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2015年前問我厄瓜多爾在哪裏?我會問你厄瓜多爾是啥,國家還是城市?後來厄瓜多爾在2016年8月18日起對中國免簽,就這樣走進了我的視野,引起我的興趣。
沒過多久,我頭腦還沒想好要不要去時,手很自覺地買了機票,于是成就了截止目前我旅遊史上最輝煌的戰績,一個人雄赳赳氣昂昂地飛了35個小時,從亞洲穿過北美洲來到南美洲這個不甚出名但神奇的國家。
關于厄瓜多爾
厄瓜多爾又名赤道之國,厄瓜多爾用西班牙語翻譯就是“赤道”的意思。赤道穿過的國家在全世界有10多個,但把首都建在赤道上且建立紀念碑的僅有厄瓜多爾。
基多的赤道紀念碑經度78°27′8″,緯度0°0′0″,碑身四周刻有E.S.O.N.四個西班牙字母,表示東、南、西、北。
地理位置:南美洲西北部
首都城市:基多
官方語言:西班牙語【真的絕大大大部分都是說西班牙語,幸好景點服務人員的英語比較溜。】
道路通行:靠右行駛【基多的道路真不好開車,高原山城,高高低低、彎彎曲曲。】
主要貨幣:美元、蘇克雷【此次全程使用美元,但是去超市買東西找給我蘇克雷幣。】
香港出發,美國轉機,終抵厄瓜多爾
由于從香港飛美國轉機至厄瓜多爾的機票比較便宜,國慶節往返大約6K,所以沒有猶豫地選擇走這條航線。
從香港到美國的飛機上可以看到許多中國人,但從美國到厄瓜多爾就只能見到零星的亞洲人面孔,這讓我終于意識到自己真的離大中國越來越遠了,將要在完全陌生的國度飄蕩。
經過將近35個小時的飛行(包括轉機時間),終于抵達厄瓜多爾首都:基多。
望著機窗外陰雨綿綿的蕭瑟景象,穿著秋外套系著圍巾的我仍忍不住哆嗦了一下。果然,下機後,冷風迎面撲來,身上的穿著根本無法抵擋這刺骨的寒冷。
入境厄瓜多爾需要填寫入境表,當時有一行實在不知道怎麽下手,便打算在入境的時候問入境官再填寫。爲了避免影響其他人,我選擇排在最後。感動的是,入境官很友好地指導我填寫。
入境是本次旅程第一次在厄國體會到用英語交流的困難,不知道是我聽力差,還是對方口音太重,有個單詞重複三遍,還是沒聽清,內心幾乎崩潰,最後實在沒轍,入境官看我一臉懵逼樣,只好說算了,讓我趕緊過去。
左腳在南半球,右腳在北半球
基多位于安第斯山區皮欽查火山東南麓的谷地中,平均海拔2852米,屬于高原城市,原本是基圖印第安人的中心,“基多”在印第安語中的意思是“有人居住的地方”,現在分爲新城和舊城兩部分,此次我選擇住在北部的新城區。
由于深厚的文化曆史遺迹、獨特的地理位置及與其相得益彰的城建,基多在1979年已被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産保護名錄。
其中,位于基多城北24公裏處的赤道紀念碑可謂是最著名的景觀,它對于一個旅人的意義,如北京的天安門和故宮、巴黎的鐵塔等,去了必須打卡的點。
這個碑非常神奇,假如和伴侶一起去可以在這裏來個最遙遠的親親,在南半球的你吻上北半球的她,浪漫爆了;假如自己去也可以好好玩耍,滿足同時站在南北兩個半球上的願望。所以,怎可不去體驗一番?
于是在抵達基多的第二天,一大早就手腳利落地爬起床去逛赤道紀念碑,根本管不得時差不時差。
去程我選擇體驗了一回當地的公交,先坐BRT到OFELIA轉公車,費用0.25美元,由于不在終點站下車,所以提前跟司機打聲招呼,讓他屆時提醒一下,以免坐過站。當時乘坐的這輛公交車比較環保,沒有空調,全靠自然風,幸好也不是很熱,大概1個多小時後就到達目的地了,下車的站點不叫赤道紀念碑,具體叫啥,我忘記了。另外,回程打的,約30美元。
去的路上會看到一棟棟彩色小房子建在山上,那是當地的貧民窟;回的路上會看到一棟棟別墅矗立在山下,這是當地的富民區。所以這裏基本是窮人住山上,富人住山下,和我們認知不太相同,在國內能住半山腰或山頂的大部分都是土豪,例如台灣的陽明山豪宅和香港的半山豪宅。
在這裏需要提一下,基多的赤道紀念碑有兩座,一座是新的,一座是老的。老的紀念碑于1744年建成,後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測量協會對赤道線作了多次複測,發現老碑地址稍有誤差,精確的赤道線位置應在老碑以南2千米處,于是在老碑不遠的埃基諾西亞爾谷再造一座更加宏偉壯觀的赤道紀念碑,在1982年落成。
咱們先說說新碑,在排完長長的隊伍買票後,穿過一條寬闊的大道,可以看到兩邊有13位科學家半身雕像,他們來自法國、西班牙和厄瓜多爾等國家,爲測定赤道位置作出卓越貢獻,走到盡頭看到的是紀念碑東南一側。
