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建設統籌部長兼交通部長許文遠上個月罕見爆料說,1999年開始運營的武吉班讓輕軌是在“政治壓力”下建成的,先有鎮、才有輕軌,軌道彎曲“如坐過山車”,使系統承受許多壓力。
此話一出,引起咖啡店阿伯們嘩然。許部長早前向媒體發過一次脾氣之後,接著又把武吉班讓輕軌的“前身”和“今世”分清楚,當年是當年,現在是現在,這讓阿伯們很好奇,神秘的“政治壓力”指的是什麽?但半個多月來,一直沒有答案。
神秘的“政治壓力”源于何處?
終于,《海峽時報》昨天(2日)搶在國會複會前,刊登文章指點迷津。
位于西北一角的武吉班讓新鎮當時沒有地鐵列車穿行,居民必須搭巴士到最近的蔡厝港地鐵站才能搭上地鐵。文章說,“政治壓力”源于武吉班讓區居民向政府抛出問題,然後國會議員在閉門會議上向部長反映基層情緒或在國會中討論過。所以,政府當時規劃了兩條輕軌線,一個在武吉班讓,一個在波娜維斯達。1996年,政府宣布興建武吉班讓輕軌,波娜維斯達因爲乘客不足而作罷。
換個視角看就沒問題?
按該篇文章的思路,所謂政治壓力,實爲回應民意。這是一個水杯是半滿還是半空的問題。主流媒體看到了決策中積極正面的“半滿”。文章又說,許文遠關于政府向“政治壓力”讓步而決定在20年前興建輕軌的談話,不應該讓大家吃驚,政府的治理是一個動態過程,隨時都在觀察公衆對政策的接受度,以判定是否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文章還說,民主政治的設計就是要強迫政府回應選民的不滿,“這經常都是好事”。
這就是筆杆子的神奇力量。視角調一下,政府在“政治壓力”下做的決策,隨即可以變成政府“回應民意”的好事。所以,大家不要多想了,沒有什麽狗屁不通的“政治壓力說”,全都是滿滿的正能量。
國會複會 交通部長缺席
昨天國會複會時,反對黨工人黨國會議員畢丹星想扒一扒武吉班讓輕軌的事。許文遠沒有出席國會,出面接招的是教育部長(學校)及交通部第二部長黃志明。
據亞洲新聞台報道,黃志明沒有直面“政治壓力”的問題,也沒有清楚說明武吉班讓輕軌是在何種壓力下建成。黃志明表示,當時規劃和興建武吉班讓新鎮時,政府沒未有興建輕軌系統的計劃,後來將輕軌系統概念引進組屋區時,武吉班讓地勢高低不平,又很多彎角,運行久了,列車的集電靴常常移位,接不上電造成故障。
當畢丹星追問設計瑕疵時,黃志明說,設計是從一個“直線”的機場系統改裝過來,以迎合組屋區“地勢不平、彎角多”的需要。直的硬要搞彎,現在回頭看,當年的決策過程是否想得不夠周全?
亞洲新聞網上個月采訪蔡厝港區前議員劉紹濟博士時,他表示他“沒有提出興建輕軌”。劉紹濟還透露說,“當建輕軌的想法提出時,我反對花費2億8500玩建造。實際上,我建議專爲巴士造一個高架橋。這能解決公路太擁擠的問題,也比較省錢。這個建議被拒絕,理由是輕軌是無人操作的”。
1996年,陸路交通管理局發布了一個具有前瞻性意義的《世界級陸路交通系統白皮書》,裏頭清楚表明我國將發展地鐵和輕軌列車等以軌道爲主的捷運系統,作爲公共交通系統的骨幹。時任交通部長馬寶山還在1995年2月率領一個交通考察團到歐洲。
官方當年積極推銷輕軌
翻看當年《聯合早報》的報道,官方也積極推銷輕軌:
- 吳作棟總理指出,爲了應付國內對交通方面的需求,政府將建造以鐵道爲主的公共交通基礎設施。除了延長地鐵路線之外,政府也將興建輕軌列車,作爲地鐵系統的支線。要實現世界級交通系統有賴于全民的合作。(1996年2月11日)
- 副總理兼國防部長陳慶炎博士形容武吉班讓輕軌列車系統的動工,標志著我國公共交通史上一個新紀元的開始,它爲未來的輕軌交通系統設定了標准,也象征了有軌交通系統在我國所扮演的角色將越來越重要。( 1996年9月28日 )
- 馬寶山說,武吉班讓輕軌將擁有考察團所看到的輕軌系統的許多特色,它的列車將會比地鐵更輕及更甯靜,可以開到更接近搭客的地點,讓大家在不需要走太遠的情況下,享受到最大的利便。(1996年4月14日)
在1996年的白皮書發布會上,一名記者問主持會議的馬寶山說,政府列出這麽多交通改善計劃,是不是爲近在眉睫的全國選舉而發表?《聯合早報》的報道這麽描述:“部長聽了笑笑說,他相信白皮書列出的一些中短期措施,對于即將舉行的大選可能産生有利的影響,但更重要的是,白皮書不僅僅列出短期的交通發展措施,它也爲關系未來國家經濟的交通,訂立一個整體的發展方針”。
大選後來在1997年舉行。行動黨收複失地,奪回武吉甘柏和義順中這兩個單選區,總得票率提高至65%,比前一屆的61%高出四個百分點。1991年的選舉,由吳作棟首次領軍的行動黨失掉四個議席。
趕鴨子上架後亡羊補牢?
爲了推動陸路交通設施達到世界級的水准,同時給偏離地鐵線的武吉班讓提供“最後一裏路”的接駁服務,政府確實也煞費苦心。但現在回看,武吉班讓作爲我國第一個建造輕軌列車系統的新鎮,它的試驗並不算成功,甚至傳出過不排除停用整個系統。這也說明交通規劃工作很不容易,如果不與新鎮同步發展將面臨諸多難題。而每當輕軌出問題時,今年至今就發生至少五次,人們還是不禁要問,當年武吉班讓輕軌是否有趕鴨子上架之嫌?若是,當年的決策不當由誰埋單?
毫無疑問,18年來都由居民埋單。當然,政府也給了個好消息。今年底將爲武吉班讓輕軌系統翻新工程進行招標,希望提高輕軌的可靠性,招標結果預計明年第一季度公布。但與其再說這是回應民意,更貼切地應該說,爲當年的決策不當而亡羊補牢吧,即便已是漫長的18年後。