但是佐爾坦·达尼却在当晚获悉了“进行本次攻击行动的F117”是孤身而來的這一情報,因此他大膽的再次下令,雷達開機!于是,戴爾·泽尔科和他驾驶的F117又一次出現在了雷達的屏幕上,盡管他拼命的進行機動,想要擺脫攻擊,但很不幸的是,伴隨著跟蹤手德拉甘·马蒂奇、战术控制长穆米诺维奇激动地声音,“快!快!我看见它了”,“跟踪稳定,目标继续接近,距离13千米”……
兩枚SA“薩姆”-3防空導彈呼嘯而出,任憑經曆過海灣戰爭的戴爾·泽尔科有多么丰富的作战经验,此番他也难逃被击中的命运,第一枚导弹尽管没有击中他,却从他的眼前掠过,气流让F117劇烈的顛簸起來,第二枚導彈結結實實的擊中了它,燃燒與爆炸瞬間點亮了黑寂的夜空。
盡管P-18是一款在VHF波段(也就是常說的長波雷達,或者米波雷達)的老舊雷達,甚至因爲體積大、功率大、耗電量大,以及對空探測的精度很差,無法准確提供目標所在的位置這幾項緣故,在90年代後,已經陸續退出了曆史舞台。但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正是由于P-18實在是太落後了,以至于它的雷達頻段都不在北約的奪目之劍——AGM-88“哈姆”反輻射導彈的探測範圍內,甚至北約戰機的雷達告警器也無法對P-18雷達的信號做出反應,所以P-18雷達在科索沃戰爭的初期完全可以放心使用,雖然它的探測精度很差,但是至少不會擔心被北約定位攻擊。
十分湊巧的是,作爲第一代隱形戰機的F117,主要是針對當時的火控雷達和搜索雷達最常用的UHF波段(厘米波)進行的隱形設計和優化,對于VHF這種米波雷達的隱形效果並不是太好。所以暴露在P-18雷達的搜索下也不是什麽怪事,這也正是進入21世紀後,中俄等國紛紛重新開發新一代VHF波段對空雷達的一大原因。
沉睡在52區
雖然在科索沃戰爭中北約不幸的損失了一架造價不菲的F117,可是憑借其強大的軍事實力,他們依然獲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後來盡管在伊拉克戰爭中F117再次登場,並且因爲優異的協同作戰表現被時任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湯米·弗兰克将军形容为,“这是我有生以来经历过的针对新出现目标的最佳协同战例”。不过,在这场战争结束后没过几年,F117還是沒能逃脫退役的命運。
2005年12月28日,美國高層提議在2008年10月前將已經列裝的F117全部退役,通過此舉節省經費和預算,用于購買更多的F22“猛禽”。具體要求是:10架在2007年退役,余下的42架在2008年退役,同時他們還聲明F117退役後,將由B2“幽靈”、F22“猛禽”等具有低探測,還可以攜帶精確穿透力武器的新生代空中力量取代它。2006年下半年,美國空軍正式關閉了F117的飛行員訓練學校,並且對外宣布了F117的退役決定。2007年3月12日,第一批退役的6架F117,在美國霍洛曼空軍基地舉行的紀念儀式上進行了最後的飛行。
時任第49戰鬥機大隊指揮官,大衛·高德费恩准将在仪式上致辞表示,“随着这些伟大的飞行器一次次升上天空,战机的生命又走到了一个轮回的终点。它们忠实地履行了保卫国家的职责,圆满的完成了任务,今天我们将它们送往最后的栖息地,一个它们非常熟悉的地方,也是唯一一个在霍洛曼基地之外的家。”
與絕大多數空軍飛機退役後都被送往戴維斯·蒙山空军基地不同,F117最終被送往了托諾帕靶場(也叫52區),在那裏它們的機翼被拆卸,機身則存放在它們從前所在的機棚內。第一架F117被放在了內華達州的內利斯空軍基地展出,人們從基地外面的大樓上就能看到這架曾經叱咤風雲的飛機;第二架被放在了位于俄亥俄州的懷特·帕特森空军基地的空军博物馆中静态展出。
2008年,美國東部時間4月22日,美軍現役的最後四架F117隱形戰機悄悄飛抵位于內華達州的“沙漠飛機養老院”,並且被封存在一座特殊的水泥機庫內。從此這種世界上的第一代隱身戰機退出了美軍現役飛機的行列,只留下許多疑問供人們繼續猜測。
退役的猜測
爲何一度號稱“不敗”的F117在遠遠沒有達到服役期限時就被迫退役?一時間外界議論紛紛,究竟是什麽導致了這架從1988年11月20日高調問世,宣告了“第五代戰機”時代來臨的先驅者,步入輪回的旋渦?