入眼可見此碑頗爲高聳,高約30米,坐落在一個直徑100米的大圓盤上,碑頂置放著一個直徑4.5米、重4.5噸的鋁制地球儀。繞著碑走,看到在它的東西面刻著西經格林威治78°27′8″,緯度0°0′0″。
在碑前有一條黃色中線,代表赤道,把兩邊分成南北半球,標S這邊代表南半球,標N那邊代表北半球。由于我是獨遊,沒辦法好好自拍,只好左腳踏在南半球,右腳踏在北半球,跨過赤道線給別人拍了,如今想來甚是可惜,我該厚著臉皮叫別人幫忙拍的,好歹也是個紀念,幸好後面在老碑拍了幾張,雖然有點醜。
逛完外面,還可以進碑內參觀。它的內部是一個地理人文博物館,講的是厄國地理、風俗習慣、印第安土著的生活日常等。我直接乘坐直升梯到頂端俯瞰周圍,然後逐層走下來,看看裏面的曆史記載。
逛完紀念碑,還可以到旁邊的展覽廳、藝術品商店和遊藝場所走一走,欣賞畫展、手工展及表演等,或者買一些紀念品,這些是延伸設施。我對買買買不感興趣,反而是她們的舞蹈表演讓我駐足觀看許久,無論是音樂還是表演都很有感染力,忍不住讓人隨著節奏搖擺起來。
對了,周邊有些商店入口處會放置一個自動磅秤,上面寫著一些話,大概意思是“在地球的中心量體重特別輕”。這是有科學考證的,由于離心力和重力加速度不同,導致同一個人在全球不同地方的體重也不同,而赤道離心力最大以及該處重力加速度g大于高緯度地區,根據公式計算,在這裏的體重最輕。我沒有稱,害怕是真的,那會讓我原本就輕飄飄的體重變得更加可怕,幹脆忽略。
慢慢地走,花了約20分鍾來到老紀念碑。老碑和新碑有點不同,需要組隊參觀,每隔20分鍾組一隊,然後分配導遊免費給大家講解,有西班牙語和英語兩種語種的團隊,可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選擇,毫無疑問我選擇了英語講解隊。
這裏介紹的是與印第安人相關的曆史文化,房子的構造、打獵方式、生活用具、一些圖騰等。由于我的英語半桶水,有時候聽懵了,索性自己到一邊研究。
老碑比新碑好玩的是可以做很多有趣遊戲。
遊戲一:把雞蛋立在鐵釘帽上。因爲在赤道中線上地球引力抵消,可較易地把雞蛋立在鐵釘帽上,鑒于排隊人太多,我沒有嘗試。
遊戲二:閉上眼伸展雙臂,在赤道中線上用前腳尖接後腳跟往前走,但無法直直走下去,無論怎麽走,身子總會歪向一邊,這是因爲站在赤道中線上受到南北極磁場力的相互作用,想走直線非常難。我站在一旁看了一段時間,真的沒有一個人能成功。
遊戲三:有趣的水流實驗。在赤道中線上,樹葉隨水筆直流下去;在南半球,樹葉隨水按順時針旋轉流出;在北半球,樹葉隨水按逆時針旋轉流出。這些都形象地演示南北半球風向和水流運行方向。
玩著玩著,大半天過去了,人曬得不成樣子,便打道回府休息,爲第二天逛老城區養精蓄銳。
由于篇幅原因,厄瓜多爾之旅將分兩篇進行分享,此爲上篇,敬請期待下篇!
前往厄瓜多爾注意事項
1.簽證:免簽。【目前中國不能直飛厄瓜多爾,需要在歐洲或北美轉機,可能會需要過境簽。如果在荷蘭阿姆斯特丹不出境轉機不用過境簽,在美國轉機則要過境簽。】
2.貨幣:出發前兌換好美金。
3.服裝:基多年平均氣溫13.5℃,白天和晚上溫差比較大,10℃—25℃,不下雨有太陽的白天可以穿短袖加薄外套或者一件長袖衣服,下雨的白天和晚上一樣都要穿毛衣、厚外套。
4.疫苗:出發前我打電話給厄駐華大使館咨詢過是否必須打了疫苗才能到厄瓜多爾,大使館當時回答是不一定,不過對方建議最好打疫苗,預防萬一。如果要去亞馬遜雨林,則一定要打相關疫苗,畢竟裏面存在各種危險因素,防不勝防。
5.藥品:可帶一些旅行常用藥品,尤其是有高原反應的人,提前做好准備。
6.護膚品:最重要的就是防曬和補水。基多溫度不高,但紫外線強,所以要防曬!防曬!防曬!基多的天氣幹燥,無論身體還是面部,補水必不可少,女性記得帶好補水面膜,男性就自己隨意。
7.網卡:因爲華爲在厄國有做相關建設,所以用了當地的華爲SIM卡,且我本來使用華爲手機,直接換卡就行。網絡速度一般,刷刷朋友圈,發發信息,偶爾用用翻譯軟件,沒有問題。
8.自駕:我去的時候不能憑中國駕照在厄瓜多爾開車,翻譯件和公證都不行,現在不清楚,有需要可以自行打電話到大使館咨詢。
9.關于安全:白天比較安全,但是該防的小偷得防,飛車搶劫偶有,晚上不要隨便出門,尤其是獨行女性。
10.關于餐飲:基多在周日許多店家都不營業,所以吃飯購物別安排在這一天。
11.美國轉機行李事宜:有人說無論是不是轉機,只要入境美國都要取行李,其實不見得,從香港飛厄瓜多爾,在美國中轉,入境需要取行李再重新托運,但從厄瓜多爾飛香港,行李直挂,無需再取再托。這可能是起飛地不同,值機時可以確認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