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近些年來大多數戰爭的參與者,美軍的動向一直受人關注。由於航母是美國在海外最大的機動兵力集團,在過去,大規模航母集結,往往成為判斷美軍是否要打仗的重要標誌。
也正是因為這個因素,美軍經常會用航母部署來實施所謂的威懾,航母一調動,無疑就給對手施加了壓力。那麼,僅僅用航母來判斷美軍是否要打仗準確嗎?還有哪些更準確因素可以作為美軍將要動武的標誌呢?
航母被視為美軍行動的風向標
衛星的調整和部署乃美軍是否會打仗的關鍵因素
擺在第一位的是看衛星,現在戰爭是一個信息化戰爭的時代,情報為先。那麼要想摸清對方的底細和動向,主要就是靠情報。那麼這個情報除了人力情報之外,現在美軍越來越多的要依靠太空衛星這樣的技術情報,這就涉及到衛星的部署和調整問題。
衛星發射上空之後,它的軌道和部署的位置,實際上直接影響到它對某一個地區的偵查效率。所以要打仗的時候,美軍會臨時調整大量衛星軌道,同時往相應的作戰地區集結相當數量的在軌衛星,甚至會臨時發射一些衛星。特別是有彈道飛彈威脅這樣的對手時,它的飛彈預警衛星肯定會集中集結和部署。
比如海灣戰爭之前,考慮到伊拉克當時有「飛毛腿」飛彈,所以美軍就臨時調整了它的飛彈預警衛星,當時是把五顆在軌的飛彈預警衛星,全部調整到了印度洋上空,完成組網,實施預警。
「飛毛腿」飛彈
再看其它的衛星,比較典型的像伊拉克戰爭之前,美軍應急發射了三顆KH11高解析度的成像偵查衛星。另外,還發射了三顆具有全天候偵查能力的「長曲棍球」雷達合成孔徑成像衛星。那麼這六顆衛星實際在戰場當中,為美軍提供了大量的實時戰場情報。除了這些之外,美軍還會集中調配一些其他的保障衛星,比如通信衛星、氣象偵查衛星。有時它甚至還會利用一些民用資源,比如購買一些民用成像衛星的高解析度圖像來完成它情報偵查的需要,所以這一點是判斷美軍是否會打仗極其關鍵的因素。
兵力的調整和部署是判斷美軍是否要開戰的重要因素
除了衛星的調整和部署,還有什麼動作是美軍動武的風向標呢?陳虎認為,除了看衛星之外,再一個就是看兵力,兵力的調整和部署是判斷美軍是否要開戰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比如在伊拉克戰爭之前,美軍就有六個航母戰鬥群,「星座號」、「杜魯門號」、「林肯號」、「羅斯福號」、「小鷹號」、「尼米茲號」;另外還有四個兩棲攻擊艦戰鬥群,「塔拉瓦號」、「卡爾薩基號」、「好人理察」和「硫磺島號」。六個航母、四個兩棲攻擊艦群,這個規模是相當大的。
美「華盛頓號」航母
可見,即使對經過海灣戰爭已經被大幅削弱的伊拉克,美國要打滅國之戰的時候,它動用的航母、兩棲攻擊艦這樣的兵力,也絕對不是一個小數字。
如果碰到一個比薩達姆實力更強的對手,美軍會部署和動用多大的兵力呢?這個可想而知。當然,這些兵力的部署不僅有海上兵力,還會有地面和空中的兵力。
比如戰區附近的一些美軍基地,特別是空軍基地會有大量的轉場飛行,空中的作戰兵力會出現一個短時間暴漲的趨勢。那麼通過兵力來判斷美軍會不會打仗,一般來說也是準確的。
美軍空軍基地
物資和指揮系統是判斷美軍是否要打仗的重要指標
那麼,除了衛星調動和兵力調動,還有什麼動作呢?陳虎認為,還有就是看物資,打仗要有大量的物資消耗。比如它的海上預置艦,它在作戰地區附近的一些基地,會長期儲存一些作戰物資,但僅靠平時儲存這些作戰物資往往不夠。
所以打仗之前,它會臨時向這些地方,向海上預置艦基地存儲物資,會有大量的補充和集結的一個趨勢。比如伊拉克戰爭爆發之前,美軍就曾經向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亞基地增派部署了數艘,包括「華生」級大型中速滾裝船在內的海上預置艦。