首先,我們要從它的誕生說起。産生于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擁藍”計劃,是不折不扣的冷戰時期的産物,而F117無疑也是冷戰的“催生品”。它既能執行常規任務,又能執行戰略任務的特性,曾經備受世界各國的關注,更讓人們忽視了它高達4600萬美元(當時)的造價,盡管在海灣戰爭中它毫發未損的立下了赫赫戰功,可是深究一下它在巴拿馬褒貶不一的首秀,你便會發現其實它的“不敗”之名也不過爾爾。
其次,爲了隱形,F117在外形設計方面犧牲了很多,它的形狀猶如科幻電影中的太空飛行器一般,卻達不到人家匪夷所思的機動性能,不僅制約了自己的行動,還造成了機身結構的不穩定。據說,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的一次航展中,華麗登場的F117竟然在飛行展示進行機動動作時,發生了機翼斷裂的尴尬局面,若不是飛行員及時跳傘,或許就是一場機毀人亡的慘劇。後來經過調查發現,原來造成了機翼斷裂的緣故居然是3個鉚釘的不翼而飛,不管是掉了,還是忘了,反正F117墜毀的事實已經無法改變。
然後,按照以往F117都是在夜間出動的慣例,是否也意味著“夜鷹”真的只能是一只“夜鷹”,無法在白天翺翔?是的!因爲F117不僅沒有雷達,也沒有防禦性的武器,只能進行紅外前視搜索,而且只有0.9馬赫(亞音速)的飛行速度,別說是SAM“薩姆”-3,就是一枚肩扛式防空導彈都能擊落它。再加上傷亡數字過多的投彈攻擊時代已經過去了,像B1“槍騎兵”、B2“幽靈”和B52“同溫層堡壘”這些可以在對方火力圈外,利用導彈執行任務的轟炸機才是未來的主流,一次最多只能攻擊兩個目標的F117注定再也不會是軍方青睐的選擇。
接著,兩強爭霸的冷戰時代,早已隨著1992年發生的蘇東劇變不複存在了,那麽冷戰的産物還有多少存在的價值呢?未來的戰爭基本以局部戰爭爲主,例如: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期間執行掃蕩任務的飛機是否還需要隱形功能並不好說,但不具備防禦性和機動性能的話,一定不行。所以,連俯沖轟炸都無法進行的F117,還能拿出什麽優勢與別人較量呢?
最後,作爲戰機發展曆史中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産物,F117的誕生標志著“五代機”時代的來臨,可是從它的出擊表現、服役期限、生産數量等幾方面的因素來看,或許美國人比誰都清楚這次嘗試很有可能只會是前進路上一次失敗的教訓,或者經驗的總結。因爲F117從前到後一共只生産了59架戰鬥型和8架原型機,如果它真的很優秀、很完美的話,美國軍方爲什麽不進行大批量的采購?爲什麽要早早終止它的生産?
總之,“夜鷹”的故事已經畫上了句號,F22“猛禽”、F35“閃電”還在繼續著美國人的“五代機”計劃。或許這一切正如《戰國策》中所寫的,“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一樣,他們記住了教訓,總結了經驗,但是吸取了教訓、學習了經驗的又豈止是美國人?
近年來隨著俄羅斯的T-50、米格1.44、蘇47“金雕”,以及我國的殲20“威龍”、 殲31“鹘鷹”等“五代機”的相繼出現,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天空一定不再是一家獨大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