另外在附近的一些基地上,也有大量的物資補充。因此,這成為判斷美軍是否要打仗的一個重要因素。另外一個因素就是看指揮,美軍現在是全球部署,他的指揮系統在主要的熱點地區都有比較完備的部署。但是真要打仗,特別是打大仗,往往他的指揮、部署和體系會進行戰前的調整。
指揮人員
這樣的戰前調整主要的動向是什麼呢?一個是戰區指揮人員的調整,儘管有常設的戰區指揮官,但是平時和戰時是不一樣的,一旦要打仗,特別是打惡仗的時候,這種指揮員的調整往往不可缺少。
其次,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它往往會向熱點地區或者要打仗的地方,前期部署一些前進指揮部。這裡往往不光是一個聯合指揮部,還會包括空中、海上和地面。
這樣一個比較大規模的指揮部署和指揮人員的調整,也很難逃過媒體和情報系統的眼睛。於是,指揮人員和指揮系統的前推和調整,也會成為美軍是否會打仗的一個重要判斷指標。
現代戰爭
現代戰爭是強調突然性,美軍做這些調整時,它會有各種各樣的掩護措施。但不管用什麼樣的手法去隱蔽,狐狸的尾巴總會露出來,天上衛星異常的調整和異常密集的發射也藏不住;航母、兩棲攻擊艦這樣的大型海上作戰兵力的調整也藏不住;物資的補充、指揮系統的調整,也往往會通過媒體透露出來。
因此,把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加以判斷,就會比單純使用航母部署來判斷美軍要不要打仗會準確的多,靠譜的多。 半島開打前夜熄火:中國一舉動讓美停手
境外媒體稱,中國敦促美國和朝鮮從可能是災難性的衝突邊緣後退。據英國網站4月14日報道,中國外交部長王毅14日在北京對記者說,本地區面臨「危險局面」,感覺衝突隨時可能爆發。
報道援引新華社報道稱,王毅說:「我們呼籲各方不管是在口頭還是行動上都不要再相互刺激,相互威脅,不要把事態搞到難以挽回和不可收拾的地步。」
朝鮮閱兵式上展出的飛彈
報道稱,他說:「不是誰放出的話更狠,誰揚起的拳頭更大,誰就能贏。一旦真的發生戰亂,結局只會是多輸,沒有誰能夠成為贏家。」
據英國媒體報道,朝鮮副外相韓成烈早前警告說,一旦美國發動先發制人的打擊,朝鮮不會「保持雙臂交叉」,而且他表示朝鮮會在自己認為合適的時候進行核試驗。
北極星1潛射飛彈
報道稱,1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說,他相信中國準備採取行動。曾指責北京沒有約束朝鮮的特朗普在推特上寫道:「我很有信心,中國會妥善處理朝鮮問題。如果他們做不到,美國及其盟國會做到。」
另據美國網站4月14日報道,朝鮮稱它隨時可能進行核試驗,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部署到朝鮮半島附近以示決心。在此背景下,中國14日警告稱,朝鮮半島緊張局勢可能會迅速失控報道援引新華社報道稱,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說:「最近一段時間,美韓和朝鮮針鋒相對、劍拔弩張,大有山雨欲來之勢。」
報道稱,新華社稱,王毅在與來訪的法國外長艾羅舉行會談後說:「我們呼籲各方不管是在口頭還是行動上都不要再相互刺激,相互威脅,不要把事態搞到難以挽回和不可收拾的地步。」
北極星1陸地版
報道稱,他說:「不管是誰,如果要在半島生戰生亂,那就必須為此承擔歷史責任,為此付出相應代價。」報道稱,他這番話是本周來自中國的最為直率的表示。
此外據香港網站4月15日報道,外交部長王毅14日就正在升級的朝鮮核危機作出了最嚴峻的評估。他警告說,衝突「隨時」可能爆發——誰引發衝突,都將付出代價。報道稱,分析家們說,王毅的這一警告說明存在威脅迫在眉睫的風險。
神似東風31的朝鮮飛彈
報道援引朝鮮問題專家分析說,王毅的警告是針對平壤和華盛頓的。李敦球說:「三方——朝鮮、韓國和美國負有直接責任——尤其是美國,最近(在朝鮮半島附近海域)搞軍事演習和部署航母。」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群日前改變原定駛往澳大利亞的任務計劃,10日已開到朝鮮半島附近,這意味著美國充分認識到半島緊張局勢的嚴重性。美太平洋司令部發言人表示,朝鮮試射飛彈和開發核武器是本地區最大的威脅。韓國分析人士認為,上述跡象表明,美國認為有必要對朝鮮發出「美國會採取單邊軍事行動」的信息。
美軍航母艦載機
除了「卡爾·文森」號,美國部署在日本橫須賀的「里根」號核動力航母和4艘「宙斯盾」飛彈驅逐艦、巡洋艦也將於4月底部署到韓國周邊海域。這意味著美國在太平洋地區兩大主力航母打擊群最近將出現在朝鮮半島周邊。
這意味著發出什麼信號,相信很多人都能讀懂。兩個航母打擊群集結於同一片海域,給對手造成威懾是非常巨大的,如果危機仍沒有改變,美國人動武的可能性會升高。
美軍航母殺向朝鮮半島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4月9日被ABC記者問到,美軍對敘利亞的空襲是否對朝鮮是一個警告?蒂勒森回答說:「如果你違反國際標準或國際協定,如果你沒有履行承諾,或給其他國家造成威脅,我們就會有回應。」
他同時澄清,美國航母開往朝鮮半島並非為了推翻朝鮮政權:「我們的目標是使朝鮮半島無核化,而不是推翻政權。」當被問及朝鮮飛彈的射程離美國有多近時,蒂勒森說:「評估起來有點困難,但顯然他們的發射系統取得重大進步,這也是我們最擔憂的地方。」其實,蒂勒森等於公開表示,對敘利亞進行攻擊,目的也是對推進核與飛彈開發的朝鮮進行警告。
另一方面,通過與特朗普兩次電話會談,日本政府確認了特朗普政權的強硬姿態。日本首相官邸人士稱,如果朝鮮繼續作出挑釁行動,並開發出射程足以打到美國本土的核飛彈時,特朗普將可能決定行使武力,「特朗普政府的忍耐力並不強」。
日本宙斯盾防空戰艦
美國派遣兩個航母打擊群雲集半島周邊,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艦艇加入,一旦半島發生不測,這些艦艇將優先參戰。一個人們剛剛見識過的案例是,特朗普宣布敘利亞政府「使用化學武器」越過「紅線」,僅過一天就下令空襲敘空軍基地。
目前尚不清楚美國人為朝鮮設下的「紅線」是什麼,但專家們大多認為,第六次核試驗就是美國的「紅線」之一。另一個,恐怕就是遠程或洲際彈道飛彈試射。
一直對美國部署戰略資產以及韓美聯合軍演等十分敏感的朝鮮10日對此事做出回應。據朝中社報道,朝鮮外務省發言人當天表示,美國再次緊急派「卡爾·文森」號核航母戰鬥群駛入朝鮮半島海域,這如實地說明,美國魯莽的侵朝活動已進入嚴重的實踐階段。
衛星拍攝到的朝鮮核試驗場
朝鮮外務省對此表示,如果美國膽敢做出「先發制人的打擊」、「消除首腦」等軍事上的選擇,朝鮮將欣然回應美國所願的任何方式。當前的嚴峻形勢一再明確證明,朝鮮千方百計地加強以力為中樞的自衛性國防力量和先發制人的打擊能力有多麼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